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7896发布日期:2018-10-19 22:1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用装置,具体为一种储能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对绿色出行与环保理念的提倡,电力作为清洁能源被广泛使用,其中尤其以电动汽车应用最多,不断延伸到轨道交通、智能装备、工业储能领域。其动力储能由多个电芯串并联组成,然后使用绝缘材料、钣金进行装配。但是其抗震基本没有,整体完全采用刚性连接,并且壳体使用不锈钢、冷轧板材料居多,最后造成产品抗震性差、产品笨重,搬运吃力等因素最终放弃部分市场应用。

随着各行业对储能空间的利用率要求越来越高,行业都希望拥有体积小、空间利用率高的储能箱。设计人员都在走小型化的设计路线,来满足各应用的要求。

同时随着消费水平的增长,人们对产品实用性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希望设计的储能箱实现便携式搬运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设计合理,具备抗震功能的新的储能箱。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储能箱,包括外壳和由外壳包围在内的模组,外壳的底部固定于底板,顶部设置有上盖;在模组和底板之间设置有下缓冲垫,在模组和上盖之间设置有上缓冲垫;所述模组由若干个电芯串联所得,并通过设置于上方的上栅板和设置于下方的下栅板固定;模组两端的电芯电极极柱为模组的正负极柱,且位于模组前侧;在该前侧还设置有若干储能箱功能电气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外壳和底板均由铝合金制得。

进一步地,所述下缓冲垫粘贴于底板上,上缓冲垫粘贴于上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栅板和下栅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布置线束的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箱电气控制模块包括分流器、BMS板、DC/DC模块和接触器,BMS板与电芯电连接,分流器、DC/DC模块和接触器均与BMS板电连接,在DC/DC模块与BMS板之间还设置有按钮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BMS板设置于模组前侧中部,BMS板左侧为分流器,右侧为DC/DC模块和接触器,DC/DC模块位于接触器上方,在BMS板上还设置有诊断连接器,按钮开关设置于DC/DC模块外侧。

进一步地,电芯还串联有充放电连接器,所述充放电连接器、诊断连接器和按钮开关从开设于外壳对应位置的孔穿出,方便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向外壳外侧延伸,在该延伸处安装有拉手。

进一步地,所述拉手位于储能箱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和模组之间、模组与底板之间通过螺栓紧固,将缓冲垫与模组强制紧密贴合,起到显著的抗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箱,在电芯排布中考虑到了产品的抗震性能,利用缓冲垫的高强度弹性有效降低振动对电芯造成的损坏。将起到均衡、控制等作用的分流器、BMS板等排布在模组的侧面,便于线路连接、更换维护,同时正负极输出预留在同一侧,方便多个储能箱进行串并联安装。上盖、外壳和底板采用铝合金材料,有效降低产品的重量。本实用新型还在底板增加了拉手设计,实现方便搬运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储能箱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能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储能箱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2-外壳,3-底板,4-拉手,5-充放电连接器,6-诊断连接器,7-按钮开关,8-模组,8.1-上栅板,8.2-下栅板,8.3-线槽,8.4-正负极极柱,8.5-电芯,9-上缓冲垫,10下缓冲垫,11-分流器,12-BMS板,13-DC/DC模块,14-接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为方便描述,将正负极柱8.4所在一侧定义为前侧,与该侧相对的一侧为后侧,另外两侧为左右侧。

如图1、图2所示,该储能箱包括上盖1、外壳2和底板3,外壳2底部固定于底板3,上盖2设置在外壳2的顶部,在外壳2内设置有模组8。上盖1、外壳2和底板3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得,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产品的重量。

在模组8和底板3之间设置有下缓冲垫10,下缓冲垫10粘贴在底板3上;所述模组8由若干个电芯8.5串联所得,并通过设置于上方的上栅板8.1和设置于下方的下栅板8.2固定,上栅板8.1和下栅板8.2上开设有若干线槽8.3,线槽8.3内布置电压、温度采集线束。

在模组8和上盖1之间设置有上缓冲垫9,该上缓冲垫9粘贴于上栅板8.1上;模组8两端的电芯电极极柱为模组8的正负极柱8.4,且位于模组8前侧;在该前侧还设置有分流器11、BMS板12、DC/DC模块13和接触器14,BMS板12与模组8的电芯8.5电连接,分流器11、DC/DC模块13和接触器14均与BMS板12电连接,在DC/DC模块13与BMS板12之间还设置有按钮开关7。各部件的安装位置为:BMS板12设置于模组8前侧的中部,BMS板12左侧为分流器11,右侧为DC/DC模块13和接触器14,DC/DC模块13位于接触器14上方,在BMS板12上还设置有诊断连接器6,按钮开关7设置于DC/DC模块13外侧。电芯8.5串联有充放电连接器5,充放电连接器5有两个端口,分别用于电芯8.5的充电和放电,可设置于诊断连接器6的两侧。充放电连接器5、诊断连接器6和按钮开关7从开设于外壳2对应位置的孔穿出,便于操作。充放电连接器5的其中一个为充电连接器,一个为放电连接器,目的是便于产品在后期进行多个串并联的操作易于实现;当产品的控制参数需要调整的情况下,诊断连接器6就可以实现调整功能;当储能箱需要断电时,操作按钮开关7可以实现。

底板3向外壳2外侧延伸,在该延伸处安装有拉手4,位于储能箱的左右两侧,且每侧安装有两个,在产品需要搬运的过程中起到便捷的特点。

所述上盖1和模组8之间、模组8与底板3之间通过螺栓紧固。

该储能箱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组装:底板3上粘贴下缓冲垫10;再把模组8安装在下缓冲垫10上,然后按照图4的电路图把BMS板12、分流器11、DC/DC模块13、接触器14通过线束进行安装;再把外壳2安装固定到底板3上,对模组8以及安装在模组8上的BMS板12、分流器11、DC/DC模块13、接触器14等起到保护作用;再安装充放电连接器5、诊断连接器6、按钮开关7;再把上缓冲垫9粘贴到模组8上,然后把上盖1与产品的整体进行装配。以上的安装细节均使用螺栓进行刚性连接,特别是上盖1、外壳2、底板3通过螺栓强制让缓冲垫与模组紧密贴合在一起,模组8依赖缓冲垫的弹性进行抗震保护。

产品的主体组装完成后,最后在底板3上安装拉手4,最终实现整个储能箱的装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