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7484发布日期:2018-09-25 20:5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信号电连接器,具体涉及HSC可插拔式车用高速信号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车用咨讯娱乐系统应用越来越丰富,加上人们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系统间的抗电磁干扰(EMI)能力就愈显重要,对连接器的设计要求更高。

市场上现有的产品屏蔽壳铆压线缆处为两片试分离设计,不能实现全封蔽,抗电磁干扰(EMI)效果有限。无法满足新一代车用信号线缆连接器的新的更高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提高来连接器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实现高速信号的稳定传输,同时结构上实现紧凑化设计。

为达到以上目的,一种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包括塑胶外壳, 塑胶本体,接线端子,屏蔽壳,屏蔽环,后盖和线缆;其中线缆包括芯线外被和芯线导体;其中接线端子插进塑胶本体里面;其中屏蔽环一端扣紧线缆的芯线外被;其中线缆插入屏蔽环后线缆的芯线导体插入接线端子;其中插了接线端子的塑料本体和屏蔽环一起压进屏蔽壳一端内;其中屏蔽壳压进塑胶外壳内;其中后盖与塑胶外壳匹配,所述后盖插入塑胶外壳内。

进一步优化,所述屏蔽壳一端为圆形一端为方形,屏蔽壳采用一体式设计,通过压的方式与屏蔽环,线缆编织铆压到一起,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及良好的信号完整性。

进一步优化,所述屏蔽环为一端为大圆一端为小圆结构;大圆一端连接线缆;小圆一端用于扣紧芯线外被。

进一步优化,塑胶外壳由塑胶制成,呈方形槽状结构。

进一步优化,所述塑胶外壳内侧设有卡槽,所述后盖上设有卡边和卡点;所述后盖两侧设有扣孔;所述后盖的卡边与塑料外壳的卡槽互相匹配。后盖通过卡边和卡槽的插进塑料外壳,后盖用卡点和两侧扣孔与塑胶外壳卡稳固定。塑胶外壳与后盖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方便安装。

进一步优化,所述塑胶本体为带有至少四个方形孔的方形塑胶本体;所述塑胶本体的至少为四个方形孔为插入接线端子。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对于已披露的技术方案,本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创新点在于屏蔽壳采用一体式设计,通过压的方式与屏蔽环,线缆编织铆压到一起,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及良好的信号完整性。从而满足新一代车用高速连接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立体视图

图2是一种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爆炸图

图3是屏蔽壳铆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和图3,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附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包括塑胶外壳1, 塑胶本体2,接线端子3,屏蔽壳4,屏蔽环5,后盖6和线缆7;其中线缆7包括芯线外被和芯线导体;其中接线端子3插进塑胶本体2里面;其中屏蔽环5一端扣紧线缆7的芯线外被;其中线缆7插入屏蔽环5后线缆的芯线导体插入接线端子3;其中插了接线端子3的塑料本体2和屏蔽环5一起压进屏蔽壳4一端内;其中屏蔽壳4压进塑胶外壳1内;其中后盖6与塑胶外壳1匹配,所述后盖6插入塑胶外壳1内。屏蔽壳4一端为圆形一端为方形,屏蔽壳4采用一体式设计,通过压的方式与屏蔽环5,线缆7编织铆压到一起,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及良好的信号完整性。屏蔽环5为一端为大圆一端为小圆结构;大圆一端连接线缆7;小圆一端插入接线端子3。塑胶外壳1由塑胶制成,呈方形槽状结构。塑胶外壳1内侧设有卡槽,所述后盖6上设有卡边和卡点;所述后盖6两侧设有扣孔;所述后盖6的卡边与塑料外壳1的卡槽互相匹配。后盖6通过卡边和卡槽的插进塑料外壳1,后盖6用卡点和两侧扣孔与塑胶外壳1卡稳固定。塑胶外壳1与后盖6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方便安装。塑胶本体2为带有至少四个方形孔的方形塑胶本体;塑胶本体2的至少为四个方形孔为插入接线端子3。

如附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高速信号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接线端子3插进塑胶本体2里面;屏蔽环5一端插入接线端子3;插了接线端子3的塑料本体2和屏蔽环5一起压进屏蔽壳4一端内;屏蔽壳4压进塑胶外壳1内;后盖6插入塑胶外壳1内。屏蔽壳4采用一体式设计,通过压的方式与屏蔽环5,线缆7编织铆压到一起,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及良好的信号完整性。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