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激光发生器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0677发布日期:2018-07-31 21:4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的激光发生器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发生器即为能够发射激光的装置,激光发生器的外壳由各种金属原料制成,生产过程中对于金属原料的搬运依赖人工,费时费力,因此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实现对原料的搬运以及根据加工需求提供给工作人员所需原料的一种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激光发生器制造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激光发生器制造装置,包括机体11、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机体11下边面上的起落装置、设置于所述起落装置下端的夹装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起落装置上的灯光装置,所述起落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11内且开口朝下的起落转动腔27,所述起落转动腔27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起落转动马达21,所述起落转动腔27靠近边壁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起落转动腔27相连通的圆环状的起落接连腔23,所述起落转动腔27内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且下端伸展出所述起落转动腔27下端开口外的起落转动块25,所述起落转动块25通过连接于上侧端面的转动轴动力连接于所述起落转动马达21的下端,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起落转动马达21下端的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起落转动腔27的上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封闭圈22,所述起落转动块25靠近周侧端面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起落接连腔23相配合的起落接连块24,所述起落接连块24与所述起落接连腔23内壁滑移配合连接,所述起落转动块26的下边面上左右对称且通过第一接连柱26固定连接有第一起落支撑块31,所述第一起落支撑块31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伸缩腔33,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伸缩腔33相互远离一侧的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压缩气缸35,所述第一伸缩腔33内设置有可左右滑移的第一平滑块32,所述第一平滑块32与所述第一压缩气缸35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一压缩柱34,所述第一平滑块32的下边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体36,所述第一起落转动块31的下边面上左右对称且固定设置有第一起落导柱37,所述第一起落导柱37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起落导槽38,所述第一起落支撑块31的下侧设置有第二起落支撑块42,所述第二起落支撑块42的上侧端面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伸缩腔44,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伸缩腔44相互远离一侧的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伸缩气缸46,所述第二伸缩腔44内设置有可左右滑移的第二平滑块43,所述第二平滑块43与所述第二伸缩气缸46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二压缩柱45,所述第二平滑块43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体47,所述第二起落支撑块42的上侧端面上左右对称且固定设置有第二起落导柱41,所述第二起落导柱41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起落导槽40,所述第二起落导槽40内与所述第一起落导槽38内设置有可上下滑移的限制柱39,所述限制柱39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起落导槽38下端开口之间设置有定位块,所述限制柱39下端与所述第二起落导槽40上端开口之间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第二起落支撑块42与所述第一起落支撑块31之间设置有起落连杆机构,所述起落连杆机构包括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左侧的所述第一固定体36下端的第一连接板52以及转动配合连接于右侧的所述第一固定体36下端的第二连接板51,所述第一连接板52的中部位置通过铰合件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51的中部位置,左侧的所述第二固定体47的上端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三连接板48,右侧的所述第二固定体47的上端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四连接板49,所述第三连接板48的中部位置通过铰合件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板49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三连接板48的上端通过铰合件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2的下端,所述第四连接板49的上端通过铰合件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51的下端,所述机体11右侧面固定设置有向右延伸的架板101,所述架板101底部固定设置有杆件102,所述杆件102底部固定设置有加工头103。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装部件包括通过第二接连柱固定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起落支撑块下边面上的第一夹装主体,所述第一夹装主体内设置有开口朝向为远离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夹装主体相对端面一侧的夹装转槽,所述夹装转槽远离开口的一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夹定架转动马达,所述夹装转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夹定架,所述转动夹定架远离所述夹装转槽的一端通过转动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夹定架转动马达上,动力连接于所述夹定架转动马达上的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夹装转槽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封闭圈,所述转动夹定架内设置有开口朝向与所述夹装转槽开口朝向相同的原料腔,所述原料腔内远离开口朝向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内固定设置有电板,所述电板远离所述原料腔开口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位于所述凸起块内的配电体,所述原料腔远离开口朝向的一侧内壁上关于所述凸起块环状且固定设置有原料固定体,所述原料固定体内设置有开口朝向与所述原料腔开口方向相同的凹形槽,所述凹形槽远离开口方向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电线圈,环状分布于所述原料腔内壁上的所述电线圈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夹定架及所述凸起块内的电线形成动力配合连接,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夹装主体远离相对端面的一侧端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夹装主体,所述第二夹装主体靠近所述第二接连柱的一侧端面、所述第一夹装主体上侧端面以及所述第二接连柱靠近所述第二夹装主体的一侧端通过第三固定体进行加强,所述第二夹装主体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横设滑行槽,所述横设滑行槽远离所述第二接连柱的一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横移运动马达,所述横移运动马达靠近所述第二接连柱的一端上动力连接有横移运动丝杠,所述横移运动丝杠与所述横设滑行槽内边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封闭圈,所述横移运动丝杠靠近所述第二接连柱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横设滑行槽的内边壁上,位于所述横移运动丝杠上侧且位于所述横设滑行槽左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引导杆,所述横设滑行槽内设置有可左右滑移且下端伸展出所述横设滑行槽下端开口外的横设平滑块,所述横设平滑块与所述横移运动丝杠螺纹配合连接且与所述引导杆滑移配合连接,所述横设平滑块的下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夹定块转动马达,所述夹定块转动马达下侧设置夹定块,所述夹定块通过转动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夹定块转动马达的下端,动力连接于所述夹定块转动马达下端的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横设平滑块的下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四封闭圈,所述夹定块内左右贯穿设置有原料夹定腔,所述夹定块远离所述第一夹装主体的一侧的上下边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夹定油压缸固定体,所述夹定油压缸固定体内固定设置有夹定油压缸,所述原料夹定腔内设置有原料夹头,所述原料夹头与所述夹定油压缸之间配合连接有夹定油压内柱。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体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连固块,本装置通过所述连固块固定连接于外设的连固架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灯光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起落支撑块上侧端面且远离所述起落转动块一侧的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杆一端的下侧端面上通过第三支杆固定连接有日光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换取原料时,起落转动马达转动,进而通过转动轴带动起落转动块在起落转动腔内转动,进而带动设置于起落装置下端的夹装部件转动至可供人换取夹定架的合适角度,同时第一压缩气缸启动,进而通过第一压缩柱带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平滑块在第一伸缩腔内分别朝向远离第一压缩气缸一侧移动,同时第二伸缩气缸启动,进而通过第二压缩柱带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平滑块在第二伸缩腔内分别朝向远离第二伸缩气缸的一侧移动,进而带动设置于第一起落支撑块及第二起落支撑块之间的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张开,进而带动第二起落支撑块下降,进而带动夹装部件下降至合适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一起落导槽及第二起落导槽与限制柱之间的导位作用可使得第二起落支撑块在下降中保持平稳状态,当第一夹装主体下降至一定高度时,夹定架转动马达启动,进而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夹定架转动,进而带动通过电线圈吸附在凹形槽内的所需要使用的原料转动至原料腔的最上侧,此时横移运动马达启动,进而通过横移运动丝杠带动横设平滑块朝向原料腔内移动,进而将吸附于电线圈上的所需提取原料套入原料夹定腔内,此时夹定油压缸启动,进而通过夹定油压内柱带动原料夹头将套入原料夹定腔内的原料夹定住,此时配电体对所提取原料的电线圈进行断电,此时电线圈对原料失去吸附力,同时横移运动马达反转,进而带动夹定有原料的夹定块朝向远离第一夹装主体的一侧移动,在横设平滑块移动至初始状态时,夹定块转动马达启动,进而通过转动轴带动夹定有原料的夹定块转动一百八十度进而将原料的一头指向刀具加工的方向,方便加工,从而节省人力,方便原料搬运,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激光发生器制造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原料夹头的左视图。

图5为高压水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激光发生器制造装置,包括机体11、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机体11下边面上的起落装置、设置于所述起落装置下端的夹装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起落装置上的灯光装置,所述起落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11内且开口朝下的起落转动腔27,所述起落转动腔27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起落转动马达21,所述起落转动腔27靠近边壁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起落转动腔27相连通的圆环状的起落接连腔23,所述起落转动腔27内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且下端伸展出所述起落转动腔27下端开口外的起落转动块25,所述起落转动块25通过连接于上侧端面的转动轴动力连接于所述起落转动马达21的下端,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起落转动马达21下端的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起落转动腔27的上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封闭圈22,所述起落转动块25靠近周侧端面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起落接连腔23相配合的起落接连块24,所述起落接连块24与所述起落接连腔23内壁滑移配合连接,所述起落转动块26的下边面上左右对称且通过第一接连柱26固定连接有第一起落支撑块31,所述第一起落支撑块31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伸缩腔33,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伸缩腔33相互远离一侧的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压缩气缸35,所述第一伸缩腔33内设置有可左右滑移的第一平滑块32,所述第一平滑块32与所述第一压缩气缸35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一压缩柱34,所述第一平滑块32的下边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体36,所述第一起落转动块31的下边面上左右对称且固定设置有第一起落导柱37,所述第一起落导柱37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起落导槽38,所述第一起落支撑块31的下侧设置有第二起落支撑块42,所述第二起落支撑块42的上侧端面上左右对称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伸缩腔44,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伸缩腔44相互远离一侧的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伸缩气缸46,所述第二伸缩腔44内设置有可左右滑移的第二平滑块43,所述第二平滑块43与所述第二伸缩气缸46之间配合连接有第二压缩柱45,所述第二平滑块43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体47,所述第二起落支撑块42的上侧端面上左右对称且固定设置有第二起落导柱41,所述第二起落导柱41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起落导槽40,所述第二起落导槽40内与所述第一起落导槽38内设置有可上下滑移的限制柱39,所述限制柱39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起落导槽38下端开口之间设置有定位块,所述限制柱39下端与所述第二起落导槽40上端开口之间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第二起落支撑块42与所述第一起落支撑块31之间设置有起落连杆机构,所述起落连杆机构包括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左侧的所述第一固定体36下端的第一连接板52以及转动配合连接于右侧的所述第一固定体36下端的第二连接板51,所述第一连接板52的中部位置通过铰合件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51的中部位置,左侧的所述第二固定体47的上端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三连接板48,右侧的所述第二固定体47的上端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四连接板49,所述第三连接板48的中部位置通过铰合件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板49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三连接板48的上端通过铰合件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2的下端,所述第四连接板49的上端通过铰合件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51的下端,所述机体11右侧面固定设置有向右延伸的架板101,所述架板101底部固定设置有杆件102,所述杆件102底部固定设置有加工头103。

有益地,所述夹装部件包括通过第二接连柱61固定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起落支撑块42下边面上的第一夹装主体81,所述第一夹装主体81内设置有开口朝向为远离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夹装主体81相对端面一侧的夹装转槽82,所述夹装转槽82远离开口的一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夹定架转动马达88,所述夹装转槽82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夹定架83,所述转动夹定架83远离所述夹装转槽82的一端通过转动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夹定架转动马达88上,动力连接于所述夹定架转动马达88上的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夹装转槽82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封闭圈89,所述转动夹定架83内设置有开口朝向与所述夹装转槽82开口朝向相同的原料腔87,所述原料腔87内远离开口朝向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凸起块94,所述凸起块94内固定设置有电板92,所述电板92远离所述原料腔87开口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位于所述凸起块94内的配电体91,所述原料腔87远离开口朝向的一侧内壁上关于所述凸起块94环状且固定设置有原料固定体84,所述原料固定体84内设置有开口朝向与所述原料腔87开口方向相同的凹形槽93,所述凹形槽93远离开口方向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电线圈85,环状分布于所述原料腔87内壁上的所述电线圈85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夹定架83及所述凸起块94内的电线86形成动力配合连接,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夹装主体81远离相对端面的一侧端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夹装主体63,所述第二夹装主体63靠近所述第二接连柱61的一侧端面、所述第一夹装主体81上侧端面以及所述第二接连柱61靠近所述第二夹装主体63的一侧端通过第三固定体62进行加强,所述第二夹装主体63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横设滑行槽64,所述横设滑行槽64远离所述第二接连柱61的一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横移运动马达69,所述横移运动马达69靠近所述第二接连柱61的一端上动力连接有横移运动丝杠66,所述横移运动丝杠66与所述横设滑行槽64内边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封闭圈68,所述横移运动丝杠66靠近所述第二接连柱61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横设滑行槽64的内边壁上,位于所述横移运动丝杠66上侧且位于所述横设滑行槽64左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引导杆65,所述横设滑行槽64内设置有可左右滑移且下端伸展出所述横设滑行槽64下端开口外的横设平滑块67,所述横设平滑块67与所述横移运动丝杠66螺纹配合连接且与所述引导杆65滑移配合连接,所述横设平滑块64的下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夹定块转动马达71,所述夹定块转动马达71下侧设置夹定块73,所述夹定块73通过转动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夹定块转动马达71的下端,动力连接于所述夹定块转动马达71下端的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横设平滑块67的下侧端面之间设置有第四封闭圈72,所述夹定块73内左右贯穿设置有原料夹定腔74,所述夹定块73远离所述第一夹装主体81的一侧的上下边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夹定油压缸固定体75,所述夹定油压缸固定体75内固定设置有夹定油压缸76,所述原料夹定腔74内设置有原料夹头78,所述原料夹头78与所述夹定油压缸76之间配合连接有夹定油压内柱77。

有益地,所述机体11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连固块12,本装置通过所述连固块12固定连接于外设的连固架上。

有益地,所述灯光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起落支撑块31上侧端面且远离所述起落转动块25一侧的第一支杆121,所述第一支杆12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122,所述第二支杆122远离所述第一支杆121一端的下侧端面上通过第三支杆123固定连接有日光灯124。

初始状态时,第一压缩柱34最大限度缩回第一压缩气缸35内,进而带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平滑块32在第一伸缩腔33内分别最大限度靠近第一压缩气缸35一侧移动,同时第二压缩柱45最大限度缩回第二伸缩气缸46内,进而带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平滑块43在第二伸缩腔44内分别分别最大限度靠近第二伸缩气缸46,此时设置于第一起落支撑块31及第二起落支撑块42之间的第三连接板48、第四连接板49、第二连接板51、第一连接板52最大限度折叠,此时第一起落支撑块31与第二起落支撑块42最大限度靠近,此时限制柱39最大限度缩回第一起落导槽38及第二起落导槽40内,同时横设平滑块67在横设平滑块64内最大限度靠近横移运动马达69,此时夹定块73最大限度远离第一夹装主体81,此时固定设置有夹定油压缸固定体75的夹定块73的一端朝向远离第一夹装主体81,同时夹定油压内柱77最大限度缩回夹定油压缸76内。

通过本装置换取原料时,起落转动马达21转动,进而通过转动轴带动起落转动块25在起落转动腔27内转动,进而带动设置于起落装置下端的夹装部件转动至可供人换取夹定架的合适角度,同时第一压缩气缸35启动,进而通过第一压缩柱34带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平滑块32在第一伸缩腔33内分别朝向远离第一压缩气缸35一侧移动,同时第二伸缩气缸46启动,进而通过第二压缩柱45带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平滑块43在第二伸缩腔44内分别朝向远离第二伸缩气缸46的一侧移动,进而带动设置于第一起落支撑块31及第二起落支撑块42之间的第三连接板48、第四连接板49、第二连接板51、第一连接板52张开,进而带动第二起落支撑块42下降,进而带动夹装部件下降至合适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一起落导槽38及第二起落导槽40与限制柱39之间的导位作用可使得第二起落支撑块42在下降中保持平稳状态,当第一夹装主体81下降至一定高度时,夹定架转动马达88启动,进而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夹定架83转动,进而带动通过电线圈85吸附在凹形槽93内的所需要使用的原料转动至原料腔87的最上侧,此时横移运动马达69启动,进而通过横移运动丝杠66带动横设平滑块67朝向原料腔87内移动,进而将吸附于电线圈85上的所需提取原料套入原料夹定腔74内,此时夹定油压缸76启动,进而通过夹定油压内柱77带动原料夹头78将套入原料夹定腔74内的原料夹定住,此时配电体91对所提取原料的电线圈85进行断电,此时电线圈85对原料失去吸附力,同时横移运动马达69反转,进而带动夹定有原料的夹定块73朝向远离第一夹装主体81的一侧移动,在横设平滑块67移动至初始状态时,夹定块转动马达71启动,进而通过转动轴带动夹定有原料的夹定块73转动一百八十度进而将原料的一头指刀具110加工方向,方便加工原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换取原料时,起落转动马达转动,进而通过转动轴带动起落转动块在起落转动腔内转动,进而带动设置于起落装置下端的夹装部件转动至可供人换取夹定架的合适角度,同时第一压缩气缸启动,进而通过第一压缩柱带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平滑块在第一伸缩腔内分别朝向远离第一压缩气缸一侧移动,同时第二伸缩气缸启动,进而通过第二压缩柱带动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平滑块在第二伸缩腔内分别朝向远离第二伸缩气缸的一侧移动,进而带动设置于第一起落支撑块及第二起落支撑块之间的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张开,进而带动第二起落支撑块下降,进而带动夹装部件下降至合适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一起落导槽及第二起落导槽与限制柱之间的导位作用可使得第二起落支撑块在下降中保持平稳状态,当第一夹装主体下降至一定高度时,夹定架转动马达启动,进而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夹定架转动,进而带动通过电线圈吸附在凹形槽内的所需要使用的原料转动至原料腔的最上侧,此时横移运动马达启动,进而通过横移运动丝杠带动横设平滑块朝向原料腔内移动,进而将吸附于电线圈上的所需提取原料套入原料夹定腔内,此时夹定油压缸启动,进而通过夹定油压内柱带动原料夹头将套入原料夹定腔内的原料夹定住,此时配电体对所提取原料的电线圈进行断电,此时电线圈对原料失去吸附力,同时横移运动马达反转,进而带动夹定有原料的夹定块朝向远离第一夹装主体的一侧移动,在横设平滑块移动至初始状态时,夹定块转动马达启动,进而通过转动轴带动夹定有原料的夹定块转动一百八十度进而将原料的一头指向刀具加工的方向,方便加工,从而节省人力,方便原料搬运,工作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