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USB数据充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1844发布日期:2019-01-02 21:5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USB数据充电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传输充电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USB数据充电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USB数据充电线如(公布号CN107204555A)公开的多色硅胶包覆USB数据充电线,其连接线中电源正极线、负电压数据线、正电压数据线、接地线、凯夫拉线五条线并绞在一起;由于负电压数据线、正电压数据线并不是相互独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信号干扰的情况,还出现线体摩擦带来的涂层(屏蔽层)断裂、脱落等,导致短路、影响数据传输;同时现有USB数据线外层包覆层采用的是PVC、TPE、编织绳等,手感冬天气温低时现有数据传输充电线的外皮发硬,手感不好,使用起来感觉不好,还会因为频繁使用而开裂,造成外皮断裂;夏天温度过高时,数据传输线连接线又会很油腻的贴在皮肤上,很不舒服,严重的还会产生皮肤过敏。另外,在充电或传输数据的同时使用电子设备不可避免的接触数据充电线体及数据传输充电接头,而现有的制作外壳材料金属、ABS/PVC/TPE材质不具备亲肤的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USB数据充电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USB数据充电线,包括:USB连接端子、数据传输接口以及连接所述USB连接端子和数据传输接口的连接线;所述连接线包括:电源正极线、负电压数据线、正电压数据线以及接地线;所述连接线还包括:凯夫拉线以及硅胶包覆层;所述电源正极线、负电压数据线、正电压数据线、接地线以及凯夫拉线设于所述硅胶包覆层内;所述凯夫拉线长度短于所述电源正极线、负电压数据线、正电压数据线以及接地线,并且其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USB连接端子和数据传输接口上,所述硅胶包覆层的材质为闭孔发泡硅胶海绵,电源正极线、接地线以及凯夫拉线铰接设于第一容置空腔内,负电压数据线和正电压数据线单独设于硅胶包覆层内部且位于第一容置空腔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容置空腔的横切面是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线的横切面是多个圆形组合,其中凯夫拉线设于连接线中,第一容置空腔的直径不小于凯夫拉线与接地线,电源正极线组成编织线体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线的横切面是多个圆形组合,其中凯夫拉线设于连接线中,第一容置空腔的直径不小于凯夫拉线与接地线,电源正极线组成编织线体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SB连接端子包括USB端子硅胶外壳以及USB端子,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USB端子;所述USB端子硅胶外壳内设有第二容置空腔,所述连接线与所述USB端子连接处设于所述第二容置空腔内;所述数据传输接口包括数据接口硅胶外壳以及数据接口,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硅胶外壳内设有第三容置空腔,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数据接口连接处设于所述第三容置空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硅胶包覆层至少包括沿轴向设置的顶面硅胶面以及底面硅胶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面硅胶面以及底面硅胶面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SB端子硅胶外壳、数据接口硅胶外壳、硅胶包覆层的邵氏硬度为度8度~50度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传输接口为TYPE-C接头或lightning接头或MICRO-USB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中的数据充电线将原来的五条线并绞在一起,改进成三条线并绞在一起,另外两条数据传输线各自独立,互不干扰;从而避免了线体摩擦带来的涂层(屏蔽层)断裂、脱落等,导致短路、影响数据传输的问题。

2.外层包覆层采用的是闭孔发泡硅胶海绵,结合闭孔发泡硅胶海绵的物理特性,相比现有的多色硅胶,其外皮更为柔软,手感更佳,不会因为频繁使用而开裂造成外皮断裂,增加了数据充电线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夏天温度过高时,闭孔发泡硅胶海绵数据传输线连接线不会很油腻的贴在皮肤上,避免造成皮肤过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MICRO接口USB数据充电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USB数据充电线连接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USB数据充电线连接线截面图;

图4为实施例中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MICRO接口USB数据充电线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TYPE-C接口USB数据充电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lightning接口USB数据充电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1-USB连接端子、11-USB端子硅胶外壳、111-第二容置空腔、112-插入指引盲文、12-USB端子、2-数据传输接口、21-接口硅胶外壳、211-第三容置空腔、22-数据接口、3-连接线、31-电源正极线、32-负电压数据线、33-正电压数据线、34-接地线、35-凯夫拉线、36-硅胶包覆层、361-顶面硅胶面、362-底面硅胶面、363-硅胶面分界线、37-第一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图2及图3,图1为实施例中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MICRO接口USB数据充电线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USB数据充电线连接线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USB数据充电线连接线截面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USB数据充电线,包括USB连接端子1、数据传输接口2以及连接USB连接端子1和数据传输接口2的连接线3;连接线3包括电源正极线31、负电压数据线32、正电压数据线33以及接地线34;连接线3还包括凯夫拉线35以及硅胶包覆层36;硅胶包覆层36的材质为闭孔发泡硅胶海绵,闭孔发泡硅胶海绵相比现有的多色硅胶特性更加柔软,手感更佳,不会因为频繁使用而开裂,造成外皮断裂等情况,电源正极线31、负电压数据线32、正电压数据线33、接地线34以及凯夫拉线35设于硅胶包覆层36内;凯夫拉线35长度短于电源正极线31、负电压数据线32、正电压数据线33以及接地线34,并且其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USB连接端子1和数据传输接口2上。

复参照图3,更进一步,第一容置空腔37的横切面是近似圆形;电源正极线31、接地线34以及凯夫拉线35铰接设于第一容置空腔37内,负电压数据线32和正电压数据线33单独设于硅胶包覆层36内部且位于第一容置空腔37的两侧,通过将负电压数据线32、正电压数据线33相互独立,从而有效避免信号干扰的情况,还能避免出现线体摩擦带来的涂层断裂、脱落等,导致短路、影响数据传输的情况,还可将负电压数据线32、正电压数据线33外套PVC管后至于硅胶包覆层36内,进一步提高负电压数据线32、正电压数据线33的抗折弯强度,避免长期使用导致出现断裂的情况;连接线3的横切面是多个圆形组合,其中凯夫拉线35设于连接线3中,第一容置空腔37的直径不小于凯夫拉线35与接地线34,电源正极线31组成编织线体的直径。

继续参照图4,图4为实施例中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MICRO接口USB数据充电线连接线剖视图。USB连接端子1包括USB端子硅胶外壳11以及USB端子12,连接线3的一端连接USB端子12;USB端子硅胶外壳11内设有第二容置空腔111,连接线3与USB端子12连接处设于第二容置空腔111内;数据传输接口2包括数据接口硅胶外壳21以及数据接口22,连接线3的另一端连接数据接口22;数据接口硅胶外壳21内设有第三容置空腔211,连接线3与数据接口22连接处设于第三容置空腔内211。USB端子12后端与连接线3的一端焊接,两者连接处设于USB硅胶外壳11包覆的第二容置空腔111内,USB端子12前端沿着自身方向向外延伸到第二容置空腔111外;数据接口22后端与连接线3的另一端焊接,两者连接处设于数据接口硅胶外壳21包覆的第三容置空腔211,数据接口22前端沿着自身方向向外延伸到第三容置空腔211外。

复参照图2和3,更进一步,硅胶包覆层36至少包括沿轴向设置的顶面硅胶面361以

及底面硅胶面362,顶面硅胶面361以及底面硅胶面362;沿轴向设置的顶面硅胶面361以及底面硅胶面362一体成型,两者之间有清晰的硅胶面分界线363;USB端子硅胶外壳11、数据接口硅胶外壳21、硅胶包覆层36的邵氏硬度为8度~50度之间,为提高硅胶包覆层36的抗磨损能力,还可在硅胶包覆层36外侧套设PVC套管。

继续参照图1、5和6,图5为实施例中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TYPE-C接口USB数据充电线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闭孔发泡硅胶海绵包覆lightning接口USB数据充电线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数据传输接口2为MICRO-USB接头或TYPE-C接头或lightning接头。硅胶包覆层36作为连接线3的外包覆层,并且其与连接线3之间存在一定间隙38,

当线材局部被外力轴向拉伸时,由于硅胶包覆层36作为连接线3之间有间隙38存在,而硅胶材料本身具有可拉伸、压缩特性,内部线体有凯夫拉线35作为抗拉力的主要来源,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连接线3不会产生形变,会和硅胶包覆层36之间会产生滑动摩擦,硅胶包覆层36会随着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被拉长或压缩而对内部的连接线3不会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当外部拉力或压缩力消失后硅胶包覆层36会在自身弹力及张力的作用下,并在无任何同线体内部摩擦力的情况下自动恢复原有的外形几何尺寸。使得连接线3柔性好,抗拉力强,不打结,不易折损;而USB连接端子1和数据传输端口2与连接线3的连接处也是分别包覆在USB端子硅胶外壳11和数据接口硅胶外壳21中,使得连接处也是不易折损,同时增加了亲肤性;而连接线3包括的凯夫拉线35固定在USB连接端子1和数据传输端口2两端的长度短于连接线3其他线的长度,所受的轴向拉伸力会被凯夫拉线35所承担,使得USB连接端子1和数据传输端口2两端对连接线3抗拉性增强,不易断裂。

数据传输接口2可以为MICRO-USB接头或TYPE-C接头或lightning接头三种常规类

型的接口,硅胶本身具备柔软、手感好、可拉伸/压缩特性,再加本实用新型独特容置空腔111、

211预留放线及凯夫拉线35的粘接技术应用的结构设计,造成数据传输接口2在硅胶包裹后的整体接头,具有良好的柔软特性及良好的手感,可以用手揉捏、弯曲、拉伸/压缩,由粘接在USB连接端子1,数据传输接口2的凯夫拉线35提供轴向所需的拉力强度、不会对电源正极线31、负电压数据线32、正电压数据线33、接地线34同焊盘中间产生拉力,保护焊接的牢固性,而不会改变导通连接特性,使得使用范围广泛。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