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59041发布日期:2019-03-30 09:32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隔膜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具有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无环境污染等诸多优点,正在逐步的取代铅酸电池、镍氢和镍镉电池,并广泛的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最近几年,锂电池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储能电池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极大地关注。锂电池主要由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电池外壳四部分组成,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隔膜通俗点的描述就是一层多孔的塑料薄膜,是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约占锂电池成本的20~30%。隔膜电解液浸润性能差,限制了离子电导率的提高,不利于锂电池的快速充放电,隔膜的抗穿刺能力差,容易被损坏,造成电池内部发生短路,隔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因此对隔膜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还提供一种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提高了锂电池隔膜的电解液浸润性能和拉伸强度。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包括位于中间层的中间隔膜和涂覆在中间隔膜表面的外隔膜,其中,所述中间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纤维素硝酸酯20~30份、纤维素乙酸酯25~35份、乙基纤维素10~20份、甲基四氢苯酐0.8~1.2份、羧甲基纤维素5~8份、聚丙烯酰胺2~4份、异氰酸酯0.5~1.5份、单氰铵0.5~0.8份、亚磷酸酯1.2~1.8份、亚麻油0.8~1.5份、二氧化硅0.1~0.3份、二氧化钛0.2~0.5份,所述外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酸乙酯8~12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12~14份、聚乙烯醇15~20份、羟丙基纤维素12~19份、聚二甲基硅油8~12份、环烷油1~2份、木质纤维素1~3份、十溴二苯乙烷0.2~0.5份、聚磷酸铵0.5~1.5份。优选的是,所述中间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纤维素硝酸酯25~28份、纤维素乙酸酯29~32份、乙基纤维素14~18份、甲基四氢苯酐1.0份、羧甲基纤维素5~6份、聚丙烯酰胺3份、异氰酸酯0.8份、单氰铵0.6份、亚磷酸酯1.5份、亚麻油1.2份、二氧化硅0.2份、二氧化钛0.4份。优选的是,所述外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酸乙酯1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13份、聚乙烯醇18份、羟丙基纤维素15份、聚二甲基硅油10份、环烷油1份、木质纤维素2份、十溴二苯乙烷0.3份、聚磷酸铵1份。优选的是,所述中间隔膜厚度为10~15μm,所述外隔膜厚度位4~8μm。还提供一种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制成:步骤一、将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置于丙酮中浸泡4h,搅拌至溶解,得第一纤维素溶液,将乙基纤维素、甲基四氢苯酐溶于乙醇中,得第二纤维素溶液,将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异氰酸酯、单氰铵加水煮沸溶解,得第三纤维素溶液,取第一纤维素溶液、第二纤维素溶液、第三纤维素溶液、亚磷酸酯、亚麻油、二氧化硅、二氧化钛进行混合,用波长为200~220nm的紫外光照射15min,边照射边搅拌,然后注入静电纺丝机中进行静电纺丝,得中间隔膜;步骤二、将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溶于乙醇中,得乙醇溶液,将聚乙烯醇、羟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得羟丙基纤维素溶液,将乙醇溶液、羟丙基纤维素溶液、聚二甲基硅油、环烷油混合,升温至60~80℃搅拌反应80~120min,加入2倍重量于聚二甲基硅油的乙二醇二甲醚搅拌,静置除去水层,得混合物,将混合物、木质纤维素、十溴二苯乙烷、聚磷酸铵加入密炼机中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80~120℃,混炼25~35min,在真空条件下,将气体排除,涂覆在中间隔膜的表面,静置,然后进行辊压、干燥,得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其中,位于中间隔膜两面上的膜为外隔膜。优选的是,机械辊压强度为10~20mpa。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中间隔膜的组分中加入纤维素乙酸酯、乙基纤维素、亚麻油、甲基四氢苯酐、单氰铵,再经过紫外光照射,用静电纺丝机进行静电纺丝,利于提高隔膜的电解液浸润性;第二、外隔膜的组分中加入丙烯酸-2-乙基己酯、聚二甲基硅油、环烷油,利于提高隔膜的拉伸强度,增强隔膜的力学性能。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实施例1>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包括位于中间层的中间隔膜和涂覆在中间隔膜表面的外隔膜,其中,所述中间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纤维素硝酸酯20份、纤维素乙酸酯25份、乙基纤维素10份、甲基四氢苯酐0.8份、羧甲基纤维素5份、聚丙烯酰胺2份、异氰酸酯0.5份、单氰铵0.5份、亚磷酸酯1.2份、亚麻油0.8份、二氧化硅0.1份、二氧化钛0.2份,所述外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酸乙酯8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12份、聚乙烯醇15份、羟丙基纤维素12份、聚二甲基硅油8份、环烷油1份、木质纤维素1份、十溴二苯乙烷0.2份、聚磷酸铵0.5份。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制成:步骤一、将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置于丙酮中浸泡4h,搅拌至溶解,得第一纤维素溶液,将乙基纤维素、甲基四氢苯酐溶于乙醇中,得第二纤维素溶液,将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异氰酸酯、单氰铵加水煮沸溶解,得第三纤维素溶液,取第一纤维素溶液、第二纤维素溶液、第三纤维素溶液、亚磷酸酯、亚麻油、二氧化硅、二氧化钛进行混合,用波长为200nm的紫外光照射15min,边照射边搅拌,然后注入静电纺丝机中进行静电纺丝,得中间隔膜;步骤二、将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溶于乙醇中,得乙醇溶液,将聚乙烯醇、羟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得羟丙基纤维素溶液,将乙醇溶液、羟丙基纤维素溶液、聚二甲基硅油、环烷油混合,升温至60℃搅拌反应80min,加入2倍重量于聚二甲基硅油的乙二醇二甲醚搅拌,静置除去水层,得混合物,将混合物、木质纤维素、十溴二苯乙烷、聚磷酸铵加入密炼机中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80℃,混炼25min,在真空条件下,将气体排除,涂覆在中间隔膜的表面,静置,然后进行辊压、干燥,得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其中,位于中间隔膜两面上的膜为外隔膜,机械辊压强度为10mpa。<实施例2>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包括位于中间层的中间隔膜和涂覆在中间隔膜表面的外隔膜,其中,所述中间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纤维素硝酸酯30份、纤维素乙酸酯35份、乙基纤维素20份、甲基四氢苯酐1.2份、羧甲基纤维素8份、聚丙烯酰胺4份、异氰酸酯1.5份、单氰铵0.8份、亚磷酸酯1.8份、亚麻油1.5份、二氧化硅0.3份、二氧化钛0.5份,所述外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酸乙酯12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14份、聚乙烯醇20份、羟丙基纤维素19份、聚二甲基硅油12份、环烷油2份、木质纤维素3份、十溴二苯乙烷0.5份、聚磷酸铵1.5份。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制成:步骤一、将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置于丙酮中浸泡4h,搅拌至溶解,得第一纤维素溶液,将乙基纤维素、甲基四氢苯酐溶于乙醇中,得第二纤维素溶液,将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异氰酸酯、单氰铵加水煮沸溶解,得第三纤维素溶液,取第一纤维素溶液、第二纤维素溶液、第三纤维素溶液、亚磷酸酯、亚麻油、二氧化硅、二氧化钛进行混合,用波长为220nm的紫外光照射15min,边照射边搅拌,然后注入静电纺丝机中进行静电纺丝,得中间隔膜;步骤二、将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溶于乙醇中,得乙醇溶液,将聚乙烯醇、羟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得纤维素溶液,将乙醇溶液、纤维素溶液、聚二甲基硅油、环烷油混合,升温至80℃搅拌反应120min,加入2倍重量于聚二甲基硅油的乙二醇二甲醚搅拌,静置除去水层,得混合物,将混合物、木质纤维素、十溴二苯乙烷、聚磷酸铵加入密炼机中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20℃,混炼35min,在真空条件下,将气体排除,涂覆在中间隔膜的表面,静置,然后进行辊压、干燥,得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其中,位于中间隔膜两面上的膜为外隔膜,机械辊压强度为20mpa。<实施例3>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包括位于中间层的中间隔膜和涂覆在中间隔膜表面的外隔膜,其中,所述中间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纤维素硝酸酯26份、纤维素乙酸酯30份、乙基纤维素16份、甲基四氢苯酐1.0份、羧甲基纤维素5.5份、聚丙烯酰胺3份、异氰酸酯0.8份、单氰铵0.6份、亚磷酸酯1.5份、亚麻油1.2份、二氧化硅0.2份、二氧化钛0.4份,所述外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酸乙酯1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13份、聚乙烯醇18份、羟丙基纤维素15份、聚二甲基硅油10份、环烷油1份、木质纤维素2份、十溴二苯乙烷0.3份、聚磷酸铵1份。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制成:步骤一、将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置于丙酮中浸泡4h,搅拌至溶解,得第一纤维素溶液,将乙基纤维素、甲基四氢苯酐溶于乙醇中,得第二纤维素溶液,将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异氰酸酯、单氰铵加水煮沸溶解,得第三纤维素溶液,取第一纤维素溶液、第二纤维素溶液、第三纤维素溶液、亚磷酸酯、亚麻油、二氧化硅、二氧化钛进行混合,用波长为210nm的紫外光照射15min,边照射边搅拌,然后注入静电纺丝机中进行静电纺丝,得中间隔膜;步骤二、将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溶于乙醇中,得乙醇溶液,将聚乙烯醇、羟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得纤维素溶液,将乙醇溶液、纤维素溶液、聚二甲基硅油、环烷油混合,升温至70℃搅拌反应100min,加入2倍重量于聚二甲基硅油的乙二醇二甲醚搅拌,静置除去水层,得混合物,将混合物、木质纤维素、十溴二苯乙烷、聚磷酸铵加入密炼机中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00℃,混炼30min,在真空条件下,将气体排除,涂覆在中间隔膜的表面,静置,然后进行辊压、干燥,得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其中,位于中间隔膜两面上的膜为外隔膜,机械辊压强度为15mpa。<对比例1>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包括位于中间层的中间隔膜和涂覆在中间隔膜表面的外隔膜,其中,所述中间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纤维素硝酸酯26份、羧甲基纤维素5.5份、聚丙烯酰胺3份、异氰酸酯0.8份、亚磷酸酯1.5份、二氧化硅0.2份、二氧化钛0.4份,所述外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酸乙酯1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13份、聚乙烯醇18份、羟丙基纤维素15份、聚二甲基硅油10份、环烷油1份、木质纤维素2份、十溴二苯乙烷0.3份、聚磷酸铵1份。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制成:步骤一、将纤维素硝酸酯置于丙酮中浸泡4h,搅拌至溶解,得第一纤维素溶液,将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异氰酸酯加水煮沸溶解,得第二纤维素溶液,取第一纤维素溶液、第二纤维素溶液、亚磷酸酯、二氧化硅、二氧化钛进行混合,搅拌,然后注入静电纺丝机中进行静电纺丝,得中间隔膜;步骤二、将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溶于乙醇中,得乙醇溶液,将聚乙烯醇、羟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得纤维素溶液,将乙醇溶液、纤维素溶液、聚二甲基硅油、环烷油混合,升温至70℃搅拌反应100min,加入2倍重量于聚二甲基硅油的乙二醇二甲醚搅拌,静置除去水层,得混合物,将混合物、木质纤维素、十溴二苯乙烷、聚磷酸铵加入密炼机中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00℃,混炼30min,在真空条件下,将气体排除,涂覆在中间隔膜的表面,静置,然后进行辊压、干燥,得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其中,位于中间隔膜两面上的膜为外隔膜,机械辊压强度为15mpa。<对比例2>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包括位于中间层的中间隔膜和涂覆在中间隔膜表面的外隔膜,其中,所述中间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纤维素硝酸酯26份、纤维素乙酸酯30份、乙基纤维素16份、甲基四氢苯酐1.0份、羧甲基纤维素5.5份、聚丙烯酰胺3份、异氰酸酯0.8份、单氰铵0.6份、亚磷酸酯1.5份、亚麻油1.2份、二氧化硅0.2份、二氧化钛0.4份,所述外隔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酸乙酯10份、聚乙烯醇18份、羟丙基纤维素15份、木质纤维素2份、十溴二苯乙烷0.3份、聚磷酸铵1份。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步骤制成:步骤一、将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置于丙酮中浸泡4h,搅拌至溶解,得第一纤维素溶液,将乙基纤维素、甲基四氢苯酐溶于乙醇中,得第二纤维素溶液,将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异氰酸酯、单氰铵加水煮沸溶解,得第三纤维素溶液,取第一纤维素溶液、第二纤维素溶液、第三纤维素溶液、亚磷酸酯、亚麻油、二氧化硅、二氧化钛进行混合,用波长为210nm的紫外光照射15min,边照射边搅拌,然后注入静电纺丝机中进行静电纺丝,得中间隔膜;步骤二、将丙烯酸乙酯溶于乙醇中,得乙醇溶液,将聚乙烯醇、羟丙基纤维素溶于水中,得纤维素溶液,将乙醇溶液、纤维素溶液混合,升温至70℃搅拌反应,静置除去水层,得混合物,将混合物、木质纤维素、十溴二苯乙烷、聚磷酸铵搅拌30min,涂覆在中间隔膜的表面,静置,然后进行辊压、干燥,得电解液浸润性强的锂电池隔膜,其中,位于中间隔膜两面上的膜为外隔膜,机械辊压强度为15mpa。<锂电池隔膜的性能评价>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的锂电池隔膜进行性能测试和表征,结果如表1所示:隔膜厚度:采用千分尺(精度0.01mm)测试不同隔膜的厚度,任意取样品上的5个点,取平均值;孔隙率:把隔膜浸泡在正丁醇中10h,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孔隙率:p=(m1/ρ1)/(m1/ρ1+m2/ρ2)×100%,其中ρ1和ρ2是正丁醇的密度和纤维膜的干密度,m1和m2是隔膜吸入的正丁醇的质量和纤维膜自身的质量;热收缩性:将锂电池隔膜切成10×10cm大小的方形,将其放入150℃的烘箱中加热30min,取出后测量其宽度,计算热收缩率,热收缩率为取出后测量的面积/100cm2×100%。表1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厚度(μm)2223222323孔隙率(%)7577767678热收缩率(%)23243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的锂电池隔膜测试其电解液吸收率,电解液吸收率的测试方法为:把隔膜浸润在电解液中10h,使隔膜中的电解液达到饱和,分别测试隔膜吸收电解液前后的质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eu=[(w-wo)/wo]×100%,其中,wo和w吸收电解液前后隔膜的质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电解液吸收率(%)320330330290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2的锂电池隔膜测试其拉伸强度,拉伸强度的测定方法为:采用gb1040-79的塑料拉伸实验法来测试隔膜的拉伸强度,结果如表3所示;表3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2拉伸强度(mpa)32313226由表1可知,实施例1~3的锂电池隔膜具有较薄的厚度,溶剂化锂离子穿越时遇到的阻力越小,实施例1~3的锂电池隔膜具有较高的孔隙率,降低了隔膜对锂离子迁移的阻力,孔隙率越大,孔的曲率越小,孔的贯通性越好,锂离子的穿透能力越强,实施例1~3的锂电池隔膜具有较低的热收缩性,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释放热量,防止因温度过高发生收缩,导致电池短路。由表1可知,对比例1的锂电池隔膜电解液浸润性差于实施例3,表明中间隔膜的组分中加入纤维素乙酸酯、乙基纤维素、亚麻油、甲基四氢苯酐、单氰铵,再经过紫外光照射,用静电纺丝机进行静电纺丝,利于提高隔膜的电解液浸润性能。由表2可知,对比例2的锂电池隔膜的拉伸强度差于实施例3,表明外隔膜的组分中加入丙烯酸-2-乙基己酯、聚二甲基硅油、环烷油,利于提高隔膜的拉伸强度,增强隔膜的力学性能。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