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体积的自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7205发布日期:2018-11-16 23:1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体积的自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一种小体积的自保持继电器,现有技术提供的一定负载下的自保持继电器体积较大,并且基本上无法再缩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具备一定的抗磁能力、触点压力大、接触可靠、控制端和负载端之间耐压高、爬电距离长的自保持继电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体积的自保持继电器,其包括:上盖(20) 、底壳(19),所述底壳(19)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的电机(18)、电机罩(16)、V字形弓片组、齿轮组、拉动块(09)、第一转轴(15)、第二转轴(14)、第三转轴(13)和静触片(01),所述电机(18)上设置马达齿轮(17),其中:

所述电机(18)上设置有电机罩(16)将电机(18)一侧包围,电机罩(16)可以增大电机(18)与动触片(08)间的爬电距离,提高介质耐压,其目的是在继电器的体积很小情况下保证控制端和负载端之间高耐压、长的爬电距离。

所述电机(18)通过齿轮组传递动力,所述齿轮组的输出齿轮(10)上设置有柱形拉炳连接拉动块(09),所述拉动块(09)连接V字形弓片组的一端 ,所述V字形弓片组上还设置有弹片(07),所述V字形弓片组上设置有动触片(08),所述V字形弓片组上还设置有动触点(03),所述静触片(01)对应动触点(03)的一端设置有静触点(02),所述电机(18)上设置有第一导线(21)和第二导线(22)。

所述齿轮组包括一级齿轮(12),中间齿轮(11)和作为末级齿轮的输出齿轮(10),所述电机(18)的马达齿轮(17)啮合有一级齿轮(12),所述一级齿轮(12)啮合中间齿轮(11),所述中间齿轮(11)啮合输出齿轮(10),所述一级齿轮(12)装设在第一转轴(15)上,所述中间齿轮(11)装设在第二转轴(14)上,所述输出齿轮(10)装设在第三转轴(13)上,三个转轴都设置在底壳(19)上,所述底壳(19)配合的上盖(20)设置有凸台将转轴定位固定。

优选地,所述电机(18)上设置有电机罩(16)将电机(18)一侧包围,电机罩(16)可以增大电机(18)与动触片(08)间的爬电距离,提高介质耐压,其目的是在继电器的体积很小情况下保证控制端和负载端之间高耐压、长的爬电距离。

优选地,所述电机(18)和电机罩(16)以垂直于底壳(19)底面的方式设置在底壳(19)上,所述电机(18)的底面一端贴近底壳(19)底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15)、第二转轴(14)、第三转轴(13)以垂直于底壳(19)底面的方式设置。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体积小、具备一定的抗磁能力、触点压力大、接触可靠、控制端和负载端之间耐压高、爬电距离长的自保持继电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体积的自保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与电机罩配合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和电机罩装入底壳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转轴和齿轮组装入底壳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三根转轴与上盖配合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三根转轴与上盖配合的剖示图;

图7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动触点断开状态时拉动块所处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触点分断时的自锁力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V字形弓片组和动触片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体积的自保持继电器,该继电器包括:一级齿轮(12),中间齿轮(11)和作为末级齿轮的输出齿轮(10),所述电机(18)的马达齿轮(17) 啮合有一级齿轮(12),所述一级齿轮(12)啮合中间齿轮(11),所述中间齿轮(11)啮合输出齿轮(10),所述一级齿轮(12)装设在第一转轴(15)上,所述中间齿轮(11)装设在第二转轴(14)上,所述输出齿轮(10)装设在第三转轴(13)上,三个转轴都设置在底壳(19)上,和底壳(19)配合的上盖(20)设置有凸台将转轴定位固定,其中:

所述电机(18)上设置有第一导线(21)和第二导线(22),所述电机(18)上设置有电机罩(16),所述电机(18)和电机罩(16)以垂直于底壳底面的方式设置在底壳(19)上,所述电机(18)的底面一端贴近底壳(19)底面,所述电机(18)通过齿轮组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组的输出齿轮(10)上设置有柱形拉炳连接拉动块(09),所述拉动块(09)连接V字形弓片组的顶端,所述V字形弓片组上还设置有弹片(07),所述V字形弓片组上设置有动触片(08),所述V字形弓片组上还设置有动触点(03),所述静触片(01)对应动触点(03)的一端设置有静触点(02),所述动触片(08)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继电器外部。

所述齿轮组包括一级齿轮(12),中间齿轮(11)和作为末级齿轮的输出齿轮(10),所述电机(18)的马达齿轮(17)啮合有一级齿轮(12),所述一级齿轮(12)啮合中间齿轮(11),所述中间齿轮(11)啮合输出齿轮(10),所述一级齿轮装设在第一转轴(15)上,所述中间齿轮(11)装设在第二转轴(14)上,所述输出齿轮(10)装设在第三转轴(13)上,转轴以垂直于底壳(19)底面的方式设置在底壳(19)上,和底壳(19)配合的上盖(20)设置有凸台将转轴定位固定。

优选地,所述电机(18)上设置有电机罩(16)将电机(18)一侧包围,电机罩(16)可以增大电机(18)与动触片(08)间的爬电距离,提高介质耐压,其目的是在继电器的体积很小情况下保证控制端和负载端之间高耐压、长的爬电距离。

优选地,所述电机(18)和电机罩(16)以垂直于底壳(19)底面的方式设置在底壳(19)上,所述电机(18)的底面一端贴近底壳(19)底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15)、第二转轴(14)、第三转轴(13)以垂直于底壳(19)底面的方式设置在底壳(19)上,和底壳(19)配合的上盖(20)设置有凸台将转轴定位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V字形弓片组包括第一弓片(12)、第二弓片(13)、第三弓片(14) 从大到小依次叠加且设置在所述V字形弓片组上。

工作原理:当触点处于断开状态时,电机(18)加正脉冲电流,电机(18)正转,通过电机(18)上的马达齿轮(17)带动一级齿轮(12)反转,一级齿轮(12)带动中间齿轮(11)正转,中间齿轮(11)带动输出齿轮(10)反转, 输出齿轮(10)上的柱形拉炳带动拉动块(09)向左运动,拉动块(09)带动弓片组向左运动,使动触点(03)与静触点(02)闭合接通,拉动块(09)的压力和 3个弓片的预压力可确保动触点(03)与静触点(02)可靠接触。

当电机(18)加负脉冲电流时,电机(18)反转,带动一级齿轮(12)正转, 一级齿轮(12)带动中间齿轮(11)反转,中间齿轮(11)带动输出齿轮(10)正转,输出齿轮(10)上的柱形拉炳带动拉动块(09)向右运动,拉动块(09)带动弓片组向右运动至规定的距离时候,动触点(03)与静触点(02)完全断开,当电机(18)停止转动时,由于拉动块(09)传动端杆部向下弯曲的原因,拉动块(09)受到的拉力产生的大部分分力由转轴(13)抵消,这样使拉动块(09)不会向左运动,从而实现拉开状态自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机驱动继电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