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模组装配铜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773发布日期:2018-11-07 21:11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装配铜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新能源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一,为电动汽车提供能源的汽车电池也迎来发展的机遇。动力电池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注重电池的模组化,电池的模组化能提高动力电池的生产效率,降低电池的人工成本在进行电池模组装配过程中,模组支架和各板之间缺乏稳固的连接,很容易装错;其次,装配复杂,需要周向打孔固定模组内部。

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动力电池内部模组装配的新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装配铜片结构,从而实现动力电池模组稳定装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动力电池模组装配铜片结构,包括铜片本体,所述铜片本体内设有若干组等距间隔分布的通孔位,各通孔位与镍片本体内的焊接孔位相对应,各通孔位与电芯位置相对应,相邻通孔位之间设有向铜片本体底部延伸的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为扁平的条形结构,所述插接件与所述镍片本体内插接孔相对应匹配,所述铜片本体的中部设有贯通所述铜片本体两端的抗震槽。

具体的,所述动力电池模组镍片结构还包括电芯支架、设于电芯支架内的若干均布放置的电芯。

具体的,各组所述通孔位之间设有若干均布设置的第二孔位。

具体的,所述第二孔位与所述镍片本体内的第一孔位相对应。

具体的,所述第二孔位与各电芯间的间隙位相对应,所述第一孔位和所述第二孔位均为散热孔位。

具体的,所述抗震槽为波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模组装配铜片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镍片本体内焊接部的结构,增加了与电芯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焊接操作;铜片本体内的插接件与插接孔相对应配合,紧密连接结构,保证了铜片本体承载电流的能力;连接件的两种连接固定方式,增加了动力电池模组的可拆卸能力,方便快速定位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镍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铜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镍片本体、11焊接孔位、111第一弧形部、112第二弧形部、12焊接部、121第一焊接部、122第二焊接部、123延伸端、13焊接凸包、14插接孔、15第一孔位、16凹陷部;

2铜片本体、21通孔位、22插接件、23第二孔位、24凸出部、25抗震槽;

3连接件、31折弯部、32定位柱、33第一固定片、34第二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照图1-5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动力电池模组装配结构,包括镍片本体1、铜片本体2、以及装配镍片本体1和铜片本体2的连接件3;

其中,动力电池模组装配结构还包括电芯支架(图中未示出)、设于电芯支架内的若干均布放置的电芯(图中未示出);

镍片本体1底部设有电芯支架,电芯支架为方形的框体结构,电芯支架的一侧顶部设有若干定位槽,本实施例中定位槽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施例中镍片本体1为方形结构,镍片本体1内设有若干组等距间隔分布的焊接孔位11,各焊接孔位11内设有若干焊接部12;焊接孔位11包括两侧对称外凸的第一弧形部111和第二弧形部112;焊接部12包括设于第一弧形部111内的第一焊接部121、设于第二弧形部112内的第二焊接部122;第一焊接部121的端部设有延伸出第一弧形部111的延伸端123;

各焊接部12与焊接孔位11仿形设置并沉入焊接孔位11下方,各焊接部12的底部设有凸出的焊接凸包13,各焊接部12与电芯的顶部相对应设置,焊接凸包13与电芯的极耳相对应贴合,焊接部12的弧形结构增大了与电芯的接触面积,方便焊接操作,当镍片本体1发生震动时,不易偏移。

相邻焊接孔位11之间设有插接孔14,插接孔14为扁平的条形结构。各组焊接孔位11之间设有若干均布设置的第一孔位15,第一孔位15与各电芯间的间隙位相对应。

镍片本体1的两侧边缘的顶部分别设有凹陷部16,凹陷部16的表面为半圆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铜片本体2为方形结构,铜片本体2内设有若干组等距间隔分布的通孔位21,各通孔位21与镍片本体1内的焊接孔位11相对应,各通孔位21与电芯位置相对应;

相邻通孔位21之间设有向铜片本体2底部延伸的插接件22,插接件22为扁平的条形结构,插接件22与镍片本体1内插接孔14相对应匹配。

各组通孔位21之间设有若干均布设置的第二孔位23,第二孔位23与第一孔位15相对应,第二孔位23与各电芯间的间隙位相对应。第一孔位15和第二孔位23均为散热孔位,各组间隔设置有利于电芯发散热量。

铜片本体2的两侧边缘的底部分别设有凸出部24,凸出部24的表面为半圆形结构,凸出部24与凹陷部16相对应嵌合。

铜片本体2的中部设有贯通铜片本体2两端的抗震槽25,抗震槽25为波形结构,抗震槽25有效缓解电池模组结构因震动带来的变形问题。

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件3将镍片本体1和铜片本体2装配,连接件3包括U型的折弯部31、设于折弯部31底部的定位柱32;

折弯部31内卡接铜片本体2和镍片本体1的侧边,铜片本体2和镍片本体1贴合设置;定位柱32与电芯支架内的定位槽相对应卡接;

连接件3还包括设于镍片本体1的端部的若干第一固定片33、设于铜片本体2的端部的第二固定片34;第二固定片34与第一固定片33的位置相对应设置,第二固定片34包裹第一固定片33的外侧,第一固定片33和第二固定片34均贴合延伸至电芯支架的侧边,第一固定片33和第二固定片34内均开设有固定孔(图中未示出),固定孔内通过固定件将第一固定片33和第二固定片34固定于电芯支架。

连接件3的折弯部31作为灵活定位端,连接件3的第一固定片33和第二固定片34作为可拆卸定位端,整体结构方便拆卸个更换。

应用本实施例时,镍片本体1内焊接部的结构,增加了与电芯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焊接操作;铜片本体2内的插接件22与插接孔14相对应配合,紧密连接结构,保证了铜片本体2承载电流的能力;连接件3的两种连接固定方式,增加了动力电池模组的可拆卸能力,方便快速定位安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