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光模组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1528发布日期:2018-12-22 08:4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光模组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显示
技术领域
,尤指一种偏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照明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现有显示面板在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不同观看视角下白画面的色彩偏差显得尤为明显,已经严重影响了用户的观看体验。目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rganicelectroluminancedisplay,简称为:oled)面板的色偏问题可以通过调整阴极厚度,削弱微腔效应来改善色偏,但是会带来正面效率降低,阴极电阻增大等问题。另外,也可通过调整微腔加强波段位置,改善oled面板的色偏,但会减小显示画面的色域。显然地,如何在不影响oled面板的正面效率、阴极电阻以及显示画面色域的前提下,改善显示面板在不同观看视角下的色偏问题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偏光模组和显示面板,在不影响oled面板的正面效率、阴极电阻和显示画面色域的情况下,解决了现有显示面板在不同观看视角下存在色偏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模组,包括:设置于入光侧的第一偏振片和设置于出光侧的第二偏振片,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的偏光膜层,所述偏光膜层中包括透光区域和偏光区域;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用于将入射的偏振光,出射为指定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所述偏光区域,用于对入射到所述偏光区域内、且入射方向与所述偏光区域的光轴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进行相位延迟,使得出射的偏振光包括第一偏振方向的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方向的第二偏振光;所述透光区域,用于透射入射到所述透光区域内的光线。可选地,如上所述的偏光模组中,所述偏光区域,还用于透射入射到所述偏光区域内、且入射方向与所述偏光区域的光轴方向相同的线偏振光。可选地,如上所述的偏光模组中,所述透光区域为透光基片,所述偏光区域为间隔设置于所述透光基片之间的1/4波片。可选地,如上所述的偏光模组中,所述偏光膜层为交联偶氮苯聚合物膜层,所述偏光区域为所述交联偶氮苯聚合物膜层中经过线偏振光照射后形成图案化的结晶状态的区域。可选地,如上所述的偏光模组中,所述偏光区域包括阵列设置于所述偏光膜层中的第一偏光单元,所述第一偏光单元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显示面板中第一子像素的出光侧;所述第一偏光单元,用于对入射到所述第一偏光单元内的线偏振光进行第一强度的相位延迟,使得出射的所述第一偏振光具有第一光强、所述第二偏振光具有第二光强;其中,所述第一光强与所述第二光强的总和为所述入射的线偏振光的光强。可选地,如上所述的偏光模组中,所述偏光区域还包括阵列设置于所述偏光膜层中的第二偏光单元,所述第二偏光单元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中第二子像素的出光侧,所述第二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为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二偏光单元,用于对入射到所述第二偏光单元内的线偏振光进行第二强度的相位延迟,使得出射的所述第一偏振光具有第一光强、所述第二偏振光具有第三光强;其中,所述第一光强与所述第三光强的总和为所述入射的线偏振光的光强,且所述第三光强与所述第二光强的强度不同。可选地,如上所述的偏光模组中,所述偏光区域的光轴垂直所述偏光膜层。可选地,如上所述的偏光模组中,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的穿过轴的方向相同。可选地,如上所述的偏光模组中,所述偏光区域出射的偏振光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可选地,如上所述的偏光模组中,所述偏光膜层的厚度为0.5微米到10微米。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器件出光侧的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偏光模组;所述显示器件至少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用于出射第一单色光,所述第二子像素用于出射第二单色光,所述第三子像素用于出射第三单色光;所述偏光模组的偏光区域在所述显示器件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区域至少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上;其中,所述第一单色光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比例小于所述第二单色光和所述第三单色光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比例。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中,当所述偏光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偏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偏光单元时,所述第一偏光单元在所述显示器件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区域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上,所述第二偏光单元在所述显示器件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区域一一对应的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上;其中,所述第一单色光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比例小于所述第二单色光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比例,且所述第二单色光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比例小于所述第三单色光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比例。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器件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器件,所述oled器件包括发光单元,所述偏光区域至少位于用于发出所述第一单色光的发光单元的出光区域。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器件为液晶显示lcd器件,所述lcd器件包括背光源和包括多种滤光单元的彩膜层,所述偏光区域至少位于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单色光的滤光单元的出光区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模组和显示面板,偏光模组中设置于入光侧的第一偏振片和设置于出光侧的第二偏振片,可以将入射到偏振片的偏振光,出射为指定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偏光膜层的偏光区域可以对入射到该偏光区域内、且入射方向与偏光区域的光轴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进行相位延迟,使得出射的偏振光包括第一偏振方向的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方向的第二偏振光,其透光区域可以透射入射到该透光区域内的光线;基于偏光模组的硬件结构和光学作用,穿过透光区域的线偏振光从第二偏振片出射后亮度几乎不变,穿过偏光区域的线偏振光从第二偏振片出射后亮度降低。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模组应用于显示面板中,通过将偏光区域设置于特定颜色子像素的出光侧,该特定颜色子像素的亮度随视角衰减的速度低于其他颜色子像素的亮度随视角衰减的速度,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加快该指定颜色子像素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速度,在不影响oled面板的正面效率、阴极电阻和显示画面色域的情况下,灵活地均衡显示画面中单色光的配比,解决了现有显示面板在不同观看视角下存在色偏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偏光模组的一种光学作用的示意图;图3为显示面板的一种亮度随视角衰减的曲线图;图4为光线穿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模组的一种透过率的关系曲线图;图5为交联偶氮苯聚合物的一种化学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模组中一种偏光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色偏曲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本发明提供以下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偏光模组100可以包括:设置于入光侧的第一偏振片110和设置于出光侧的第二偏振片120,以及设置于第一偏振片110和第二偏振片120之间的偏光膜层130,该偏光膜层130中包括透光区域131和偏光区域132。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偏振片110和第二偏振片120,用于将入射的偏振光,出射为指定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偏光膜层130的偏光区域132,用于对入射到偏光区域132内、且入射方向与偏光区域132的光轴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进行相位延迟,使得出射的偏振光包括第一偏振方向的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方向的第二偏振光;偏光膜层130的透光区域131,用于透射入射到透光区域131内的光线。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模组100,利用设置于第一偏振片110和第二偏振片120之间的偏光膜层130实现降低偏振光的光强度的效果。基于偏振片的光学原理,即偏振片对入射光具有透射和吸收的作用功能,可以透射指定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并吸收除指定偏振方向之外其它偏振方向的偏振光。本发明实施例中入射到偏光模组100中的光线在该偏光模组100内的光学作用分为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为图1所示偏光模组的一种光学作用的示意图。第一阶段:入射光经过第一偏振片110后,由于第一偏振片110的偏振化作用,出射光为指定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设定出射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为a(以下称为:线偏振光a),该线偏振光a入射到偏光膜层130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偏光膜层130包括透光区域131和偏光区域132,这两个区域对入射光线的光学作用不同。第二阶段:一方面,透光区域131对入射到其内部的光线没有分解偏振方向、相位延迟等作用效果,入射光线沿原入射方向出射,对于入射到该透光区域131内的偏振方向为a的线偏振光(即线偏振光a),在其穿过透光区域131后,出射光仍为线偏振光a。另一方面,偏光区域132对入射到其内部的线偏振光具有分解偏振方向和相位延迟的作用效果,该偏光区域132可以等效为1/4波片。为了便于解释偏光区域132的光学效应,以下简要介绍波片的光学原理:波片为能使互相垂直的两光振动间产生附加光程差的光学器件,以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波片,该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波片光轴的夹角为θ角、且θ不等于零为例予以说明,入射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例如为偏振方向a)分解成垂直于光轴(o振动)和平行于光轴(e振动)两个分量,即线偏振光在波片中的偏振方向为偏振方向o和偏振方向e(记为o光和e光),波片中的o光和e光沿同一方向传播,但传播速度不同,穿出波片后这两种光(o光和e光)之间产生光程差,该光程差为:(no-ne)d;其中,d为波片的厚度,no为o光的折射率,ne为e光的折射率,出射的o光和e光的相位延迟差为:δj=2π(no-ne)d/λ。在实际应用中,1/4波片的相位延迟差为:δj=2π(no-ne)d/λ=π(2m+1)/2,其中,m=0、±1、±2、……;可以看出,线偏振光通过1/4波片后,出射光的偏振方向o和偏振方向e形成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在θ为45°时,出射光为圆偏振光。基于波片的光学原理,对于入射到该偏光区域132内、且入射方向与偏光区域132的光轴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如图2中的入射光b,入射光b以非垂直于第一偏振片110的方向入射,经过第一偏振片110的偏振化作用后变为线偏振光a出射,该线偏振光a射入到偏光区域132中,且线偏振光a的入射方向与偏光区域132的光轴方向具有一定角度(图2以偏光区域132的光轴方向垂直于偏光膜层130为例予以示出),即线偏振光a以非光轴方向入射到偏光区域132内,在该偏光区域132内被分解为第一偏振方向的第一偏振光(如图2中的偏振光a')和第二偏振方向的第二偏振光(如图2中的偏振光b')。一般情况下,偏振光a'+偏振光b'为椭圆偏振光,当入射的线偏振光与偏光区域132的光轴夹角为45°时,偏振光a'+偏振光b'为圆偏振光。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对于入射到该偏光区域132内、且入射方向与偏光区域132的光轴方向相同的线偏振光,透光区域131对该类型的偏振光没有分解偏振方向和相位延迟的作用效果,如图2中的中的入射光a,入射光a以垂直于第一偏振片110的方向入射,经过第一偏振片110的偏振化作用后变为线偏振光a出射,该线偏振光a垂直入射到偏光区域132中,即线偏振光a的入射方向与偏光区域132的光轴方向相同,因此,线偏振光a在垂直穿过偏光区域132后偏振方向无变化,出射光仍然为线偏振光a。第三阶段:一方面,穿过透光区域131出射的线偏振光a入射到第二偏振片120中,该第二偏振片120的穿过轴与第一偏振片110的穿过轴方向相同,即同样用于透射偏振方向为a的线偏振光,即穿过该第二偏振片120后出射线偏振光a,且出射的线偏振光a与入射的线偏振光a的光强度基本相同。另一方面,对于从偏光区域132中垂直出射的线偏振光a,即图2中入射光a形成的线偏振光a入射到第二偏振片120,穿过该第二偏振片120后仍然出射线偏振光a,且出射的线偏振光a与入射的线偏振光a的光强度基本相同。对于上述以非垂直角度入射到偏光区域132中的线偏振光a,出射光为偏振光a'+偏振光b',该偏振光(即偏振光a'+偏振光b')以同样以非垂直角度入射到第二偏振片120,即入射方向与该第二偏振片120的穿过轴具有一定的角度,该偏振光在穿过第二偏振片120时,出射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仍然为a,该偏振方向为a的线偏振光(记为线偏振光a-)并非入射到偏光区域132中的线偏振光a,只是从第二偏振片120出射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入射到偏光区域132中的线偏振光a的偏振方向一致,都为偏振方向a。需要说明的是,光线在偏振区域132中实际传播过程中,沿非光轴方向入射到偏振区域132的光线,都产生双折射,以包含入射光和光轴的截面为例,该截面称为主截面,入射光线在主截面内分解为上述o光和e光;其中,o光遵守折射定律,垂直通过偏光区域132,其偏振方向垂直于主截面,e光不遵守折射定律,偏离o光而出射,其偏振方向平行于主截面。所以偏振方向a与a'或b'的偏振方向不一定一致,但是通过第二层偏振片120出射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偏振方向a一致。另外,由于第二偏振片120吸收出射光中偏振方向除a之外的其它偏振光,因此从第二偏振片120出射的线偏振光a-的光强度小于入射的偏振光(即偏振光a'+偏振光b')的光强度;也就是说,偏光区域132会降低入射方向与其光轴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a的光强度,对于入射到偏光区域132内的线偏振光a,绝大多数线偏振光a的入射方向与其光轴方向不同,因此,偏光区域132对降低线偏振光a的光强度具有较好效果。现有显示面板产生色偏的原理为:显示面板包括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白光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red、green、blue,简称为:rgb)子像素,当用户的观看视角变化时,rgb子像素的亮度比例发送变化,白光的色彩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色度偏差。在实际应用中,r子像素的亮度相对于g子像素和b子像素的亮度较大时,白色画面就会偏红色,即产生了色偏。对于oled面板,由于顶发射器件存在微腔效应,亮度随视角衰减的曲线(lum.-decay)不再服从朗伯(lambert)体,即rgb的亮度随视角衰减的曲线(lum.-decay)的衰减趋势不再一致,如图3所示,为显示面板的一种亮度随视角衰减的曲线图,其中,横轴为视场角度,单位为角度(°),图中示意出0°到±70°的视角,纵轴为亮度衰减比例,单位为百分比(%),图中r子像素的实线(图中表示为r(w/o))为未进行色偏改善前r子像素的亮度衰减曲线,可以看出,r子像素的亮度随视角衰减的比例明显低于g子像素和b子像素,因此,在视角偏离0°的情况下白光存在明显的色偏问题。基于偏光模组100的光学作用,可以将上述偏光模组100应用于显示面板中,由于以非光轴方向入射的线偏振光a穿过偏光区域132后被分解为不同方向的偏振光(即偏振光a'+偏振光b'),且第二偏振片120吸收出射光中偏振方向除a之外的其它偏振光,因此,不同视角下光线的透过率不同,如图4所示,为光线穿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模组的一种透过率的关系曲线图,其中,横轴为视场角度,单位为角度(°),图中示意出0°到±70°的视角,纵轴为透光率,单位为百分比(%),下表1为图4所示曲线的具体数据信息。表1视角(°)透过率0100.0%±1099.5%±2097.8%±3094.8%±4586.7%±5082.5%±6070.8%±7051.5%通过图4和表1可以看出,入射光的视场角度越大,穿过偏光模组100后光强度的损失越大,即透过率越低。需要说明的是,图4和表1所示内容只是入射光在不同视角下穿过偏光模组100的透光率的一种示意性示出,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不同视角下的透过率,可以通过改变偏光区域132的厚度、材料对不同视角下的透过率进行调整。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将该偏光模组100应用于包括rgb子像素的显示面板中,由于穿过偏光区域132的线偏振光的亮度会明显降低,且不同视角下亮度降低的比例不同,参照图4和表1所示透过率,因此,可以通过将偏光模组100的偏光区域132置于r子像素的出射区域,此时r子像素的亮度衰减曲线如图3中r子像素的虚线(图中表示为r(w)),对比r子像素的虚线和实线可以看出,在r子像素的出光侧设置偏光区域132后加快了r子像素的亮度随视角衰减的速度,改善后r子像素的亮度随视角衰减的比例更加接近g子像素和b子像素的亮度随视角衰减的比例,即改善了单色光的lum.-decay的曲线,从而灵活地均衡rgb单色光的配比,从而实线解决显示面板色偏问题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模组100中,设置于入光侧的第一偏振片110和设置于出光侧的第二偏振片120,可以将入射到偏振片的偏振光,出射为指定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偏光膜层130的偏光区域132可以对入射到该偏光区域内、且入射方向与偏光区域的光轴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进行相位延迟,使得出射的偏振光包括第一偏振方向的第一偏振光和第二偏振方向的第二偏振光,其透光区域131可以透射入射到该透光区域内的光线;基于偏光模组100的硬件结构和光学作用,穿过透光区域的线偏振光从第二偏振片120出射后亮度几乎不变,穿过偏光区域132的线偏振光从第二偏振片120出射后亮度降低。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模组100应用于显示面板中,通过将偏光区域132设置于特定颜色子像素的出光侧,该特定颜色子像素的亮度随视角衰减的速度低于其他颜色子像素的亮度随视角衰减的速度,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加快该指定颜色子像素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速度,在不影响oled面板的正面效率、阴极电阻和显示画面色域的情况下,灵活地均衡显示画面中单色光的配比,解决了现有显示面板在不同观看视角下存在色偏的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偏光膜层130中包括的两个功能区域,即透光区域131和偏光区域132实现的光学效果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偏光膜层130中的这两个功能区域。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膜片复合成偏光膜层130,例如,采用透光基片形成透光区域131,采用1/4波片形成偏光区域132,该1/4波片可以采用聚合物材料制备而成,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模组100通常应用于显示面板,为解决由于特定颜色子像素的亮度随视角衰减速度较慢引起的色偏问题,因此,1/4波片(即偏光区域132)的设置方式通常为间隔设置于透光基片(即透光区域131)之间。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整个偏光膜层130可以为交联偶氮苯聚合物膜层(crosslinkedazobenzenepolymerlayer),其中,偏光区域132可以为该交联偶氮苯聚合物膜层中经过线偏振光(例如为紫外线偏振光)照射后形成图案化的结晶状态的区域。交联偶氮苯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光储存材料,如图5所示,为交联偶氮苯聚合物的一种化学结构的示意图,当用线偏振光(如紫外线偏振光)照射时,材料内部的分子沿着垂直于偏振光偏振方向发生顺反异构并重新取向,引起形貌变化和折射率变化,对外表现出各向异性。该材料可通过在内部引入自由基让材料分子之间相互交联从而提高材料的光热稳定性,并且可通过旋涂成膜的方式制成分子无序的交联偶氮苯聚合物膜层,再经过紫外线偏振光照射特定位置形成图案化的结晶状态,交联偶氮苯聚合物膜层中的图案部分(即偏光区域132)具有相位延迟片的功能,可以等效为1/4波片,交联偶氮苯聚合物膜层的厚度可以为0.5到10微米(um)。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仅采用交联偶氮苯聚合物形成偏光膜层130,采用交联偶氮苯聚合物膜层作为偏光膜层13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示意性说明,也可以采用与交联偶氮苯聚合物具有相同或类似特性的材料形成偏光膜层130。可选地,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模组中一种偏光膜层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偏光膜层130中的偏光区域132可以包括阵列设置于偏光膜层130中的第一偏光单元132a,该第一偏光单元132a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显示面板中第一子像素的出光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偏光单元132a,用于对入射到第一偏光单元132a内的线偏振光进行第一强度的相位延迟,使得出射的第一偏振光具有第一光强、第二偏振光具有第二光强;其中,第一光强与第二光强的总和为入射的线偏振光的光强。进一步地,偏光区域132还可以包括阵列设置于偏光膜层130中的第二偏光单元132b,该第二偏光单元132b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显示面板中第二子像素的出光侧,并且该第二子像素与上述第一子像素为不同颜色的子像素。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中所有第一子像素出射的单色光的颜色相同,所有第二子像素出射的单色光的颜色相同,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出射的单色光的颜色不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偏光单元132b,用于对入射到第二偏光单元132b内的线偏振光进行第二强度的相位延迟,使得出射的第一偏振光具有第一光强、第二偏振光具有第三光强;其中,第一光强与第三光强的总和为所述入射的线偏振光的光强,且所述第三光强与所述第二光强的强度不同。基于显示面板中子像素的设置形式,偏光模组100通常对显示面板中某种颜色的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进行调节,因此,第二偏光单元132b可以阵列设置于偏光膜层130中,上述实施例详细说明了偏光模组100对rgb子像素中r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进行调节的方式,即存在色偏问题的显示面板中仅有一种颜色子像素,即第一子像素(例如为r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明显低于其他颜色子像素时,偏光区域132可以仅包括用于加快r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的第一偏光单元132a,通过r子像素和第一偏振片110形成的线性偏振光,入射到该第一偏光单元132a内,由该第一偏光单元132a对其进行了第一强度的相位延迟,出射的偏振光中的第一偏振光具有第一光强,第二偏振光具有第二光强,并且第一光强和第二光强的总和等于入射的线偏振光的光强,在该出射的偏振光穿过第二偏振片120后出射为指定方向的线偏振光,即第二偏振片120会吸收出射光中偏振方向与穿过轴方向不同的偏振光,因此,从第二偏振片120出射的线偏振光的光强小于入射到第一偏光单元132a的线偏振光的光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中,若显示面板包括多种颜色的子像素,例如包括p1、p2、p3和p4子像素,这四种子像素用于出射不同颜色的单色光,设定p1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最低,p2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大于p1子像素、且明显小于p3和p4子像素,对于该显示面板,可以同时对p1和p2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进行调节,设定第一强度大于第二强度,第二光强大于第二光强,即可以第一偏光单元132a设置于p1子像素的出光侧,将第二偏光单元132b设置于p2子像素的出光侧,即加快p1子像素的亮度衰减程度大于加快p2子像素的亮度衰减程度,调节后可以使得p1、p2、p3和p4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比较接近,均衡了不同颜色单色光的配比,实现了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当偏光区域132采用1/4波片时,可以通过配置第一偏光单元132a和第二偏光单元132b的材料和厚度,实现以不同强度进行相位延迟的效果;当偏光膜层130为交联偶氮苯聚合物膜层时,可以通过对偏光膜层130中的不同区域进行不同光强的照射,例如对p1子像素对应的区域进行强度较高的照射以形成第一偏光单元132a,对p3子像素对应的区域进行强度较低的照射,从而实现以不同强度进行相位延迟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偏光膜层130的厚度可以在0.5~10um之间。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偏光区域132的光轴垂直偏光膜层130,此时,以垂直角度入射到偏光区域132内的线偏振光以入射时的光强从第二偏振片120出射,以非垂直角度入射到偏光区域132内的线偏振光,由于偏光区域132具有分解偏振方向和相位延迟的作用效果,从第二偏振片120出射时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不变,但光强小于入射时的光强。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偏光区域132的光轴方向,其光轴方向也可以是非垂直于偏光膜层130的其它方向,此时,以光轴方向入射到偏光区域132内的线偏振光以入射时的光强从第二偏振片120出射,以非光轴方向入射到偏光区域132内的线偏振光,从第二偏振片120出射时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不变,但光强小于入射时的光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光模组10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显示器件200,以及设置于该显示器件200出光侧的偏光模组100。本发实施例中的偏光模组100可以采用本发明上述图1到图6所示任一实施例中的偏光模组100。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器件200至少包括第一子像素210、第二子像素220和第三子像素230,第一子像素210用于出射第一单色光,第二子像素220用于出射第二单色光,第三子像素230用于出射第三单色光;偏光模组100的偏光区域132在显示器件2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区域至少位于第一子像素210上,其中,第一单色光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比例小于第二单色光和第三单色光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比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偏振片110、偏光膜层130和第二偏振片120一体化对位贴合到显示面板200上,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包括rgb子像素的显示面板,r子像素发出的红色光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比例明显小于绿色光和蓝色光,因此,在显示面板200上贴合偏光模组100时,可以将偏光区域132置于r子像素的出光侧,这样,可以加快红色光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速度,从而均衡了显示画面中rgb三色的配比。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偏光区域132包括第一偏光单元132a和第二偏光单元132b时,第一偏光单元132a在显示器件2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区域一一对应的位于第一子像素上,第二偏光单元132b在显示器件2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区域一一对应的位于第二子像素上;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单色光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比例小于第二单色光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比例,且第二单色光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比例小于第三单色光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比例。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包括p1、p2、p3和p4子像素的显示面板,p1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最低,p2子像素的亮度衰减速度大于p1子像素、且明显小于p3和p4子像素,因此,在显示面板200上贴合偏光模组100时,可以将偏光区域132中加快亮度衰减程度较大第一偏光单元132a置于p1子像素的出光侧,将加快亮度衰减程度较小第二偏光单元132b置于p2子像素的出光侧,这样,可以加快第一单色光和第二单色光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速度,使得p1、p2、p3和p4子像素的亮度随视角的衰减速度比较接近,从而均衡了显示画面中不同颜色单色光的配比。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若采用交联偶氮苯聚合物膜层作为偏光模组100中的偏光膜层130,已对交联偶氮苯聚合物膜层中对应显示器件的特定像素位置发生顺反异构,即该特定位置具备1/4波片的特性,该特定位置为偏光区域132所在位置。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器件200可以为oled器件,该oled器件包括发光单元,偏光区域132至少位于用于发出第一单色光的发光单元的出光区域。oled器件是在电场作用下使有机材料发光的器件,其具有高对比度、可实现超薄柔性、响应时间短等特点,oled面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显示技术中,其中的oled器件具有层状结构,可以包括:阳极、有机功能层、阴极和薄膜封装层(thinfilmencapsulation,简称为:tfe),有机功能层包括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层和空穴传输层,阳极全反射,阴极为半反射材质,且阴极设置于接近第一偏振片110的位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oled器件的出光侧设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偏光模组100,改善oled面板的微腔效应和色偏问题,通过1/4波片或交联偶氮苯聚合物膜层中的图案部分对不同颜色子像素的微腔效应进行调节,并且在不影响oled面板的正面效率、阴极电阻和显示画面色域的前提下,改善了单色lum.-decay的曲线(如图3所示),从而灵活的均衡显示画面中单色光的配比,解决了现有显示面板在不同观看视角下存在色偏的问题。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色偏曲线的示意图。以显示面板为oled面板、且显示器件包括rgb子像素为例予以示出,其中,横轴为视场角度,单位为角度(°),图中示意出0°到±80°的视角,纵轴为色彩刚偏差(justnoticedcolordifference,简称为:色偏或jncd),白色画面的虚线(图中表示为w(w/o))表示未增加偏光模组100前的色偏曲线,白色画面(white,简称为:w)的实线(图中表示为w(w))表示增加偏光模组100后的色偏曲线。如下表2和表3所示,表2为oled器件未增加偏光模组100前(表示为w/o)rgbw画面的数据,表3为oled器件增加偏光模组100后(表示为with)rgbw画面的数据。表2表3表2和表3中,rgbw中的x和y为各种颜色的色彩坐标,参考图3、图8,以及表2和表3可以看出,随着视角的增大,w严重偏红,w的色彩坐标从视角为0°时的(0.30,0.31)移动到了视角为±70°时的(0.35,0.36),色偏接近13个jncd,原因是r的亮度随角度衰减的速度与g和b相比过慢了,那么通过减小r在非垂直方向的亮度,可以减小w向红色的偏移。因此,可以通过贴合偏光膜层100,并将偏光区域132置于r子像素的出光位置,该偏光区域132例如为上述实施例中的1/4波片或者具有波片特性的交联偶氮苯聚合物膜层,可以实现改善r的lum.-decay曲线,增加了偏光膜层100后,w的色偏显著减小,最大色偏出现在±45°视角且色偏只有4.8个jncd,同时大视角下的色偏显著降低,±45°视角下色偏为0.2个jncd。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器件还可以为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display,简称为:lcd)器件,该lcd器件包括背光源和具有多种滤光单元的彩膜层,偏光区域132至少位于用于形成第一单色光的滤光单元的出光区域。同样可以采用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偏光模组100,来改善lcd面板的色偏问题,通过在显示器件200的出光侧,具体可以在彩膜层的出光侧贴合偏光模组100,同样可以实现均衡显示画面中单色光的配比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显示面板在不同观看视角下存在色偏的问题。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