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6125发布日期:2019-07-13 10:1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线。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连接器具有端子配件和容纳有端子配件的绝缘性的容纳体,通过使该容纳体嵌合在配对侧连接器的箱体,从而使端子配件电连接到配对侧连接器的配对侧端子配件。这种连接器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已有公开。在该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为了抑制噪声向端子配件、电线入侵,针对每个容纳体,用1个屏蔽罩覆盖多个端子配件,并且,将各个端子配件中的每个端子配件的电线捆扎成束,并且用1个编织物覆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0486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连接器在作为屏蔽连接器而构成的情况下,需要在导电性的电连接用部件(端子配件等那样的与配对侧的电连接所涉及的部件)和屏蔽部件(屏蔽罩等那样的与减轻噪声有关的导电性的部件)之间确保期望的绝缘距离(空间距离以及爬电距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电连接用部件和屏蔽部件之间能够确保期望的绝缘距离的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线。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端子配件,其具有电连接部及电线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与配对侧连接器的配对侧端子电连接,所述电线连接部与电线的末端电连接;绝缘性的容纳体,其将所述电连接部容纳在内侧的容纳空间,并且使所述电线连接部向外侧突出;以及导电性的屏蔽罩,其将从所述容纳体到所述电线的末端之间收在内侧并从外侧覆盖,所述屏蔽罩具有:主屏蔽体,从外侧覆盖所述容纳体;和筒状的副屏蔽体,对每个所述端子配件设置,从外侧覆盖所述电线连接部和所述电线的末端,在所述副屏蔽体的内侧,设置有将所述电线连接部和所述电线的末端从外侧覆盖的绝缘性的筒部件。

此处,优选为,所述容纳体具有将所述筒部件的自身的筒轴方向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端子配件一起从所述电连接部侧的前端插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插入孔。

另外,优选为,所述容纳体具备:第1容纳部件,其成形为使筒轴方向的至少一端开口的筒体并将所述电连接部容纳在内侧的容纳空间;以及第2容纳部件,其从所述第1容纳部件的开口沿着所述筒轴方向而被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1容纳部件的外周壁具有所述插入孔,所述第2容纳部件具有:端子容纳室,其在所述容纳空间处将所述电连接部容纳;端子保持部,其保持所述端子配件的被保持部以使得所述电连接部不会从所述端子容纳室拔出;以及卡定部,其将在所述筒部件的自身的筒轴方向的一个端部设置的被卡定部卡定以将所述筒部件相对于所述容纳体向自身的筒轴方向的移动卡定。

另外,优选为,在每个端子配件都具备第2屏蔽部件,所述第2屏蔽部件相对于作为第1屏蔽部件的所述屏蔽罩电连接,所述第2屏蔽部件形成为筒状以将所述副屏蔽体的开口侧的端部和从所述副屏蔽体的所述开口拉出的所述电线从外侧覆盖。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带连接器的电线特征在于,具备:电线;端子配件,其具有电连接部及电线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与配对侧连接器的配对侧端子电连接,所述电线连接部与电线的末端电连接;绝缘性的容纳体,其将所述电连接部容纳在内侧的容纳空间,并且使所述电线连接部向外侧突出;以及导电性的屏蔽罩,其将从所述容纳体到所述电线的末端之间收在内侧并从外侧覆盖,所述屏蔽罩具有:主屏蔽体,从外侧覆盖所述容纳体;和筒状的副屏蔽体,对每个所述端子配件设置,从外侧覆盖所述电线连接部和所述电线的末端,在所述副屏蔽体的内侧,设置有将所述电线连接部和所述电线的末端从外侧覆盖的绝缘性的筒部件。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线由于具备在副屏蔽体的内侧将电线连接部和电线的末端从外侧覆盖的绝缘筒,所以能够确保在电线连接部和副屏蔽体之间期望的绝缘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将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线与配对侧连接器一起示出的连接器嵌合前的立体图。

图2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线的立体图。

图3是从端子插入口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线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x1-x1线剖视图。

图5是将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和电线一起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已安装于电线的端子配件的立体图。

图7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已安装于电线的端子配件的立体图。

图8是从第1壁面侧观察已安装于电线的端子配件的俯视图。

图9是从第1端面侧观察已安装于电线的端子配件的侧视图。

图10是容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第2容纳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图3的y-y线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屏蔽罩和保持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示出从开口侧观察的屏蔽罩和保持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对副屏蔽体和第2屏蔽部件的固定状态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16是将绝缘筒与端子配件以及电线一起示出的立体图。

图17是对绝缘筒和第2容纳部件的卡定关系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图18是配对侧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配对侧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配对侧端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21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配对侧端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22是示出安装到电源电路的箱体前的配对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3是将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线与配对侧连接器一起示出的连接器嵌合后的立体图。

图24是图23的x2-x2线剖视图。

符号说明

1连接器

10端子配件

11电连接部

12电线连接部

13被保持部

13c轴部

13d交叉部

13e槽部

20箱体

20a容纳体

20b屏蔽罩

20c保持部件

30第1容纳部件

31外周壁

32开口

33容纳空间

34插入孔

40第2容纳部件

41端子容纳室

43端子插入口

46端子保持部

47卡定部

51主屏蔽体

52副屏蔽体

52a开口

80绝缘筒

83被卡定部

83a第1片部

83b第2片部

101配对侧连接器

110配对侧端子

we电线

wh带连接器的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线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并不通过该实施方式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24,对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线的实施方式之一进行说明。

图1至图4的符号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另外,图1至图4的符号wh表示以该连接器1电连接在电线we的状态安装后的带连接器的电线。

连接器1与配对侧连接器101(图1)一起构成连接器装置。连接器装置是指通过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之间的物理连接且电连接,而将已与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分别电连接的连接对象物彼此电连结的装置。此处,为了便于说明,将连接器1作为第1连接器,将配对侧连接器101作为第2连接器。

此处,连接对象物是指例如逆变器等电源电路、旋转电机等电气设备等等。例如,连接器1经由电线we而相对于电气设备(省略图示)电连接。另一方面,配对侧连接器101被安装在电源电路200的箱体201(图1),并且经由电线(省略图示)而与电源电路200电连接。该连接器1和配对侧连接器101互相电连接,从而能够将电气设备与电源电路200之间电连结,并且能够从电源(二次电池等)向电气设备的供电或者将电气设备所产生的电向电源充电。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通过插入嵌合于配对侧连接器101,从而与该配对侧连接器101电连接。另一方面,该连接器1在从配对侧连接器101拔出的同时,解除与该配对侧连接器101之间的电连接。此处,将该插入嵌合方向称作“连接器插入方向”,将该拔出方向称为“连接器拔出方向”。另外,在没有指定这两个方向的朝向的情况下,将它们称为“连接器插拔方向”。针对这些方向的各个方向,在将连接器1作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情况下,表示该连接器1相对于配对侧连接器101的朝向,在将配对侧连接器101作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情况下,表示该配对侧连接器101相对于连接器1的朝向。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只要具有以下详述的结构,则既可以是具有阴端子的阴连接器,也可以是具有阳端子的阳连接器。在以下的示例中,将该连接器1作为阳连接器进行说明,同时将配对侧连接器101作为阴连接器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具有端子配件10和箱体20(图4以及图5)。

本实施方式的端子配件10由金属(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等导电性材料成形为阳型。在该示例中,将导电性的金属板作为基材,并利用切断、弯曲等冲压加工来成形阳型的端子配件10。该端子配件10具有:电连接部11,与配对侧连接器101的后述的配对侧端子110电连接;以及电线连接部12,与电线we的末端电连接(图4以及图6至图9)。

该示例的电连接部11形成为阳型。该电连接部11被形成为具有2个平坦的壁面(第1壁面11a、第2壁面11b)的平板状(图9)。此处,将电连接部11形成为矩形的平板状,并且第1壁面11a和第2壁面11b以平行状态对置配置。该电连接部11将该第1壁面11a和第2壁面11b中的至少一者作为构成与配对侧端子110物理连接且电连接的触点部。此处,如后所述地,配对侧端子110具有2个电连接部(第1电连接部121、第2电连接部122),因此,将第1壁面11a和第2壁面11b分别作为触点部,以与各个电连接部电连接。

该示例的电线连接部12与电线we的末端物理连接且电连接。该电线连接部12相对于电线we的末端可以通过模锻等工艺进行压接,也可以利用焊接等进行固定。该示例的电线连接部12压接在电线we的末端。

在该示例的端子配件10中,电连接部11中的对置配置的一个端部11c侧为前端,在另一个端部11d侧配置有电线连接部12(图6至图9)。

该示例的端子配件10具有沿着已与电线连接部12物理连接且电连接的电线we的末端的轴线方向的假想轴线p(图8以及图9),沿着该假想轴线p从前端依次配置有后述的被保持部13、电连接部11、电线连接部12。

具体而言,电连接部11在沿着该假想轴线p的方向(以下,简称为“轴线方向”)上延伸。在该电连接部11,该轴线方向上的一端即为上述的一个端部11c,该轴线方向上的另一端即为上述的另一个端部11d(图8以及图9)。另外,该电连接部11具有与该对置配置的2个端部11c、11d不同的、对置配置的2个端面(第1端面11e、第2端面11f)(图8)。该第1端面11e和第2端面11f在与端子配件10的轴线方向以及相对于第1和第2的壁面11a、11b的正交方向分别正交的方向,以平行状态对置配置。在该电连接部11中,以假想轴线p为中心的第1端面11e侧和第2端面11f侧分别构成为同一形状的大致矩形的平板。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例如在多个极中的每个极都具有该端子配件10。此处,设置有2个端子配件10(图5)。需要说明的是,针对该连接器1,虽然以对箱体20具有多个同样的端子配件1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该示例的端子配件10和与该示例的端子配件10不同形状的端子配件也可以混合存在。

接着,针对本实施方式的箱体20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箱体20具有容纳端子配件10的容纳体20a(图2至图5以及图10)。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箱体20具有屏蔽罩20b,该屏蔽罩将从该容纳体20a到电线we的末端之间的部分收在内侧并从外侧覆盖(图1至图5)。更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箱体20具有在电线we侧抑制端子配件10从容纳体20a脱落的保持部件20c(图4以及图5)。

首先,对容纳体20a进行说明。

容纳体20a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形。该容纳体20a将电连接部11容纳在内侧的后述的容纳空间33,并且使电线连接部12突出到外侧。本实施方式的容纳体20a大致分为第1容纳部件30和第2容纳部件40(图2至图5以及图10)。

第1容纳部件30成形为筒轴方向上的至少一端开口的筒体。因此,该第1容纳部件30具有筒状的外周壁31(图3至图5以及图10)。该示例的第1容纳部件30将外周壁31形成为方筒状,并且使筒轴方向上的一端开口并且使另一端封闭。在该第1容纳部件30中,配对侧端子110沿着筒轴方向从该一端的开口32(图2、图4以及图10)插入到内侧的容纳空间33(图2以及图10)。但是,严格来说,配对侧端子110如后所述地,经由第2容纳部件40而从开口32插入到容纳空间33。

在外周壁31中,其开口32侧的端部成为与配对侧连接器101的后述的连接器嵌合部153e的嵌合部(连接器嵌合部)31a(图4以及图10)。连接器嵌合部153e被插入嵌合在该连接器嵌合部31a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在连接器嵌合部31a的外周面,以同心方式安装有环状的密封部件se1(图4、图5以及图10)。

外周壁31具有将端子配件10从电连接部11侧的前端插入到容纳空间33的插入孔34(图5以及图10)。该示例的第1容纳部件30将电连接部11容纳在内侧的容纳空间33,另一方面,使电线连接部12从插入孔34突出到外侧(图4)。

此处,插入孔34对每个端子配件10设置。因此,在该示例的外周壁31形成有2个插入孔34(图5以及图10)。各个插入孔34被形成和配置为各个端子配件10被以彼此的轴线方向为相同朝向的方式插入。也就是说,此处,端子配件10的轴线方向成为端子配件10向容纳空间33的插入方向(以下,称为“端子插入方向”)。进一步地,各个插入孔34被形成和配置为各个端子配件10以电连接部11的第1和第2端面11e、11f朝向外周壁31的筒轴方向的状态(也就是说,使电连接部11的第1和第2壁面11a、11b沿着外周壁31的筒轴方向的状态)插入。

该示例的第1容纳部件30具有引导端子配件10经由该插入孔34而向容纳空间33插入的引导部35(图4以及图10)。例如,插入孔34延续到外周壁31的筒轴方向上的另一端的壁体36为止。因此,引导部35被设置在该壁体36的容纳空间33侧的壁面36a。该引导部35对端子配件10设置。因此,该示例的壁面36a中,在2处设置有引导部35。

该示例的引导部35具有2个从该壁面36a向外周壁31的筒轴方向突出并且沿端子插入方向延伸的突出部35a(图10)。各个突出部35a彼此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该间隔在不妨碍电连接部11向容纳空间33插入的范围内,设定为与该电连接部11的板厚同等的大小。因此,在该引导部35中,在各个突出部35a之间,形成沿着端子插入方向的槽(以下,称为“引导槽”)35b(图4以及图10)。在端子配件10中,电连接部11被从一个端部11c侧沿着该引导槽35b引导。另外,引导槽35b通过设定为如上所述的与电连接部11的板厚同等的大小,从而能够抑制电连接部11在各个突出部35a之间的松动。需要说明的是,该示例的引导槽35b的槽底35b1相比于壁面36a,被向开口32侧抬高(图4)。

进一步地,该示例的引导部35具有引导壁面35c,该引导壁面35c将从插入孔34插入的电连接部11的一个端部11c侧引导至引导槽35b(图4以及图10)。该引导壁面35c是将电连接部11的一个端部11c侧从壁面36a引导至引导槽35b的槽底35b1的倾斜面。

第2容纳部件40成形为与第1容纳部件30的容纳空间33的形状匹配的多面体(图10以及图11)。而且,该第2容纳部件40从第1容纳部件30的开口32沿着筒轴方向容纳在容纳空间33(图2、图4、图5以及图10)。该第2容纳部件40以完成向容纳空间33容纳的状态将端子配件10的电连接部11容纳在自己的内侧(图4)。

该第2容纳部件40具有在容纳空间33内容纳电连接部11的端子容纳室41(图4、图5以及图10至图12)。该端子容纳室41随着第2容纳部件40被插入到容纳空间33而开始将容纳在容纳空间33中的电连接部11从开口41a(图5、图10以及图11)容纳。然后,该端子容纳室41一旦完成第2容纳部件40向容纳空间33的容纳,电连接部11的容纳也就完成。因此,第2容纳部件40在外周面侧具有使端子容纳室41与第2容纳部件40的外侧连通的缺口部42(图5、图10以及图11)。电线连接部12从该缺口部42突出到第2容纳部件40的外侧。该缺口部42在第2容纳部件40被容纳在容纳空间33的状态下与插入孔34对置配置,以使电线连接部12从第1容纳部件30的插入孔34突出到外侧。

当连接器1与配对侧连接器101的嵌合(以下,称为“连接器嵌合”)完成时,配对侧端子110的后述的第1和第2电连接部121、122以及2个触点部件130被容纳在端子容纳室41中。在该端子容纳室41中,各个触点部件130分别与电连接部11的第1壁面11a和第2壁面11b接触,使彼此之间物理连接且电连接。因此,第2容纳部件40具有用于将该配对侧端子110插入到端子容纳室41的端子插入口43(图2、图3、图10以及图12)。该端子插入口43被形成为在第2容纳部件40被容纳在容纳空间33的状态下配置在第1容纳部件30的开口32侧,并在外周壁31的筒轴方向与端子容纳室41对置配置。因此,容纳在容纳空间33中的电连接部11的第1端面11e和第2端面11f中任一者与该端子插入口43对置配置。

该第2容纳部件40具有使端子容纳室41和端子插入口43在外周壁31的筒轴方向连通的连通室44(图2、图3、图10以及图12)。因此,在电连接部11中,在已容纳在端子容纳室41时,第1端面11e和第2端面11f中的一者隔着连通室44而与端子插入口43对置配置。

该第2容纳部件40具有防接触部45,该防接触部45阻止操作者等的手指以免其手指经由端子插入口43而触碰电连接部11(图2至图4、图10以及图12)。该防接触部45被形成和配置为手指不会经由端子插入口43而到达电连接部11。例如,防接触部45配置为在外周壁31的筒轴方向从端子插入口43侧覆盖与端子插入口43对置配置的电连接部11的端面(第1端面11e或者第2端面11f)的至少一部分。另外,该防接触部45以不妨碍配对侧端子110向端子容纳室41插入的方式设置在连通室44。

该示例的防接触部45形成为具有2个平坦的壁面的平板状,该2个壁面以沿着外周壁31的筒轴方向的方式形成在连通室44。此处,将防接触部45形成为矩形的平板状。然后,该防接触部45被配置为在与电连接部11的第1和第2壁面11a、11b正交的方向,将连通室44分割为2个隔室。也就是说,连通室44被防接触部45在该正交方向划分为第1分割连通室44a和第2分割连通室44b(图2、图3、图10以及图12)。进一步地,此处,对于端子插入口43,也被防接触部45在该正交方向划分为第1分割插入口43a和第2分割插入口43b(图2、图3、图10以及图12)。因此,配对侧端子110的后述的第1电连接部121经由第1分割插入口43a和第1分割连通室44a而被插入到端子容纳室41。另外,配对侧端子110的后述的第2电连接部122经由第2分割插入口43b和第2分割连通室44b而被插入到端子容纳室41。

在该示例中,后述的一对第1电连接部121以及一个触点部件130的组合和第1容纳体151在从第1分割插入口43a插入到第1分割连通室44a后,被插入到端子容纳室41。在该端子容纳室41中,该一个触点部件130与电连接部11的第1壁面11a接触,从而将该电连接部11与第1电连接部121电连接。另外,在该示例中,后述的一对第2电连接部122以及另一个触点部件130的组合和第2容纳体152在从第2分割插入口43b插入第2分割连通室44b后,被插入端子容纳室41。在该端子容纳室41中,该另一个触点部件130与电连接部11的第2壁面11b接触,从而将该电连接部11与第2电连接部122电连接。因此,第2容纳部件40中,以能够进行这些插入的方式形成和设置第1分割插入口43a、第2分割插入口43b、第1分割连通室44a、第2分割连通室44b和防接触部45。

该第2容纳部件40具有端子保持部46,该端子保持部保持端子配件10的被保持部13(图3、图4以及图6至图9)以使电连接部11不会从端子容纳室41脱离(图4以及图11)。该端子保持部46被形成为通过保持被保持部13,从而使电连接部11不会从端子容纳室41脱离(图4)。该被保持部13和端子保持部46形成和配置为能够保持端子配件10的前端侧和基端侧中的至少一者。其中,在该示例的端子配件10中,使电线连接部12突出到容纳体20a的外侧。因此,作为被保持部13的配置部位的端子配件10的基端侧是指电连接部11的电线连接部12侧的端部11d。例如,此处,将被保持部13在端子配件10的前端形成为被插入部,并且,将端子保持部46形成为在第2容纳部件40向容纳空间33插入的同时向被保持部13插入的插入部。然后,被保持部13和端子保持部46形成为对端子配件10相对于容纳空间33的向端子插入方向的移动以及端子配件10朝向与该端子插入方向相反方向的移动进行卡定。

具体而言,该示例的被保持部13形成为从电连接部11的前端(一个端部11c)沿着假想轴线p突出的t字形。该被保持部13具有:t字状的第1壁面13a,被配置在与电连接部11的第1壁面11a相同的平面上(图6、图8以及图9);以及t字状的第2壁面13b,被配置在与电连接部11的第2壁面11b相同的平面上(图7以及图9)。另外,该被保持部13具有:t字的轴部13c,中心轴配置在假想轴线p上;以及交叉部13d,在该轴部13c的前端与轴部13c正交(图6至图9)。该被保持部13将在与电连接部11的一个端部11c之间形成的切口状的槽部13e(图4以及图6至图9)用作被插入部。该槽部13e形成在以假想轴线p为中心的2处。

该示例的被保持部13形成为在与轴线方向以及相对于第1和第2壁面13a、13b的正交方向分别正交的方向,以假想轴线p为中心的双方的形状是同样的形状。因此,该被保持部13能够将双方的槽部13e用作被插入部。例如,端子配件10在第1端面11e在端子容纳室41中与端子插入口43对置配置的情况下,2个槽部13e中的一个被用作被插入部。另外,端子配件10在第2端面11f在端子容纳室41与端子插入口43对置配置的情况下,2个槽部13e中的另一个被用作被插入部。

端子保持部46在第2容纳部件40被容纳在容纳空间33的状态下,插入到该被保持部13的槽部13e。在该示例中,在构成端子容纳室41的壁部41b形成沿着外周壁31的筒轴方向切削成的切口状的槽部41b1(图11)。该示例的端子保持部46将以该槽部41b1的底部侧为顶点的壁部41b的残留部位用作向被保持部13的插入部。在该示例的被保持部13和端子保持部46中,随着第2容纳部件40向容纳空间33的插入,槽部13e、41b1彼此的嵌合也开始。然后,在该被保持部13和端子保持部46中,在第2容纳部件40向容纳空间33的容纳完成的同时,壁部41b的残留部位向槽部13e的插入完成,并且能够在端子容纳室41将电连接部11保持为容纳状态。

此处,在被保持部13中,在壁部41b的残留部位向槽部13e插入时,交叉部13d被配置在比第2容纳部件40的外周面靠外侧(图3以及图4)。因此,在该容纳体20a中,在第1容纳部件30的内周面与第2容纳部件40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环状的间隙21(图3以及图4)。该间隙21的间隔设定为一方面能够配置交叉部13d、另一方面操作者等的手指无法进入的大小。在该连接器1中,能够利用被设置在该间隙21的交叉部13d进行导通检查。

然而,在之前示出的引导部35中,能够抑制电连接部11在各个突出部35a之间的松动。并且,电连接部11中,在第2容纳部件40被容纳在容纳空间33的状态下,第1端面11e和第2端面11f中的一者被配置为与引导槽35b的槽底35b1对置,其中的另一者被配置为与防接触部45的端面45a(与端子插入口43侧相反侧的端面)对置(图4)。因此,第1容纳部件30和第2容纳部件40也可以形成为在彼此间已完成容纳的状态下,利用该槽底35b1和端面45a夹持电连接部11。也就是说,第1容纳部件30和第2容纳部件40也可以形成为在彼此间的容纳已完成的状态下,通过夹持来保持电连接部11。基于此,该连接器1能够提高利用端子保持部46防止电连接部11在端子容纳室41脱落的效果,并且能够抑制电连接部11在端子容纳室41的松动。因此,该连接器1能够提高耐振性,并且能够提高与配对侧连接器101之间的嵌合操作性。在该示例的连接器1中,为了得到这样的效果,如后所述地,将第1容纳部件30和第2容纳部件40用筒轴方向的轴力紧固在屏蔽罩20b。

在该第2容纳部件40中,对每个端子配件10设置端子容纳室41、缺口部42、端子插入口43、连通室44、防接触部45和端子保持部46的组合。各个组合配置为将多个端子配件10以彼此的轴线方向以及相对于容纳空间33的端子插入方向为相同方向的方式容纳。在该示例中,设置有2个该组合。其中一个组合形成和配置为将端子配件10的电连接部11以使第1端面11e与端子插入口43对置配置的状态(也就是说,使第1和第2的壁面11a、11b沿着外周壁31的筒轴方向的状态)容纳在端子容纳室41。电连接部11从第1端面11e侧向该端子容纳室41插入。另外,另一方组合形成和配置为将端子配件10的电连接部11以使第2端面11f与端子插入口43对置配置的状态(也就是说,使第1和第2的壁面11a、11b沿着外周壁31的筒轴方向的状态)容纳在端子容纳室41。在该端子容纳室41,从第2端面11f侧插入电连接部11。

接下来,针对屏蔽罩20b进行说明。

屏蔽罩20b是抑制在从组装有第1容纳部件30和第2容纳部件40的容纳体20a到电线we的末端之间噪声从外部入侵的第1屏蔽部件。该屏蔽罩20b将该部分收在内侧并从外侧覆盖。该屏蔽罩20b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成形。该屏蔽罩20b具有:主屏蔽体51,使开口32侧露出并且从外侧覆盖容纳体20a;以及副屏蔽体52,将从插入孔34突出到容纳体20a的外侧的电线连接部12和电线we的末端从外侧覆盖(图1至图5、图13以及图14)。

主屏蔽体51具有使一端开口并且使另一端封闭的筒状的外周壁51a(图1至图5、图13以及图14)。该示例的外周壁51a与方筒状的第1容纳部件30的外形匹配地形成为方筒状。在该主屏蔽体51中,第1容纳部件30从其一端的开口51b(图2、图4以及图14)沿着彼此的筒轴方向插入到内侧的容纳空间51c(图14)。密封部件se1在第1容纳部件30已容纳在容纳空间51c的状态下紧密贴合在外周壁51a的内周面,提高连接器嵌合部31a与主屏蔽体51之间的液密性(图4)。

外周壁51a具有在第1容纳部件30已容纳在容纳空间51c的状态下与插入孔34对置配置的贯通孔51a1(图14)。该贯通孔51a1对每个端子配件10设置。在该示例中,设置有2个贯通孔51a1。

副屏蔽体52对每个端子配件10设置。因此,此处,设置有2个该副屏蔽体52。该副屏蔽体52形成为两端开口的筒状。该示例的副屏蔽体52形成为圆筒状。在该屏蔽罩20b中,使副屏蔽体52从主屏蔽体51的贯通孔51a1的边缘部朝向主屏蔽体51的外侧突出。该示例的副屏蔽体52以筒轴方向沿着端子插入方向的方式突出。在该副屏蔽体52中,端子配件10被从自由端侧的开口52a插入到内侧的容纳空间52b(图5)。该端子配件10经由主屏蔽体51的贯通孔51a1和第1容纳部件30的插入孔34而从前端插入到容纳空间33。

该屏蔽罩20b具有将被并列设置的2个副屏蔽体52连结的连结体53(图2至图5以及图13)。该示例的连结体53存在于2个副屏蔽体52之间。该连结体53具有用于将连接器1固定在配对侧连接器101侧的贯通孔54(图3)。对于该贯通孔54在后文详细叙述。

此处,在电线we的末端以同心方式安装有环状的密封部件se2(图4以及图5)。该密封部件se2在电连接部11被容纳在容纳空间33的状态下紧密贴合在副屏蔽体52的内周面,提高副屏蔽体52与电线we之间的液密性(图4)。

保持部件20c具有供副屏蔽体52的开口52a侧的端部嵌入的筒状的外周壁(后述的外周壁62),并且该保持部件20c是被形成为能够将布线在该副屏蔽体52的容纳空间52b中的电线we拉出到外侧的筒部件。该保持部件20c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成形。该保持部件20c对每个端子配件10设置。在该示例中,具有2个保持部件20c。

该示例的保持部件20c具有以同心方式在径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圆筒状的内周壁61和圆筒状的外周壁62(图13以及图14)。该内周壁61和外周壁62分别使筒轴方向上的两端开口。因此,在该保持部件20c中,在内周壁61与外周壁62之间形成圆筒状的间隙63(图14)。该示例的保持部件20c中,将该圆筒状的间隙63中的筒轴方向上的一端的圆环状的开口用圆环状的壁(以下,称为“环状壁”)64堵塞(图13)。该保持部件20c使副屏蔽体52的开口52a侧的端部从筒轴方向上的另一端的开口63a(图14)插入嵌合到该圆筒状的间隙63。由此,在该保持部件20c中,内周壁61被插入到副屏蔽体52的容纳空间52b,且外周壁62将副屏蔽体52的外周面覆盖。在该保持部件20c中,已布线在副屏蔽体52的容纳空间52b中的电线we被引导至该内周壁61的内侧的空间,并且从该内周壁61的一端的开口向外侧拉出。

副屏蔽体52和保持部件20c利用锁定机构l来保持彼此的嵌合状态(图13以及图14)。在该示例中,在2处设置有锁定机构l。该锁定机构l具有:设置在副屏蔽体52的第1卡合体55;和设置在保持部件20c的第2卡合体65。

第1卡合体55在副屏蔽体52的开口52a侧的端部从外周面向径向的外侧突出。该示例的第1卡合体55形成为能够钩挂第2卡合体65的爪状。

另一方面,第2卡合体65设置在保持部件20c的外周壁62中的除周向上的一部分之外的部位。该示例的第2卡合体65具有在与环状壁64相同的平面上从内周壁61的外周面突出到径向的外侧的基部65a(图13以及图14)。进一步地,该示例的第2卡合体65在该基部65a的周向上的两端分别具有可挠性的第1和第2可挠轴部65b、65c(图13以及图14)。该第1和第2可挠轴部65b、65c分别从基部65a的周向上的两端在保持部件20c的筒轴方向且朝向开口63a地分别突出。另外,该第1和第2可挠轴部65b、65c在保持部件20c的径向上配置在与外周壁62同等的位置。另外,进一步地,该示例的第2卡合体65具有将第1和第2可挠轴部65b、65c各自的突出侧的端部连结的卡合部65d(图13以及图14)。该第2卡合体65通过使第1和第2可挠轴部65b、65c弯曲,从而能够将卡合部65d相对于内周壁61向径向移动。

在该锁定机构l中,通过使保持部件20c开始插入嵌合到副屏蔽体52的开口52a侧的端部,从而一边使第2卡合体65弯曲一边使卡合部65d跃上第1卡合体55。然后,在该锁定机构l中,在副屏蔽体52与保持部件20c的嵌合完成时,第2卡合体65的卡合部65d越过第1卡合体55,解除第2卡合体65的弯曲。基于此,在该锁定机构l中,成为能够在外周壁62的筒轴方向卡定第1卡合体55和第2卡合体65的卡合部65d的状态,从而使保持部件20c不会从副屏蔽体52脱离。

此处,副屏蔽体52在开口52a侧的端部的外周面处具备卡定体。该卡定体优选为是从副屏蔽体52的开口52a侧的端部的外周面突出的突出体,且在该外周面设置有多个。另外,保持部件20c在外周壁62具有供该卡定体插入的间隙。在锁定机构l中,在保持部件20c嵌合在副屏蔽体52的开口52a侧的端部并且第1卡合体55与第2卡合体65完成卡合的状态下,该卡定体被插入到间隙。此处,将2个卡定体(第1和第2卡定体56a、56b)设置在副屏蔽体52,并且将2个间隙(第1和第2间隙66a、66b)设置在保持部件20c(图13以及图14)。在该锁定机构l中,在保持部件20c被嵌合在副屏蔽体52的开口52a侧的端部并且第1卡合体55与第2卡合体65完成卡合的状态下,使第1卡定体56a插入到第1间隙66a并且使第2卡定体56b插入到第2间隙66b。

具体地,该示例的第1以及第2卡定体56a、56b在副屏蔽体52的开口52a侧的端部从该外周面向着径向的外侧突出且在副屏蔽体52的筒轴方向上延伸。此处,将第1和第2卡定体56a、56b形成为方体状。而且,该示例的第1以及第2的卡定体56a、56b形成为在副屏蔽体52的开口52a侧的端部的外周面,且在副屏蔽体52的圆周方向上使第1卡合体55存在于这两个卡定体之间。另一方面,通过在外周壁62设置第1和第2间隙66a、66b,从而形成:一个端部62a,构成第1间隙66a的一个壁面;以及另一个端部62b,构成第2间隙66b的一个壁面(图13以及图14)。该示例的第1间隙66a在外周壁62的周向设置在该一个端部62a与第1可挠轴部65b之间(图13以及图14)。另外,该示例的第2间隙66b在外周壁62的周向设置在该另一个端部62b与第2可挠轴部65c之间(图13以及图14)。

第1卡定体56a和第1间隙66a形成和配置为在第1卡定体56a插入到第1间隙66a时,在外周壁62的一个端部62a与第1可挠轴部65b之间,第1卡定体56a的周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在周向分别相对于外周壁62的一个端部62a与第1可挠轴部65b对置配置。然后,第1卡定体56a和第1间隙66a形成和配置为能够抑制副屏蔽体52与保持部件20c之间在周向的相对转动。例如,第1卡定体56a和第1间隙66a形成和配置为:第1卡定体56a的周向上的一端与外周壁62的一个端部62a在周向的间隔以及第1卡定体56a的周向上的另一端与第1可挠轴部65b在周向的间隔分别为在第1卡定体56a能够向第1间隙66a插入的范围内尽可能地窄。基于此,第1卡定体56a在副屏蔽体52与保持部件20c将要在周向相对转动时,相对于外周壁62的一个端部62a或者第1可挠轴部65b在周向被卡定。因此,第1卡定体56a和第1间隙66a能够抑制副屏蔽体52与保持部件20c在周向的相对转动。

同样地,第2卡定体56b和第2间隙66b形成和配置为在第2卡定体56b被插入到第2间隙66b时,在外周壁62的另一个端部62b与第2可挠轴部65c之间,第2卡定体56b的周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在周向分别与外周壁62的另一个端部62b与第2可挠轴部65c对置配置。然后,第2卡定体56b和第2间隙66b形成和配置为能够抑制副屏蔽体52与保持部件20c之间在周向上的相对转动。例如,第2卡定体56b和第2间隙66b形成和配置为:第2卡定体56b的周向上的一端与外周壁62的另一个端部62b的在周向上的间隔以及第2卡定体56b的周向上的另一端与第2可挠轴部65c的在周向上的间隔分别为在第2卡定体56b能够向第2间隙66b插入的范围内尽可能地窄。基于此,第2卡定体56b在副屏蔽体52和保持部件20c将要在周向相对转动时,相对于外周壁62的另一个端部62b或者第2可挠轴部65c在周向被卡定。因此,第2卡定体56b和第2间隙66b能够抑制副屏蔽体52和保持部件20c在周向的相对转动。

该连接器1除了作为第1屏蔽部件的屏蔽罩20b之外,还具有与该屏蔽罩20b电连接的第2屏蔽部件71(图1至图5以及图15)。该第2屏蔽部件71通过从外侧覆盖副屏蔽体52的开口52a侧的端部和从该开口52a被拉出的电线we,从而抑制来自外部的噪声向该电线we入侵。该第2屏蔽部件71形成为筒状,并且对每个端子配件10设置。此处,具有2个第2屏蔽部件71。在该连接器1中,电线we被从已安装在副屏蔽体52的开口52a的保持部件20c拉出到外侧。因此,该示例的第2屏蔽部件71形成为从外侧将副屏蔽体52的开口52a侧的端部、保持部件20c以及从保持部件20c拉出的电线we覆盖。基于此,该第2屏蔽部件71能够抑制来自外部的噪声向从保持部件20c拉出的电线we入侵。具体而言,该示例的第2屏蔽部件71被设置为将导电性的股线编织成筒状且网眼状而得到的编织物。因此,该示例的第2屏蔽部件71具有柔软性,能够追随内侧的电线we的弯曲等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图中,为了便于图示,省略了第2屏蔽部件71的具体形状(网眼等)。

该第2屏蔽部件71利用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形成的捆扎部件(捆扎带75)固定在副屏蔽体52(图4、图5以及图15)。捆扎带75使用本领域公知的捆扎带。例如,捆扎带75从第2屏蔽部件71之上缠绕在第2屏蔽部件71和副屏蔽体52的开口52a侧的端部。该捆扎带75通过紧固而成为圆环状,将第2屏蔽部件71固定在副屏蔽体52的开口52a侧的端部。

此处,捆扎带75在相对于保持部件20c的外周壁62上的开口63a侧的端面62c以及第1和第2卡定体56a、56b的主屏蔽体51侧的端面56a而在副屏蔽体52的筒轴方向对置配置的位置进行缠绕(图15)。基于此,缠绕后构成环状(此处为圆环状)的捆扎带75与该外周壁62的端面62c及第1和第2卡定体56a、56b的端面56a在筒轴方向对置配置。在该示例中,使第1和第2卡定体56a、56b的端面56a相对于外周壁62的端面62c在筒轴方向突出。基于此,第1和第2卡定体56a、56b的端面56a能够用作能够在筒轴方向卡定已紧固的捆扎带75的卡定部。例如,在该连接器1中,在对第2屏蔽部件71产生从副屏蔽体52拔出的方向的拉伸力时,即使捆扎带75与该第2屏蔽部件71一起相对于副屏蔽体52在筒轴方向相对移动,该捆扎带75也能够被第1和第2卡定体56a、56b的端面56a卡定。因此,在该连接器1中,能够保持第2屏蔽部件71紧固在副屏蔽体52的状态。因此,该连接器1能够持续保持副屏蔽体52与第2屏蔽部件71的物理连接且电连接状态,因此,能够抑制屏蔽性能的下降。这样,在该连接器1中,第1和第2卡定体56a、56b具有第2屏蔽部件71对副屏蔽体52的保持功能,并且,具有如前所示的抑制保持部件20c相对于副屏蔽体52的相对转动的抑制功能。因此,与各个功能由不同的部位实现的情况相比,该连接器1能够抑制主体尺寸的增加。

进一步地,在该连接器1中,对每个端子配件10设置屏蔽罩20b的副屏蔽体52,并且,对每个该副屏蔽体52连结第2屏蔽部件71,从而用第2屏蔽部件71分别地覆盖各个电线we。因此,与将捆在一起的各个电线we用1个编织物覆盖的情况相比,该连接器1能够将各个电线we从副屏蔽体52以具有柔软性的状态拉出,因此,能够提高各个电线we的布线路径的自由度。另外,该连接器1由于未将各个电线we完全捆在一起,因此,抑制在各个电线we之间产生热干涉。因此,在该连接器1中,能够抑制各个电线we直径增加,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各个电线we的布线路径的自由度。

然而,在该连接器1中,如前所示地,使端子配件10的电线连接部12从绝缘性的容纳体20a突出,将该鼓出的电线连接部12用导电性的副屏蔽体52覆盖。因此,在该连接器1中,在该导电性的电线连接部12和副屏蔽体52之间存在绝缘体,从而增大了其中间的绝缘距离(空间距离以及爬电距离)。该连接器1具备将电线连接部12和电线we的末端从外侧覆盖的绝缘性的筒部件(以下,称为“绝缘筒”)80(图3至图5、图16以及图17)。

绝缘筒8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形。该示例的绝缘筒80具有将电线连接部12和电线we的末端容纳在内侧的方筒状的筒体81(图4、图5、图16以及图17)。该筒体81的筒轴方向上的一端侧以保持将电线连接部12容纳在内侧的状态插入到第1容纳部件30的容纳空间33。因此,端子配件10与绝缘筒80自身的筒轴方向的一个端部一起被从电连接部11侧的前端经由插入孔34而插入到该容纳空间33。因此,在该连接器1中,优选将第1容纳部件30的插入孔34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并且,以能够嵌入到该插入孔34的方式形成筒体81。在容纳体20a中,以该绝缘筒80的一个端部和电连接部11被容纳在容纳空间33的状态,将第2容纳部件40插入到容纳空间33。

该示例的绝缘筒80在自身的筒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具有卡定爪82(图3、图5、图16以及图17)。在该示例中,在筒体81的筒轴方向的一端侧的至少一处设置有该卡定爪82。该卡定爪82在筒体81的一端侧的外周壁上形成为突出体,并容纳在容纳空间33。该卡定爪82在在一端侧已容纳于容纳空间33的筒体81的筒轴方向能够卡定在第1容纳部件30的外周壁31上的插入孔34的边缘部(图3以及图17)。因此,该卡定爪82能够在将绝缘筒80暂时保持在第1容纳部件30,直到第2容纳部件40容纳在容纳空间33。

进一步地,在该连接器1中,被构成为利用设置在绝缘筒80的被卡定部83(图3、图5、图16以及图17)和设置在第2容纳部件40的卡定部47(图10、图11以及图17),来卡定绝缘筒80相对于容纳体20a向自身的筒轴方向的移动。关于被卡定部83和卡定部47,只要能够进行上述的卡定,任何形状都可以。例如,将被卡定部83和卡定部47中的一个形成为突起状,将另一个形成为供配对侧插入的槽状。该示例的绝缘筒80在自身的筒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具有被卡定部83。在该示例中,将该被卡定部83设置在筒体81的筒轴方向的一端侧。该被卡定部83设置为从该筒体81的一端向筒轴方向突出的片体状的部件。该示例的被卡定部83形成为l字状,并且具有:第1片部83a,从筒体81的一端向筒轴方向突出;以及第2片部83b,与该第1片部83a正交地配置(图16以及图17)。绝缘筒80以与该被卡定部83的l字状截面正交的方向朝向第1容纳部件30的筒轴方向的方式将一个端部从插入孔34插入到容纳空间33。而且,在第2容纳部件40设置有将第2片部83b容纳在容纳空间33中槽状的卡定部47(图10、图11以及图17)。该卡定部47是对每个绝缘筒80的沿着第1容纳部件30的筒轴方向延伸的槽,在第2容纳部件40向容纳空间33插入的同时,使第2片部83b沿着第1容纳部件30的筒轴方向插入。第2片部83b能够利用卡定部47的2个侧壁(沿着筒体81的筒轴方向对置配置的壁)进行卡定。因此,在该连接器1中,能够抑制绝缘筒80相对于容纳体20a、屏蔽罩20b沿着绝缘筒80的筒轴方向的位置偏移。

需要说明的是,该连接器1利用外装部件cb从外侧覆盖第2屏蔽部件71(图1至图5)。外装部件cb例如是波纹管、护罩等,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形。该示例的外装部件cb为了提高电线we的布线路径的自由度,而形成为能够弯曲的部件。例如,该外装部件cb对从保持部件20c拉出的每个电线we设置有能够弯曲的筒部cba、cbb(图1至图3)。该外装部件cb例如通过捆扎带cb0而固定在屏蔽罩20b。

在该连接器1中,第1容纳部件30被容纳在主屏蔽体51的容纳空间51c,并且,安装于电线we的末端且已插入到绝缘筒80的端子配件10被从前端容纳到第1容纳部件30的容纳空间33。在该连接器1中,以该状态将第2容纳部件40插入到容纳空间33。在该连接器1中,为了以固定状态保持这些配件,而对第1容纳部件30、第2容纳部件40和屏蔽罩20b进行螺丝紧固。例如,在该示例的主屏蔽体51中,形成有以自身的筒轴方向为轴线的内螺纹部n(图12以及图14)。第1容纳部件30、第2容纳部件40和屏蔽罩20b通过将外螺丝部件b(图5)拧紧到在该内螺纹部n,从而进行固定。在第1容纳部件30形成有贯通孔37,该贯通孔37使具有内螺纹部n的圆筒状的凸台部51d(图12以及图14)插通其中(图3、图5以及图12)。另外,在第2容纳部件40形成有使外螺丝部件b插通其中的贯通孔48(图3、图5、图11以及图12)。贯通孔37、48以外周壁31的筒轴方向作为轴线。凸台部51d以外周壁51a的筒轴方向作为轴线。因此,第1容纳部件30、第2容纳部件40和屏蔽罩20b通过筒轴方向的轴力而被紧固。

以上示出的连接器1如前所示地,被插入嵌合到配对侧连接器101,并且相对于该配对侧连接器101电连接。因此,以下,针对该配对侧连接器101进行说明。

配对侧连接器101具有相对于端子配件10电连接的配对侧端子110(图18以及图19)。该配对侧端子110对每个端子配件10设置。该示例的配对侧连接器101具有2个配对侧端子110。

配对侧端子110也可以将自身用作触点部。这种情况下,端子配件(以下,称为“配对侧端子配件”)120本身成为配对侧端子110。另一方面,配对侧端子110也可以是在该配对侧端子配件120安装有触点部件130后的端子。

配对侧端子配件120由金属(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等导电性材料成形为阴型。在该示例中,以导电性的金属板作为基材,并且利用切断、弯曲等冲压加工来成形阴型的配对侧端子配件120。

该配对侧端子配件120具有彼此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的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图20以及图21)。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分别形成为具有2个平坦壁面的平板状。在该示例中,将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分别形成为大致矩形的平板状。另外,该示例的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分别形成为同等的形状。在该配对侧端子配件120中,将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的2个壁面中的一个壁面(以下,称为“对置壁面”)121a、122a彼此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图20以及图21)。该对置壁面121a、122a彼此以平行方式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

在该配对侧端子配件120中,将电连接部11插入到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的各自的一端部121b、122b(图20以及图21)之间,并对于该已插入的电连接部11电连接。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形成和配置为:电连接部11的第1壁面11a和第2壁面11b中的一个与各个一端部121b、122b的对置壁面121a、122a中的一个对置配置,并且,第1壁面11a和第2壁面11b中的另一个与该对置壁面121a、122a中的另一个对置配置。也就是说,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形成和配置为:第1壁面11a和第2壁面11b与各个对置壁面121a、122a中的哪一个对置配置都可以。在该示例中,使各个对置壁面121a、122a和第1和第2壁面11a、11b以平行状态对置配置。

该配对侧端子配件120在将自身用作与电连接部11的触点的情况下,在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分别设置触点部(省略图示)。在这种情况下,第1电连接部121将从一端部121b的对置壁面121a朝向第2电连接部122的对置壁面122a凸出而成的凸出部设置为触点部。然后,第2电连接部122将从一端部122b的对置壁面122a朝向第1电连接部121的对置壁面121a凸出而成的凸出部设置为触点部。各个触点部例如具有成为触点的球面,在相对于各个对置壁面121a、122a的正交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各个触点部的间隔比电连接部11的板厚窄。因此,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通过在其间插入电连接部11,从而能够使各个触点部与电连接部11的第1壁面11a和第2壁面11b接触。因此,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在箱体20的第2容纳部件40的端子容纳室41分别相对于电连接部11物理连接且电连接。

在该配对侧端子配件120,利用连结部123将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连结(图20以及图21)。该连结部123将第1和第2电连接部121、122的各自的另一端部121c、122c中的一个侧端部彼此连结。

另外,该配对侧端子配件120具有被固定在后述的箱体140的被固定部124(图20以及图21)。该被固定部124设置在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中的任一方。该示例的被固定部124形成为片状体,并且从第2电连接部122的另一端部122c的连接器插拔方向上的端部突出。此处,使被固定部124朝向相对于第2电连接部122的对置壁面122a正交的方向突出。在该被固定部124形成有用于使后述的外螺丝部件b1插通其中的贯通孔124a。

另一方面,在设置触点部件130的情况下,将该触点部件130分别安装在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该情况进行举例。

触点部件130可以在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分别使用不同的部件,也可以在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使用共用的部件。此处,在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实现触点部件130的共用。

触点部件130通过安装在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各自的一端部121b、122b,从而相对于第1电连接部121以及第2电连接部122分别物理连接且电连接。也就是说,该配对侧端子110具有:彼此处于接触状态的一对第1电连接部121和一个触点部件130的组合;以及彼此处于接触状态的一对第2电连接部122和另一个触点部件130的组合。基于此,该触点部件130能够与已插入到第1和第2电连接部121、122的一端部121b、122b之间的电连接部11的第1壁面11a或者第2壁面11b接触。因此,该触点部件130能够使该电连接部11与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电连接。

触点部件130由金属(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等导电性材料成形为具有弹性。在该示例中,将导电性的金属板作为基材,利用切断、弯曲等冲压加工来成形触点部件130。

触点部件130以使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嵌入的方式成形。因此,触点部件130成形为环状或者筒状。例如,该示例的触点部件130具有:方筒状的2个环状部131,彼此的筒轴方向一致,并且彼此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以及4个连结部132,将各个环状部131连结(图20以及图21)。在各个环状部131的内侧,嵌入有第1电连接部121的一端部121b、第2电连接部122的一端部122b。各个连结部132例如分别配置在2个环状部131的角部,使在筒轴方向相向的角部彼此连结。

进一步地,触点部件130在各个环状部131之间具有至少一个触点部133,该触点部133比各个环状部131朝向外侧突出,并且具有弹性(图20以及图21)。该示例的触点部件130具有以相同的突出量向相同方向突出的多个触点部133。该触点部133将筒轴方向上的两端连结在各个环状部131,并且,将在筒轴方向上中央的最大突出位置设置的曲面作为触点。各个触点部133通过将最大突出位置彼此连结,从而形成假想平面(省略图示)。该示例的假想平面在嵌入有第1电连接部121、第2电连接部122时,以相对于各个对置壁面121a、122a平行的状态对置配置。

在该配对侧连接器101中,该假想平面彼此以在互相平行的状态下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的方式,将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嵌入到各个触点部件130。基于此,各个触点部件130中的各个触点部133彼此在相对于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的各自的对置壁面121a、122a正交的方向对置配置。各个假想平面的间隔比电连接部11的板厚窄。因此,在各个触点部件130中,通过在其间插入电连接部11,从而能够使各个触点部133与电连接部11的第1壁面11a和第2壁面11b接触。因此,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在箱体20的第2容纳部件40的端子容纳室41分别经由触点部件130而与电连接部11物理连接且电连接。

此处,在设置触点部件130的情况下,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可以分别具有上述的触点部(凸出部),也可以不具有上述的触点部(凸出部)。在具有触点部(凸出部)的情况下,无论是否有触点部件130,该配对侧连接器101都能够实现配对侧端子配件120的共用。此处,在第1电连接部121和第2电连接部122未设置触点部(凸出部)。

该配对侧连接器101具有容纳该配对侧端子110的箱体140(图1、图18以及图19)。该箱体140具有:容纳部件150,容纳配对侧端子110(图1、图18以及图19);以及保持部件160,抑制已容纳的配对侧端子110从容纳部件150脱落(图18以及图19)。

容纳部件15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形。该容纳部件150具有:第1容纳体151,容纳一对第1电连接部121和一个触点部件130的组合;以及第2容纳体152,容纳一对第2电连接部122和另一个触点部件130的组合(图1、图18以及图19)。第1容纳体151形成为在使对置壁面121a和一个触点部件130中的触点部133侧露出的状态下包围第1电连接部121和一个触点部件130。第2容纳体152形成为在使对置壁面122a和另一个触点部件130中的触点部133侧露出的状态下包围第2电连接部122和另一个触点部件130。第1容纳体151和第2容纳体152在相对于各个对置壁面121a、122a正交的方向彼此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该间隔设定为不妨碍电连接部11向各个触点部件130之间插入的大小。该容纳部件150对每个配对侧端子110设置该一对第1容纳体151和第2容纳体152。

该容纳部件150具有将连接器插拔方向作为筒轴方向并且使该筒轴方向上的两端开口的筒体153(图1、图18以及图19)。第1容纳体151和第2容纳体152的所有组合从该筒体153的内部空间朝向连接器插入方向延伸,并且从该筒体153的一端的开口153a突出(图1以及图18)。在该筒体153的另一端的开口153b对每个配对侧端子110设置有用于将配对侧端子110插入的插入口153c(图19)。另外,在该筒体153的内侧保持第1容纳体151和第2容纳体152,并且设置有保持配对侧端子110的保持部153d(图19)。配对侧端子110经由插通在贯通孔124a的外螺丝部件b1而固定在保持部153d。在该保持部153d插入嵌合有将该外螺丝部件b1拧紧的内螺纹部件n1(图19)。

该容纳部件150在筒体153的外侧具有用于向电源电路200的箱体201安装的凸缘部154(图1、图18以及图19)。该凸缘部154具有使外螺丝部件b2插通其中的贯通孔154a(图22),并经由该外螺丝部件b2而固定在箱体201(图1)。在该箱体201形成有将该外螺丝部件b2拧紧的内螺纹部n2(图22)。

在筒体153中,比该凸缘部154更靠连接器插入方向侧(也就是说,从箱体201突出的部分)成为与连接器1的箱体20的连接器嵌合部31a的嵌合部(连接器嵌合部)153e(图1、图18以及图19)。在该连接器嵌合部153e的外周面安装有环状的密封部件se11。该连接器嵌合部153e被插入嵌合在连接器嵌合部31a的内侧。密封部件se11存在于连接器嵌合部31a与连接器嵌合部153e之间,并且与双方的壁面紧密贴合。另一方面,筒体153中的比凸缘部154更靠连接器拔出方向侧(也就是说,被埋设于箱体201的部分)成为与保持部件160的嵌合部153f(图18以及图19)。

该保持部件16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成形。该保持部件160在筒体153的另一端的开口153b侧与嵌合部153f嵌合,并且将配对侧端子110的插入口153c堵塞。该保持部件160将嵌合部153f插入嵌合在内侧。该保持部件160在该配对侧连接器101中成为与箱体201的嵌合部。因此,在该保持部件160的外周面安装有环状的密封部件se12(图18以及图19)。

配对侧连接器11采用这样的构成。

连接器1通过如前所示地插入嵌合到该配对侧连接器101,从而相对于该配对侧连接器101电连接(图23以及图24)。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为了保持与配对侧连接器101的嵌合状态(即,与配对侧连接器101的电连接状态)而螺丝紧固在箱体201。该示例中,通过将屏蔽罩20b螺丝紧固于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构成的箱体201,从而实现连接器1向箱体201的固定,并且屏蔽罩20b和第2屏蔽部件71相对于箱体201电连接。此外,箱体201被接地(grounded)。

该示例的连接器1将屏蔽罩20b的连接体53作为用于固定在箱体201的保持体来利用。该示例的屏蔽罩20b中,在2个副屏蔽体52之间存在有连结体53,且在该连接体53处固定在箱体201。

例如,在连接体53形成有使外螺丝部件b0(图1以及图24)的螺纹部b0a插通的贯通孔54(图3以及图4)。该贯通孔54以主屏蔽体51的外周壁51a的筒轴方向为轴线,并在连接体53的片状部53a处形成(图24)。该片状部53a的壁面形成外螺丝部件b0的头部b0b的座面。在该示例中,在外螺丝部件b0的螺纹部b0a侧安装有c环等的卡定部件r,以使片状部53a存在于头部b0b和卡定部件r之间(图1以及图24)。外螺丝部件b0通过将片状部53a夹入在头部b0b和卡定部件r之间,从而绕轴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连结体53。另一方面,在箱体201设置有内螺纹部n0(图1、图22以及图24)。在该示例中,在连接器1和配对侧连接器101的嵌合完成的状态下,使外螺丝部件b0与内螺纹部n0螺纹配合。由此,连接器1能够保持与配对侧连接器101的嵌合状态(与配对侧连接器101的电连接状态)。此外,在连结体53,将套筒等的工具插入头部b0b,而且在该工具形成有用于使头部b0b绕轴转动的操作空间53b(图24)。

以上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由于具备在副屏蔽体52的内侧将电线连接部12和电线we的末端从外侧覆盖的绝缘筒80,所以能够确保在电线连接部12和副屏蔽体52之间期望的绝缘距离。

此处,在现有的连接器中,对电线连接部和电线的末端也容纳于绝缘性的容纳体,并将该容纳体利用屏蔽罩覆盖。说起来,在现有的连接器中,由于与本实施方式的绝缘筒80相当的筒体是与第1容纳部件30一体成形的,而且,现有的连接器相当于将包含该第1容纳部件30在内的容纳体利用屏蔽罩20b的主屏蔽体51覆盖的装置。因此,现有的连接器由于该容纳体的体型变大,所以覆盖该容纳体的屏蔽罩也大型化,从而招致整体的体型的大型化。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的连接器1中,因为将第1容纳部件30和绝缘筒80作为分开的部件来准备,所以容纳体20a和主屏蔽体51的体型的小型化成为可能,从而能够实现整体的体型的小型化。而且,在该连接器1中,第2容纳部件40也具有对该绝缘筒80的位置偏离的抑制功能。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能够在实现体型的小型化的同时,将对手指的向电连接部11的接触的防止功能与在端子容纳部41的电连接部11的拔出的防止功能以及对绝缘筒80的位置偏离的抑制功能一起实现。

然而,在该连接器1中,也可以取代该绝缘筒80而使用现有那样的绝缘胶带、热收缩管来增大电线连接部12和副屏蔽体52之间的绝缘距离。但是,对于绝缘胶带,如果对相对于电线连接部12等的缠绕位置、缠绕次数的管理不严格,则缠绕后的位置、形状会产生偏差。另外,对于热收缩管,若对使其热收缩时的位置等的管理不严格,则热收缩后的位置、形状会产生偏差。这样,绝缘胶带、热收缩管难以确保稳定的质量。然而,绝缘筒80可以利用模具、切削加工等而成形,而且能够抑制相对于容纳体20a的位置偏差,所以能够抑制安装后的位置、形状的偏差。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比现有的连接器更能够实现质量的稳定化。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通过将外螺纹部件b0和内螺纹部n0的螺纹配合状态解除,从而能够将连接器1从配对侧连接器101拔出。而且,该连接器1通过从配对侧连接器101拔出,从而使配对侧端子110的端子插入口43成为露出状态。然而,该连接器1具备接触防止部45以使得操作者的手指不会经由端子插入口43而到达端子配件10的电连接部11。因此,该连接器1能够防止手指向电连接部11的接触。另外,在该连接器1中,具有2个平坦的壁面的平板状的接触防止部45将2个壁面以沿着外周壁31的筒轴方向的状态来形成连通室44。由此,该接触防止部45在其筒轴方向上的刚度较高,从而能够抑制在受到其筒轴方向上的来自手指的负载时的过大的变形。因此,该连接器1在这点上能够提高对手指向电连接部11的接触防止效果。特别地,该连接器1在应对高电流化的情况下,端子配件10、配对侧端子110的体型变大,随之箱体20的体型也大型化,从而端子插入口43被扩大。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也能够防止手指的向电连接部11的接触。

另外还有,在该连接器1中,第2容纳部件40具有接触防止部45所形成的对手指向电连接部11的接触的防止功能以及端子保持部46所形成的在端子容纳室41的电连接部11的拔出的防止功能。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不需要用于实现各个功能的专用部件,从而能够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加,因此能够实现对手指向电连接部11的接触的防止功能和在端子容纳室41的端子连接部11的拔出的防止功能并且抑制成本的上升。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中,对多个极的每个设置端子配件10、电线we、端子容纳室41、缺口部42、端子插入口43、连通室44、接触防止部45、端子保持部46、副屏蔽体52、保持部件20c、第2屏蔽部件71和绝缘筒80的组合。即,该连接器1根据极数来准备该组合即可。因此,该连接器1能够简便地设计与更多的极数对应的结构。

以上所示的各种效果在具备该连接器1的带连接器的电线wh中也同样能够得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