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7879发布日期:2018-10-19 22:1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绿色汽车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各国都面临着石油紧缺得紧张局面,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电池通常为箱体结构,传统的电池更换不便,长期更换螺栓也会产生松动,当单体电芯热失控发生时,由于电芯温度会快速剧烈升高产生热失控电芯会快速将热量传递到相邻电芯并迅速产生大量热能造成安全事故,由于汽车行驶时经常面临行驶在颠簸路况的问题,而汽车的颠簸受到的冲击力会传递到电池上,对电池造成破坏,影响电池使用寿命。

申请号为CN201621276338.0的专利披露了一种汽车电池结构及汽车包括电池壳体以及位于电池壳体内部的多个电芯,相邻两个电芯之间设置有隔热部件,隔热部件包括由相变材料构成的第一结构部以及由非相变材料构成的第二结构部,解决了现有的动力电池对于热失控的处理方式,但该专利缺少防震结构,汽车的颠簸受到的冲击力会传递到电池上,对电池造成破坏,影响电池使用寿命,且安装不合理,不能有效防止电池的稳定安装,避免电池松动对汽车造成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利于节约环保,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包括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内部的若干个电芯,其中,所述电池壳体内有若干个凹槽,所述电芯位于凹槽内,每个凹槽顶端有塞式防水透气阀;所述凹槽与电芯之间有隔热层,隔热层包括防滑层及缓冲层;所述相邻凹槽之间有对应的活动连接的隔板,所述隔板内含有缓冲组件,所述凹槽底部有防震层,所述防震层底部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池壳体及凹槽电芯的设计,减少了电芯的震动,防止电芯之间产生热失控,隔热层的设计及塞式防水透气阀的设计利于整个结构散热,且凹槽底部防震层的设计进一步减少了电芯的震动,防止电芯损坏,延长电芯使用寿命。

优选的,上述塞式防水透气阀为硅胶材质的透气阀,硅胶材质防止污染,整个装置轻便。

优选的,上述每个电芯顶部两侧有弧形把手,利于电芯的放置及提取。

优选的,上述缓冲组件包括两层缓冲层及两层缓冲层之间水平安装的若干个缓冲弹簧,缓冲层及弹簧都能利于电池结构的稳定,防止震动。

优选的,上述防滑层上有防滑凸起,结构简单,加强防滑效果。

优选的,上述防震层底部四周为圆弧结构,利于电芯的稳定放置,减少电芯的震动,使电芯与凹槽底部紧密结合。

优选的,上述塞式防水透气阀包括矩形塞及矩形塞底部的电芯凹槽和上方的塞盖,所述矩形塞上有通孔,所述塞盖上有透气孔,塞式防水透气阀结构的设计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及电芯的设计,便于放置,加上通孔及散热孔的设计双层提高散热效率。

防水透气阀是用膨化的聚四氟乙烯做透气膜体,其微观下是微孔状结构,利用气体分子与液体及灰尘颗粒的体积大小数量级差,让气体分子通过,而液体、灰尘无法通过,从而实现防水透气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池壳体及凹槽电芯的设计,减少了电芯的震动,防止电芯之间产生热失控,隔热层的设计及塞式防水透气阀的设计利于整个结构散热,且凹槽底部防震层的设计进一步减少了电芯的震动,防止电芯损坏,延长电芯使用寿命,增强电池结构的安全和操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塞式防水透气阀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缓冲组件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1的防滑层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1的防震层结构图;

其中,1-电池壳体,2-电芯,201-弧形把手,3-凹槽,4-缓冲组件,401-缓冲层,402-缓冲弹簧,5-塞式防水透气,501-矩形塞,5011-通孔,502-电芯凹槽,503-塞盖,5031-透气孔,6-防震层,601-圆弧结构,602-散热孔,7-隔热层,701-防滑层,7011-防滑凸起,702-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如下实施方案,如图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包括电池壳体1、电池壳体1内部的六个电芯2,每个电芯2顶部两侧有弧形把手201;其中,电池壳体1内有六个凹槽3,电芯位于凹槽3内,凹槽3顶端有材质为硅的塞式防水透气阀5;凹槽3与电芯2之间有隔热层7,隔热层7包括防滑层701及缓冲层702,防滑层701上有防滑凸起7011;相邻凹槽3之间有对应的活动连接的隔板,隔板内含有缓冲组件4;缓冲组件4包括两层缓冲层401及两层缓冲层401之间水平安装的若干个缓冲弹簧402;凹槽3底部有防震层6,防震层6底部四周为圆弧结构601;防震层601底部有散热孔602,塞式防水透气5阀包括矩形塞501及矩形塞501底部的电芯凹槽502和上方的塞盖503,矩形塞501上有通孔5011,塞盖503上有透气孔5031。

本实用新型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