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张杆用引流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5046发布日期:2018-08-08 00:13阅读:8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张杆用引流线夹,属于电网设备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耐张杆是在线路终点或转弯的地方设置的张力杆,在一些很长的直线线路中间也会用到。为限制倒杆或断线的事故范围,既不能让电缆过紧也不能让其过松,需把线路的直线部分划分为若干耐张段,在耐张段的两侧安装耐张杆,耐张杆除承受导线重量和侧面风力外,还要承受沿线路方向的拉力。一般的,在耐张杆上均设有引流线夹,但是,传统的引流线夹存在着拆装不便、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的缺点,而且由于螺栓的紧箍,会对引流线体施加极大的压强,极易导致引流线的老化与损坏。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对引流线侧壁压强小的耐张杆用引流线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对引流线侧壁压强小的耐张杆用引流线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张杆用引流线夹,包括一外侧壁上设有内凹槽的弧形卡板,在该弧形卡板的中段固设有沿径向向外的连接杆,在该连接杆的外端设有连接环,在该连接杆的外端上侧壁上固设有第一轴体,在该第一轴体上旋转固定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铰接有第一弧形压板,在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铰接有第二弧形压板,所述第一弧形压板、第二弧形压板的弧形开口方向与所述弧形卡板的弧形开口方向相同,在所述第一弧形压板、第二弧形压板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内凹槽,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插设有可旋转的第二轴体,在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插设有可旋转的第三轴体,在所述第二轴体与第三轴体上分别设有一正六边形的槽体,在该槽体内设有一通孔,在所述第二轴体的通孔中插设有第一螺杆,在所述第三轴体的通孔中插设有第二螺杆,在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连接一将所述第一螺杆固定于所述第二轴体上的第一螺母,在所述第二螺杆上螺纹连接一将所述第二螺杆固定于所述第三轴体上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在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间设有一中间管体,在该中间管体内设有内螺纹,该中间管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中间管体的端部为正六边形。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弧形卡板的截面为月牙形。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第一弧形压板与第二弧形压板的截面均为月牙形。

进一步优化地,在所述内凹槽中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所述连接环固定于绝缘子吊串带电侧的横担上,旋转所述中间管体,使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夹角变大,然后将引流线、输电电缆置于所述的弧形卡板的内凹槽中,然后旋转所述中间管体,使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夹角变小,所述第一弧形压板和第二弧形压板会向下挤压,将所述引流线、输电电缆固定于所述弧形卡板上;在该过程中,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节省了劳动力,操作方便。

2.所述第一弧形压板和第二弧形压板的弧形设计,可增大所述第一弧形压板、第二弧形压板与引流线、输电电缆的接触面积,减小对引流线侧壁的压强。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对引流线侧壁压强小的优点,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为内凹槽,2为弧形卡板,3为连接杆,4为连接环,5为第一轴体,6为第一固定杆,7为第二固定杆,8为第一弧形压板,9为第二弧形压板,10为第二轴体,11为第三轴体,12为槽体,13为第一螺杆,14为第二螺杆,15为第二螺母,16为中间管体,17为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耐张杆用引流线夹,包括一外侧壁上设有内凹槽1的弧形卡板2,在该弧形卡板2的中段固设有沿径向向外的连接杆3,在该连接杆3的外端设有连接环4,在该连接杆3的外端上侧壁上固设有第一轴体5,在该第一轴体5上旋转固定有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7,在所述第一固定杆6的下端铰接有第一弧形压板8,在所述第二固定杆7的下端铰接有第二弧形压板9,所述第一弧形压板8、第二弧形压板9的弧形开口方向与所述弧形卡板2的弧形开口方向相同,在所述第一弧形压板8、第二弧形压板9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内凹槽1,在所述第一固定杆6上插设有可旋转的第二轴体10,在所述第二固定杆7上插设有可旋转的第三轴体11,在所述第二轴体10与第三轴体11上分别设有一正六边形的槽体12,在该槽体12内设有一通孔,在所述第二轴体10的通孔中插设有第一螺杆13,在所述第三轴体11的通孔中插设有第二螺杆14,在所述第一螺杆13上螺纹连接一将所述第一螺杆13固定于所述第二轴体10上的第一螺母(图中未示出),在所述第二螺杆14上螺纹连接一将所述第二螺杆14固定于所述第三轴体11上的第二螺母15,所述第一螺杆13与所述第二螺杆14的螺纹旋向相反,在所述第一螺杆13与所述第二螺杆14间设有一中间管体16,在该中间管体16内设有内螺纹,该中间管体1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杆13、第二螺杆14螺纹连接,所述中间管体16的端部为正六边形,所述弧形卡板2的截面为月牙形,所述第一弧形压板8与第二弧形压板9的截面均为月牙形,在所述内凹槽1中设有防滑纹17。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所述连接环4固定于绝缘子吊串带电侧的横担上,旋转所述中间管体16,使所述第一固定杆6与所述第二固定杆7的夹角变大,然后将引流线、输电电缆置于所述的弧形卡板2的内凹槽1中,然后旋转所述中间管体16,使所述第一固定杆6与所述第二固定杆7的夹角变小,所述第一弧形压板8和第二弧形压板9会向下挤压,将所述引流线、输电电缆固定于所述弧形卡板2上;在该过程中,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节省了劳动力,操作方便。所述第一弧形压板8和第二弧形压板9的弧形设计,可增大所述第一弧形压板8、第二弧形压板9与引流线、输电电缆的接触面积,减小对引流线侧壁的压强。

所述第二轴体10可旋转的插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杆6上,所述第三轴体11可旋转的插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杆7上,如此设计,可随着所述第一固定杆6及第二固定杆7的转动而改变其角度。所述正六边形的槽体12的设计,可防止所述第一螺杆13、第二螺杆14的转动。所述第一螺母的设计,可将所述第一螺杆13固定于所述第二轴体10上;所述第二螺母15的设计,可将所述第二螺杆14固定于所述第三轴体11上。所述第一螺杆13与所述第二螺杆14的螺纹旋向相反,如此设计,在所述中间管体16的转动下,可改变所述第一螺杆13与所述第二螺杆14之间的距离。所述防滑纹17的设计,可增大所述引流线、输电电缆与所述内凹槽1之间的摩擦力,以增加其夹固稳定性。

综上,本实施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对引流线侧壁压强小的优点,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