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9611发布日期:2018-08-21 17:1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柔性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面板是一种可变型可弯曲的显示装置,具有携带方便以及可弯折卷曲等优点,因此是目前显示技术中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对于柔性显示面板,在由平面状态弯折为折叠状态时,位于位于中性面凸侧面一侧的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的膜层受到拉伸应力,应力过大则会导致膜层分离、产生裂纹、断线等问题,从而影响柔性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降低柔性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位于衬底一侧的无机层,无机层包括凹槽区和非凹槽区,凹槽区包括开口朝向远离衬底一侧的凹槽;

位于无机层远离衬底一侧的有机层,有机层包括填充部,填充部在垂直于衬底方向上的投影位于凹槽区的凹槽内;

在至少一个第一截面中,非凹槽区位于凹槽区的两侧,填充部远离衬底一侧的表面为一凹面,凹面朝向衬底一侧凹陷;

其中,第一截面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柔性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无机层上设置凹槽,并通过有机层填充在无机凹槽中,并且,在有机层填充部远离衬底一侧的表面上形成一凹面;这样,在弯折柔性显示面板之前,可以通过机层填充部的凹面先形成一个预弯折的面,在弯折柔性显示面板时,这个预弯折的面可以与弯折产生的弯折面相抵消,提高了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柔性显示面板沿a-a方向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6是图5中沿b-b方向的截面图;

图7-图15分别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的凹槽区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弯折状态下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20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aa-显示区;

na-非显示区;

bb-弯折区;

ub-非弯折区;

k-弯折轴;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d1-第一间隔;

d2-第二间隔;

c1-第一区域;

c2-第二区域;

110-衬底;

120-缓冲层;

200-阵列层;

300-显示功能层;

400-封装层;

210-薄膜晶体管;

211-有源层;

212-栅极绝缘层;

213-栅极;

214-层间绝缘层;

2151-源电极;

2152-漏电极;

220-钝化层;

230-平坦化层;

310-阳极层;

320-有机发光材料;

330-阴极层;

340-像素定义层;

410-第一无机封装层;

420-第一有机封装层;

430-第二无机封装层;

500-挡墙;

510-第一围坝;

520-第二围坝;

503-第三挡墙层;

600-触控功能层;

610-触控电极;

620-触控走线;

630-触控绝缘层;

611-第一触控电极;

612-第二触控电极;

700-走线;

800-无机层;

810-凹槽区;

811-凹槽;

820-非凹槽区;

830-开口;

900-有机层;

910-填充部;

901-第一填充部;

902-第二填充部;

920-爬坡部;

911-凹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发明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本发明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某些部位的层厚采用了夸示的绘图方式以便于理解,附图中的层厚并不代表实际层厚的比例关系。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下述实施例中均是以柔性显示面板为矩形进行附图绘制和举例说明的,在实际的应用中,柔性显示面板还可以为圆形、多边形等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形状,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同时,为了更清晰地描述柔性显示面板中的部分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下述附图中相应的调整了各个结构的大小。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下述附图中包括的省略号“…”是指柔性显示面板在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上延伸,所省略的部分可以包括其他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申请中各实施例的附图沿用了相同的附图的标记。此外,各实施例彼此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柔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10;位于衬底110上的阵列层200;位于阵列层200上的显示功能层300;位于显示功能层300上的封装层400。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所说的一些“上”可以理解为位于“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上”。

其中,衬底110(即衬底基板)可以是柔性的,因而可伸展、可折替、可弯曲或可卷曲,使得柔性显示面板可以是可伸展的、可折叠的、可弯曲的或可卷曲的。衬底110可以由具有柔性的任意合适的绝缘材料形成。衬底110用于阻挡氧和湿气,防止湿气或杂质通过柔性基底扩散,并且在柔性基底的上表面上提供平坦的表面。例如,可以由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醚砜(pe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多芳基化合物(par)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等聚合物材料形成,衬底111可以是透明的、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

可选的,柔性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位于衬底110上的缓冲层120,缓冲层120可以覆盖衬底110的整个上表面。例如,缓冲层120可以由从诸如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氮氧化硅(sioxny)、氧化铝(alox)或氮化铝(alnx)等无机材料中选择的材料。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可选实施例中,缓冲层可以由诸如亚克力、聚酰亚胺(pi)或聚酯等有机材料中选择的材料形成。缓冲层120可以包括单层或多个层。缓冲层120可以阻挡衬底基板中的杂质向其他膜层扩散。

阵列层200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210(thinfilmtransistor,tft)以及由薄膜晶体管够构成像素电路,用于控制发光功能层中的发光结构,发光结构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实施例以顶栅型的薄膜晶体管为例进行的结构说明。薄膜晶体管层210包括:

位于衬底110上的有源层211。有源层211可以是非晶硅材料、多晶硅材料或金属氧化物材料等。其中有源层211采用多晶硅材料时可以采用低温非晶硅技术形成,即将非晶硅材料通过该激光熔融形成多晶硅材料。此外,还可以利用诸如快速热退火(rta)法、固相结晶(spc)法、准分子激光退火(ela)法、金属诱导结晶(mic)法、金属诱导横向结晶(milc)法或连续横向固化(sls)法等各种方法。有源层211还包括通过掺杂n型杂质离子或p型杂质离子而形成的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在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之间区沟道区域。

位于有源层211上的栅极绝缘层212。栅极绝缘层212包括诸如氧化硅、氮化硅的无机层,并且可以包括单层或多个层。

位于栅极绝缘层212上的栅极213。栅极213可以包括金(au)、银(ag)、铜(cu)、镍(ni)、铂(pt)、钯(pd)、铝(al)、钼(mo)或铬(cr)的单层或多层,或者诸如铝(al):钕(nd)合金以及钼(mo):钨(w)合金的合金。

位于栅极213上的层间绝缘层214。层间绝缘层214可以由氧化硅或氮化硅等的无机层绝缘形成。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层间绝缘层可以由有机绝缘材料形成。

位于层间绝缘层214上的源电极2151和漏电极2152。源电极2151和漏电极2152分别通过接触孔电连接(或结合)到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接触孔是通过选择性地去除栅极绝缘层212和层间绝缘层214而形成的。

阵列层200还可以包括钝化层220。可选的,钝化层220位于薄膜晶体管210的源电极2151和漏电极2152上。钝化层220可以由氧化硅或氮化硅等的无机材料形成,也可以由有机材料形成。

柔性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平坦化层230。可选的,平坦化层230位于钝化层220上。平坦化层230包括亚克力、聚酰亚胺(pi)或苯并环丁烯(bcb)等的有机材料,平坦化层具有平坦化作用。

显示功能层300,位于阵列层200远离衬底110的一侧。可选的,显示功能层300位于平坦化层230上。显示功能层300包括沿远离衬底110的方向依次设置的阳极层310、有机发光材料320以及阴极层330。显示功能层300还包括位于阳极层310远离阵列层200一侧的像素定义层340。像素定义层340可以由诸如聚酰亚胺(pi)、聚酰胺、苯并环丁烯(bcb)、压克力树脂或酚醛树脂等的有机材料形成,或由诸如sinx的无机材料形成。

可选的,阳极层310包括多个与像素单元一一对应的阳极图案,阳极层310中的阳极图案通过平坦化层230上的过孔与薄膜晶体管210的源电极2151或漏电极2152连接。像素定义层340包括多个暴露阳极层310的开口,并且像素定义层340覆盖阳极层310图案的边缘。有机发光材料320至少部分填充在像素定义层340的开口内,并与阳极层310接触。可选的,像素定义层340开口内的有机发光材料320形成一个最小的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根据不同的有机发光材料320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每个发光单元和像素电路沟通构成像素,多个像素共同进行画面的显示。可选的,有机发光材料320可使用喷墨印刷或喷嘴印刷或蒸镀等方法形成于像素定义层340的开口内。阴极层330可以通过蒸镀的方式形成于有机发光材料320所在膜层上。可选的,阴极层330整面覆盖有机发光材料320、像素定义层340。

封装层400(即薄膜封装层),位于发光功能层400远离阵列层200的一侧,并完全覆盖发光功能层400,用于密封发光功能层400。具体的,封装层400位于阴极层330上,包括沿远离衬底110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无机封装层410、第一有机封装层420以及第二无机封装层430。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封装层根据需要可以包括任意数量层叠的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但至少包括一层有机材料和至少一层无机材料交替沉积,且最下层与最上层为无机材料构成。

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衬底一侧的无机层800。可选的,无机层800位于阵列层200中。可选的,无机层800可以为缓冲层120、栅极绝缘层212、层间绝缘层214、钝化层220中的一者或者多者组合。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无机层可以位于柔性显示面板中的其他膜层位置,也可以为额外制作的膜层;亦或是复用柔性显示面板中的其他已有的由无机材料形成的膜层。

可选的,本实施例以层间绝缘层214为无机层800来举例说明。

无机层800包括凹槽区810和非凹槽区820,凹槽区810包括开口830朝向远离衬底一侧的凹槽811。可选的,凹槽811不贯穿层间绝缘层214。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扫描线(图中未示出)或其他用于传输信号的走线,扫描线或其他走线与栅极同层同材料,可以避免额外增加膜层,从而避免造成显示面板厚度增加,同时节约材料成本。同理,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数据线,数据线或其他走线与源电极或漏电极同层同材料。由于栅极与源漏电极所在膜层之间通过层间绝缘层间隔,凹槽不贯穿层间绝缘层,可以避免分别位于与栅极与源漏电极同层的、需要交叉且绝缘设置的走线之间出现接触,造成显示不良。

可选的,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无机层800远离衬底110一侧的有机层900。可选的,有机层900为钝化层220。可选的,无机层800与有机层900直接接触,因为有机层900为有机材料,无机层800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的硬度比无机材料小,所以在弯折柔性显示面板时,无机材料比有机材料更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因此,可以通过有机层与无机层接触,缓解无机材料的应力集中;换句话说,有机材料弹性较大,容易变形,因此有机层可以对无机层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可以理解的,虽然说源漏电极层位于层间绝缘层和钝化层之间,但是,由于在形成位于层间绝缘层上的源电极和漏电极时,除了在需要设计的位置上选择性地保留下来导电膜层(即用于制作源漏极的膜层材料),其他区域的导电膜层则被去除。在导电膜层被去除的区域,层间绝缘层与钝化层可以直接接触。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有机层900可以为额外制作的膜层;亦或是复用显示面板中的其他已有的由有机材料形成的膜层。

可选的,有机层900包括填充部910,填充部910在垂直于衬底110方向上的投影(即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位于凹槽区820的凹槽内811。

在至少一个第一截面中(例如图1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剖面,第一截面垂直于衬底110所在平面),无机层800中的非凹槽区820位于凹槽区820的两侧,有机层900的填充部910远离衬底110一侧的表面(或称为上表面)为一凹面911,凹面911朝向衬底一侧凹陷。也就是说,填充部910的上表面(即凹面911)为一个完整的向衬底110方向凹陷的面。可选的,凹面911的形成可以与有机层800图案在同一制程制作,例如,利用半色调掩膜版制作。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凹面也可以利用单独一道刻蚀工艺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说填充部910的上表面存在最低区域,即为凹面911最低的区域,在垂直于衬底110的方向上,最低区域中上表面高度最小。上表面存在一个最低区域;沿上表面,从上表面的最低区域指向填充部910的边缘的方向,上表面的高度不存在减小的情况,或者说,在该方向上,上表面的高度递增。这里所说的上表面的高度在比较时,可以统一指在垂直于衬底110的方向上,上表面到衬底110的距离;或者,统一指在垂直于衬底110的方向上,上表面距填充部910下表面的距离;或者,统一指在垂直于衬底110的方向上,填充部910的厚度。也就是说,一个凹面只存在一个最低区域,本申请后面的内容将对此详细介绍。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由于无机层中的设置有凹槽,凹槽中填充有机材料,且有机材料填充在凹槽中的部分的上表面具有凹陷,从而使填充在凹槽中的有机层在未被弯折时就具有一定预设的弯曲表面,即上述凹面。当弯折柔性显示面板,预设的弯曲表面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例如,当弯折轴位于靠近衬底的一侧时,弯折柔性显示面板朝向衬底背离阵列层的一侧弯曲,弯折后的柔性显示面板的整体凸出方向(即弯折后的凸侧面)即代表了有机层整体的凸出方向。此时,有机层整体的凸出方向(即弯折后有机层的凸侧面)为有机层远离衬底的一侧,有机层填充部的凹面的凸出方向(有机层朝向衬底的一侧)正好与弯折后有机层整体的凸出方向相反,从而使填充部凹面的凸出方向可以抵消部分有机层整体的凸出方向,避免有机层过度弯折。

换句话说,膜层弯折后会相对被拉长,通过事先在填充部上表面形成凹面,相当于事先拉伸了填充部的上表面,而且不带来任何风险。当柔性显示面板按上述情况弯折后,填充部上表面正好变为弯折后有机层整体的凸侧面,事先设计好的凹面可以被利用,来补偿膜层弯折后的拉伸。

而当弯折轴位于靠近封装层的一侧时,同理分析,有机层填充部上表面的凹陷方向与有机层整体的凹侧面方向一致,填充部的凹面所形成的凹陷相当与为柔性显示面板弯折提供了一个弯折路径,避免在此种情况下有机层凹侧面由于挤压产生应力集中,增大弯折阻力。

有机材料的填充部设计成朝向下的凹面,在保证提高弯折可靠性的同时,可以避免向上凸起的设计增加膜层厚度,而且设计成凸面还需要增加其他膜层的厚度去覆盖有机层凸起。而且,有机膜结合无机凹槽的设计,可以缓解无机层的应力集中。进一步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可靠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柔性显示面板沿a-a方向的截面图。需要说明的是,柔性显示面板沿a-a方向的截面图在下文也称作第一截面。

其中,柔性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可以理解的,显示区aa为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画面的区,通常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与之对应的发光器件(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控制元件(例如,构成像素驱动电路的薄膜晶体管)。非显示区na围绕显示区aa,通常包括外围驱动元件、外围走线、扇出区。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bb和非弯折区ub。可选的,非显示区na包括弯折区bb和非弯折区ub。可选的,第一截面与弯折区bb的弯折轴k的延伸方向相交。通过在非显示区设置弯折区,可以使柔性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翻折至显示面板的背面,有利于实现柔性显示面板窄边框。

可选的,衬底110覆盖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阵列层200中的至少部分膜层延伸至非显示区na。例如本实施例中,缓冲层120、栅极绝缘层212、层间绝缘层214、钝化层220分别包括延伸至非显示区na的部分。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非显示区na中的挡墙500。可选的,挡墙500设置在钝化层220上,例如,位于钝化层220与封装层400之间。挡墙500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围绕平坦化层230,也就是说,平坦化层230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位于挡墙500靠近所述显示区aa的一侧。

可选的,挡墙500包括第一围坝510和第二围坝520。其中,第一围坝510围绕显示区aa设置,第二围坝520与第一围坝510分隔并围绕第一围坝510设置。封装层400覆盖第一围坝510,并位于第二围坝520所围绕的区域内。其中,第一有机封装层420位于第一围坝510所围绕的区域内,通过第一围坝510防止封装层400中的有机材料的溢出。

可选的,第一围坝510和第二围坝520为多层结构,分别包括沿远离基板110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挡墙层501和第二挡墙层502。可选的,第一挡墙层501与平坦化层230同层同材料,第二挡墙层502与像素定义层340同层同材料。从而简化制成,避免引入新的膜层,提高材料利用率。

可选的,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柱(即ps,photospacer,图中未示出)。支撑柱位于像素定义层与阴极层之间。支撑柱可以为有机材料,可以为密胺树脂、聚苯乙烯树脂等材料构成;因此ps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保证支撑柱对膜层的支撑作用的同时提高缓冲性能。

可选的,挡墙500还包括位于第二挡墙层502上的第三挡墙层503,第三挡墙层503与支撑柱同层同材料。

当然,在其他可选实施例中,挡墙也可以为单独制作的包括碳、氮、氧等具有一定硬度的物质,如含有亚氨基团和苯环的杂环聚合物、聚醚酰一胺等物质。

当然,本发明的挡墙不仅限于设置两个围坝,可根据需要设计包含任何数量围坝的挡墙。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围坝不仅限于设置成由图案化的平坦化层、像素定义层以及ps形成的三层层叠结构,可根据需要改变组成围坝的膜层的层数,例如,可仅由图案化的ps形成围坝。第一围坝和第二围坝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及组成,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及组成。

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衬底一侧的无机层800。可选的,无机层800位于阵列层200中。可选的,本实施例以位于非显示区na中的无机层800来举例说明。这样,无机层800可以选择位于非显示区na中的缓冲层120、栅极绝缘层212、层间绝缘层214、钝化层220中的一者或者多者组合。

可选的,本实施例以位于非显示区na的栅极绝缘层212、层间绝缘层214、钝化层220的组合来进行说明。

具体的,如图3所示,无机层800包括凹槽区810和非凹槽区820,凹槽区810包括开口朝向远离衬底一侧的凹槽811。可选的,凹槽811贯穿无机层800(即栅极绝缘层212、层间绝缘层214、钝化层220)。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凹槽结构也可以理解为:无机层800包括缓冲层120、栅极绝缘层212、层间绝缘层214、钝化层220共同组成,凹槽811不管穿无机层800。

在至少一个第一截面中(例如图3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的截面),无机层800中的非凹槽区820位于凹槽区820的两侧。当然,出于柔性显示面板的薄形化等目的,会将凹槽区远离显示区一侧的有机层去除,因此,在本发明其他可选实施例中,非凹槽区位于凹槽区的至少一侧也可以。

可以理解的,除非特殊说明,本实施例对于某一或某些组合的膜层的区域的划分,是按该膜层(或膜层组合)所在平面划分出各个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不重叠的区域,而不是按垂直于该膜层的方向划分。因此,本申请所说的同一膜层中的某区域位于某区域的一侧,是指在平行于该膜层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一侧。

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无机层800远离衬底110一侧的有机层900。可选的,有机层900可以与钝化层220、像素定义层340中的一者或多者组合同层同材料。有机层900也可以与封装层400中的有机材料同层同材料。有机层900包括填充部910,填充部910在垂直于衬底110方向上的投影(即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位于凹槽区820的凹槽内811。有机层900的填充部910远离衬底110一侧的表面(或称为上表面)为一凹面911,凹面911朝向衬底一侧凹陷。

可选的,填充部910的边缘与凹槽811的开口边缘平齐。可以理解的,在凹槽811贯穿无机层800的情况下,凹槽81的开口可以包括位于无机层800下底面的底面开口,和位于无机层800顶面的顶面开口,凹槽811的侧壁连接于底面开口和顶面开口直接。则上述填充部910的边缘与凹槽811的开口边缘平齐实际上可以指填充部910的上表面的边缘与凹槽811的顶面开口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的高度平齐。

可选的,进一步填充部910的上表面的边缘与凹槽811的顶面开口衔接,即填充部910与凹槽811的侧壁之间没有空隙。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可选的,在第一截面中,凹槽区810在垂直于衬底110方向上的投影覆盖弯折区bb。可以理解的,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无机层800形成的台阶区域不属于凹槽区810。或者说,凹槽811的侧壁上覆盖的有机层900不属于填充部。

可选的,凹槽区810除了位于弯折区bb中的部分,还包括从弯折区bb中延伸至非弯折区ub的部分,即部分凹槽区810还位于非弯折区ub,从而使位于凹槽区810两侧的非凹槽区820完全位于所述非弯折区ub中。

需要说明的,在弯折显示面板时,弯折位置往往不能很准确的将显示面板沿着预想的位置弯折;尤其是为了实现窄边框,在显示面板制作完成后,将边框反折到显示面板的背面的过程会存在弯折误差,可能使弯折的区域大于预先想弯折的区域,或弯折的位置偏离预定的弯折位置。通过本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可以避免弯折误差造成弯折发生在非凹槽区域,为弯折提供一定的允许误差空间;同时增大填充部的覆盖区域,即增大了凹面的覆盖区域,增大凹面缓解弯折的能力。

可选的,凹槽区810(或者凹槽811)为沿着弯折区bb的弯折轴k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条形凹槽区810(或者凹槽811)。

因为,在无机凹槽与非凹槽区交界处的台阶处会产生应力集中,这样会导致在柔性显示面板弯折时,弯折区和非弯折区上所受的应力不均,会引起柔性显示面板膜层分离或者发生断裂,降低了柔性显示面板的稳定性。通过本实施例的设计,使非凹槽区完全位于所述非弯折区,进一步提高了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可靠性。

可选的,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有机层900远离无机层800一侧的走线700;其中,在第一截面上,走线700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与填充部910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交叠。

可以理解的,这里的走线可以是由显示区延伸出来的信号线,也可以是扇出区用于连接焊盘和显示区中的信号线的引线,走线的材料在此不做限定,可以为单层金属或者多层金属或者金属合金或者氧化铟锡或者透明导电材料等。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可选实施例中,走线可以通过单独一层位于有机层上的导电材料制作而成,走线跨越凹槽区,走线的两端分别位于凹槽区两侧的非凹槽区,走线的两端分别通过过孔与有机层中间的导电夹层连接,这里所说的导电夹层可以为阵列层中由显示区延伸出来的信号线,例如位于栅极绝缘层、层间绝缘层、钝化层之间的金属线,也可以是扇出区用于连接焊盘和显示区中的信号线的引线。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封装层400远离阵列层200的一侧的触控功能层600。触控功能层600包括触控电极610和触控走线620。

可选的,触控功能层600包括多层,例如触控电极610包括多条第一触控电极611和多条第二触控电极612,第一触控电极611与第二触控电极612相互垂直交叠。第一触控电极611与第二触控电极612可以通过触控绝缘层630间隔。当然,在本申请其他可选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电极交叠处设置跨桥结构来保证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绝缘。本实施例中触控电极为矩形条状电极,当然,它们也可采用其他的形状或由多个子电极连接而成的电极条状电极,例如为三角形、菱形、六边形等。

触控走线620设置在显示区域外围的非显示区中,外部触控电路(例如控制芯片,未画出)通过触控走线620连接到触控电极610。

可选的,走线700与触控走线620同层同材料。这样,不仅不会额外增加制程,还可以避免其他膜层增加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弯折。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对无机层进行刻蚀,形成无机凹槽,以使得柔性显示面板的能够顺利弯折。走线设置在有机层上,既可以使有机层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缓解走线上的弯折应力,而且当图案化形成走线时,避免在无机层凹槽底脚、侧壁或台阶处产生刻蚀金属残留,造成走线之间发生短路现象,影响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而且,将走线设置在填充部上,可以使有机材料制作的填充层为走线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通过在填充部上设置凹陷,通过凹陷使设置在填充部凹面上的走线也具有一定的弧度。一方面凹面为为非平整表面,可以提高走线附着在有机层上的能力,避免膜层分离;另一方面,膜层弯折后会相对被拉长,通过走线填充部上表面形成凹面,可以事先使走线具有一定的弯折,相当于事先拉伸了走线,而这种弯折在制作中即可形成,不带来任何风险。当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走线由向衬底方向弯曲变为向远离衬底的方向弯曲,走线事先设计好弯折正好可以被利用,来补偿走线在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的拉伸,从而避免由于柔性显示面板弯折使走线受到拉伸而断裂。

再者,走线被弯折后会被拉伸,走线长度会增加,这种长度增加可能是不可逆的,当柔性显示面板恢复展平状态后,走线由于边长,而膜层按原来的设计,膜层之间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走线增长的部分,走线会出现鼓包;而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事先使走线具有一定的弯折,相当于事先拉伸了走线,同时通过填充部凹面的设计,可以很好的容纳被拉长的走线,使走线不额外增加占用面积(即走线在衬底上正投影面积不变)、不增加柔性显示面板厚度,可以尽可能避免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走线被拉长的情况,从而改善上述问题。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4所示截面垂直于柔性显示面板,可以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截面。

有机层900包括填充部910和爬坡部920。

填充部910在垂直于衬底110方向上的投影(即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位于凹槽区820的凹槽内811。有机层900的填充部910远离衬底110一侧的表面(或称为上表面)为一凹面911,凹面911朝向衬底一侧凹陷。

爬坡部920在垂直于衬底110方向上的投影(即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覆盖凹槽区810和非凹槽区820的交界处。也就是说,爬坡部920覆盖了凹槽区810与非凹槽区820之间的台阶,爬坡部920部分还覆盖了非凹槽区820并与无机层800的非凹槽区820的上表面接触。这样,填充部910与凹槽811的侧壁不重叠,也就是说,填充部910不覆盖无机台阶。

可选的,在至少一个第一截面中,有机层900的凹面911与非凹槽区820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有机层900的凹面911与凹槽811的侧壁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或者说,当凹槽811为贯穿无机层800的开槽时,有机层900的凹面911与无机层800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可以理解的,填充部910和爬坡部920相当于有机层900的两个不同区域,本实施例对于某一或某些组合的膜层的区域的划分,是按该膜层(或膜层组合)所在平面划分出各个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不重叠的区域,而不是按垂直于该膜层的方向划分。因此,填充部910和爬坡部920不重叠。

可选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截面不平行于弯折区bb的弯折轴。可选的,在第一截面中,无机层800中的非凹槽区820位于凹槽区810的两侧,爬坡部920位于填充部910的两侧。进一步,填充部910与爬坡部920直接连接,二者中间不间隔其他区域或其他结构。也就是说,在第一截面中,分别位于凹槽区810两侧上的爬坡部920的之间仅包括一个填充部920。本申请后面会有对应内容来详细说明如何定义填充部的数量为“一个”。

可选的,爬坡部920位于非弯折区ub。因为,爬坡部位于无机台阶上,台阶区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情况,所以,爬坡部位于非弯折区更有利于爬坡部与无机层的结合能力,防止膜层分离,同时避免有机层应力集中。

通过本实施例提高的柔性显示面板,除了在有机层中设置带有凹面的填充部,还使有机层包括没有设置凹面的有机层部分,既覆盖无机台阶的爬坡部。通过爬坡部可以将填充部更好的与无机层连接。爬坡部没有凹陷设计,更适合位于柔性显示面板非弯折额的区域,且爬坡部位于非弯折区,与无机层结合能力更强,填充部通过爬坡部连接,有利于避免膜层分离。同时,当有机层上面设置走线时,爬坡部可以起到一定过渡作用,当走线由凹非槽区走至凹槽区时,走线下部的材料由无机层过渡到无机层加有机爬坡部的组合,最后变为有机填充部。避免走线下部材料硬度突变造成断裂。

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6为图5中沿b-b方向的截面图。可以理解的,图5、图6仅示意了凹槽区局部和凹槽区周边的非凹槽区,未示出的结构可以才参考上述实施例或根据其他需求进行设计。并且,为方便理解膜层之间的层叠关系,图5中部分膜层画成为半透状。其中,b-b方向的截面可以为第一截面。

填充部910包括多个第一填充部901和多个第二填充部902,第一填充部901与第二填充部902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交叉;具体的,多个第一填充部901沿第一方向x延伸、沿第二方向y排列,相邻第一填充部901之间具有第一间隔d1;所述第二填充部902沿第二方向y延伸、沿第一方向x排列,相邻第二填充部902之间具有第二间隔d2;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也就是说,填充部910通过多个条状的第一填充部901与第二填充部902形成网状结构。这样,可以通过条状填充部之间的间隔阻断弯折产生的有机层裂纹,避免裂纹蔓延。

可选的,第二方向y平行于弯折区bb的弯折轴k的延伸方向。也就是说,第二填充部902为沿弯折轴k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条状图案。

这样,通过第二填充部沿着弯折轴方向延伸,辅助限制了弯折方向,换句话说,多个第二填充部之间的第二间隔为弯折提供了弯折路径,同时第二填充部又在与其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起到一定抗弯折的支撑作用,可以阻止在不希望的方向上发生弯折。

可选的,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且垂直。

可选的,相邻的第二填充部902通过第一填充部901连接;多个第一填充部901延伸至爬坡部920;多个第一填充部901通过爬坡部920连接。也就是说,爬坡部920为沿着凹槽区810边缘延伸的条形图案,且爬坡部920与第一填充部901相交,或者说,爬坡部920与第二填充部902平行;第二填充部902通过第一填充部901间接与爬坡部920连接,从而使有机层900整体可以稳定的与非凹槽区820固定。

可选的,在至少一个第一截面上,第一填充部901远离衬底110一侧的表面为一凹面911。可选的,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有机层900远离无机层800一侧的多条走线700。其中,至少部分走线700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填充部901交叠。具体的,走线700包括多条经过凹槽区810的第一走线710;在凹槽区810中,第一走线710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第一走线710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填充部901重叠。

可选的,第二填充部902的宽度不大于第二间隔d2的宽度。可选的,第二填充部902的宽度小于第二间隔d2的宽度。这样,可以保证柔性显示面板具有足够的容易弯折的路径(即第二间隔),又可以通过第二填充部在尽可能少的占用凹槽区空间的前提下为弯折引导方向,防止柔性显示面板误弯。

可选的,爬坡部920覆盖无机层800的部分的边缘在衬底110上的正投影包括锯齿状边缘。也就是说,爬坡部920远离填充部910的一侧覆盖在无机层800的非槽区820的上表面上,并且,爬坡部920远离填充部910的一侧的边缘为锯齿状边缘。由于弯折会造成膜层边缘翘起,使膜层边缘与相邻的膜层分离,一旦边缘出现膜层分离,膜层分离程度加深,分离情况会向膜层内部蔓延。通过爬坡部及爬坡部的锯齿状的轮廓,不仅可以通过爬坡部将有机层稳固在无机层上,而且,即使当弯折造成有机层边缘(即爬坡部远离填充部的一侧)部分出现与无机层分离,分离情况会被限制在其所在的锯齿边缘的一个或几个齿中,不能轻易向其他齿蔓延,从降低膜层分离(peeling)的风险,从而提高柔性显示面板弯折时的可靠性。

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以相交但不垂直,也就是说,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不垂直,第二填充部的延伸方向沿着弯折轴的延伸方向。在垂直于弯折轴的方向上膜层产生的弯折应力最大,通过上述设计,第一填充部的延伸方向与弯折轴的延伸方向不垂直可以避免填充部以及设置在其上的走线应力集中,避免膜层断裂、走线断线的风险。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不仅可以通过第一填充部对走线起到预弯折的作用,还可以通过第二填充部对弯折方向进行限定,防止误弯。而且,通过第一填充部和第二填充部的配合,为弯折提供了弯折路径,同时,还可以保证在弯折方向上走线具有预弯折,而在走线没有预弯折的方向上弯折被限制发生。

如图7-图15所示,图7-图15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的凹槽区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可以理解的,图7-图15均仅示意了凹槽区局部和凹槽区周边的非凹槽区,未示出的结构可以才参考上述实施例或根据其他需求进行设计。其中,图7-图15所示截面可以理解为第一截面,第一截面的可选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7-10所示,填充部910的凹面911为由多个面构成的阶梯状,这里所说的多个面可以为多个非平行的平面。在填充部910的截面图中,凹面911呈现为由多个依次首尾相连的直线段构成的折线。

这样,通过多个平行的平面,可以使填充部910的凹面911为非平整表面,避免填充部910的凹面911太过光滑,因此本实施例可以使走线与填充部910之间的结合能力更强,避免弯折发生时填充部910上的走线难以附着,避免弯折造成膜层分离。

如图11-图13所示,填充部910的凹面911为由多个面构成的波浪状或花瓣状,这里所说的多个面可以包括多个相交的子弧面912。在填充部910的截面图中,凹面911呈现为由多个依次首尾相连的弧线段构成的波状线。

通过多个相交的子弧面,可以使填充部910的上表面为非平整表面,避免填充部的凹面911太过光滑,因此本实施例可以使走线与填充部910之间的结合能力更强,避免弯折发生时填充部910上的走线难以附着,避免弯折造成膜层分离;同时,由于凹面911中还包括多个子弧面,可以缓解填充部910的台阶应力集中的问题,避免填充部910上的走线在台阶上出现应力集中。而且相同距离之间,弧面比平面的面积大,多个子弧面可以在凹面911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凹面911的整体面积,从而提高凹面911抵消有机层900弯折后需要伸长的长度的能力,提高了对填充部910上的走线进行预弯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可靠性。

可选的,多个子弧面向朝向远离衬底的一侧凸起。这样,即使当弯折轴位于靠近封装层的一侧时,有机层整体的凸出方向(即弯折后有机层的凸侧面)为有机层远离衬底的一侧,也可以通过子弧面的凸出方向(有机层朝向衬底的一侧)正好与弯折后有机层整体的凸出方向相反,使子弧面的凸出方向可以抵消部分有机层整体的凸出方向,从而避免有机层在各个方向上的过度弯折。

具体的,如图11所示,在第一截面中,每个子弧面的一端点为其对应的圆的十二点钟方向上的点,由十二点钟方向逆时针或顺时针画小于四分之一圆的弧,从而形成子弧面。也就是说,每个子弧面对应的圆心角小于90度。这样可以避免填充部的上表面中出现比两侧区域都高的凸出部。

可选的,多个子弧面向朝向远离衬底的一侧凹陷。这样,可以避免在相交子弧面之间形成向有机层内部凹陷的夹角,避免在填充部上图案化走线时在夹角内出现刻蚀残留。

具体的,如图12所示,在第一截面中,每个子弧面的一端点为其对应的圆的六点钟方向上的点,由六点钟方向逆时针或顺时针画小于四分之一圆的弧,从而形成子弧面。也就是说,每个子弧面对应的圆心角小于90度。这样,可以避免填充部的上表面中出现比两侧区域都高的凸出部。

可选的,如图14所示,填充部910与爬坡部920连接的区域包括部分平坦区域,也就是说,凹面911边缘部分为平面。当非凹槽区820和爬坡部920位于非弯折区ub时,至少部分凹槽区810和填充部910还包括从弯折区bb中延伸至非弯折区ub的部分,即至少部分凹槽区810和填充部910还位于非弯折区ub。位于非弯折区ub的填充部910不存在弯折的情况,因此,这部分的填充部910的上表面保留为平坦状态,这样更适应非弯折的区域。

可选的,如图15所示,填充部910与爬坡部920连接的区域的高度与爬坡部920的高度相同。可选的,填充部910与爬坡部920连接的区域也包括部分平坦区域。这里所说的高度为垂直于衬底110的方向上,填充部910或爬坡部920的上表面到衬底100的距离。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可选的,在第一截面中,凹面为轴对称图案,其中,对称轴垂直于衬底。可选的,对称轴位于弯折区中心。这样,凹面在对称轴两侧结构一致,有利于在保证预弯折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膜层结构一致;当弯折柔性显示面板时,有利于膜层中应力均一,并且,使凹面上的走线在凹面的对称轴两侧的应力变化可以尽可能保持一致,避免应力集中。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一截面中,凹面可以为非轴对称图案,凹面两侧图案可以根据需要区别设计。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填充部的凹面可以为由多个平面及弧面组合构成的凹面。填充部的凹面也可以呈现其他的图案。

但是,可以理解的,无论填充部的顶面(或者说凹面)呈现何种图案,一个填充部只包括一个凹面。对于一个凹面的定义(也可以参考前文描述):一个凹面只存在一个最低区域,即填充部在最低区域高度最小。在垂直于衬底的方向上,最低区域中凹面高度最小。凹面存在一个最低区域;沿上表面,从凹面的最低区域指向填充部的边缘的方向,填充部的高度不存在减小的情况,或者说,在该方向上,凹面的高度递增。

这里所说的填充部或凹面的高度在比较时,可以统一指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上,填充部远离衬底一侧表面(即填充部的上表面)到衬底的距离;换句话说,这里所说的高度在比较时可以统一指在垂直于衬底的方向上,凹面上某一位置到衬底的距离;或者,统一指在垂直于衬底的方向上,凹面上某一位置距填充部下表面的距离;或者,统一指在垂直于衬底的方向上,填充部上某一位置的厚度。这样可以避免填充部的上表面中出现比两侧区域都高的凸出部。

需要说明的,之所以不能出现凸出部:一方面,凸出部与凹面弯折方向相反,凸出部会抵消部分凹面预弯折的效果;另一方面,凸出部与柔性显示面板弯折方向一致,当柔性显示面板弯折时,凹面上覆盖凸出部的走线的弯折程度会进一步加深,使弯折应力更大,不利于膜层结构稳定;再一方面,凸出部与凹面弯曲方向相反,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凹面上走线覆盖凸出部的部分与未覆盖凸出部的部分弯折状态差距较大,容易造成走线在凸出部位置应力集中,从而导致断线。

如图16所示,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可以理解的,图16仅示意了凹槽区局部和凹槽区周边的非凹槽区,未示出的结构可以才参考上述实施例或根据其他需求进行设计。其中,图16所示截面可以理解为第一截面,第一截面的可选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填充部910的凹面911为一个弧面,也就是说,整个凹面911为一个弧面构成。这样可以避免填充部910出现台阶,从而可以避免填充部910上的走线在台阶上出现应力集中,同时,避免在填充部910上图案化走线时出现刻蚀残留。

可选的,凹面911包括第一区域c1和第二区域c2。第一区域c1位于第二区域c2靠近非凹槽区的一侧,第一区域c1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二区域c2的曲率半径。也就是说,虽然弧面为光滑一体的弧面,但是弧面的第一区域c1与第二区域c2分别来自相切的两个半径不同的圆;并且,第一区域c1对应的圆的半径小于第二区域c2对应的圆的半径。

可选的,第二区域c2位于第一区域c1靠近弯折区bb中心的位置。

当然,如图13提供的实施例,可选的,该实施例也可以包括第一区域c1和第二区域c2。第一区域c1位于第二区域c2靠近非凹槽区的一侧,第一区域c1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二区域c2的曲率半径。相较于图16提供的实施例,图13提供的实施例中凹面911的第一区域c1与第二区域c2分别为两个相交的子弧面,两个子弧面分别来自两个相交且半径不同的圆。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非直接连接。可选的,凹面还包括第三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还可以通过第三区域连接,第三区域的曲率半径介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从而通过第三区域起到过渡的作用。可以理解的,在本发明的其他可选实施例中,凹面还可以包括第四、第五区域或任意个区域,只要沿着凹槽区指向非凹槽区的方向,各区域的曲率半径递减即可。

通过本实施例提高的柔性显示面板,一方面,凹面的第一区域曲率半径较小可以使凹面的边缘区域曲率较小,单位面积的凹面弯曲程度更大,有利于凹面上的走线附着,有利于走线爬坡。

另一方面,由于凹面中心区域靠近弯折区中心,柔性显示面板在弯折状态与非弯折状态之间变化时,凹面中心区域弯折变化量最大,由凹面最凹陷的位置变为凸面最突出的位置,从而造成膜层变化量太大易产生裂纹、膜层分离等问题,而且在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再恢复平坦状态时,凹面难以恢复被初始状态。通过本实施例提高的柔性显示面板凹面的第二区域曲率半径较大可以使凹面中心区域曲率较大,相对来说单位面积的凹陷程度不会太大,这样,即使在柔性显示面板为被弯折的初始状态下,凹面中心区域(或凹面最凹陷的位置)相较于柔性显示面板为被弯折的状态下凹面中心位置的差距不会太大,在保证凹面具有预弯折效果的同时具有弯折后易恢复的形貌,从而避免裂纹、膜层分离等问题。

如图17、图18所示,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弯折状态下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可以理解的,图17、图18仅示意了凹槽区局部和凹槽区周边的非凹槽区,未示出的结构可以才参考上述实施例或根据其他需求进行设计。其中,图17、图18所示截面可以理解为第一截面,第一截面的可选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填充部910的凹面911为一个弧面,并且弧面的各个区域曲率半径一致。

可选的,弧面在第一截面上的宽度为l,l满足:π·r≤l。其中,r为弯折区bb弯折后有机层900的曲率半径。

当弯折柔性显示面板的时候,柔性显示面板的最大弯折角度即为180度,即为将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区bb两侧的非弯折区ub对叠。尤其对于非显示区来说,通过180度的折叠可以将边框反折到显示面板背面,使被反折的部分边框与显示面板主体平行,并服帖在显示面板背面,这样既可以减小边框,又不会增加太多显示面板的厚度。

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有机层900的曲率半径与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能力、有机层的膜层位置等有关。但无论怎样弯折柔性显示面板,被弯折的有机层在第一截面上的弧长不超过π·r。而有机层900的填充部910覆盖弯折区bb,因此,填充部910的弧面在第一截面上的宽度l满足:π·r≤l。

这样,对于弯折柔性显示面板时,凡是实际会被弯折的区域,在被弯折之前都可以先通过弧面被预弯折,尤其是位于弧面上的走线,走线通过弧面充分被预弯折,被预弯折的区域完全覆盖了弯折柔性显示面板时走线实际被带动弯折的区域,从而进一步提高弯折可靠性。

如图19所示,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可以理解的,图19仅示意了凹槽区局部和凹槽区周边的非凹槽区,未示出的结构可以才参考上述实施例或根据其他需求进行设计。其中,图18所示截面可以理解为第一截面,第一截面的可选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填充部910的凹面911为一个弧面,并且弧面在第一截面上的曲率半径为r,r满足:

其中,r为弯折区bb弯折后填充部910的曲率半径。

其中,d为弧面在第一截面上最低点与最高点之间的落差,落差为在垂直于衬底110方向上的落差;最低点为在垂直于衬底110的方向上弧面最靠近衬底的位置,最高点为在垂直于衬底110的方向上弧面最远离衬底的位置。即d=cd。

因为:π·r=l;

oa=ob=oc=r;

ab=l;则:

所以:即:

可选的,d≤h,即cd≤h。h为填充部910的非弧面区域的厚度,或者说,弧面边缘的厚度,或者说,填充部910在第一截面上最高点的高度;其中,厚度为垂直于衬底110方向上的厚度,高度为垂直于衬底110方向上的高度。从而可以保证凹面在垂直于衬底的方向上有足够的空间形成一个表面为完整弧面的凹陷,而不会在底部出现平坦区域。

可选的,0.5h≤h≤5h。其中,h为凹槽811的深度,深度为垂直于衬底110方向上的深度。

这样,可以将有机层的高度与无机层的高度结合,通过这种搭配,可以保证有机层有足够的空间形成凹面的同时,还可以稳固有机层与无机层之间的结合能力,利于膜层结构稳定,并且易于工艺制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20所示,图2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具有上述实施例描述的任一特征的柔性显示面板,以及保护柔性显示面板的外壳。当然,该显示装置的其他辅助部件,例如感应笔、摄像头等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其中,显示装置的类型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装置、qled(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s,量子点发光)显示装置或者microled(微发光二极管,μled)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对此并不具体限制。该显示装置还可以为各种的oled显示装置,如手机,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电子纸,车载显示终端等。

综上,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由于无机层中的设置有凹槽,凹槽中填充有机材料,且有机材料填充在凹槽中的部分的上表面具有凹陷,从而使填充在凹槽中的有机层在未被弯折时就具有一定预设的弯曲表面,当弯折柔性显示面板,预设的弯曲表面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而且,通过这个预弯折的面可以与柔性显示面板弯折产生的弯折面相抵消,提高了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可靠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