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育机器人的备用电池更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7188发布日期:2019-01-02 23:43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教育机器人的备用电池更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池更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教育机器人的备用电池更换结构。



背景技术:

教育机器人是由生产厂商专门开发的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机器人成品、套装或散件。

现有的教育机器人每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更换电池,而现有技术大多是手动装填电池,过程十分繁琐,影响教学效率与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育机器人的备用电池更换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教育机器人每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更换电池,而现有技术大多是手动装填电池,过程十分繁琐,影响教学效率与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教育机器人的备用电池更换结构,包括电池放置仓,所述电池放置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两端分别与空腔内顶端侧壁、空腔内底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柱内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滑块,所述安装孔内侧壁上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内,所述滑块内设有两个滑孔,所述滑孔内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贯穿滑孔并与滑槽内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上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位于滑块与滑槽内侧壁之间,所述滑块远离第三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触片,所述空腔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安装柱内设有通孔,所述转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贯穿通孔并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上套设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设有电池,[不需要正极端与负极端]所述电池的正极端贯穿安装盘并与第二触片相抵,[说明触片材质]所述电池放置仓的侧壁上设有与空腔相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内顶端侧壁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触片,所述第一触片与电池的负极端相抵,所述电池放置仓内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卡槽内底端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杆,所述盖板的下端设有卡孔,所述第一卡杆的上端贯穿电池放置仓并延伸至卡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插槽内侧壁上设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第二卡槽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限位块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杆,所述第二卡杆远离第二限位块的一端与电池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转杆上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位于通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滑槽内侧壁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远离第一触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相对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拉杆。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均为金属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中,先拉动拉杆,将盖板打开,将电池依次插进插槽内,通过第二弹簧的恢复力推动第二限位块,通过第二限位块带动第二卡干,将第二卡杆与电池相抵,从而防止电池从插槽内脱落,再将盖板关闭,此时,在第一弹簧恢复力的作用下,第一卡杆会自动延伸至卡孔内,然后根据每节电池的使用时间来对伺服电机进行编程设置,使伺服电机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进行转动,通过伺服电机转动带动转杆,轴承可减少转杆与通孔内侧壁之间的摩擦,方便转杆转动,转杆通过卡块带动安装盘,通过安装盘带动电池,使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触片、第二触片相抵,通过第三弹簧的恢复力通过滑块带动第二触片,使第二触片与电池的正极相抵,防止电池接触不良。滚珠可方减少滑块与滑槽内侧壁之间的摩擦,方便滑块移动。该教育机器人的备用电池更换结构,通过多处调节机构的设置,使机器人内的电池可自动进行更换,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效果,且操作简单便利,有一定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的备用电池更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的备用电池更换结构安装盘的侧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的备用电池更换结构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教育机器人的备用电池更换结构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限位块,2-第一卡杆,3-拉杆,4-电池,5-电池放置仓,6-第一触片,7-转轴,8-安装盘,9-第二触片,10滑块-,11-伺服电机,12-轴承,13-卡块,14-安装柱,15-转杆,16-第二卡杆,17-第一弹簧,18-第二弹簧,19-第二限位块,20-盖板,21-滚珠,22-第三弹簧,23-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教育机器人的备用电池更换结构,包括电池放置仓5,电池放置仓5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安装柱14,用以安装滑块10,安装柱14的两端分别与空腔内顶端侧壁、空腔内底端侧壁固定连接,安装柱14内设有安装孔,用以放置滑块10,安装孔内设有滑块10,用以固定第二触片9的位置,安装孔内侧壁上设有两个滑槽,用以安装滑杆23,滑块10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内,滑块10内设有两个滑孔,用以滑动插设滑杆23,滑孔内设有滑杆23,滑杆23的两端分别贯穿滑孔并与滑槽内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滑杆23上套设有第三弹簧22,第三弹簧22的恢复力通过滑块10带动第二触片9,第三弹簧22位于滑块23与滑槽内侧壁之间,滑块10远离第三弹簧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触片9,用以起到通电作用,空腔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1,用以带动转杆15,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5,用以带动卡块13,安装柱14内设有通孔,用以安装轴承12,转杆15远离伺服电机11的一端贯穿通孔并固定连接有卡块13,用以套设安装盘8,卡块13上套设有安装盘8,用以安装插槽,安装盘8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插槽,用以插设电池4,插槽内插设有电池4,电池4的正极端贯穿安装盘8并与第二触片9相抵,电池放置仓5的侧壁上设有与空腔相通的开口,开口内顶端侧壁固定连接有转轴7,用以实现盖板20的转动,转轴7上转动连接有盖板20,用以起到密封作用,盖板2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触片6,用以起到通电作用,第一触片6与电池4的负极端相抵,电池放置仓5内设有第一卡槽,用以安装第一限位块1,卡槽内设有第一限位块1,用以带动第一卡杆2,第一限位块1与卡槽内底端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7,第一弹簧17的恢复力通过第一限位块1带动第一卡杆2,第一限位块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杆2,用以对盖板20的位置进行限制,盖板20的下端设有卡孔,第一卡杆2的上端贯穿电池放置仓5并延伸至卡孔内;进一步的,插槽内侧壁上设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二卡槽,用以安装第二限位块19,第二卡槽内设有第二限位块19,用以带动第二卡杆16,第二限位块19与第二卡槽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的恢复力通过第二限位块19带动第二卡杆16,第二限位块19远离第二弹簧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杆16,用以对电池4的位置进行限制,第二卡杆16远离第二限位块19的一端与电池4相抵;进一步的,转杆15上套设有轴承12,轴承12位于通孔内,用以方便转杆15转动;进一步的,滑块10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滚珠21,滚珠21与滑槽内侧壁相抵,用以减少滑块10与滑槽内侧壁之间的摩擦,方便滑块10移动;进一步的,盖板20远离第一触块6的一侧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相对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拉杆3,用以方便使用者打开盖板20;进一步的,第一触片6与第二触片9均为金属材质,用以方便导电。

工作原理:先拉动拉杆3,将盖板20打开,将电池4依次插进插槽内,通过第二弹簧18的恢复力推动第二限位块19,通过第二限位块19带动第二卡干16,将第二卡杆16与电池4相抵,从而防止电池4从插槽内脱落,再将盖板20关闭,此时,在第一弹簧17恢复力的作用下,第一卡杆2会自动延伸至卡孔内,然后根据每节电池4的使用时间来对伺服电机11进行编程设置,使伺服电机11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进行转动,通过伺服电机11转动带动转杆15,轴承12可减少转杆15与通孔内侧壁之间的摩擦,方便转杆15转动,转杆15通过卡块13带动安装盘8,通过安装盘8带动电池4,使电池4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触片6、第二触片9相抵,通过第三弹簧22的恢复力通过滑块10带动第二触片9,使第二触片9与电池4的正极相抵,防止电池4接触不良。滚珠21可方减少滑块10与滑槽内侧壁之间的摩擦,方便滑块10移动。该教育机器人的备用电池更换结构,通过多处调节机构的设置,使机器人内的电池可自动进行更换,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效果,且操作简单便利,有一定推广价值。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