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60611发布日期:2018-07-31 21:4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气接线方式通常是根据不同位置、不同线路的端子分别进行穿线和接线,然后再利用螺丝等紧固件将电线的端部和端子固定连接,这种接线方式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效率低下,还容易发生接触不良或者接触过紧导致的电线和端子的损坏,缩短了部件的使用寿命。基于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高效并且安全的接线方法及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高效并且安全的接线方法及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线方法,将电线穿过待接线的接线柱,挤压电线与接线柱接触的部分,使得电线上与接线柱接触部分的外皮被剥开并且电线的芯线与接线柱接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接线装置,包括接线柱以及具有与所述接线柱的外形相适配的开槽的固定件;

所述接线柱的顶部设有穿线孔,所述接线柱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外设的电路板的引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接线方法,将电线穿过待接线的接线柱,挤压电线与接线柱接触的部分,使得电线上与接线柱接触部分的外皮被剥开并且电线的芯线与接线柱接触。一种接线装置,包括接线柱以及具有与所述接线柱的外形相适配的开槽的固定件;所述接线柱的顶部设有穿线孔,所述接线柱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外设的电路板的引脚。本发明将电线先穿过接线柱,再通过挤压的方式使电线的外皮被剥开,露出内部的芯线,在压力作用下芯线与接线柱紧密接触,实现电气导通,采用这种接线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接线效率,在保证电气联通的稳定的同时节省了材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接线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接线柱;11-穿线孔;12-引脚;13-固定槽;

2-固定件;21-开槽;22-断口;

3-电线;

4-电路板;

5-机台;51-工作台;52-第一滑轨;53-第二滑轨;54-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电线先穿过接线柱,再通过挤压的方式使电线的外皮被剥开,露出内部的芯线,在压力作用下芯线与接线柱紧密接触,实现电气导通。

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接线方法,将电线穿过待接线的接线柱,挤压电线与接线柱接触的部分,使得电线上与接线柱接触部分的外皮被剥开并且电线的芯线与接线柱接触。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先通过手工或机器进行穿线作业,将电线依次穿过待穿线部件上的接线柱,然后通过挤压的方式对每个接线柱两侧的电线进行挤压,直到电线上与接线柱接触部分的外皮剥开露出内部的芯线,芯线在恒压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与接线柱紧密接触,这样就实现了各个接线柱之间电气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电线穿过所述接线柱上的穿线孔并且固定在穿线孔底部的固定槽中;

s2:利用开槽形状与所述接线柱的外形相适配的固定件将位于固定槽两侧的电线向下挤压使电线上与所述接线柱接触部分的外皮逐渐被剥开;

s3:电线上与接线柱接触部分的外皮完全被剥开,电线的芯线被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槽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电线穿过接线柱上的穿线孔并固定在固定槽中,保证电线不会移动,提高了接线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还包括:先将接线柱安装在外设的电路板上后再进行穿线,穿线后将电路板可滑动的安装在滑轨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先将接线柱安装在电路板上进行穿线,再对电路板进行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将固定件安装在气缸的气压杆上,在滑轨上移动电路板使得接线柱位于固定件的下方,而后利用气缸使固定件挤压接线柱。

由上述描述可知,固定件安装在机台主轴的气压杆上,电路板在机台的滑轨上可滑动,当校正完固定件与接线柱的对应位置后,通过气缸控制固定件朝接线柱压迫,使得二者紧密配合,完成接线作业。

一种接线装置,包括接线柱以及具有与所述接线柱的外形相适配的开槽的固定件;

所述接线柱的顶部设有穿线孔,所述接线柱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外设的电路板的引脚。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固定件为一块体,并且自其一端面设有开槽,开槽的形状及大小与接线柱的外形相适配。接线柱为一金属片,其顶部设有用于穿线的开孔,开孔大小可根据电线规格自主选择,其底部设有用于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引脚。

进一步的,所述穿线孔靠近所述引脚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

由上述描述可知,固定槽呈条状,其的开槽宽度不超过电线的外皮的内径,其靠近引脚的槽底呈圆弧形,固定槽在穿线孔内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的宽度小于外设电线的外皮的直径。

由上述描述可知,固定槽的宽度小于外设电线的外皮的内径,这样设计可以保证固定件将电线挤压进固定槽后,电线的外皮完全剥开,电线的芯线与固定槽的内壁紧密接触,保证了电气导通的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置有断口。

由上述描述可知,断口开设在固定件的一侧,使得固定件在与接线柱和电线配合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的侧壁上对应于所述固定槽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

由上述描述可知,限位槽设置在固定件上对应固定槽开槽的位置,当固定件挤压电线时,限位槽的底部对电线起到定位和挤压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柱与外设的电路板采用一体化成型。

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一体化成型的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接线的精准性。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装置还包括机台,所述机台包括工作台、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气缸;

所述工作台用于安装外设的电路板,所述工作台安装在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滑轨安装在第二滑轨上并且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相互垂直,所述气缸安装在机台的主轴上并且气缸的气压杆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待接线的电路板固定在,工作台通过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可滑动的安装在机台上,并结合设置在机台主轴上的气缸,使得接线装置可以在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上进行调位,扩大了接线装置的使用范围,提高了接线效率。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一种接线装置,包括接线柱1以及具有与所述接线柱1的外形相适配的开槽21的固定件2;

所述接线柱1的顶部设有穿线孔11,所述接线柱1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外设的电路板4的引脚12。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一种接线装置,包括接线柱1以及具有与所述接线柱1的外形相适配的开槽21的固定件2;

所述接线柱1的顶部设有穿线孔11,所述接线柱1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外设的电路板4的引脚12。

所述穿线孔11靠近所述引脚12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13。所述固定槽13的宽度小于外设电线3的外皮的直径。所述固定件2的一侧设置有断口22。所述接线柱1与外设的电路板4采用一体化成型。所述接线装置还包括机台5,所述机台5包括工作台51、第一滑轨52、第二滑轨53和气缸54;所述工作台51用于安装外设的电路板4,所述工作台51安装在第一滑轨52上,所述第一滑轨52安装在第二滑轨53上并且所述第一滑轨52与第二滑轨53相互垂直,所述气缸54安装在机台5的主轴上并且气缸54的气压杆与所述固定件2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接线方法,将电线穿过待接线的接线柱,挤压电线与接线柱接触的部分,使得电线上与接线柱接触部分的外皮被剥开并且电线的芯线与接线柱接触。一种接线装置,包括接线柱以及具有与所述接线柱的外形相适配的开槽的固定件;所述接线柱的顶部设有穿线孔,所述接线柱的底部设有用于连接外设的电路板的引脚。本发明将电线先穿过接线柱,再通过挤压的方式使电线的外皮被剥开,露出内部的芯线,在压力作用下芯线与接线柱紧密接触,实现电气导通,采用这种接线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接线效率,在保证电气联通的稳定的同时节省了材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