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7683发布日期:2018-09-25 20:5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力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卖场照明为顾客营造了一个舒服、快捷、清晰的购物环境,能提升顾客的购物欲,使顾客很自然的看清期望中的尽可能多而全的商品及其相关信息,从而满足相关商业照明设施要求。

货架区照明属于卖场照明的一个必要部分,为避免凌乱分散的电源接线方式,根据市场发展要求,利用轨道取电供货架照明用途已成为发展趋势。因此,创新设计用于多功能展架低压照明的内置轨道便捷可靠取电技术方式、并利用展架支架挂取实现方便快捷取电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其可便于取电组件取电,又可避免电源线凌乱分布,进而提高了电力使用的安全性能,同时取电组件既是取电头又是承载货架板,即可有效利用货架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包括,带电组件,包括导电件和安装件,所述导电件的两端卡合于所述安装件的第一槽口内;承载组件,设置于所述带电组件外围;以及,取电组件,穿过所述承载组件的组装孔与所述导电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电件包括防护导轨和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设置于所述防护导轨的第一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导轨上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二凹槽卡合在所述第一槽口的凸起外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件还包括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与第一槽口同侧设置,且所述第二槽口与组装孔垂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支管,所述组装孔开设于所述支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件卡合在所述支管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取电组件包括输电件和支撑件,所述输电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电件包括取电插头、导线和第二导电体,所述取电插头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电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导电体固定于所述支撑件的挂钩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导电体的触头与所述第一导电体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导电体的弹性体卡于所述第二槽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设置的带电组件隐蔽安装固定在支管内,可便于取电组件取电,又可避免电源线凌乱分布,进而提高了电力使用的安全性能,同时取电组件既是取电头又是承载货架板,即可有效利用货架空间,更好的展示货架商品,为顾客营造温馨舒适的购物环境,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导电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导电件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安装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取电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导电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便控接头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固定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旋转件局部一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旋转件局部二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便控接头部件使用一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第三个实施例的所述便控接头部件使用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一种外挂式轨道取电装置包括带电组件100,包括导电件101和安装件102,导电件101的两端卡合于安装件102的第一槽口102a内;承载组件200,设置于带电组件100外围;以及,取电组件300,穿过承载组件200的组装孔201与导电件101连接。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包括带电组件100、承载组件200和取电组件300,三者相互配合,可实现本实用新型便于取电以及可避免电源线凌乱分布导致不安全的事故发生,进一步的,带电组件100,用于与外接电源线连接,实现导电的作用,是本实用新型必不可少的机构,其包括导电件101和安装件102,导电件101的两端分布对应卡合于两个安装件102的第一槽口102a内,即安装件102可起到稳固定导电件101的作用;而承载组件200,起到保护带电组件100以及承载取电组件300的作用,其设置于带电组件100外围,即可实现安装件102卡合在承载组件200的支管202内,且支管202上开设有组装孔201;取电组件300,既是取电头又是承载货架板,其穿过承载组件200的组装孔201与导电件101连接,实现取电的过程,货架板位于两个水平取电组件300上。

其中,导电件101包括防护导轨101a和第一导电体101b,第一导电体101b设置于防护导轨101a的第一凹槽101a-1内,而防护导轨101a上还设置有第二凹槽101a-2,第二凹槽101a-2与第一凹槽101a-1对称设置,且第二凹槽101a-2卡合在第一槽口102a的凸起102a-1外围,即实现了防护导轨101a通过安装件102与承载组件200固定,进一步的,防护导轨202a采用非导电材料制成,非导电材料有陶瓷、塑料、泡沫等,根据使用需要优选,防护导轨202a由陶瓷材料构建,陶瓷具有抗撞击、防潮、防火等特性,优选的,第一导电体101b为铜线,且铜线的一端与便控接头部件Z连接。

其中,安装件102还包括第二槽口102b,第二槽口102b与第一槽口102a同侧设置,且第二槽口102b与组装孔201垂直设置,较好的,安装件102为“十”字型结构,可根据使用需要设置第二槽口102b和第一槽口102a个数,图中个数仅作参考。

参照图6~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取电组件300包括输电件301和支撑件302。具体的,参见图1,其主体结构包括带电组件100、承载组件200和取电组件300,三者相互配合,可实现本实用新型便于取电以及可避免电源线凌乱分布导致不安全的事故发生,进一步的,带电组件100,用于与外接电源线连接,实现导电的作用,是本实用新型必不可少的机构,其包括导电件101和安装件102,导电件101的两端分布对应卡合于两个安装件102的第一槽口102a内,即安装件102可起到稳固定导电件101的作用;而承载组件200,起到保护带电组件100以及承载取电组件300的作用,其设置于带电组件100外围,即可实现安装件102卡合在承载组件200的支管202内,且支管202上开设有组装孔201;取电组件300,既是取电头又是承载货架板,其穿过承载组件200的组装孔201与导电件101连接,实现取电的过程,货架板位于两个水平取电组件300上。而取电组件300包括输电件301和支撑件302,支撑件302用于承载输电件301,故输电件301安装在支撑件302上;进一步的,输电件301包括取电插头301a、导线301b和第二导电体301c,取电插头301a通过导线301b与第二导电体301c连接,且第二导电体301c固定于支撑件302的挂钩302a的一侧,而导线301b内嵌与支撑件302内,取电插头301a位于支撑件302下侧,优选的,第二导电体301c为铜片,挂钩302a为“L型结构”,支撑件302为双层三角形板,其第二导电体301c的触头301c-1与第一导电体101b相连接,实现将第一导电体101b上的电传输至第二导电体301c上,且触头301c-1为“F”型结构,而第二导电体301c的弹性体301c-2卡于第二槽口102b内,实现第二导电体301c定位,较好的,弹性体301c-2为“V”型结构,为第二导电体301c接触到第一导电体101b提供了基础,弹性体301c-2与触头301c-1为一体式结构,较好的,组装孔201个数是取电组件300的挂钩302a个数的整数倍,图中个数仅作参考。

在安装时,将取电组件300的挂钩302a在支管202适当位置呈水平状态插入至支管202的组装孔201内,至挂钩302a一侧的第二导电体301c完全通过支管202壁时,调整支撑件302的角度然后自然状态下释放,支撑件302在重力的作用下呈下垂状态,挂钩302a与组装孔201卡接,固定于支管202上,同时所述第二导电体301c的触头301c-1与导电件101的第一导电体101b压触接通电流,且第二导电体301c的弹性体301c-2卡于第二槽口102b内进行定位,并通过支撑件302下侧的取电插头301a连通灯具完成取电,在组装货架时,支撑件302上可直接搭放货架板,进而可有效利用货架空间,更好的展示货架商品,为顾客营造温馨舒适的购物环境,满足使用需求。

参照图10~1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第一导电体101b的一端与穿过接线孔102b-1的便控接头部件Z连接,便控接头部件Z可实现便于快速连接电源。具体的,便控接头部件Z包括定位组件400和断连电源组件500,且断连电源组件500具有两种位置状态,一种是水平状态,另一种是竖直状态,水平状态表示接通电源,竖直状态表示断开电源,操作简单、方便,且便于拆卸、组装,安全性能高,满足使用需求,进一步的,定位组件400包括固定件401和防护件402,防护件402设置于固定件401上,防护件402包括安全盖板和软性盖板,软性盖板可发生形变,用于使用不同的使用状态,安全盖板为凹型结构,软性盖板设置于安全盖板的凹槽内,较好的,安全盖板采用pvc材料制成,而软性盖板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固定件401成T型结构,且固定件401区分为正面A和反面B,自正面A向反面B凹陷,形成第一容置空间C。第一容置空间C包括第一侧面401a和第二侧面401c,第一侧面401a上设有第一凹槽401a-1,第一侧面401a在与设置第一凹槽401a-1的相反方向处设有第一倒勾401b。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实施里中设置第一凹槽401a-1的意义是:使得第一倒勾401b存在一定的弹性势能,因为第一倒勾401b的一端被固定,另一端是悬空设置,且第一倒勾401b的整体呈片状,不呈块状,所以存在第一凹槽401a-1后,第一倒勾401b就能有弯曲的空间,使得第一倒勾401b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弹性势能。

较佳的,第一倒勾401b的弯钩处与第一凹槽401a-1的底端“错位”构成圆心角大于270°的卡口,且卡口限位连接件501。”这里的“错位”形成的“圆弧”是指从主视图上看,第一凹槽401a-1的底端的圆弧与第一倒勾401b的倒勾处形成的“圆弧”,圆弧的圆心角大于270°是为了对断连电源组件500限位。

在第一容置空间C内,距离第二侧面401c 2~3mm处设有第一挡板401c-1,第一挡板401c-1与第二侧面401c所在面平行,且第一挡板401c-1上设有第一导电铜片401c-11,第一导电铜片401c-11一端与依次贯穿性穿过固定件401的通孔L和第一挡板401c-1的第一导线401c-12连接,而第一导线401c-12另一端与第一导电体101b相连接。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401c-1与第二侧面401c之间存在2~3mm的距离,是为了使得第一挡板401c-1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弹性势能。与第一倒勾401b类似的,因为第一挡板401c-1的一端被固定,另一端悬空设置,且第一挡板401c-1呈片状,不为块状,所以第一挡板401c-1与第二侧面401c之间设置2~3mm的距离,使得第一挡板401c-1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弹性势能。

断连电源组件500包括连接件501和旋转件502,旋转件502通过连接件501置于第一容置空间C内。连接件501内部中空,插放安置旋转件502于其中空部分,连接件501包括转轴501a、第一通孔501b和第二通孔501c,转轴501a设置于相对立的两个面,且不放置在设有第一通孔501b和第二通孔501c的面上,转轴501a卡在第一倒勾401b的弯钩处与第一凹槽401a-1的底端错位构成圆心角大于270°的卡口处,第一通孔501b和第二通孔501c处于对立面,且第一通孔501b与第一导电铜片401c-11相配合,限位连接件501。

第一容置空间C还包括第三侧面401d,第三侧面401d上设有第二凹槽401d-1和第一凸起401d-2,当连接件501绕着转轴501a自水平状态位置逆时针旋转90°后,第一凸起401d-2与第一通孔501b相互卡扣。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第二凹槽401d-1是为了使得第三侧面401d上的挡板能够产生弹性形变。与第一挡板401c-1结构类似的,第三侧面401d上的挡板一端被固定,另一端因为第二凹槽401d-1而悬空,且挡板呈片状,不为块状,所以挡板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弹性势能。

在本实施里中,旋转件502与连接件501之间可实现便于拆卸。具体的,旋转件502旋转件502通过连接件501置于第一容置空间C内,旋转件502旋转件502与连接件501相互连接的端口处设有L型槽502a。其中,第二凸起501d自第二通孔501c端口向内延伸,与L型槽502a配合,限位旋转件502旋转件502的上下位置关系。旋转件502旋转件502上还设有第三通孔502b,其中,旋转件502旋转件502插入到连接件501内时,第四通孔501e和第三通孔502b相通,第三侧面401d上还设有第四凸起401d-3,第四凸起401d-3恰好插入第四通孔501e和第三通孔502b内。

较佳的,旋转件502内部成T型中空状,其T型中空状内设置有伸缩杆502c和拨动块502d,伸缩杆502c贯穿性穿过拨动块502d与连接件501连接,具体的,伸缩杆502c的外螺纹与拨动块502d的内螺纹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伸缩杆502c包括前限位垫片502c-1和后限位垫片502c-2,前限位垫片502c-1和后限位垫片502c-2之间放置弹性件502c-3,且前限位垫片502c-1另一端设有第二导电铜片502c-4,第二导电铜片502c-4一端与贯穿性穿过伸缩杆502c的第二导线502c-5连接;其中,前限位垫片502c-1的外环与旋转件502的内壁相嵌合固定;其中,第二导电铜片502c-4与第一导电铜片401c-11相配合,实现通电。

安装时,转轴501a沿着正面A到反面B的方向往下按压,因为第一倒勾401b能产生弹性形变,使得转轴501a能通过倒勾,并放置于第一倒勾401b的弯钩处与第一凹槽401a-1的底端错位构成圆心角大于270°的卡口处,因为倒勾是弯的,所以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转轴501a无法脱离错位产生的卡口,从而使得转轴501a被限位。旋转件502与连接件501是相互连接的,因此在转轴501a在移动方向上被限位的同时,还能进行旋转运动。鉴于此,通过第一通孔501b与第一导电铜片401c-11相配合,卡住断连电源组件500,且第一导电铜片401c-11与第二导电铜片502c-4接触,使得断连电源组件500处于水平状态,故处于通电情况。

使用时,假设初始状态时水平位置,第二导线502c-5通电,第二导线502c-5将电量导送到第二导电铜片502c-4上,因为处于水平位置时,第一通孔501b与第一导电铜片401c-11相互配合卡住,旋转件502和连接件501被锁在水平的位置,第一导电铜片401c-11与第二导电铜片502c-4接触,故第一导电铜片401c-11通电并通过第一导线401c-12输送到第一导电体101b上,实现取电。

当不使用需要断开电源时,推动凸出在外面旋转件502上的拨动块502d,此时,因为前限位垫片502c-1的外环与旋转件502的内壁相嵌合固定,使得伸缩杆502c抵住第一导电铜片401c-11,此时逆时针旋转断连电源组件500,使得第一挡板401c-1离开第一通孔501b,因为第一挡板401c-1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所以在旋转时,第一挡板401c-1不会被折断,只会产生一个相对的阻力,即第一导电铜片401c-11会与第二导电铜片502c-4脱离,从而实现断电,因为弹性件502c-3,使得松开按住的伸缩杆502c后,伸缩杆502c会自动复位,故逆时针旋转90°之后,第一凸起401d-2与第一通孔501b相互卡扣,断连电源组件500处于竖直状态,处于稳定断电情况。

当不使用该装置或者要拆卸下来存放时,逆时针旋转断连电源组件500,直至第四凸起401d-3离开第四通孔501e和第三通孔502b,可以将旋转件502从连接件501上拆卸下来。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