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片倒装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78477发布日期:2019-05-03 20:42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芯片倒装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芯片倒装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增加,芯片的封装技术也越来越多样化,因为倒装芯片(flipchip)技术具有缩短封装内互连长度的优点,进而能够更好地适应高度集成的发展需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芯片封装领域。倒装芯片技术是在芯片晶体管有源层上直接制作焊点阵列作为输入、输出端子并以倒扣方式焊接于封装基板上,从而实现芯片与基板间的电连接。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目前的芯片倒装设备,直接将划好的芯片从膜上捡起来,倒装在基板等载体上,不会对芯片的质量进行检测。但是,在芯片的划片等过程常常会导致有elk层(低介电常数层low-k)的损伤,如果没有检测直接将所有芯片倒装进行加工,损伤的芯片也会被加工,直到最终电测试才能筛除,增加了加工过程的浪费,降低了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芯片倒装设备及方法,能够对芯片进行筛查,提高产线良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芯片倒装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抓取机构,设置有至少一个抓取头,用于抓取芯片;光学检测机构,设置于抓取头一侧,用于利用光学原理检测芯片是否有缺陷。

其中,光学检测机构包括红外光检测器和/或可见光检测器,红外光检测器用于检测芯片是否有内部缺陷;可见光检测器用于检测芯片是否有表面缺陷。

其中,红外光检测器包括红外光发射器和红外图像采集器,红外光发射器与红外图像采集器相对设置于抓取头的两侧,并使红外光发射器发出的红外光线与芯片切割面垂直。

其中,红外图像采集器用于采集红外图像,若红外图像中有暗斑,则说明芯片有内部缺陷。

其中,可见光检测器包括可见光发射器和可见图像采集器,可见光发射器设置于抓取头的一侧,并使可见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与芯片切割面成预定角度,所述角度大于0度小于或等于90度。

其中,可见图像采集器与芯片平行设置,用于采集并处理可见图像,通过可见图像判断切割面是否有表面缺陷。

其中,红外光检测器和可见光检测器的数量各为一个,红外光检测器、可见光检测器能够相对于抓取头转动,以使红外光检测器和可见光检测器对芯片的多个切割面进行检测。

其中,红外光检测器和可见光检测器的数量各为多个,分别设置于抓取头的周边,以分别对芯片的多个切割面进行检测。

其中,抓取机构包括第一抓取头、第二抓取头和旋转马达,第一抓取头为多个,多个第一抓取头等间距的排列于旋转马达的转盘上;第二抓取头为多个,多个第二抓取头平行排列于旋转马达的一侧。

其中,芯片倒装设备还包括传送机构和贴片平台,第二抓取头与传送机构滑动连接,传送机构用于将检测合格的芯片传送至贴片平台进行贴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芯片倒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抓取待检测芯片;对待检测芯片进行光学检测,以检测芯片是否有缺陷;对检测合格的芯片进行倒装。

其中,在抓取待检测芯片并使其移动到待倒装位置过程中,利用红外光检测芯片是否有内部缺陷;和/或,利用可见光检测芯片是否有表面缺陷。

其中,将红外光以垂直角度对芯片切割面进行照射,采集并检测红外光穿过芯片后的信号强度;若红外光的信号明显减弱,则说明芯片有内部缺陷。

其中,设置一个红外光检测器,将芯片相对红外光检测器进行转动,以对芯片的多个切割面进行检测;或设置多个红外光检测器,以分别对芯片的多个切割面进行检测。

其中,将可见光以预定角度对芯片切割面进行照射,采集切割面的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以判断切割面表面是否有缺陷,所述角度大于0度小于或等于90度。

其中,设置一个可见光检测器,将芯片相对可见光检测器进行转动,以对芯片的多个切割面进行检测;或设置多个可见光检测器,以分别对芯片的多个切割面进行检测。

其中,若检出芯片有缺陷,则对芯片进行丢弃处理;若芯片合格,则对检测合格的芯片进行倒装。

其中,将检测合格的芯片蘸取助焊剂,并传送至贴片平台进行贴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芯片倒装设备,该倒装设备设置有光学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能够利用光学原理检测芯片是否有缺陷。通过设置检测机构,能够实现在倒装前对芯片的筛查,以及时发现缺陷芯片,防止其流入后续工艺,提供产线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芯片倒装设备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芯片倒装设备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芯片倒装设备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芯片倒装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芯片倒装设备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方式中,芯片倒装设备100包括抓取机构10和光学检测结构20,抓取机构10设置有至少一个抓取头101,用于抓取芯片110;光学检测机构20,设置于抓取头101一侧,用于利用光学原理检测芯片110是否有缺陷。

其中,在芯片的划片等过程中,常常会导致有elk层的损伤,包括切割面表面的损伤、芯片内部隐藏的裂纹损伤等。这些损伤往往都比较微小,不易被检测发现。本申请通过设置光学检测机构,利用光学原理,能够很好的检出芯片是否有缺陷,实现在倒装前对芯片的筛查,以及时发现缺陷芯片,防止其流入后续工艺,提高产线良率。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光学检测机构包括红外光检测器和/或可见光检测器,红外光检测器用于检测芯片是否有内部缺陷,如内部裂纹等;可见光检测器用于检测芯片是否有表面缺陷。

请继续参阅图1,光学检测机构包括可见光检测器,可见光检测器包括可见光发射器201和可见图像采集器202,可见光发射器201设置于抓取头101的一侧,并使可见光发射器201发出的光线与芯片切割面成预定角度,角度大于0度小于或等于90度。其中,可见图像采集器202与芯片110平行设置,用于接收并处理可见图像,通过可见图像判断切割面是否有表面缺陷。

具体地,表面缺陷虽然位于表面便于检测,但是因为这些缺陷一般比较微小,不易看到,本申请利用可见光对芯片切割面表面进行照射,能够提高芯片切割面表面的亮度和可视度,然后利用可见图像采集器拍摄采集芯片切割面的图像,对图像进行放大分析,查看是芯片切割面否有表面缺陷。其中,可见图像采集器202与芯片110平行设置,这样能够准确获取芯片切割面表面图像,避免因拍摄角度造成的阴影,图像变形等带来的误判、漏检等。控制可见光发射器201的位置,以使可见光发射器201发出的光线与芯片切割面成预定角度,以全面照亮芯片表面为最佳角度,例如可以是30度、45度、60度等。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芯片倒装设备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方式中,芯片倒装设备200包括抓取机构10和光学检测结构20,抓取机构10设置有至少一个抓取头101,用于抓取芯片110;光学检测机构20包括红外光检测器,红外光检测器包括红外光发射器301和红外图像采集器302,红外光发射器301与红外图像采集器302相对设置于抓取头的两侧,并使红外光发射器301发出的红外光线与芯片切割面垂直。

其中,红外光是波长比可见光要长的电磁波(光),肉眼不可见。当使用红外光照射芯片时,如果芯片内部是完整无损的,那么透过芯片后,所接受到的红外光信号应该是相同的。如果芯片内部有裂纹,经过此处的红外光就会有部分被反射,那么透过芯片的红外光的信号就会变弱。利用红外图像采集器对透过芯片的红外光信号进行采集,如果所得图像中有暗斑,则说明芯片内部有裂纹。因为有裂纹时,部分红外光被反射,体现在图像中便是亮度减小,相对其他部分则为暗斑。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检测需要设置光学检测器;如果只需要检测芯片内部缺陷则只设置红外光检测器即可;若如果只需要检测芯片表面缺陷则只设置可见光检测器即可。优先地,同时设置红外检测器和可见光检测器。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红外光检测器和可见光检测器的数量各为一个,红外光检测器、可见光检测器能够相对于抓取头转动,以使红外光检测器和可见光检测器对芯片的多个切割面进行检测。

具体地,芯片在划片过程中,一个芯片会产生四个切割面,检测时应该对每个切割面进行检测。当红外光检测器和可见光检测器的数量各为一个时,可转动抓取头,以对芯片的多个切割面进行检测。当然也可以是抓取头固定,转动红外光检测器和可见光检测器,以对芯片的多个切割面进行检测。

其中,在一实施方式中,红外光检测器和可见光检测器的数量各为多个,分别设置于抓取头的周边,以分别对芯片的多个切割面进行检测。具体地,对应芯片的各个切割面都设置一套光学检测器,能够提高检测效率。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芯片倒装设备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方式中,芯片倒装设备300包括抓取机构10、光学检测结构20、传送结构(图未示)和贴片平台(图未示)。

其中,抓取机构10包括第一抓取头102、第二抓取头101和旋转马达(图未示),第一抓取头102为多个,多个第一抓取头102等间距的排列于旋转马达的转盘上;第二抓取头101为多个,多个第二抓取头101平行排列于旋转马达的一侧,第二抓取头101与传送机构滑动连接,传送机构用于将没有缺陷的芯片传送至贴片平台进行贴片。

具体地,第一抓取头102通过外接管连通有抽真空装置,利用真空吸附,抓取芯片,并翻转传送给第二抓取头101;第二抓取头101与传送机构滑动连接,可将抓取的芯片传送至光学检测器处,对芯片进行缺陷检测;检测结束后,将合格的芯片传送至助焊剂120储存处,将芯片蘸取助焊剂后,再传送至贴片平台,将芯片贴装到目标基板130上。

该芯片倒装设备通过设置检测机构,能够实现在倒装前对芯片的筛查,以及时发现缺陷芯片,防止其流入后续工艺,提高产线良率。

基于此,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倒装方法,该芯片倒装方法利用上述芯片倒装设备来进行芯片倒装。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芯片倒装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在该实施方式中,芯片倒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01:抓取待检测芯片。

其中,抓取头通过外接管连通有抽真空装置,利用真空作用来吸附抓取芯片。

s402:对待检测芯片进行光学检测,以检测芯片是否有缺陷。

其中,在芯片的划片等过程中,常常会导致有elk层的损伤,包括切割面表面的损伤、芯片内部隐藏的裂纹损伤等。这些损伤往往都比较微小,不易被检测发现。该方法可以对芯片进行光学检测,利用光学原理,能够很好的检出芯片是否有缺陷。

s403:对检测合格的芯片进行倒装。

其中,若检测到芯片有缺陷则对缺陷芯片进行丢弃处理,将合格芯片传送至贴片平台进行倒装贴片。

其中,在抓取待检测芯片并使其移动到待倒装位置过程中,利用红外光检测芯片是否有内部缺陷,和/或,利用可见光检测芯片是否有表面缺陷。

具体地,将红外光以垂直角度对芯片切割面进行照射,采集并检测红外光穿过芯片后的红外光信号强度,若红外光的信号明显减弱,则说明芯片内部有缺陷,如裂纹等。其中,红外光是波长比可见光要长的电磁波(光),肉眼不可见。当使用红外光照射芯片时,如果芯片内部是完整无损的,那么透过芯片后,所接受到的红外光信号应该是相同的。如果芯片内部有裂纹,经过此处的红外光就会有部分被反射,那么透过芯片的红外光的信号就会变弱。利用红外图像采集器对透过芯片的红外光信号进行采集,如果所得图像中有暗斑,则说明芯片内部有裂纹。因为有裂纹时,部分红外光被反射,体现在图像中便是亮度减小,相对其他部分则为暗斑。

将可见光以预定角度对芯片切割面进行照射,采集切割面的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以判断切割面表面是否有缺陷。

其中,芯片有多个切割面,应分别对多个切割面进行检测。可设置一个红外光检测器,将芯片相对红外光检测器进行转动,以对芯片的多个切割面进行检测;或设置多个红外光检测器,以分别对芯片的多个切割面进行检测。可设置一个可见光检测器,将芯片相对可见光检测器进行转动,以对芯片的多个切割面进行检测;或设置多个可见光检测器,以分别对芯片的多个切割面进行检测。

检测结束后,若检出芯片有缺陷,则对芯片进行丢弃处理。若芯片合格,将其传送至助焊剂储存处,将芯片蘸取助焊剂后,再传送至贴片平台,将芯片倒装贴装到目标基板上。

以上方案,通过设置检测机构,能够实现在倒装前对芯片的筛查,以及时发现缺陷芯片,防止其流入后续工艺,提供产线良率。进一步的,检测结构为光学检测机构,能够更精准的对缺陷进行检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