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2965发布日期:2018-11-14 00:4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适配器,该卡适配器装配有卡,与所装配的卡一起插入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果对micro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用户识别模块)卡(3ff卡)和nanosim卡(4ff卡)进行比较,则microsim卡的尺寸大。但是,连接垫片设置于相同的位置,其作用也是同样的。在该情况下,期望的是将microsim卡用的卡连接器搭载于电子设备,并能够同样地应对希望使用nanosim卡这样的使用者。

一直以来,虽然不是由电子设备的制造商保证的使用方法,但有时使用如下的适配器:在外形上,具有microsim卡的尺寸,形成有承载nanosim卡的托盘状的凹陷。在现有的这样的适配器的情况下,nanosim卡以卡的形成有连接垫片的第一面向上的姿态承载于适配器。如果使该适配器上下反向,则承载的nanosim卡落下。另一方面,在搭载有卡连接器的电子设备中,还存在很多预定将sim卡以使其第一面向下的姿态装卸的电子设备。在那样的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当将承载nanosim卡的适配器装卸于卡连接器时,使电子设备上下反向。因此,存在难以进行将nanosim卡装卸于卡连接器的操作这一问题。

在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卡用适配器,该卡用适配器具有对卡进行引导的保持片,和卡合于卡的左右侧面的凹部的板簧。在该专利文献1的卡用适配器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在左右侧面设置有凹部的卡,则不能防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8179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上下反向,也防止卡的落下的卡适配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卡适配器是装配有在第一面形成有连接垫片的第一卡,与所装配的第一卡一起插入尺寸比第一卡更大的第二卡所插入的卡连接器的卡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卡接受部,其带有具有底面的凹陷形状,以使作为第一卡的与第一面相对的背面的第二面与底面面对面的姿态接受第一卡;

卡保持部,其对被卡接受部接受的第一卡的第一面的与插入的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两侧的缘部进行按压;以及

卡止部,其卡止于被卡接受部接受的第一卡的插入的方向的后端而对第一卡进行定位,并且,当与被卡接受部接受的状态的第一卡插入的方向反向地以超过既定的力的力按压时,卡止脱落。

依据本发明的卡适配器,由于具备上述的卡保持部,因而即使装配有第一卡的状态的卡适配器上下反向,也防止第一卡的落下。而且,依据本发明的卡适配器,由上述的卡止部关于面内方向而进行定位。另外,以超过既定的力的力按压该第一卡,由此,能够使该卡止部所导致的卡止脱落,将第一卡从卡适配器拆卸。

在此,在本发明的卡适配器中,优选的是,还具备板簧,该板簧设置于底面,对被卡接受部接受的第一卡沿从底面抬起的方向施力。

如果具备该板簧,则由该板簧和卡保持部对所装配的第一卡沿厚度方向进行定位。

另外,在本发明的卡适配器中,优选的是,卡接受部的插入的方向的前端壁的至少一部分自底面起的高度以比第一卡的厚度更低的高度形成。

在这样的前端壁低的卡适配器的情况下,容易将指甲或夹具等卡在所装配的第一卡的整个端缘,所装配的第一卡的拆卸变得容易。

而且,本发明的卡适配器是如下的优选方式:由树脂壳体和金属板构成,至少卡止部由金属板的一部分形成。在该情况下,进一步优选的是,卡保持部由金属板的一部分形成,另外,在具备上述的板簧的构成的情况下,该板簧为由金属板的一部分形成也是优选方式。

如果具备这样的金属板,则减小厚度尺寸,而且,构成强韧的卡适配器。

发明的效果

依据以上的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上下反向,也防止卡的落下的卡适配器。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图1所示的姿态翻过来的姿态的卡适配器的立体图(a)和沿着图2(a)的箭头a-a的截面图(b);

图3是当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观察时的卡适配器的立体图(a)和图3(a)的圆r的部分的放大图(b);

图4是示出将nanosim卡装卸于卡适配器的情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卡适配器的立体图。在此,图1(a)是仅卡适配器的立体图。另外,图1(b)是装配有nanosim卡的状态的卡适配器的立体图。

在该卡适配器10,装配有nanosim卡20。在该nanosim卡20的朝向图1(b)中的上方的第一面21,形成有多个连接垫片22。如果这些连接垫片22插入未图示的卡连接器,则与该卡连接器的接触件接触。然后,那些接触垫片22经由所接触的接触件,从搭载有卡连接器的电子设备接受电力的供给,或者,在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电信号的交接。

在此,该卡适配器10成为与尺寸比nanosim卡20更大的microsim卡的外形尺寸相同的外形尺寸。然后,该卡适配器10就装配有nanosim卡20那样插入适合于microsim卡的卡连接器。在此,nanosim卡20相当于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卡的一个示例。而且,microsim卡相当于本发明所述的第二卡的一个示例。

该卡适配器10具有卡接受部11,卡接受部11接受nanosim卡20。该卡接受部11成为具有底面111的凹陷形状。然后,在该卡接受部11,nanosim卡20以图1(b)所示的姿态(即,使作为与图1(b)所示的第一面21相对的背面的第二面(未图示)与底面111面对面的姿态)被接受。

另外,在该卡适配器10的卡接受部11的底面111,设置有板簧12。

图2是从图1所示的姿态翻过来的姿态的卡适配器的立体图(a)和沿着图2(a)的箭头a-a的截面图(b)。

在该图2中,示出装配有nanosim卡20的状态的卡适配器10。

如图2(b)所示,板簧12具有从卡接受部11的底面111切开后取出的形状。然后,该板簧12对被卡接受部11接受的nanosim卡20沿从底面111抬起的方向(在图2(b)中,为右方向)施力。

回到图1,继续说明。

在该卡适配器10,设置有一对卡保持部13。这些卡保持部13以从与插入的方向(箭头f的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两侧突出至卡接受部11上的方式,沿插入的方向(箭头f的方向)延伸。但是,为了使后述的将nanosim卡20向卡适配器10的装卸变得容易,这些卡保持部13未延伸至插入的方向(箭头f的方向)的后端部,nanosim卡20的后端部分从卡保持部13解放。

如果nanosim卡20被卡接受部11接受而在板簧12抬起,则这些卡保持部13抵接于nanosim卡20的第一面21的宽度方向两侧的缘。由此,无论是稍厚的nanosim卡20或稍薄的nanosim卡20中的哪个,其第一面21的nanosim卡20的厚度方向的位置都一个意义地规定。因此,装配有该nanosim卡20的卡适配器10装配于卡连接器时的接触件与接触垫片22的接触压力一定,实现可靠度高的电连接。

另外,被卡接受部11接受的nanosim卡20由底面111的板簧12和卡保持部13夹着。因此,即使将卡适配器10如图2所示地上下反向,nanosim卡20也保持与卡适配器10一体化的状态,而不从卡适配器10脱落。因此,卡适配器10向卡连接器的插入变得容易。

而且,该卡适配器10在插入的方向(箭头f的方向)的后端部设置有卡止部14。

图3是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观察时的卡适配器的立体图(a)和图3(a)的圆r的部分的放大图(b)。

如图3(b)所示,卡止部14承担抵接于nanosim卡20的插入的方向(箭头f的方向)的后端面23,对nanosim卡20进行定位的任务。在此,该卡止部14的朝向nanosim卡20的后端面23侧的面成为斜面141。当将装配于该卡适配器10的nanosim卡20从该卡适配器10拆卸时,如后所述,对nanosim卡20与插入的方向(箭头f的方向)反向地进行按压。卡止部14的朝向nanosim卡20侧的面成为斜面141是为了使朝向卡接受部11沿插入的方向(箭头f的方向)行进的nanosim卡20滑入卡接受部11而作出的。另外,该面成为斜面141也是为了在nanosim卡20的拆卸时,使nanosim卡20上到卡止部14而作出的。在后文中详细地描述nanosim卡20向卡适配器10的装卸。

再次回到图1,继续说明。

在该卡适配器10,在卡接受部11的插入的方向(箭头f的方向)的前端壁的一部分,形成有低壁部15。该低壁部15自底面111起的高度比nanosim卡20的厚度更低。因此,当将装配于卡适配器10的nanosim卡20从卡适配器10拆卸时,能够利用指甲或夹具来容易地对nanosim卡20的前端面24进行按压。

在此,该卡适配器10通过树脂壳体10a和金属板10b的嵌件成形而构成。而且,底面111、板簧12、卡保持部13、以及卡止部14由金属板10b的各一部分构成。为了实现以下所说明的nanosim卡20向卡适配器10的装卸,卡止部14由金属板10b的一部分构成。相对于此,还考虑到,底面111、板簧12以及卡保持部13成为与树脂壳体10a一体的树脂制。但是,为了抑制卡适配器10的整体的厚度且维持必要的强度,优选的是,这些底面111、板簧12以及卡保持部13同样地由金属板10b的各一部分构成。如果这样地构成卡适配器10,则零件数也变得最少。

图4是示出将nanosim卡向卡适配器装卸的情况的示意图。

当将nanosim卡20装配于卡适配器10时,如图4(a)所示,使作为与nanosim卡20的形成有接触垫片22的第一面21相对的背面的第二面朝向底面111侧。而且,如图4(a)所示,使nanosim卡20的插入的方向(箭头f的方向)的前端成为接近于底面111的倾斜的姿态。然后,以使nanosim卡20从插入的方向(箭头f的方向)的后方沿箭头x所示的方向滑动,使nanosim卡20滑入卡保持部13的下方的方式,配置于底面111上。由此,nanosim卡20被卡接受部11接受。然后,卡适配器10就接受有nanosim卡20那样代替microsim卡插入未图示的microsim卡所插入的卡连接器。

接着,对将装配于卡适配器10的nanosim卡20从卡适配器10拆卸的情况进行说明。

此时,在卡适配器10的低壁部15的区域,以超过既定的保持力的力沿箭头y的方向对nanosim卡20的前端面24进行按压。于是,nanosim卡20的后端面23与卡止部14的卡止脱落,nanosim卡20的后端部沿着卡止部14的斜面141抬起,同时,nanosim卡20沿箭头z的方向移动。这样,将nanosim卡20从卡适配器10拆卸。

此外,在此,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卡和第二卡的各一个示例,提出了nanosim卡20和microsim卡而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作为装配有外形尺寸不同且连接垫片配置位置、任务等共同的两种卡中的尺寸小的卡的卡适配器而广泛地适用。

符号说明

10卡适配器

10a树脂壳体

10b金属板

11卡接受部

111底面

12板簧

13卡保持部

14卡止部

141斜面

15低壁部

20nanosim卡

21第一面

22连接垫片

23后端面

24前端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