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端子模块和接插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1293发布日期:2018-10-23 22: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单端子模块(10),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端子插件(31)和设于所述单端子插件(31)内的线束端子(41),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截面为矩形,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四个外表面分别形成四个配合面,互为相对面的第一配合面(33)和第二配合面(35)上均开设有锁槽(313),且所述第一配合面(33)上还设有第一连接槽(331),所述第二配合面(35)上还设有第一连接凸块(351),所述第一连接槽(331)和所述第一连接凸块(351)沿所述单端子模块(10)插入外壳(11)的第一方向延伸,所述锁槽(313)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配合面(37)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槽(371),相对的第四配合面(39)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凸块(391);

其中,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锁槽(313)用于与套设于所述单端子模块(10)外的所述外壳(11)的固定面上的锁销(113)配合或者与相邻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锁槽(313)配合一起供插销(115)插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端子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113)、所述第一连接凸块(351)、所述第二连接凸块(391)均为楔形,所述锁槽(313)、所述第一连接槽(331)、所述第二连接槽(371)均为燕尾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端子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端子(41)包括位于所述单端子插件(31)内部的本体部(43)和部分伸出于所述单端子插件(31)一端的接触部(45),所述接触部(45)弯折设于所述本体部(43)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端子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端子(41)的所述本体部(43)包括基板(431)和支撑部(432),片状的所述接触部(45)弯折设于所述基板(431)的一端,较长的所述基板(431)和较短的所述接触部(45)构成近似“L”形的结构,所述支撑部(432)设于所述基板(431)的中部两侧,所述支撑部(432)一端与所述基板(431)相连,另一端抵住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与所述基板(431)相对的内侧面以支撑所述线束端子(4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端子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端子模块(10)为第一单端子模块(101),所述第一单端子模块(101)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内设有容纳所述线束端子(41)的容纳槽,所述基板(431)位于所述容纳槽的靠近所述第二配合面(35)的一侧,所述容纳槽的靠近所述第一配合面(33)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部(432)的末端嵌入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一单端子模块(101)的所述线束端子(41)的所述接触部(45)朝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第一配合面(33)倾斜弯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端子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端子模块(10)为第二单端子模块(102),所述第二单端子模块(102)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内设有容纳所述线束端子(41)的容纳槽,所述基板(431)位于所述容纳槽的靠近所述第一配合面(33)的一侧,所述容纳槽的靠近所述第二配合面(35)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部(432)的末端嵌入所述安装槽中,所述第二单端子模块(102)的所述线束端子(41)的所述接触部(45)朝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第二配合面(35)倾斜弯折。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端子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端子模块(10)还包括防水塞(315),所述防水塞(315)上设有线束装配孔,线束(317)装配到所述防水塞(315)上后与所述线束端子(41)的所述本体部(43)压接以与所述线束端子(41)连接,所述防水塞(315)安装至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与所述线束端子(41)的所述接触部(45)远离的端口,相应的所述线束(317)设于所述单端子模块(10)的与所述线束端子(41)的所述接触部(45)远离的一端。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端子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露出所述线束端子(41)的所述接触端(45)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容纳密封圈的密封槽(319)。

9.一种接插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和设于所述外壳(11)内的插接单元(21),所述外壳(11)的两个相对的内表面形成固定面,所述固定面上均设有锁销(113),所述插接单元(21)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端子模块(10),两个所述单端子模块(10)相对设置以使两个所述线束端子(41)电连接;

其中,所述外壳(11)内设有一排所述插接单元(21),所述插接单元(21)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第一配合面(33)、所述第二配合面(35)上的所述锁槽(313)分别与所述外壳(11)的两个所述固定面上的所述锁销(113)配合;或者

所述外壳(11)内设有两排层叠设置的所述插接单元(21),第一排的所述插接单元(21)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第二配合面(35)上的所述锁槽(313)和第二排的所述插接单元(21)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第一配合面(33)上的所述锁槽(313)分别与所述外壳(11)的两个所述固定面上的所述锁销(113)配合,第一排的所述插接单元(21)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第一配合面(33)和第二排的所述插接单元(21)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第二配合面(35)相邻设置,且第一排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第一配合面(33)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槽(331)与第二排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第二配合面(35)上的所述第一连接凸块(351)配合;或者

所述外壳(11)内设有n排层叠设置的插接单元(21),其中,n>=3,第m排的所述插接单元(21)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第一配合面(33)和第m+1排的所述插接单元(21)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第二配合面(35)相邻设置,第一排的所述插接单元(21)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第二配合面(35)上的所述锁槽(313)和第n排的所述插接单元(21)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第一配合面(33)上的所述锁槽(313)分别与所述外壳(11)的两个所述固定面上的所述锁销(113)配合,且第m排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第一连接槽(331)与第m+1排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第一连接凸块(351)配合,1<m<n,第m排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上的至少一个所述锁槽(313)和相邻排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上的所述锁槽(313)相叠形成一个中间锁槽(325),所述插销(115)插入所述中间锁槽(325),以将第m排的所述插接单元(21)与至少一个相邻排的所述插接单元(2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固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插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插接单元(21)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插接单元(21),在同一排内,一个所述插接单元(21)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第三配合面(37)上的所述第二连接槽(371)与相邻所述插接单元(21)的所述单端子插件(31)的所述第二连接凸块(391)配合。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