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式电路板对插组合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3414发布日期:2019-03-16 00:0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式电路板对插组合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板对插组合分离装置,特别是一种液压式电路板对插组合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通信技术领域,目前的高速通信技术要求电路板组合之间需采用高速传输接插件直接对插连接的方式,传统的通过软线缆连接的方式无法满足高速通信的要求,而电路板采用接插件直接对插连接方式进行组合设计,带来的首要问题是对插的电路板组合之间如何便捷安全的分离,由于高速传输接插件动则数百个插针,或者数十个对插板,对插容易,分离十分困难。

目前的对插电路板组合分离操作方法,是操作人员手持需要分离的电路板组合,在将其他电路板组合固定好的基础上,人工将要分离的电路板组合微微的上下左右晃动,并在晃动过程中不断使劲尝试往外拔,在一些连接紧密的电路板对插组合分离时,甚至需要多人同时协作使劲,直至将电路板对插组合完全分离。

这种分离方式没有装置保证,完全依靠操作人员多方向晃动使劲拔,在晃动过程中很容易损伤接插件针脚,造成组合再次对插后信号传输出现问题,同时缩短了接插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在很多时候,由于电路板组合外形结构设计上的特殊形状,人工分离操作没有可供使劲的着力点,很难将组合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液压式电路板对插组合分离装置,解决目前的电路板对插组合分离操作困难,容易损伤接插件针脚,缩短接插件使用寿命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式电路板对插组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分离压块,支撑板,支撑块,立柱,千斤顶支架,液压千斤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一条第一燕尾槽,以及安装立柱的螺纹孔,下表面四个角处分别有一个支撑凸台,所述分离压块的顶面为千斤顶按压时的接触面,底面为按压待分离的电路板组合结构的接触面,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靠近边缘处有一条第二燕尾槽,下表面中间位置有一条突出的第一燕尾台,与上表面的所述第二燕尾槽成垂直夹角,此燕尾台与底板上表面的第一燕尾槽配合,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有一条突出的第二燕尾台,与支撑板上表面的所述第二燕尾槽配合,所述立柱下方有安装架,通过螺钉与底板连接,立柱上方有阵列孔用于调节安装千斤顶支架的高度位置,所述千斤顶支架安装在立柱上,并通过螺钉进行高度位置的调节和紧固,千斤顶支架中间位置下方有螺纹孔,用于倒置安装液压千斤顶。

本发明实现了以下显著的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包括:底板,分离压块,支撑板,支撑块,立柱,千斤顶支架,液压千斤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一条第一燕尾槽,以及安装立柱的螺纹孔,下表面四个角处分别有一个支撑凸台,本发明采用液压千斤顶作为动力输出,很小的力即可产生很大的直线方向平稳动力输出,配合相应的辅助工装,可以很方便的将电路板对插组合在插拔方向快速安全的分离,操作简单可靠省力,不会对电路板对插组合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很好的保护了对插的接插件针脚,延长了接插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电路板对插组合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液压式电路板对插组合分离装置分离电路板对插组合前的工作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液压式电路板对插组合分离装置分离电路板对插组合后的结果图。

附图标记示意

1.底板;2.分离压块;3.支撑板;4.支撑块;5.立柱;6.千斤顶支架;7.液压千斤顶;

8.第一燕尾槽;9.第二燕尾槽;10.第一燕尾台;11.第二燕尾台;

12.套筒;13.压杆;14.泄压旋钮;15.顶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适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本发明特举多个实施例以进一步阐释本发明的不同实现方式,其中,该多个实施例是列举式而非穷举式。此外,为了说明的简洁,前实施例中已提及的内容往往在后实施例中予以省略,因此,后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内容可相应参考前实施例。

虽然该发明可以以多种形式的修改和替换来扩展,说明书中也列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图例并进行详细阐述。应当理解的是,发明者的出发点不是将该发明限于所阐述的特定实施例,正相反,发明者的出发点在于保护所有给予由本权利声明定义的精神或范围内进行的改进、等效替换和修改。同样的元器件号码可能被用于所有附图以代表相同的或类似的部分。

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液压式电路板对插组合分离装置,包括:底板,分离压块,支撑板,支撑块,立柱,千斤顶支架,液压千斤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一条第一燕尾槽,以及安装立柱的螺纹孔,下表面四个角处分别有一个支撑凸台,所述分离压块的顶面为千斤顶按压时的接触面,底面为按压待分离的电路板组合结构的接触面,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靠近边缘处有一条第二燕尾槽,下表面中间位置有一条突出的第一燕尾台,与上表面的所述第二燕尾槽成垂直夹角,此燕尾台与底板上表面的第一燕尾槽配合,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有一条突出的第二燕尾台,与支撑板上表面的所述第二燕尾槽配合,所述立柱下方有安装架,通过螺钉与底板连接,立柱上方有阵列孔用于调节安装千斤顶支架的高度位置,所述千斤顶支架安装在立柱上,并通过螺钉进行高度位置的调节和紧固,千斤顶支架中间位置下方有螺纹孔,用于倒置安装液压千斤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上表面中间位置有一条宽度较宽的燕尾槽,以及安装立柱的螺纹孔,下表面四个角处分别有一个支撑凸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压块为人字形结构,顶面为千斤顶按压时的接触面,两个底面为按压待分离的电路板组合结构的接触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为矩形板状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为矩形块状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为柱形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为三角形安装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上方的阵列孔为等间距。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千斤顶支架为x型结构,四个末端有与立柱共形的套筒,可将千斤顶支架安装在四个立柱上,并通过螺钉进行高度位置的调节和紧固,千斤顶支架中间位置下方有螺纹孔,用于倒置安装液压千斤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压千斤顶一侧有压杆和泄压旋钮。

本实施方式中,一种液压式电路板对插组合分离装置,包括底板1,分离压块2,还包括:支撑板3,支撑块4,立柱5,千斤顶支架6,液压千斤顶7。

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所述底板1为矩形板状结构,上表面中间位置有一条宽度较宽的第一燕尾槽8,以及安装立柱5的螺纹孔,下表面四个角处分别有一个支撑凸台。所述分离压块2为人字形结构,顶面为千斤顶按压时的接触面,两个底面为按压待分离的电路板组合结构的接触面,分离压块2有一系列不同大小的规格和形状,可适用于分离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电路板组合。所述支撑板3为矩形板状结构,上表面靠近边缘处有一条第二燕尾槽9,下表面中间位置有一条突出的第一燕尾台10,与上表面的第二燕尾槽9成垂直夹角,此第一燕尾台10与底板1上表面的第一燕尾槽8配合。所述支撑块4为矩形块状结构,下表面中间位置有一条突出的第二燕尾台11,与支撑板3上表面的第二燕尾槽9配合。所述立柱5为柱形结构,下方有三角形安装架,通过螺钉与底板1连接,上方有等间距的阵列孔,可用于调节安装千斤顶支架6的高度位置。所述千斤顶支架6为x型结构,四个末端有与立柱5共形的套筒12,可将千斤顶支架6安装在四个立柱5上,并通过螺钉进行高度位置的调节和紧固,千斤顶支架6中间位置下方有螺纹孔,用于倒置安装液压千斤顶7。所述液压千斤顶7为通用的小负载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7一侧有压杆13和泄压旋钮14。

液压式电路板对插组合分离装置工作时,首先将千斤顶支架6沿着立柱5在高度方向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高度以电路板组合及分离压块2可以放入液压千斤顶7下方,同时又保证液压千斤顶7的行程可以将对插的电路板组合分离为宜。然后将支撑板3水平移动到液压千斤顶7下方的大致位置,将支撑块4移动到间距略小于待分离的电路板组合宽度的位置,之后将电路板组合放于支撑块4上方,调整电路板组合的位置,使待分离的电路板组合位于液压千斤顶7的正下方,同时调整两个支撑板3和四个支撑块4在两个水平方向的位置,使两个支撑板3分别位于待分离的电路板组合两侧,间距大于待分离的电路板组合厚度,可以使待分离的电路板组合分离后落下,使四个支撑块4分别支撑在不分离的电路板组合两侧没有接插件的平面上,起到支撑作用。之后将匹配的分离压块2至于待分离的电路板组合正上方,此时,分离的准备工作就完成了。分离时,反复上下按压液压千斤顶7的压杆13,液压千斤顶7的顶柱15开始缓慢向下运动,压住分离压块2后继续向下运动,直至将待分离的电路板组合完全分离。分离后的电路板组合落在分离装置的底板1上。然后用压杆13旋转液压千斤顶7的泄压旋钮14,将液压千斤顶7泄压,收回顶柱15,取下分离压块2,即可将分离后的电路板组合取出。

本发明实现了以下显著的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包括:底板,分离压块,支撑板,支撑块,立柱,千斤顶支架,液压千斤顶,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一条第一燕尾槽,以及安装立柱的螺纹孔,下表面四个角处分别有一个支撑凸台,本发明采用液压千斤顶作为动力输出,很小的力即可产生很大的直线方向平稳动力输出,配合相应的辅助工装,可以很方便的将电路板对插组合在插拔方向快速安全的分离,操作简单可靠省力,不会对电路板对插组合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很好的保护了对插的接插件针脚,延长了接插件的使用寿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来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