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焊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8905发布日期:2018-10-19 19:3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焊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免焊接端子。



背景技术:

电子连接器与pcb连接的主要分为press-fit(压接),throughholesolder(焊接)和smt(表面贴装技术)。其中press-fit型连接器以其低成本、高效率,操作简单,可靠性高而广泛应用于通讯、计算机等产业。其中鱼眼孔端子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端子结构。

专利公告号206098800,公开了一种压入式免焊接端子,包括端子本体,端子本体包括端头部和连接部;端头部从下至上依次分为预插区、插入区、过渡区、保持区和强度区;过渡区内设有两端小中间大的椭圆孔;插入区和保持区内均设有一端大、一端小的喇叭孔;插入区喇叭孔的小端和保持区喇叭孔的小端连接在过渡区椭圆孔的两端。

专利公告号203660102,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型免焊接鹰眼端子,包括端子主体,在所述的端子主体的上下两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凹槽截面分别呈倒梯形和梯形,上下凹槽的底部通过长条孔连通,长条孔的宽度小于凹槽底部的宽度。

专利公告号203674429,公开了一种不通透型免焊接鹰眼端子,端子主体的其中一面开设有向内凹陷的长条形凹槽,所述的长条形凹槽的截面呈倒梯形,长条形凹槽深度大于端子主体厚度的二分之一,并将端子主体中部的两侧而设置成平面状。

在现有的中通孔型免焊接端子在压入pcb板后,端子中间无支撑点回弹小,无法与pcb板紧密贴合,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颠簸容易造成连接器连接不稳定,现有的不通透型端子其需要切削加工,其加工流程多,加工精度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提供一种易加工的免焊接端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焊接端子,该端子连接牢固,易于使用,加工流程少,维护方便,易于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免焊接端子,该端子包括有端头插接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端头插接部和现有的连接器,所述端头插接部正面设有眼形扩张部,所述眼形扩张部中部设有挤压凹槽,所述挤压凹槽的槽面宽于槽底,所述挤压凹槽槽边斜向设置。

在端子的端头插接部正面设有眼形扩张部,其背部则为凸起筋条结构,在装配时只对眼形扩张部进行挤压,背部的凸起筋条结构时刻为眼形扩张部提供支撑,保证了中间的强度,且本技术方案的端子加工容易只需要加工出对应的模具将待加工的pin针放在高速冲床上冲压即可,大大降低了生产难度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水平要求,本技术方案无须削减pin针上的材质,通过冲压不会破坏pin针的表面结构,减少了使用中眼形扩张部的断裂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端头插接部从下至上依次分为预插区、插入区、过渡区、保持力区和端子强度区,所述眼形扩张部从预插区末端延伸至端子强度区首端,所述挤压凹槽上端呈弧形,所述挤压凹槽下端面呈尖端状,所述预插区的厚度≤端子强度区的厚度,所述预插区的宽度≤端子强度区的宽度。

将挤压凹槽设置为尖端状,其插入时受力逐步增大,减缓pcb上冲击应力。

进一步,所述端子强度区的厚度为0.4~0.6mm时,所述过渡区的宽度为1.2±0.03mm;所述端子强度区的厚度为0.6~0.8mm,所述过渡区的宽度为2倍端子强度区的±0.03mm。

进一步,所述端子强度区的厚度为0.4~0.6mm时,所述过渡区的宽度为1.2±0.02mm;所述端子强度区的厚度为0.6~0.8mm,所述过渡区的宽度为2倍端子强度区的±0.02mm,所述预插区的宽度为0.6~0.8mm,所述预插区的长为0.3~3.1mm。

将预插区的长度设为0.5~3.1mm,在连接板上有足够的空间时可以采用较长的预插区、长度较长的端子连接稳定,采用长的端子可以更容易密集压入底座,但为了适应在较小的空间使用,也可以采用较短的预插区。

进一步,所述挤压凹槽槽底面距端头插接部背面的距离为0.15~0.3mm。

进一步,所述挤压凹槽槽边与挤压凹槽槽底夹角为110°~125°。

进一步,该端子采用磷青铜材质,优选为c5191-h。

采用磷青铜材质支撑力好,不易松动。

进一步,该端头插接部表面采用镍底镀银处理或者镍底镀锡处理。

在端头插接部采用镍底镀银处理或镍底镀锡处理,防止端头插接部氧化,同时保持端头插接部的导电性能。

一种加工的端子的方法,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加工:

s01:取现有的pin针;

s02:将pin针放于冲压模具上,高速冲压出挤压凹槽;

s03:pin针表面镍底镀银处理或镍底镀锡处理。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端子的端头插接部正面设有眼形扩张部,其背部则为凸起筋条结构,在装配时只对眼形扩张部进行挤压,背部的凸起筋条结构时刻为眼形扩张部提供支撑,保证了中间的强度,且本技术方案的端子加工容易只需要加工出对应的模具将待加工的pin针放在高速冲床上冲压即可,大大降低了生产难度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水平要求,本技术方案无须削减pin针上的材质,通过冲压不会破坏pin针的表面结构,减少了使用中眼形扩张部的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一实施例端头插接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一实施例背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一实施例正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一实施例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二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二实施例应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三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三实施例应用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四实施例第一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四实施例第二剖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四实施例应用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五实施例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五实施例第一剖面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五实施例第二剖面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五实施例应用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六实施例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六实施例第一剖面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六实施例第二剖面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六实施例应用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一种免焊接端子第六实施例插入时受力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1~5所示,一种免焊接端子,该端子包括有端头插接部1和连接部2,连接部2用于连接端头插接部1和现有的连接器,端头插接部1正面设有眼形扩张部11,眼形扩张部11中部设有挤压凹槽12,挤压凹槽12的槽面宽于槽底,挤压凹槽12槽边斜向设置。

端头插接部1从下至上依次分为预插区13、插入区14、过渡区15、保持力区16和端子强度区17,眼形扩张部11从预插区13末端延伸至端子强度区17首端,挤压凹槽上端121呈弧形,挤压凹槽下端面122呈尖端状,减缓端子压入时pcb上冲击应力。该端子采用磷青铜材质,优选为c5191-h,材质回弹性好抗疲劳。为抗氧化在端头插接部1表面进项镍底镀银处理或采用者镍底镀锡处理。

第一实施下,端子强度区17的厚度为0.4mm,过渡区15的宽度为1.20±0.02mm,挤压凹槽12槽底面距端头插接部1背面的距离为0.2mm,挤压凹槽槽边与挤压凹槽槽底夹角为125°,预插区13的宽度为0.6mm,预插区13的长度为2.7mm。

如图6~8所示为第二实施例,端子强度区17的厚度为0.6mm,过渡区15的宽度为1.20±0.03mm,挤压凹槽12槽底面距端头插接部1背面的距离为0.15mm,预插区13的宽度为0.6mm,预插区13的长度为3.03mm,挤压凹槽12边距眼形扩张部11的边缘为0.24±0.05mm,预插区13的厚度为0.50±0.03mm。

如图9~11所示为第三实施例,端子强度区17的厚度为0.8mm,过渡区15的宽度为1.60mm±0.03mm,挤压凹槽12槽底面距端头插接部1背面的距离为0.2mm,挤压凹槽12边距眼形扩张部11的边缘为0.32±0.05mm,预插区13的宽度为0.8mm,预插区13的厚度为0.67±0.03mm,预插区13的长度为3.03mm。

如图12~15所示为第四实施例,端子强度区17的厚度为0.4mm,过渡区15的宽度为1.20±0.02mm,挤压凹槽12槽底面距端头插接部1背面的距离为0.2mm,挤压凹槽12边距眼形扩张部11的边缘为0.20±0.03mm,预插区13的宽度为0.6mm,预插区13的厚度为0.4mm,挤压凹槽槽边与挤压凹槽槽底夹角为120°。

如图16~19所示为第五实施例,端子强度区17的厚度为0.6mm,过渡区15的宽度为1.20±0.02mm,挤压凹槽12槽底面距端头插接部1背面的距离为0.25mm,预插区13的厚度为0.5mm,挤压凹槽12边距眼形扩张部11的边缘为0.20±0.03mm,挤压凹槽槽边与挤压凹槽槽底夹角为112°,挤压凹槽12边距眼形扩张部11的边缘为0.20±0.03mm。

如图20~24所示为第六实施例,端子强度区17的厚度为0.80mm,过渡区15的宽度为1.60±0.02mm,挤压凹槽12槽底面距端头插接部1背面的距离为0.25mm,挤压凹槽槽边与挤压凹槽槽底夹角为121°,挤压凹槽12边距眼形扩张部11的边缘为0.25±0.03mm,预插区13的长度为0.76mm。

图24所示为本实施例在使用时的受力分析,通过挤压凹槽12背后的加强筋形状为眼形扩张部11提供支撑,其第一波峰和第二波峰间距短,汽车在行进时端子的上下位移距离短,端头插接部1连接稳定。

一种加工上述的端子的方法,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加工:

s01:取现有的pin针;

s02:将pin针放于冲压模具上,高速冲压出挤压凹槽;

s03:pin针表面镍底镀银处理或镍底镀锡处理。

加工方法比现有的加工方法流程少、操作要求低,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冲压的方式进行生产,减少生产的资源使用,加工更环保。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端子的端头插接部正面设有眼形扩张部,其背部则为凸起筋条结构,在装配时只对眼形扩张部进行挤压,背部的凸起筋条结构时刻为眼形扩张部提供支撑,保证了中间的强度,且本技术方案的端子加工容易只需要加工出对应的模具将待加工的pin针放在高速冲床上冲压即可,大大降低了生产难度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水平要求,本技术方案无须削减pin针上的材质,通过冲压不会破坏pin针的表面结构,减少了使用中眼形扩张部的断裂的问题。

以上列举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