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避雷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7743发布日期:2018-09-25 20:53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电防护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拆卸的避雷针。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大自然的灾害,通常在高的建筑物上都安装避雷针,由于避雷针针头是尖的,所以静电感应时,导体尖端能够聚集较多的电荷。避雷针又与电云层形成一个电容器,由于它较尖,即这个电容器的两极板正对面积很小,电容也就很小,也就是说它所能容纳的电荷很少。而它又聚集了大部分电荷,所以,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入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进而保证了它的安全。现有的避雷针均不可拆卸,再加上避雷针长度都很长,将其运输和安装至建筑物顶端时十分不便;且现有的避雷针长度均不可调节,引雷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的避雷针,能够使避雷针的运输和安装更加便捷,且能干对避雷针的长度进行调节,增强引雷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的避雷针,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的支撑柱, 所述支撑柱的端部设置有避雷针头,所述支撑柱与避雷针头的连接处设置有避雷针球,所述底板、支撑柱、避雷针头和避雷针球均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接地电极,所述支撑柱从下到上分体设置成柱体一和柱体二,所述柱体一套设于柱体二外且与柱体二竖直滑移连接,所述柱体二底端于外表面固定有弹簧跳珠,所述柱体一沿轴向间隙设置有若干与弹簧跳珠相互配合的限位孔,所述柱体二外表面于弹簧跳珠上方开设有与限位孔相互配合的连接孔,所述限位孔与连接孔通过销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柱体一内表面于弹簧跳珠对应位置处沿轴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延伸至每个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避雷针头包括角钢本体,角钢本体包括两条垂直设置的钢片,钢片的外沿冲压出若干芒刺,所述芒刺与角钢本体的轴向垂直,且所述芒刺等距离设置在钢片外沿,所述两条钢片上设置的芒刺等距离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柱体一底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底座。

该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支撑柱分体设置成内外套设的柱体一和柱体二,在运输和安装时,可将其进行拆卸,使安装和运输更加便捷;且通过选择不同的限位孔位置,可以实现支撑柱的高度调节,增强引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的避雷针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避雷针头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柱;21、柱体一;22、柱体二;211、限位孔;212、导向槽;213、底座;221、弹簧跳珠;222、连接孔;3、避雷针头;31、钢片;311、芒刺;4、避雷针球;5、接地电极;6、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的避雷针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与图3所示,这种可拆卸的避雷针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底板1、位于底板1上方的支撑柱2、避雷针球4和避雷针头3,底板1、支撑柱2、避雷针头3和避雷针球4均由导电材料制成,底板1上还设置有接地电极5,可以方便避雷针进行接地;支撑柱2从下到上分体设置成柱体一21和柱体二22,柱体一21套设于柱体二22外且与柱体二22竖直滑移连接,柱体二22底端于外表面固定有弹簧跳珠221,柱体一21沿轴向间隙设置有若干与弹簧跳珠221相互配合的限位孔211,柱体二22可沿着柱体一21内壁上下滑动,并通过将弹簧跳珠221移动至限位孔211处实现固定,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不同的限位孔211位置,来改变支撑柱2的长度,进而改变避雷针的长短,增强引雷效果;本实施例柱体二22外表面于弹簧跳珠221上方还开设有与限位孔211相互配合的连接孔222,当弹簧跳珠221移至限位孔211后,通过销轴6将连接孔222与上方的限位孔211实现连接,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某些支撑柱2本身重量较重,单纯通过弹簧跳珠221进行限位牢固性较差),当需要运输与安装时,先拔出销轴6,再用力按压弹簧跳珠221,将柱体二22滑出柱体一21内,拆卸后进行安装或运输,更加便捷。

如图3所示,柱体一21内表面于弹簧跳珠221对应位置处沿轴向开设有导向槽212,导向槽212延伸至每个限位孔211,本实施例中的导向槽212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上下滑动柱体二22时,将弹簧跳珠221沿着导向槽212内进行滑动即可,使拆装更加方便。

如图2所示,避雷针头3包括角钢本体,角钢本体包括两条垂直设置的钢片31,钢片31的外沿冲压出若干芒刺311,即钢片31与芒刺311一体制成,芒刺311与角钢本体的轴向垂直,垂直设置可有效的提高芒刺311引电效果,且芒刺311等距离设置在钢片31外沿,两条钢片31上设置的芒刺311等距离交错设置,这样可以保证芒刺311周围引电均匀性。

如图1所示,柱体一21底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底座213,可以使支撑柱2重心更低,提高支撑柱2的稳定性,防止其发生倾倒。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