用于具有接地夹的触头模块的屏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8319发布日期:2018-08-04 15:0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文的主题总体上涉及用于电连接器的触头模块的屏蔽结构。



背景技术:

一些电气系统利用电连接器(例如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来互连两个电路板,例如主板和子卡。一些已知的电连接器包括前外壳,其保持以触头模块堆叠体布置的多个触头模块。电连接器为触头模块的信号导体提供电屏蔽。例如,可以在每个触头模块的一侧或两侧提供接地屏蔽件。然而,在高速的情况下,已知的电连接器的电屏蔽可能不充分。例如,虽然(一个或多个)接地屏蔽件可以沿着信号导体的侧面提供屏蔽,但已知的电连接器不能在触头模块的整个长度上在信号导体的上方和/或下方提供充分的附加的电屏蔽。例如,可能仅在与配合电连接器的配合接口处提供附加的电屏蔽,而不沿着配合端部与安装到电路板的安装端部之间的信号导线的长度提供附加的电屏蔽。

此外,对于提供布置在相同的行中而不是相同的列中的信号导体的对的触头模块来说,信号导体的对之间的屏蔽是困难的和/或昂贵的。例如,一些已知的电连接器为触头模块提供导电壳体,所述导电壳体提供一些附加的屏蔽。然而,该壳体是镀覆塑料或压铸的壳体,可能会显著增加触头模块的成本。

对于沿着触头模块的信号触头的显着长度而用于触头模块的屏蔽结构仍然存在需求,以在信号触头的对之间提供电屏蔽。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头模块,其包括:介电保持器,其具有在配合端部与安装端部之间延伸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由所述介电保持器保持的信号触头。所述信号触头具有从所述配合端部向前延伸的配合部分、从所述安装端部延伸以端接到电路板的安装部分、以及在所述配合部分与所述安装部分之间延伸通过所述介电保持器的过渡部分。屏蔽结构联接到所述介电保持器,以为所述信号触头提供电屏蔽。所述屏蔽结构具有设置在所述介电保持器的第一侧面处的第一接地屏蔽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介电保持器的第二侧面处的第二接地屏蔽件。所述第一接地屏蔽件具有从所述介电保持器的配合端部向前延伸的配合部分,并且为所述信号触头的配合部分提供电屏蔽。所述第二接地屏蔽件具有从所述介电保持器的配合端部向前延伸的配合部分,并且为所述信号触头的配合部分提供电屏蔽。所述屏蔽结构具有接地夹,其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介电保持器的配合端部,并且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延伸,以在所述介电保持器的配合端部的正前方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地屏蔽件的配合部分中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二接地屏蔽件的配合部分中的每一个。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具有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系统的正面透视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触头模块的分解图。

图3是触头模块的组装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触头模块的接地屏蔽件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触头模块的接地屏蔽件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触头模块的接地夹的透视图。

图7是触头模块的屏蔽结构的一部分的透视图,示出了联接到接地屏蔽件的接地夹。

图8图示了屏蔽结构,示出了接地屏蔽件和接地夹。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电连接器系统的正面透视图。

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9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系统的触头模块的分解图。

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组装状态的触头模块的侧面透视图,示出了接地屏蔽件和接地夹。

图1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组装状态的触头模块的侧面透视图,示出了接地屏蔽件和接地夹。

图13是触头模块的一部分的正视图,示出了接地屏蔽件和接地夹。

图14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触头模块的一部分,示出了接地夹。

图15图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触头模块的一部分,示出了接地夹。

图1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触头模块的一部分的透视图,示出了接地夹。

图1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触头模块的一部分的正视图,示出了接地夹。

图1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触头模块的一部分的侧视图,示出了接地夹。

图19是图18中示出的接地夹的正视图。

图2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触头模块的一部分的透视图,示出了接地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电连接器系统100的正面透视图。连接器系统100包括配置为安装到电路板104的电连接器102,以及可以安装到电路板108的配合电连接器106。配合电连接器106可以是插头连接器。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连接器组件,例如直角连接器、垂直连接器或其它类型的连接器。

配合电连接器106包括外壳110,该外壳110保持多个配合信号触头112和配合接地屏蔽件114。配合信号触头112可以布置为对116。每个配合接地屏蔽件114在对应的配合信号触头112(例如配合信号触头112的对116)的周围延伸。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配合接地屏蔽件114为C形的,具有沿着配合信号触头112的每个对的三个侧面延伸的三个壁。邻近对116的配合接地屏蔽件114沿着对116的第四侧面提供电屏蔽。因此,配合信号触头112的对116在所有四个侧面上被配合接地屏蔽件114周向地围绕。配合接地屏蔽件114延伸到边缘118。

电连接器102包括保持多个触头模块122的外壳120。触头模块122保持为大致彼此平行的堆叠构造。触头模块122可以作为单元或组以堆叠构造并排地装载到外壳120中。在电连接器102中可以设置任何数量的触头模块122。触头模块122各自包括多个信号触头124(在图2中示出),所述多个信号触头124限定了通过电连接器102的信号路径。信号触头124配置为电连接到配合电连接器106的对应的配合信号触头112。

电连接器102包括配合端部128(例如在电连接器102的前部处)和安装端部130(例如在电连接器102的底部处)。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安装端部130基本上垂直于配合端部128取向。在替代实施例中,配合端部128和安装端部130可以在除了前部和底部之外的不同的位置处。信号触头124从配合端部128延伸通过电连接器102到安装端部130,以安装到电路板104。

信号触头124接收在外壳120中并在配合端部128处保持在外壳120中,以电端接到配合电连接器106。信号触头124布置为具有行和列的矩阵。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配合端部128处,行为水平地取向,列为垂直地取向。在替代实施例中,其他取向是可行的。在行和列中可以设置任何数量的信号触头124。可选地,信号触头124可以布置为承载差分信号的对;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例如单端应用)中,其他信号布置是可行的。可选地,信号触头124的对可以布置为行(在行中成对的信号触头);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信号触头的对可以布置为列(在列中成对的信号触头)。每个对中的信号触头124可以包含在相同的触头模块122内。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触头模块122具有屏蔽结构126,以为信号触头124提供电屏蔽。屏蔽结构配置为电连接到配合连接器106的配合接地屏蔽件114。屏蔽结构126可以提供对电磁干扰(EMI)和/或射频干扰(RFI)的屏蔽,并且也可以提供对其他类型的干扰的屏蔽,以更好地控制信号触头124的电特性,例如阻抗、串扰等。触头模块122沿着配合端部128与安装端部130之间的信号触头124的基本上整个长度为信号触头124的每个对提供屏蔽。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屏蔽结构126配置为电连接到配合电连接器和/或电路板104。屏蔽结构126可以通过特征部(例如接地引脚和/或表面凸部)电连接到电路板104。

外壳120在配合端部128处包括多个信号触头开口132和多个接地触头开口134。信号触头124接收在对应的信号触头开口132中。可选地,单个信号触头124接收在每个信号触头开口132中。信号触头开口132还可以接收配合电连接器106的对应的配合信号触头11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接地触头开口为C形的,其沿着信号触头开口132的对应的对的三个侧面延伸。接地触头开口134接收配合电连接器106的配合接地屏蔽件114。接地触头开口134还接收触头模块122的屏蔽结构126的、与配合接地屏蔽件114配合的部分(例如梁和/或指),以使屏蔽结构126与配合电连接器106电共用。

外壳120由介电材料(例如塑料材料)制造,并在信号触头开口132与接地触头开口134之间提供隔离。外壳120将信号触头124与屏蔽结构126隔离。外壳120将信号触头124的每个组(例如差分对)与信号触头124的其他组隔离。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触头模块122中的一个的分解图。图3是触头模块122的组装图。触头模块122包括框架组件140,其具有信号触头124的阵列以及保持信号触头124的介电保持器142。介电保持器142沿着底部处的安装端部130与前部处的配合端部128之间的信号触头124的基本上整个长度大致围绕信号触头124。屏蔽结构126联接到介电保持器142,以为信号触头124(例如信号触头124的每个对)提供电屏蔽。屏蔽结构126沿着信号触头124的至少大部分长度(例如信号触头124的基本上整个长度)为信号触头124提供周向屏蔽。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框架组件140由两个触头子组件组装在一起。例如,介电保持器142可以是由并排布置的两个介电体144形成的两件式保持器。每个介电体144围绕信号触头124的对应的阵列。介电体144可以包覆模制在信号触头124之上(例如,每个介电体144可以包覆模制在信号触头124的组之上,以形成触头子组件中的一个)。可选地,信号触头124可以初始由引线框形成,并由对应的介电体144包覆模制,使得信号触头124的部分包封在介电保持器142中。

介电保持器142具有:在其前部处的配合端部150,其配置为装载到外壳120(在图1中示出)中;与配合端部150相反的后部152;在底部处的安装端部154,其可选地可以邻近电路板104(在图1中示出);以及与安装端部154整体上相反的顶部156。介电保持器142还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例如右侧面160和左侧面162。屏蔽结构126联接到右侧面160和左侧面162两者。介电体144包括彼此面对且邻接的相应的内侧面164。每个介电体144保持来自每个对的信号触头124中的一个,使得该对在两个触头子组件中具有信号触头124。当组装时,每个对中的信号触头124彼此对准,并在配合端部128与安装端部130之间遵循类似的路径。例如,信号触头124具有类似的形状,并且因此具有类似的长度,这减少或消除了对的信号路径中的歪斜(skew)。在列中成对的触头模块相比,在行中成对的布置可以提高触头模块122的电性能,在列中成对的触头模块使得每个对的信号触头彼此径向地偏移(例如一个径向地向内,另一个径向地向外),导致歪斜问题,。

信号触头124可以由金属材料的片材冲压并形成。每个信号触头124具有从介电保持器142的配合端部150向前延伸的配合部分166,以及从安装端部分154向下延伸的安装部分168。配合部分166和安装部分168分别暴露在介电保持器142的前部和底部之外。每个信号触头124在配合部分166和安装部分168之间具有过渡部分170(其中的一个在图2中以虚线示出)。过渡部分170各自包括顶部、底部、右侧面和左侧面。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顶部、底部和对应的外侧面各自配置为由屏蔽结构126屏蔽。配合部分166配置为,当电连接器102配合到配合电连接器106(在图1中示出)时,配合部分166电端接到对应的配合信号触头112(在图1中示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部分168包括配置为端接到电路板104(在图1中示出)的顺应引脚,诸如针眼式引脚。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屏蔽结构126包括第一接地屏蔽件180、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和接地夹184。接地夹184配置为组装到介电保持器142,例如在介电保持器142的配合端部150的正前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地夹184跨越或覆盖右侧面160与左侧面162之间的介电保持器142的配合端部150。接地夹184配置为定位在配合接地屏蔽件114(图1)与介电保持器142之间,并且因此定位在信号触头124与配合信号触头112(图1)之间的配合区域的附近。接地夹184配置为电连接到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182,使得接地屏蔽件180、182在配合区域的附近电共用。可选地,接地夹184可以用于将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或第二接地屏蔽件182机械地固定到触头模块122。接地夹184在信号触头124从介电保持器142的离开/进入点处为信号触头124提供电屏蔽。接地夹184在配合区域的附近为信号触头124的配合部分166提供电屏蔽。

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协作以沿着信号触头124的每个对的长度为信号触头124的每个对提供周向屏蔽。第一接地屏蔽件180沿着介电保持器142的右侧面160定位,并且因此在下文中可以被称为右接地屏蔽件180。第二接地屏蔽件182沿着介电保持器142的左侧面162定位,并且在下文中可以被称为左接地屏蔽件182。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将触头模块122电连接到配合电连接器106,例如到其配合接地屏蔽件114(在图1中示出),从而在电连接器102与配合电连接器106之间提供电共用的接地路径。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将触头模块122电连接到电路板104,例如通过其顺应引脚。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可以是类似的,并且包括类似的特征部和部件。因此,下面的描述可以包括任一接地屏蔽件的描述,该任一接地屏蔽件的描述可以与另一接地屏蔽件有关,并且相同的部件可以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接地屏蔽件180的透视图。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接地屏蔽件180由金属材料的坯料件冲压并形成。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包括主体200,其配置为沿着介电保持器142的右侧面160(均在图2中示出)延伸。主体200包括由右侧间隙204分离的多个右侧轨道202,右侧轨道202通过支柱206互连,支柱206跨越右侧轨道202之间的间隙204。

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包括配合部分210,其由主体200的配合端部214处的配合梁212限定。配合部分210配置为与配合电连接器106的对应的配合部分配合(例如C形配合接地屏蔽件114,在图1中示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包括侧部配合梁212a和顶部配合梁212b,它们配置为沿着对应的信号触头124的侧面和顶部延伸。配合梁212可以是可偏转的配合梁,例如弹簧梁。可选地,配合梁212配置为接收在配合电连接器106的对应的C形配合接地屏蔽件114内。替代地,配合梁212配置为沿着配合电连接器的对应的C形配合接地屏蔽件114的外部延伸。

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包括安装部分216,其由主体200的安装端部220处的顺应引脚218限定。安装部分216配置为端接到电路板104(在图1中示出)。例如,安装部分216配置为接收在电路板104中的镀覆通孔中。

右侧轨道202配置为在对应的信号触头124(在图2中示出)的周围提供屏蔽。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右侧轨道202具有配置为沿着介电保持器142的右侧面160延伸的侧条222,以及配置为延伸到介电保持器142中并且在相邻的信号触头124之间延伸的连接条224。连接条224垂直于对应的侧条222弯曲,并且从对应的侧条222延伸。右侧轨道202形成直角屏蔽空间,其接收对应的信号触头124,以沿着信号触头124的侧面和在信号触头124之间(例如在对应的信号触头124的上方和/或下方)提供电屏蔽。支柱206使右侧轨道202互连,以保持右侧轨道202的相对位置。间隙204限定在右侧轨道202之间,并且大致遵循右侧轨道202的路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连接条224包括共用特征部226,以电连接到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在图2中示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共用特征部226是从连接条224向外延伸的共用凸部,以及共用槽;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共用特征,例如通道、弹簧梁等。共用特征226可以是可偏转的,以当配合到第二接地屏蔽件182时,将第一接地屏蔽件180接合并牢固地联接到第二接地屏蔽件182。例如,共用特征226可以是夹。

右侧轨道202配置为沿着信号触头124的路径延伸,并且遵循信号触头124的路径,例如在电连接器102的配合端部128与安装端部130(均在图1中示出)之间。例如,右侧轨道202可以从配合端部214过渡到安装端部220,并且随着右侧轨道202在配合端部214与安装端部220之间过渡,右侧轨道202具有相对于彼此成角度的不同的区段或部分228。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接地屏蔽件182的透视图。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接地屏蔽件182由金属材料的坯料件冲压并形成。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包括主体300,其配置为沿着介电保持器142的左侧面162(均在图2中示出)延伸。主体300包括由间隙304分离的多个左侧轨道302,左侧轨道302通过支柱306互连,支柱306跨越轨道302之间的间隙304。

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包括配合部分310,其由主体300的配合端部314处的配合梁312限定。配合部分310配置为与配合电连接器的对应的配合部分配合(例如C形配合接地屏蔽件114,在图1中示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接地屏蔽件180包括侧部配合梁312a和顶部配合梁312b,它们配置为沿着对应的信号触头124的侧面和顶部延伸。配合梁312可以是可偏转的配合梁,例如弹簧梁。可选地,配合梁312配置为接收在配合电连接器106的对应的C形配合接地屏蔽件114内。替代地,配合梁312配置为沿着配合电连接器的对应的C形配合接地屏蔽件114的外部延伸。

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包括安装部分316,其由主体300的安装端部320处的顺应针318限定。安装部分316配置为端接到电路板104(在图1中示出)。例如,安装部分316配置为接收在电路板104中的镀覆通孔中。

左侧轨道302配置为在对应的信号触头124(在图2中示出)的周围提供屏蔽。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左侧轨道302具有配置为沿着介电保持器142的左侧面162延伸的侧条322,以及配置为延伸到介电保持器142中并且在相邻的信号触头124之间延伸的连接条324。连接条324垂直于对应的侧条322弯曲,并且从对应的侧条322延伸。左侧轨道302形成直角屏蔽空间,其接收对应的信号触头124,以沿着信号触头124的侧面和在信号触头124之间(例如在对应的信号触头124的上方和/或下方)提供电屏蔽。支柱306使左侧轨道302互连,以保持左侧轨道302的相对位置。间隙304限定在左侧轨道302之间,并且大致遵循左侧轨道302的路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连接条324包括共用特征部326,以电连接到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在图4中示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共用特征部326是连接条324中的共用槽,以及共用凸部;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共用特征,例如通道、弹簧梁、夹子等。共用特征226可以是可偏转的,以当配合到第一接地屏蔽件180时,将第二接地屏蔽件182接合并牢固地联接到第一接地屏蔽件180。

左侧轨道302配置为沿着信号触头124的路径延伸,并且遵循信号触头124的路径,例如在电连接器102的配合端部128与安装端部130(均在图1中示出)之间。例如,左侧轨道302可以从配合端部314过渡到安装端部320,并且随着左侧轨道302在端部314、320之间过渡而具有相对于彼此成角度的不同的区段或部分328。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接地夹184的一部分的透视图。每个接地夹184包括在前部402、后部404和相反的侧面406、408之间延伸的主体400。主体400由金属材料的坯料件冲压并形成。接地夹184用于电连接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在图2中示出)。接地夹184为信号触头124(在图2中示出)提供电屏蔽。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地夹184包括中心壁410,以及从中心壁410延伸的第一侧壁412和第二侧壁414。中心壁410可以由在侧壁412、414之间延伸的多个中心条416限定。中心条416由接收信号触头124的开口418分离。中心条416在信号触头124的对之间穿过,并在信号触头124的对之间提供屏蔽。

第一侧壁412和第二侧壁414形成在与中心壁410不同的平面上。例如,第一侧壁412和第二侧壁414垂直于中心壁410弯曲并向后折叠。中心壁410配置为跨越介电保持器142(在图2中示出)的宽度,并且可以位于介电保持器142的配合端部150(在图2中示出)的前方。第一侧壁412和第二侧壁414可以至少部分地沿着介电保持器142的右侧面160和左侧面162(均在图2中示出)延伸,或者可以定位在配合端部150的前方。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地夹184包括用于连接到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或第二接地屏蔽件182的连接凸部420。连接凸部420用于将接地夹184机械地和/或电连接到接地屏蔽件180、18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凸部420从中心条416向后延伸;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连接凸部420可以定位在其他位置处。每个中心条416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凸部420。可选地,连接凸部420包括配置为接合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或第二接地屏蔽件182的指422。指422可以是可偏转的。

第一侧壁412和第二侧壁414限定连接槽430,连接槽430接收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的部分,以将接地夹184连接到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槽430形成在对应的中心条416的下方;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其他位置是可行的。

第一侧壁412和/或第二侧壁414包括从其延伸的共用梁440。共用梁440用于将接地夹184电连接到作为相邻的触头模块122的部分的相邻的接地夹184。共用梁440可以是可偏转的。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共用梁440从后部404延伸,并且朝向前部402弯转。共用梁440可以是弹簧梁。

图7是屏蔽结构126的一部分的透视图,示出了联接到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的接地夹184。接地夹184位于接地屏蔽件180、182的主体200、300的前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地夹184联接到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的配合梁212、312。例如,接地夹184联接到配合梁212、312中的每一个,以使所有的配合梁212、312电共用。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凸部420定位在配合梁212、312之间,并且接合配合梁212、312,以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例如,连接凸部420的指422接收在配合梁212、312中的连接槽424中。指422可以夹入配合梁212、312的连接槽424中,以物理地保持配合梁212、312。连接凸部420桥接在配合梁212、312之间,并且在配合梁212、312之间的空间中提供电屏蔽。配合梁212、312分别接收在第一侧壁412和第二侧壁414中的连接槽430中,以将配合梁212、312的位置锁定到接地夹184中。第一侧壁412和第二侧壁414可以定位在配合部分210、310内,并且可以接合配合部分210、310的内表面以电连接至其。接地夹184因此可以直接接合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的配合部分210、310中的每一个。中心条416可以桥接在配合梁212、312之间,例如在配合梁212、312的顶部之上,以电连接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配合部分210、310从主体200、300向前悬臂悬伸。接地夹184可以用于支撑和保持配合梁212、312,以将配合件梁212、312定位为与配合接地屏蔽件114(在图1中示出)配合。例如,接地夹184将第一接地屏蔽件180的配合部分210竖直地(例如,上下地)连结在一起,以保持配合部分210相对于彼此的物理位置,并且以将第一接地屏蔽件180的配合部分210电连接在一起。接地夹184将第二接地屏蔽件182的配合部分310竖直地连接(例如,上下地)连结在一起,以保持配合部分310相对于彼此的物理位置,并且将第二接地屏蔽件182的配合部分310电连接在一起。接地夹184可以用于将第一接地屏蔽件180的配合部分210水平地(例如,侧到侧地)连结到第二接地屏蔽件182的对应的配合部分310。

图8图示了屏蔽结构126,示出了联接在一起的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以及布置在第一接地屏蔽件180与第二接地屏蔽件182之间的接地夹184。为了清楚起见,介电保持器142(在图2中示出)被移除以图示屏蔽结构126。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的配合部分210、310配置为在配合区域340中电联接到配合接地屏蔽件114(在图1中示出)。例如,配合梁212、312配置为接收在配合接地屏蔽件114的C形区域内,并且接合配合接地屏蔽件114的壁的内表面。接地夹184设置在配合区域340的附近,例如在配合梁212、312的根部处。接地夹184可以用于将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固定在一起,例如在配合梁212、312处。

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在组装期间配合在一起,以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如上所述,接地夹184用于在配合端部处机械地和/或电气地连接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地夹184在第一接地屏蔽件180与第二接地屏蔽件182之间延伸,以在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的配合部分的后方电连接第一接地屏蔽件180的配合部分21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的配合部分310。还通过共用特征部226、326沿着主体200、300机械地和/或电气地连接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例如,共用特征226的共用凸部接收在共用特征326的共用槽中。共用凸部可以是可偏转的,使得共用特征部226的共用凸部向外按压抵靠限定共用槽的表面,以将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固定在一起。在共用凸部中可以设置槽或通道,以允许指为可偏转的。限定共用槽的壁可以是底切的(undercut)和成角度的,以将共用特征226可卡扣地保留在共用特征326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轨道202、302包括多个共用特征部226、326,以在其之间形成周期性的、可靠的电连接。例如,每个部分228、3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共用特征部226、326。共用特征部226、326可以大致间隔开大约3-5mm,以在期望的范围内(例如在30-40GHz内)实现良好的电性能;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实现其他间距或其他目标范围。

当组装时,接地屏蔽件180、182形成覆盖信号触头124的每个对的三个侧面的C形罩350。例如,罩350覆盖信号触头124的右侧面和左侧面以及顶部,以使信号触头124的对与信号触头124的其他对屏蔽。信号触头124的对的下方的轨道202、302屏蔽信号触头124的对的第四侧面,使得该对在所有四个侧面上被屏蔽。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因此在信号触头124的对的周围提供周向屏蔽。对于信号触头的过渡部分170(在图2中示出)的基本上整个长度,周围屏蔽设置在信号触头124的每个对的周围。例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屏蔽中的唯一的中断设置在支柱206、306处。然而,即使在高电气速度的情况下,该短间隙也不会对信号性能造成不利影响。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在信号触头124的所有的相邻的对之间在所有视线方向上提供屏蔽,包括相邻的触头模块122中的信号触头124的对。可选地,最内部的对的底部保持未被屏蔽;然而,最内部的对的信号触头124的信号性能基本上不受一个侧面未被屏蔽的影响。可选地,可以在最内部的对的未被屏蔽的侧面处设置屏蔽。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组装期间,接地夹184配置为在组装第一接地屏蔽件180之前从介电保持器142的前部安装到介电保持器142(图2)上。第一接地屏蔽件180配置为在组装接地夹184之后从介电保持器142的第一侧面160安装到介电保持器142上。第二接地屏蔽件182可以是最后安装到介电保持器142的部件;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以其他顺序组装这些部件。

接地夹184与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一起在配合端部处(例如在配合梁212、312的根部处)提供信号触头124的周向屏蔽。例如,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以及第一侧壁412和第二侧壁414沿着信号触头124的对的侧面延伸,并且接地夹184沿着信号触头124的对的顶部和底部延伸,在信号触头124的每个对的周围形成大致矩形的盒。中心条410和连接凸部420沿着信号触头124的对的顶部和底部延伸。顶配合梁212、312可以另外沿着信号触头124的对的顶部和底部延伸。因此,配合部分166在配合区域340处被电屏蔽。在介电保持器142的配合端部150处的信号触头124的每个对的上方、下方并且沿着每个对的相反的侧面提供周向屏蔽。周向屏蔽不仅沿着信号触头124的过渡部分170的长度延伸,而且也位于介电保持器142的正前方,例如在配合接地触头114(图1)与介电保持器142之间。

与常规的镀覆塑料导电保持器相比,冲压并形成的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以及接地夹184制造成本效益高。与常规的接地屏蔽件相比(其仅沿着信号触头的侧面延伸,而不在信号触头对的上方或下方延伸),冲压并形成的第一接地屏蔽件1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182以及接地夹184为信号触头124的每个在行中成对的对在所有方向上提供电屏蔽。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电连接器系统500的正面透视图。电连接器系统500类似于电连接器系统100;然而,与电连接器系统100的在行中成对的电连接器102不同,电连接器系统500包括在列中成对的连接器。电连接器系统500的屏蔽结构类似于电连接器系统100的屏蔽结构126;然而,屏蔽结构的部件中的一些的形状和取向可以不同于在行中成对的实施例。

连接器系统500包括配置为安装到电路板504的电连接器502,以及可以安装到电路板508的配合电连接器506。配合电连接器506包括外壳510,其保持多个配合信号触头512和配合接地屏蔽件514。配合信号触头512布置为对516。每个配合接触屏蔽件514在对应的配合信号触头512(例如配合信号触头512的对516)的周围延伸。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配合接地屏蔽件514为C形的,具有沿着配合信号触头512的每个对的三个侧面延伸的三个壁。配合接地屏蔽件514可延伸到边缘518。

电连接器502包括保持多个触头模块522的外壳520。触头模块522各自包括多个信号触头524(在图10中示出),所述多个信号触头524限定了通过电连接器502的信号路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触头模块522具有屏蔽结构526(在图10中示出),以为信号触头524提供电屏蔽。电连接器502包括配合端部528(例如在电连接器502的前部处)和安装端部530(例如在电连接器502的底部处)。信号触头524布置为对,并且该对布置为列(在列中成对的信号触头)。

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触头模块522中的一个的分解图。信号触头524与接地触头或保护迹线536布置为阵列。保护迹线536布置在对应的信号触头524之间,例如在信号触头524的对540之间。保护迹线536形成屏蔽结构526的部分。保护迹线536在信号触头524之间(例如在信号触头524的对540之间)提供电屏蔽。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触头524和保护迹线536由共同的金属片(例如引线框架)冲压并形成。

触头模块522包括框架组件,其具有信号触头524和保护迹线536,介电框架或介电保持器542保持信号触头524和保护迹线536。介电保持器542沿着在底部处的安装端部546与前部处的配合端部548之间的信号触头124和保护迹线536的基本上整个长度而大致围绕信号触头124和保护迹线536。屏蔽结构526由介电保持器542保持和/或配置为联接到介电保持器542,以为信号触头524提供电屏蔽。屏蔽结构526沿着信号触头524的至少大部分长度(例如信号触头524的基本上整个长度)为信号触头524的每个对540提供周向屏蔽。

介电保持器542具有:在前部处的配合端部550,其配置为装载到外壳520(如图9所示)中;与配合端部550相反的后部552;在底部处的安装端部554,其可选地可以邻近于电路板504(在图9中示出);以及与安装端部554整体上相反的顶部556。介电保持器542还包括第一侧面560和第二侧面562,例如右侧面560和左侧面562。

每个信号触头524具有从介电保持器542的配合端部550向前延伸的配合部分566,以及从安装端部554向下延伸的安装部分568。每个信号触头524在配合部分566与安装部分568之间具有过渡部分。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屏蔽结构526包括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582以及接地夹584。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582以及接地夹584各自为分离的冲压并形成的件,它们配置为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屏蔽结构526的部件。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582和/或接地夹584配置为电连接到保护迹线536,以使屏蔽结构526的所有的部件电共用。在各种实施例中,接地夹584可以与第二接地屏蔽件582和/或第一接地屏蔽件580是一体的(例如与其一起冲压并形成)。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582以及接地夹584协作,以在配合端部548处为信号触头524的每个对540提供周向屏蔽。当组装时,第一接地屏蔽件580沿着介电保持器542的右侧面560定位,并且第二接地屏蔽件582沿着介电保持器542的左侧面562定位,接地夹584设置在介电保持器542的配合端部550处。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582将触头模块522电连接到配合电连接器506,例如电连接到其配合接地屏蔽件514(在图9中示出)。

第一接地屏蔽件580由金属材料的坯料件冲压并形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包括主体600,其配置为沿着介电保持器542的右侧面560延伸(尽管在其他各种实施例中,接地屏蔽件580可以位置颠倒,并且设计为沿着左侧面562延伸)。主体600包括由间隙604分离的多个轨道602,轨道602由支柱606互连,支柱606跨越轨道602之间的间隙604。轨道602配置为沿着信号触头524的路径延伸,并且遵循信号触头524的路径。

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包括配合部分610,该配合部分610由主体600的配合端部614处的配合梁612限定。配合部分610配置为与配合电连接器506的对应的配合部分(例如C形配合接地屏蔽件514,在图9中示出)配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包括侧部配合梁612a和顶定配合梁612b,它们配置为沿着对应的信号触头524的配合部分566的侧面和顶部延伸。

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包括安装部分616,该安装部分616由主体600的安装端部620处的顺应引脚618限定。安装部分616配置为端接到电路板504(在图9中示出)。例如,安装部分616配置为接收在电路板504中的镀覆通孔中。

轨道602配置为沿着对应的对540的信号触头524的侧面提供屏蔽。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轨道602具有配置为沿着介电保持器542的右侧面560延伸的侧条622,以及配置为延伸到介电保持器542中并且在信号触头524的相邻的对540之间延伸的连接条624。连接条624延伸到介电保持器542中,以直接接合保护信号线536。侧条622大致遵循信号触头524的过渡部分的路径。侧条622沿着信号触头524的对540的侧面提供屏蔽。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连接条624包括一个或多个共用特征部626,以将第一接地屏蔽件580电连接到保护迹线536。在图示的实施中,例如,共用特征部626是共用凸部,并且在下文中可以被称为共用凸部626,其从连接条624向外延伸;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共用特征部,例如通道、槽、弹簧梁等。

第二接地屏蔽件582由金属材料的坯料件冲压并形成。第二接地屏蔽件582包括主体700,其配置为沿着介电保持器542的左侧面562延伸。主体700可以是大致平面的,并且配置为附接到介电保持器542的配合端部550;然而,在其他各种实施例中,主体700可以在配合端部548与安装端部546之间延伸,类似于第一接地屏蔽件580。第二接地屏蔽件582包括开口702,以从左侧面562安装到介电保持器542;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二接地屏蔽件582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安装特征部。第二接地屏蔽件582包括连接槽704,其用于将第二接地屏蔽件582分别联接到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和到接地夹584。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连接特征部来将第二接地屏蔽件582与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和/或接地夹584电连接。连接槽704接收第一接地屏蔽件580的连接凸部706、以及接地夹584的连接凸部806。连接槽704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设定为电连接到连接凸部706、806。例如,连接槽704可具有挤压凸部或凸块,以通过过盈配合来接合凸部706、806。连接凸部706、806限定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582以及接地夹584之间的接触点。接触点可以偏移,例如以距介电保持器542的配合端部550的不同的距离而偏移。

第二接地屏蔽件582包括配合部分710,该配合部分710由主体700的配合端部714处的配合梁712限定。配合部分710配置为与配合电连接的对应的配合部分(例如C形配合接地屏蔽件514,在图9中示出)配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配合梁712为侧部配合梁,其配置为沿着对应的信号触头524的侧面延伸;然而,配合梁712可以沿着信号触头524的其他部分延伸。配合梁712可以是可偏转的配合梁,例如弹簧梁。

接地夹584由金属材料的坯料件冲压并形成。接地夹584包括主体800,其配置为沿着介电保持器542的配合端部550延伸。主体800可以是大致平面的,并且配置为附接到介电保持器542的配合端部550。接地夹584在垫804之间包括开口802,其接收信号触头524的配合部分566。垫804限定定位在信号触头524的相邻的对540之间的屏蔽材料的中心条。垫804配置为直接接合第二接地屏蔽件58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凸部806从垫804延伸,以接合第二接地屏蔽件582。垫804配置为覆盖并跨越介电保持器542的配合端部550。垫804可以配置为直接接合保护迹线536,以将接地夹584电连接到保护迹线536。

接地夹584包括由配合梁812限定的配合部分810。配合部分810配置为与配合电连接器的对应的配合部分(例如C形配合接地屏蔽件514,在图9中示出)配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配合梁812为底部配合梁,其配置为沿着对应的信号触头524的底部延伸;然而,配合梁812可以沿着信号触头524的其他部分延伸。配合梁812可以是可偏转的配合梁,例如弹簧梁。配合梁812可以从接地夹584的第一侧壁814延伸。侧壁814可以垂直于主体800和垫804弯曲,并且从主体800向前延伸。

图11是处于组装状态的触头模块522的右侧面的侧面透视图,示出了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和接地夹584。图12是处于组装状态的触头模块522的左侧面的侧面透视图,示出了第二接地屏蔽件582和接地夹584。图13是触头模块522的一部分的正视图,示出了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和第二接触屏蔽件582以及接地夹584。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582接收在凹部900、902(分别在图11和图12中示出)中,并且可以机械地连接到介电保持器542。例如,柱904(在图12中示出)接收在对应的开口702中。

第一接地屏蔽件580电连接到保护迹线536,并且为信号触头524提供屏蔽。第二接地屏蔽件582电连接到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和接地夹584。例如图12所示,连接凸部706、806接收在连接槽704中。如图13所示,接地夹584的垫804定位在介电保持器542的配合端部550的前方。垫804定位在信号触头524的对之间。信号触头524穿过开口802。保护迹线的连接凸部906(其在介电保持器542的配合端部550的前方凸出)接收在垫804中的对应的连接槽908中,以将接地夹584电连接到保护迹线536。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组装期间,接地夹584配置为在组装第一接地屏蔽件580之前从介电保持器542的前部安装到介电保持器542上。第一接地屏蔽件580配置为在组装接地夹584之后从介电保持器542的第一侧面560安装到介电保持器542上。可选地,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在组装之后可以永久地固定到接地夹584,例如通过点焊到侧壁814或者通过使用其他紧固件或固定器件(例如连接凸部或夹子)。第二接地屏蔽件582可以是最后安装到介电保持器542的部件,例如通过连接到连接凸部706、806。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以其他顺序组装这些部件。

当组装时,接地夹584与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582一起在配合端部处提供信号触头524的周向屏蔽。例如,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582的侧部配合梁612、712、以及接地夹584的侧壁814沿信号触头524的对的侧面延伸,并且第一接地屏蔽件580的顶部配合梁612和接地夹584的底部配合梁812沿着信号触头524的对的顶部和底部延伸,在信号触头524的每个对的周围形成大致矩形的盒。此外,接地夹584的垫804沿着介电保持器542的配合端部550延伸,大致在信号触头524的对之间,以在信号触头524的对之间提供屏蔽。因此,配合部分566在配合区域处被电屏蔽。周向屏蔽不仅沿着信号触头524的过渡部分的长度延伸,而且还位于介电保持器542的正前方,例如在配合接地触头514(在图9中示出)与介电保持器542之间。

图14图示了触头模块522的一部分,示出了接地夹584牢固地联接到第一接地屏蔽件580的实施例。接地夹584包括连接凸部910,连接凸部910接收在形成在配合部分610中的连接槽912中。连接凸部910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第一接地屏蔽件580。

图15图示了触头模块522的一部分,示出了接地夹584牢固地联接到第一接地屏蔽件580的实施例。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包括连接凸部920,连接凸部920接收在形成在接地夹584中的连接槽(未示出)中。连接凸部920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接地夹584。

图16是触头模块522的一部分的透视图,示出了接地夹584与第二接地屏蔽件582为一体的实施例。图17是触头模块522的一部分的正视图,示出了接地夹584与第二接地屏蔽件582为一体的实施例。接地夹584包括主体800,该主体800包括垫804、第一侧壁814和第二侧壁816。第二侧壁816在介电保持器542的第二侧面562上形成第二接地屏蔽件582的部分。配合梁712、812从凸部818(凸部818由第一侧壁814冲压并形成)形成,并且跨越接地夹584的前部弯曲,并且再次沿着接地夹584的第二侧面弯曲,以接合第二侧壁816。第一侧壁814和第二侧壁816沿着信号触头524的侧面提供电屏蔽,并且顶部配合梁612和底部配合梁812沿着信号触头524的对的顶部和底部提供电屏蔽。

图18是触头模块522的一部分的侧视图,示出了带有具有第一侧壁814和第二侧壁816(在图19中示出)的接地夹584的实施例;然而,顶部配合梁和底部配合梁从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582形成。图19是在图18中示出的接地夹584的正视图。接地夹584包括主体800,主体800包括垫804、第一侧壁814和第二侧壁816。第一侧壁814和第二侧壁816以及垫804形成接收信号触头(未示出)的对的矩形开口802。图18示出了相对于配合接地屏蔽件514中的一些的接地夹584,例如直接邻近于边缘518。

图20是触头模块522的一部分的透视图,示出了具有包覆模制在第一接地屏蔽件580和第二接地屏蔽件582之上的接地夹984的实施例。接地夹984可以使用导电材料(例如镀覆塑料或金属化塑料)被包覆模制。接地夹984电连接接地屏蔽件580、582。接地夹984在配合区域(例如在介电保持器542的正前方)处在信号触头524的对的周围提供电屏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