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背面高性能保护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96079发布日期:2018-12-25 19:49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背面高性能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伏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中国光伏产业的制造能力发展飞速,但科技水平提高不快,为实现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将太能能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而光伏组件背面需要通过保护膜将其保护。

现有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4576796b)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背面保护膜,涉及光伏组件的技术领域,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封装有一个或多个光伏电池的eva封装层,所述封装层的背面依次形成有第一膜层,和位于第一膜层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层;并且所述第一膜层含有聚烯烃树脂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聚烯烃树脂、萜烯树脂、不饱和二羧酸二酯和改性填料,该材料采用膜层之间挤压制成保护膜,易导致材料件不能进行补强,膜之间性能存在差异,继而导致性能不够完善。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4553209b)公开了一个光学pet层和在该光学pet层表面的保护涂层,所述保护涂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聚丙烯酸酯、聚环氧乙烷、1,1,2,3,3,3-六氟-1-丙烯、聚1,1-二氟乙烯、氧化铈和氟化锂,该膜虽具有耐候等性,但在高温下力学性能等会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背面高性能保护膜的制备方法,该保护膜不仅力学性能好,同时高温下性能依旧稳定。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背面高性能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以下重量份原料:改性eva树脂36-42份、马尾松粉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28-32份、预处理玄武岩纤维14-16份、沸石粉10-12份、纳米多孔贝壳粉4-8份、过氧化物交联剂3-6份、助交联剂1-3份;

步骤二,将步骤一原料依次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转速为125-135r/min,搅拌时间为25-35min,随后再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挤出温度为125-135℃,即得本发明的光伏组件背面高性能保护膜。

优选地,所述改性eva树脂制备方法为将eva树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时间为25-35min,随后再加入苯酚磺酸,将温度升至155-165℃,继续反应15-25min,随后再冷却至室温,即得改性eva树脂。

优选地,所述马尾松粉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制备方法为将马尾松进行粉碎,随后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分散,配制成质量分数为94-96%马尾松木粉溶液,随后向其中加入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继续搅拌25-35min,随后抽滤,干燥,即得马尾松粉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优选地,所述94-96%马尾松木粉溶液、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物质的质量分数为(20-30):100。

优选地,所述94-96%马尾松木粉溶液、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物质的质量分数为25:100。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玄武岩纤维采用玄武岩纤维在硅烷偶联剂中浸泡35-45min,浸泡温度为75-85℃。

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60。

优选地,所述沸石粉为八面沸石粉。

优选地,所述过氧化物交联剂为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己烷。

优选地,所述助交联剂为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eva树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抗环境应力开裂性,本发明将其改性,提高其耐热性,使eva树脂在一定温度性,性能依旧保持稳定,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耐水性、回弹性高等特点,本发明采用马尾松粉将其改性,增强其耐高温、拉伸等性能,同时经过改性后材料之间更易相容,继而增强保护膜的拉伸等性能。

(2)本发明将玄武岩纤维预处理后,增强与材料之间的黏结力,此外添加的沸石粉为八面沸石,可提高材料之间的紧密度,二者可起到协同作用,进一步的增强材料的强度等性能。

(3)本发明实施例3相对于对比例3,拉伸强度在25℃时,性能相差不大,但温度在80℃下测量,本发明实施例3拉伸强度为36mpa,而对比例3为25mpa,此外本发明相对于对比例3在80℃压缩永久变形率降低了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光伏组件背面高性能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以下重量份原料:改性eva树脂36份、马尾松粉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28份、预处理玄武岩纤维14份、沸石粉10份、纳米多孔贝壳粉4份、过氧化物交联剂3份、助交联剂1份;

步骤二,将步骤一原料依次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转速为125r/min,搅拌时间为25min,随后再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挤出温度为125℃,即得本发明的光伏组件背面高性能保护膜。

本实施例的改性eva树脂制备方法为将eva树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115℃,反应时间为25min,随后再加入苯酚磺酸,将温度升至155℃,继续反应15min,随后再冷却至室温,即得改性eva树脂。

本实施例的马尾松粉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制备方法为将马尾松进行粉碎,随后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分散,配制成质量分数为94%马尾松木粉溶液,随后向其中加入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继续搅拌25min,随后抽滤,干燥,即得马尾松粉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本实施例的94-96%马尾松木粉溶液、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物质的质量分数为20:100。

本实施例的预处理玄武岩纤维采用玄武岩纤维在硅烷偶联剂中浸泡35min,浸泡温度为75℃。

本实施例的硅烷偶联剂为kh-560。

本实施例的沸石粉为八面沸石粉。

本实施例的过氧化物交联剂为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己烷。

本实施例的助交联剂为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光伏组件背面高性能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以下重量份原料:改性eva树脂42份、马尾松粉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32份、预处理玄武岩纤维16份、沸石粉12份、纳米多孔贝壳粉8份、过氧化物交联剂6份、助交联剂3份;

步骤二,将步骤一原料依次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转速为135r/min,搅拌时间35min,随后再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挤出温度为135℃,即得本发明的光伏组件背面高性能保护膜。

本实施例的改性eva树脂制备方法为将eva树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125℃,反应时间为35min,随后再加入苯酚磺酸,将温度升至165℃,继续反应25min,随后再冷却至室温,即得改性eva树脂。

本实施例的马尾松粉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制备方法为将马尾松进行粉碎,随后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分散,配制成质量分数为96%马尾松木粉溶液,随后向其中加入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继续搅拌35min,随后抽滤,干燥,即得马尾松粉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本实施例的94-96%马尾松木粉溶液、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物质的质量分数为30:100。

本实施例的预处理玄武岩纤维采用玄武岩纤维在硅烷偶联剂中浸泡45min,浸泡温度为85℃。

本实施例的硅烷偶联剂为kh-560。

本实施例的沸石粉为八面沸石粉。

本实施例的过氧化物交联剂为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己烷。

本实施例的助交联剂为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光伏组件背面高性能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以下重量份原料:改性eva树脂39份、马尾松粉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30份、预处理玄武岩纤维15份、沸石粉11份、纳米多孔贝壳粉6份、过氧化物交联剂4.5份、助交联剂2份;

步骤二,将步骤一原料依次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转速为130r/min,搅拌时间为30min,随后再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挤出温度为130℃,即得本发明的光伏组件背面高性能保护膜。

本实施例的改性eva树脂制备方法为将eva树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0min,随后再加入苯酚磺酸,将温度升至160℃,继续反应20min,随后再冷却至室温,即得改性eva树脂。

本实施例的马尾松粉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制备方法为将马尾松进行粉碎,随后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分散,配制成质量分数为95%马尾松木粉溶液,随后向其中加入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继续搅拌30min,随后抽滤,干燥,即得马尾松粉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本实施例的95%马尾松木粉溶液、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物质的质量分数为25:100。

本实施例的预处理玄武岩纤维采用玄武岩纤维在硅烷偶联剂中浸泡40min,浸泡温度为80℃。

本实施例的硅烷偶联剂为kh-560。

本实施例的沸石粉为八面沸石粉。

本实施例的过氧化物交联剂为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己烷。

本实施例的助交联剂为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对比例1.

与实施例3的材料及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eva树脂未改性处理。

对比例2.

与实施例3的材料及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未添加马尾松粉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对比例3.

采用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4576796b)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背面保护膜中实施例1原料及方法。

实施例3及对比例1-3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3相对于对比例3,拉伸强度在25℃时,性能相差不大,但温度在80℃下测量,本发明实施例3拉伸强度为36mpa,而对比例3为25mpa,此外本发明相对于对比例3在80℃压缩永久变形率降低了23%。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