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件及安装有该接触件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8782发布日期:2019-02-01 20:0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接触件及安装有该接触件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件及安装有该接触件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接触件是指元件中与对应的导电件相配合以提供电气通路的导电零件,常见的导电件为了加工方便一般均为一体结构,这种一体结构对于呈圆柱形、片状等简单的几何形状的接触件而言加工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对于某些异形的接触件则可能存在其他问题,如图1、2所示,一体式结构的异形接触件1包括呈阶梯的两段,大径段11和小径段12的直径差异较大,在加工时,通过一根直径大于大径段11的圆柱体通过铣削和车削加工而成,由于小径段12的直径远小于大径段11直径,因此在车削加工时需要车掉很大一部分材料,导致材料大量浪费,由于接触件的材质相对于比较昂贵,因此导致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的接触件,以解决现有一体式异形接触件加工耗材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装有上述接触件的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接触件 采用如下的方案:

方案1:接触件包括分体设置的前段和后段,还包括可拆连接前、后两段的转接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接触件通过将前、后段分体设置,并通过转接件实现两段的可拆连接,使得小径段和大径段分别采用不同直径的柱状坯件加工,减小材料消耗,降低加工成本;另外,前、后段可分别加工,采用普通的加工机床进行加工即可。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前、后两段相对的端部分别设有供转接件的两端插入的插接孔,转接件通过插接孔分别与前、后两段连接。

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转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两段的插接孔紧配合。

方案4:在方案3的基础上,转接件为具有一定轴向长度的C形簧,通过轴向两端的张开弹力与前、后两段的插接孔紧配合。

方案5:在方案2-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转接件的长度不大于前、后两段的两个插接孔的长度之和。

方案6:在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接触件为前段为大径段、后段为小径段的异形件,大径段上设有压线孔,小径段上设有插孔或插针。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采用如下的方案:

方案1: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以及装配在连接器壳体内的接触件,接触件包括分体设置的前段和后段,还包括可拆连接前、后两段的转接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接触件通过将前、后段分体设置,并通过转接件实现两段的可拆连接,使得小径段和大径段分别采用不同直径的柱状坯件加工,减小材料消耗,降低加工成本;另外,前、后段可分别加工,采用普通的加工机床进行加工即可。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前、后两段相对的端部分别设有供转接件的两端插入的插接孔,转接件通过插接孔分别与前、后两段连接。

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转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两段的插接孔紧配合。

方案4:在方案3的基础上,转接件为具有一定轴向长度的C形簧,通过轴向两端的张开弹力与前、后两段的插接孔紧配合。

方案5:在方案2-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转接件的长度不大于前、后两段的两个插接孔的长度之和。

方案6:在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接触件为前段为大径段、后段为小径段的异形件,大径段上设有压线孔,小径段上设有插孔或插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异形接触件的半剖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轴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中的接触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接触件装配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接触件,11-大径段,111-插接孔,12-小径段,121-插孔,13-转接件,131-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以及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中的接触件1,如图3所示,接触件1包括分体的大径段11、小径段12和转接件13,大径段11的直径远大于小径段12,大径段11整体呈下圆上方的结构,其前端设有插接孔111,插接孔111的边沿设有倒角,以方便插接时进行引导。小径段12的前端为插孔121,后端也设有插接孔111,两个插接孔111的形状一致、大小相同。转接件13为C型的弹性件,转接件上开设有穿孔,穿孔呈矩形条状,周向并列间隔设置。

在加工时:大径段11和小径段12分别选用对应直径的毛坯件进行车削或铣削加工而成,由于选用直径基本一致的毛坯进行加工,因此切削材料很少,避免了材料的浪费,也降低的成本;转接件13的加工也很方便,钣金件冲压、折弯后即可形成,成本也不高。

在装配时:如图4所示,首先通过挤压转接件13,使转接件13的两端插入大径段11和小径段12相对的一端的插接孔111中,通过转接件13的弹性使得转接件13挤压在大径段11和小径段12上,从而实现大径段11和小径段12的相对固定,连接后转接件13完全处于大径段11和小径段12相对一端的插接孔111中,从而确保大径段11和小径段12的相互接触配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大径段和小径段相对的一端可分别设置凸柱,转接件为弹性套管,将凸柱挤入弹性套管中,依靠弹性实现前、后段与转接件的连接固定;前、后段与转接件也可通过强装配合结构或者螺纹方式连接,强装配合结构包括销孔以及直径略比销孔大的销柱,螺纹连接方式可在转接件上设置外螺纹,前、后段的插接孔中设置内螺纹;或者在转接件上设置内螺纹,在前、后段伸出的凸柱上设置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件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连接器的各实施例中的接触件的各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