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散热结构的石墨烯散热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4270发布日期:2018-07-24 07:1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散热层,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散热结构的石墨烯散热层。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液晶显示器给其带来的便利。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均设置有用于给芯片进行散热处理的芯片散热结构,以保证芯片的正常工作。

“CN201210218303.1”公开了一种芯片散热结构,所述芯片散热结构设置于一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芯片散热结构包括:一金属散热件,紧邻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芯片,并与所述芯片接触;所述金属散热件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印刷电路板的一金属护盖连接,所述金属散热件垂直于所述金属护盖;所述金属散热件包括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芯片凸伸,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芯片形成面接触。

该结构的金属散热件与金属护盖之间连接方式较为简单,易损坏,且仅采用金属散热的方式,过于单一,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散热结构的石墨烯散热层,大幅提高了稳定性和散热性能,拆卸更加方便,通用性强。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散热结构的石墨烯散热层,其制备方法如下:

(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原材料如下:二氧化硅5-12份、聚四氟乙烯33-48份、三盐基硫酸铅2-4份、聚乙二醇8-15份、石墨烯粉末26-45份和氮化硼40-60份;

(2)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后烧结成型即可得到石墨烯散热层。

上述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散热结构的石墨烯散热层,其应用的液晶显示器芯片散热结构包括金属散热片和金属盖板,金属散热片底部设有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垂直的固定在金属散热片的底部,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之间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结构,金属盖板的顶部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一插片与第二插片之间,并通过若干固定板加以固定,固定板压合设置在第一插片与金属散热片或者第二插片与金属散热片上,每个固定板上均设有第一契块和第二契块,第一契块穿过第一固定槽过盈配合的插入位于金属盖板上的第一插接槽中,第二契块过盈配合的插入位于金属盖板上的第二插接槽中,从而使金属散热片垂直的固定在金属盖板上;

金属散热片上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上向外突出的设有一圈调节槽,第一通道中可移动的设有一个散热板,散热板的厚度大于第一通道的高度,散热板外部设有一圈调节板,调节板设置在调节槽中,调节板的顶部与调节槽的底部通过弹簧进行连接;

散热板包括上散热板、下散热板和固定在散热板之间的石墨烯散热层;

金属散热片的底部设有两个卡扣,两个卡扣镜像的设置在第一通道的两侧。

上述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散热结构的石墨烯散热层,其中,上散热板包括外散热板和内散热板,内散热板的内壁上设有散热卡槽,内散热板的外壁上垂直的设有若干截面为矩形的凸条,外散热板粘接固定在内散热板的外壁上,且内散热板的凸条间隙配合的固定在外散热板上相对于的缓冲槽中,外散热板的底部对称的设有两个定位凸条,定位凸条插入式的设置在内散热板外壁上的定位凹槽中;下散热板与上散热板的结构相同、且镜像设置,上散热板的散热卡槽与下散热板的散热卡槽相互拼接形成散热腔,石墨烯散热层设置在散热腔中。

上述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散热结构的石墨烯散热层,其中,第一契块和第二契块均为圆台形结构,第一契块和第二契块的固定端的直径小于自由端的直径。

上述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散热结构的石墨烯散热层,其中,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槽、之间以及固定板与金属盖板之间均分别通过焊接进行二次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芯片卡入式的固定在两个卡扣之间,并与散热板相贴合,大幅提高了稳定性和散热性能,拆卸更加方便,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上散热板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金属散热片1、金属盖板2、第一插片3、第二插片4、第一固定槽5、固定板6、第一契块7、第二契块8、第一通道9、调节槽10、散热板11、调节板12、弹簧13、上散热板14、下散热板15、石墨烯散热层16、卡扣17、外散热板18、内散热板19、散热卡槽20、凸条21、定位凸条22。

实施例一

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散热结构的石墨烯散热层,其制备方法如下:

(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原材料如下:二氧化硅8份、聚四氟乙烯38份、三盐基硫酸铅3份、聚乙二醇12份、石墨烯粉末32份和氮化硼50份;

(2)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后烧结成型即可得到石墨烯散热层。

实施例二

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散热结构的石墨烯散热层,其制备方法如下:

(1)按重量份数计称取原材料如下:二氧化硅12份、聚四氟乙烯33份、三盐基硫酸铅2份、聚乙二醇10份、石墨烯粉末45份和氮化硼45份;

(2)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后烧结成型即可得到石墨烯散热层。

如图所示应用该石墨烯散热层的液晶显示器芯片散热结构,包括金属散热片1和金属盖板2,金属散热片底部设有第一插片3和第二插片4,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垂直的固定在金属散热片的底部,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之间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固定槽5,第一固定槽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结构,金属盖板的顶部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一插片与第二插片之间,并通过若干固定板6加以固定,固定板压合设置在第一插片与金属散热片或者第二插片与金属散热片上,每个固定板上均设有第一契块7和第二契块8,第一契块穿过第一固定槽过盈配合的插入位于金属盖板上的第一插接槽中,第二契块过盈配合的插入位于金属盖板上的第二插接槽中,从而使金属散热片垂直的固定在金属盖板上;

金属散热片上设有第一通道9,第一通道上向外突出的设有一圈调节槽10,第一通道中可移动的设有一个散热板11,散热板的厚度大于第一通道的高度,散热板外部设有一圈调节板12,调节板设置在调节槽中,调节板的顶部与调节槽的底部通过弹簧13进行连接;

散热板包括上散热板14、下散热板15和固定在散热板之间的石墨烯散热层16;

金属散热片的底部设有两个卡扣17,两个卡扣镜像的设置在第一通道的两侧。

上散热板包括外散热板18和内散热板19,内散热板的内壁上设有散热卡槽20,内散热板的外壁上垂直的设有若干截面为矩形的凸条21,外散热板粘接固定在内散热板的外壁上,且内散热板的凸条间隙配合的固定在外散热板上相对于的缓冲槽中,外散热板的底部对称的设有两个定位凸条22,定位凸条插入式的设置在内散热板外壁上的定位凹槽中;下散热板与上散热板的结构相同、且镜像设置,上散热板的散热卡槽与下散热板的散热卡槽相互拼接形成散热腔,石墨烯散热层设置在散热腔中。

第一契块和第二契块均为圆台形结构,第一契块和第二契块的固定端的直径小于自由端的直径。

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槽、之间以及固定板与金属盖板之间均分别通过焊接进行二次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