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防止水气侵入电路板的连接器母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3347发布日期:2018-12-14 23:0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能防止水气侵入电路板的连接器母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连接器母座,尤指一种连接器母座的绝缘座体上,开设有多个后开口,且每一个后开口能分别对应一端子槽,各该后开口与各该端子槽间凹设有一防水件定位槽,并在各该防水件定位槽内设有一防水件的连接器母座。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装置的制作成本虽然不断下降,但是,由于各该电子装置的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消费者对于各该电子装置的防水功能的要求自然随之日渐提高,甚至,防水功能会成为影响消费者选购各该电子装置时决策的考虑依据,其重要性实不容忽视。据此,由于各该电子装置均是通过其上的各式连接器,实现与外界进行电气导通及信号传输的两大重要工作,因此各该连接器防水功能的良窳自然决定着各该电子装置防水功能的好坏,因此,各该连接器上防水功能的设计即成为各该电子装置及各该连接器制造厂商始终列为产品设计上的重要议题与关键。

承上,创作人发现过去常见的已知连接器,一般均未设置有效的防水结构,导致装设有此种已知连接器的所述电子装置,常因防水性不佳的问题,导致各该电子装置内部的电子零件或线路经常因外界水分或湿气的侵入,而发生锈蚀或短路等问题,从而使得各该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大幅下降。兹谨针对已知连接器的结构及其缺点,简单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所示,连接器M1主要是由多个根连接端子M10、一绝缘座体M11及一壳体M12所构成,其中,该绝缘座体M11是为绝缘材质(如:塑料),而该壳体M12则为金属材质,又,所述连接端子M10能嵌设于该绝缘座体M11中,且所述连接端子M10的后端会自该绝缘座体M11的后侧延伸而出,以便生产在线的作业人员能将各连接端子M10的后端焊接至一电子装置的电路板M13上。此外,该壳体M12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前开口M120及后开口M121,该绝缘座体M11连同所述连接端子M10能通过该壳体M12的后开口M121,而被收纳在该壳体M12内。

此外,复请参阅图1所示,一接口设备的插接头M14能穿过该壳体M12的前开口M120,而插接至该连接器M1,以使该插接头M14内的端子(图中未示)能与各连接端子M10相接触而电气导通,以进行信号传输。在该实施例中,为使该插接头M14与连接器M1能紧密结合,该壳体M12上能设有多个卡扣部M122,且该插接头M14亦能设有多个凸出部M140,当该插接头M14组装至该壳体M12后,各该凸出部M140便能嵌入对应的卡扣部M122,以保持插接头M14与连接器M1两者的稳定性。

然而,在实际使用上,随着长时间插拔过程中,缘座体M11与连接端子M10间容易因外力而产生缝隙,此种情况,将会造成空气中的湿气或水分(如:饮料等)于通过各该卡扣部M122或该壳体M12的前开口M120,而侵入至该壳体12后,能经由前述缝隙处,进入至该电子装置的内部,如此,将会导致该电子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或线路因水分或湿气而发生锈蚀或短路等问题,进而造成该电子装置极易产生错误动作(malfunction)或其他错误,而无法正常运作,不仅在操作上对使用者造成极大的困扰,且水分或湿气的渗入更使得该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大幅下降。

虽然有业者采用防水胶的方式,试图提高连接端子M10、绝缘座体M11与壳体M12彼此之间的水密性,但是,现有设置防水胶的方式,乃是直接将整个壳体M12的后开口M121封住,此举,不仅浪费了大量的防水胶,且在凝固后的防水胶发生破劣或受损时,工作人员便必须去除整个防水胶,才能重新添加新的防水胶,徒然提高业者的生产成本。据此,如何设计出一新颖的连接器,以能有效防止水分或湿气通过该新颖连接器侵入至各该相关电子装置的内部,且有效避免各该相关电子装置内的电子元件或线路因水分或湿气而发生毁损,从而有效增加各该相关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即成为本实用新型在此欲探讨的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前揭已知连接器的诸多问题及缺点,创作人凭借着多年来专业从事各式连接器设计、加工及制造的丰富实务经验,且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在经过长久的努力研究与实验后,终于研发出本实用新型的能防止水气侵入电路板的连接器母座,期通过其上极简化设计的防水件,有效解决已知连接器防水性不足及制造成本与产品不良率过高的问题,从而能有效提升防水连接器的普及率及各该相关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水气侵入电路板的连接器母座,包括一母绝缘座体、多个防水件、多支连接端子,其中,该母绝缘座体的前侧开设有多个前插接口,其后侧则开设有多个后开口,各该前插接口是分别由一端子槽与对应的各该后开口相互连通,各该连接端子是分别嵌设至对应的各该端子槽中,且各该连接端子的前端部位能分别延伸至对应的各该前插接口中,以与一公绝缘座体内对应的连接端子相嵌接而电气导通,各该连接端子的后端部位则分别延伸至对应的各该后开口外,以与一电路板上对应的电路板相插接而电气导通,该连接器母座的特征在于,各该后开口与对应的各该端子槽间分别凹设有一防水件定位槽,以使多个防水件能固定至各该防水件定位槽中,各该连接端子的后端部位能分别贯穿对应的各该防水件邻近中央的部位,且各该连接端子的前端部位则分别延伸至对应各该前插接口的中心位置。

其中,各该连接端子的后端部位的中心线与各该连接端子的前端部位的中心线,分别位在不同的水平位置。

其中,各该防水件由防水胶注入至各该防水件定位槽中经凝固所形成。

其中,该防水件定位槽的槽口口径,由后端开口处朝前端底面处逐渐缩小,以形成一倾斜面,各该连接端子的后端部位能分别贯穿各该防水件定位槽的前端底面处。

其中,各该防水件由硅橡胶所制成。

如此,由于各该防水件是水密地包覆住各该连接端子与各该防水件定位槽及各该端子槽间的缝隙,因此,在该连接器母座被安装至一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后,即能确保该电子装置外的水气无法经由所述前插接口,依序通过所述端子槽及所述后开口,而侵入该电子装置内的该电路板,从而确保该电路板上的电子零件及电路不易因受潮而毁损,同时,任一防水件损坏时,亦仅须更换损坏的防水件,以有效延长该电子装置及该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各该连接端子的后端部位的中心线与各该连接端子的前端部位的中心线,是分别位在不同的水平位置,以确保各该连接端子邻近前端的部位与该绝缘公绝缘座体内对应的连接端子相互插拔所产生的应力,不致于影响各该连接端子邻近后端的部位与各该防水件间的水密关系及结构,从而确保各该防水件的水密效果能更为稳定且持久。

附图说明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已知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母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母座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母绝缘座体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母座的前视图;及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母座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防止水气侵入电路板的连接器母座,请参阅图2-图4所示,为方便说明,是以图2的右上方作为元件前方,图2的左下方作为元件后方。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器母座包括一母绝缘座体10、多个防水件20及多支连接端子30,其中,该母绝缘座体10的前侧开设有多个前插接口11,其后侧则开设有多个后开口12,各该前插接口11是分别由一端子槽13与对应的各该后开口12相互连通,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业者能够根据产品需求,而自行调整所述前插接口11、后开口12与端子槽13的态样与排列方式,非仅限于图4所绘制的态样。

复请参阅图2-图4所示,各该连接端子30能分别嵌设至对应的各该端子槽13中,其中,各该连接端子30的前端部位31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各该前插接口11中,以与一公绝缘座体内对应的连接端子相嵌接(图中未示)而电气导通,各该连接端子30的后端部位32则分别延伸至对应的各该后开口12外,以被焊接至一电路板(图中未示)上。惟,在此特别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母绝缘座体10能够视设计需求,而为单一个元件或是由多个元件所组成,例如,该母绝缘座体10能够被拆分为一座体及一舌板,且端子槽13是设置于舌板上,因此,只要该母绝缘座体10具有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则无论由一或多个元件所组成,均属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母绝缘座体10,事先说明。

复请参阅图4所示,各该后开口12与对应的各该端子槽13间凹设有一防水件定位槽14,工作人员能将防水胶注入至各该防水件定位槽14中,以使防水胶凝固后能形成各该防水件20,此时,各该连接端子30的后端部位32便能分别贯穿对应的各该防水件20。在该实施例中,该防水件定位槽14的槽口口径,是由后端开口处(即图3的左方位置)朝前端底面处(即图3的右方位置)逐渐缩小,以形成一倾斜面141,且该连接端子30的后端部位会贯穿该防水件定位槽的前端底面处,如此,当防水胶被注入至防水件定位槽14后,其能顺着该倾斜面141,而朝该防水件定位槽14的前端底面处汇聚,且紧密地包覆住各该连接端子30,惟,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该防水件定位槽14亦能被设计成前后两端的口径相同。

承上,在该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2-图4所示,在该防水件定位槽14具有倾斜面141的结构下,所形成的防水件20的结构,其邻近中央部位的厚度会大于其周缘部位的厚度,此时,由于各该连接端子30的后端部位32,是分别贯穿对应防水件20邻近中央的部位,因此,各该防水件20将因中央部位的厚度较大,而能与各该连接端子30产生较强的连结作用力,且各该防水件20尚因周缘部位的厚度较薄,而能与对应的各该防水件定位槽14的槽壁间产生较强的贴附作用力,从而令各该防水件20更稳定、持久且水密地包覆住各该连接端子30与各该防水件定位槽14及各该端子槽13间的缝隙,以在该连接器母座被安装至一电子装置的电路板后,能确保该电子装置外的水气无法经由所述前插接口11,依序通过所述端子槽13及所述后开口12,而侵入该电子装置内的该电路板,进而确保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母座具备更稳定且持久的防水效果,能令该电路板上的电子零件及电路不易因受潮而毁损,以有效延长该电子装置及其上该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3及图5-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各该连接端子30的前端部位31会分别延伸至对应各该前插接口11的中心位置(如图5所示),且各该连接端子30的后端部位32则能分别对应于各该后开口12的中心位置(即,贯穿对应的各该防水件20邻近中央的部位,如图6所示),此时,各该连接端子30的前端部位31的中心线A,会与各该连接端子30的后端部位32的中心线B,两者分别位在不同的水平位置,以确保各该连接端子30的前端部位31与该绝缘公绝缘座体内对应的连接端子间相互插拔所产生的应力,或各该连接端子30的后端部位32与电路板间相互插接所产生的应力,能因各该连接端子30的前端部位31与后端部位32间结构的不尽连续,而使得各该应力不致于对各该连接端子30与各该防水件20间的水密结构及水密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从而确保各该防水件20能维持稳定且持久的水密效果。

在前述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2所示,虽然各该防水件20是由防水胶填充入各该防水件定位槽14后凝固而形成的弹性防水件。惟,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实际施作时,各该防水件20亦可为单一元件,且被嵌入及固定(如:黏合)至各该防水件定位槽14中,并被连接端子30的后端部位32所贯穿,其中,该防水件20能由硅橡胶(silicone rubber)制成,由于该硅橡胶具备高度的热稳定性,且其工作温度范围大(-100-350℃),又具备优良的电绝缘性、耐候性、耐臭氧性及高撕裂强度,经常被作为电子零件的封装材料、汽车电气零件的保护材料及接缝密封材料等。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极为精简且单纯,故制造厂商在根据本实用新型制造连接器时,无须大幅更动原有的结构设计,便能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应用在连接器的设计上,尤其是,本案的防水件20仅会针对个别的后开口12,故耗费材料较少,且当任一防水件20损坏或破劣时,工作人员仅需更换个别的防水件20即可,不仅能避免制造成本及工序的增加,更能因此能大幅降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母座的制造成本,而令其售价更为平易近人,从而令其能更普遍地被应用至各式电子装置上,嘉惠更多的使用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凡任何熟悉该项技术者,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应涵盖在以下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