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轴式电信号传输结构及应用有该结构的翻盖式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7671发布日期:2018-09-25 20:5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轴式电信号传输结构,还涉及一种应用有该转轴式电信号传输结构的翻盖式清洗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如果蔬清洗机、洗碗机等清洗机产品通常采用开门式或者翻盖式结构,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在门体、翻盖上通常设置有触控板。而方便为清洗中设置的电机供电,通常将电源调节电路板以及主控板设置在清洗机的主体内,如此,触控板需要通过导线连接控制板,以实现对触控板的供电和通信,而导线的布置则需要通过门体、翻盖相对于清洗机主体的弯折部分,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连接导线会因为不断的弯折而出现失效甚至断裂的情况,导致清洗机无法正常使用。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514452U(申请号为201620035965.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水槽式洗碗机的面板结构》,其中公开的面板结构中,导线需要使用防水防折结构进行保护,一方面增加了装配的难度,另一方面防水防折结构的可靠性有待验证,仍然无法完全规避导线折断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完全规避导线在翻折动作用不断弯折的问题的转轴式电信号传输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工作可靠性高的应用有转轴式电信号传输结构的翻盖式清洗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轴式电信号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和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转轴外并能相对于所述转轴进行转动,所述转轴和套筒上匹配设置有能相互接触而实现电连接的通信组件。

结构简单地,所述通信组件包括相匹配的触头和凹槽,所述触头凸设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或者所述转轴的外壁上,所述凹槽则沿周向对应开设在所述转轴的外壁上或者沿周向对应开设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通信组件包括至少分别用于连接电源端、用于连接对地端、用于连接通信端的三组。

为了避免出现短路的问题,所述转轴和套筒至少设置有两套,用于连接电源端的一组通信组件和用于连接对地端的一组通信组件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两套转轴和套筒上。

为了方便装配,所述凹槽沿周向开设在所述转轴的外壁上,所述套筒上对应于所述凹槽的位置上开设有孔,所述孔内固定嵌设有能凸出于所述套筒内壁并且端部能匹配置入所述凹槽的柱体以构成所述触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有前述的转轴式电信号传输结构的翻盖式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盖设在所述主体的开口部上的翻盖、设置在所述主体内的控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翻盖内的触控板,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或翻盖上,所述套筒则对应设置在所述翻盖或主体上,所述控制板通过导线与所述通信组件中的触头或者凹槽电连接,所述触控板则通过导线对应于所述通信组件中的凹槽或者触头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在转轴和套筒上匹配设置通信组件,如此套筒和转轴相对转动的过程中,通信组件能相互接触并实现电连接,则在使用时,仅需将电源线、通讯连接线等连接导线直接连接在通信组件上即可,通过通信组件的电连接作用实现导线之间的通信连接。如此在套筒和转轴相对转动的过程中并不会引起导线出现弯折的情况,有效避免了导线出现断裂的情况,同时也无需额外安装导线保护装置,简化了结构、节省了空间并且保证了导线通信的可靠性。应用有该通信组件的翻盖式清洗机,提高了其工作可靠性,有利于增加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轴式电信号传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盖式清洗机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盖式清洗机中转轴式电信号传输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3的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转轴式电信号传输结构,可以应用在具有翻折结构并需要进行通信的产品中,本实施以该转轴式电信号传输结构在翻盖式清洗机中的使用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至图4所示,应有该转轴式电信号传输结构的翻盖式清洗机,包括有主体4、翻盖5、控制板、触控板以及转轴式电信号传输结构。转轴式电信号传输结构包括有转轴1、套筒2以及匹配设置在转轴1、套筒2上并能相互接触而实现电连接的通信组件3。其中通信组件3包括触头31和供所述触头31前端置入的凹槽32。

其中主体4和翻盖5均可采用现有结构,翻盖5设置于主体4的开口部并能相对于开口部进行翻动作而打开和关闭开口部。控制板设置在主体4内,触控板设置在翻盖5内。

转轴1和套筒2的套数以及在主体4、翻盖5的安装方式可以根据产品的具体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转轴1设置在翻盖5后侧的中部,主体4上对应设置连接转轴的安装部,安装部内具有盲孔,该盲孔内则设置有套筒2。转轴1匹配设于套筒2内,在翻盖进行开合动作时,转轴1能够相对于套筒2进行转动。

每根转轴1沿周向开设有两个凹槽32,凹槽32部分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套筒2上对应于凹槽32的位置开设有孔。孔内嵌设有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柱体,该柱体自外向内固定穿入在孔内,柱体的前端凸出于套筒2的内壁,柱体的前端匹配置入在凹槽32内并与凹槽32相接触,进而构成触头31。在套筒2相对于转轴1转动的过程中,触头31和凹槽32始终保持接触并能实现电连接。

对应于两个凹槽32的孔分别设置在周向的不同位置上,即凸设在套筒2内壁上的两个触头31沿周向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如此可有效避免当一片水落在套筒2上时造成两个触头31短路。当然,根据需要,可以柱体的后部设置屏蔽层,规避触头31出现短路的可能性。

控制板、触控板上分别具有电源连接端、对地端以及通信端,根据不同的通信方式,该通信端为一个端子或者两个端子,本实施例中的通信端包括通信发射端和通信接收端两个端子。控制板上的电源连接端、对地端、通信发射端、通信接收端分别与两个转轴1上的四个凹槽32分别通过导线对应电连接,其中电源连接端、对地端分别连接在不同转轴1的凹槽32上以避免出现短路的情况。相应地,触控板上的电源连接端、对地端、通信发射端、通信接收端分别通过导线与对应的触头31电连接,进而通过各触头31与凹槽32的电连接实现触控板与控制板上各对应端口的电连接,进而实现控制板对触控板的供电以及控制板与触控板之间的通信。该过程中,控制板、触控板分别通过导线与通信组件3连接,进而通过通信组件3实现电连接,而无需通过导线直接连接,如此则避免出现翻盖5在翻动的过程中导线不断弯折而断开的情况,保证了翻盖式清洗机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