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跌落式熔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388发布日期:2018-11-07 21:0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跌落式熔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行业配供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跌落式熔断器。



背景技术:

熔断器是最简单的保护电器,它用来保护电气设备免受过载和短路电流的损害;跌落式熔断器是10kV配电线路分支线和配电变压器最常用的一种短路保护开关,它具有经济、操作方便、适应户外环境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10kV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一次侧作为保护和进行设备投、切操作之用。但是因为跌落式熔断器是在户外工作,裸露的工作器件常经受风吹雨打和灰尘的侵袭,导致器件生锈或者连接部的不能迅速分离,熔断器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跌落式熔断器。

其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跌落式熔断器,包括壳体和熔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侧门、出线口、熔丝跌落口,所述熔断保护装置包括上接线端子、压释冒、上盖、上接触头、上动接触棒、熔丝管、辅助弹簧、跳脱器、下静接头、下接线端子、高强度绝缘子;所述高强度绝缘子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上盖与所述上接线端子连接,上接触头与所述上接线端子连接,所述熔丝管固定在所述上盖与跳脱器之间,所述辅助弹簧与下静接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强度绝缘子通过硬质绝缘塑料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上接线端子与上盖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静接头表面进行镀银处理,镀银深度为3μm。

优选的,所述上接线端子与下接线端子采用双槽设计,所述上接线端子与下接线端子表面镀锡,深度为3μm。

优选的,所述出线口与侧门设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顶为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壳体能够阻挡外界环境对熔断器的影响,避免了器件的腐蚀与灰尘的进入,同时,辅助弹簧能够增强跳脱器在电路遇到短路和过载情况时,熔丝管的跌落能力,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机分体式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上接线端子、3-压释冒、4-上盖、5-上接触头、6-上动接触棒、7-侧门、8-熔丝管、9-辅助弹簧、10-跳脱器、11-下静接头、12-熔丝跌落口、13-下接线端子、14-螺栓、15-高强度绝缘子、16-出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为一种跌落式熔断器,包括壳体1和熔断保护装置17,壳体1设有侧门7、出线口16、熔丝跌落口12,熔断保护装置17包括上接线端子2、压释冒3、上盖4、上接触头5、上动接触棒6、熔丝管8、辅助弹簧9、跳脱器10、下静接头11、下接线端子13、高强度绝缘子15。高强度绝缘子15固定在壳体1上,上盖4与上接线端子2连接,上接触头5与上接线端子2连接,熔丝管8固定在上盖4与跳脱器10之间,辅助弹簧9与下静接头11连接。

进一步的,高强度绝缘子15通过硬质绝缘塑料固定在壳体1上,硬质塑料尾端通过螺栓固定壳体上。

进一步的,上接线端子2与上盖4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下静接头11表面进行镀银处理,镀银深度为3μm。

进一步的,上接线端子2与下接线端子13采用双槽设计,上接线端子2与下接线端子13表面镀锡,深度为3μm。

进一步的,出线口16与侧门7设有挡板。

进一步的,壳体1上顶为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壳体1能够阻挡外界环境对熔断器的影响,避免了器件的腐蚀与灰尘的进入,同时,辅助弹簧9能够增强跳脱器10在电路遇到短路和过载情况时,熔丝管的跌落能力,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及说明,但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可取得的优点受此限制,凡是本实用新型实践过程中可能对结构的简单变换、和/或一些实施方式中实现的优点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