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万能式断路器脱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9190发布日期:2018-11-09 21:3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万能式断路器脱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万能式断路器脱扣装置。



背景技术:

万能式断路器是一种既有手动开关作用,又能自动进行失压、欠压、过载和短路保护的电器。

如图1,万能式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和安装在断路器本体上的操作机构3。所述的断路器本体包括断路器本体壳体,在所述的断路器本体壳体内设有触头系统(图中未示出),而在断路器本体壳体的上方开口处设有灭弧室。所述的断路器本体壳体包括基座1和底板。在基座1上安装有控制器2,控制器2包括脱扣装置21和控制器电子模块22。所述的脱扣装置21安装在基座1上,而控制器电子模块22安装在脱扣装置21上。控制器电子模块22可根据断路器的状态发出信号,例如:当断路器发生故障时,所述的控制器电子模块22向脱扣装置21发出脱扣信号,脱扣装置21接收到脱扣信号后动作,触发操作机构3进行脱扣动作。

目前,大多数万能式断路器的脱扣装置21内设有磁通变换器,磁通变换器在通电后会产生电磁场,使其铁心运动产生冲击力,这个冲击力通过一个推杆传递给断路器机构的分闸半轴,使断路器脱扣。随着万能式断路器分断电流的提高,操作机构的脱扣力也相应增大。为了保证可靠脱扣,需增加磁通变换器的输入功率。由于磁通变换器的功率是通过脱扣装置的线路板由互感器提供的,因此功率的增大将增加互感器的负荷,使其体积增大,同时受线路板中电容元器件限制,功率的增大会延长其充电时间(不接入外部电源情况下),使磁通变换器动作延迟,进而影响万能式断路器的分断性能,故现有的万能式断路器脱扣器对于万能式断路器的适应性较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万能式断路器脱扣装置,其采用放大机构来提高脱扣力,具有更高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改进的万能式断路器脱扣装置,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控制器和安装在所述断路器本体上的操作机构,控制器包括脱扣装置和控制器电子模块,脱扣装置安装在操作机构上,控制器电子模块安装在断路器本体上,所述的脱扣装置包括脱扣组件和触发杆,所述的脱扣组件包括放大机构和磁通,所述的控制器电子模块控制所述的磁通动作,磁通触发放大机构动作,放大机构通过触发杆致动操作机构进行分闸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脱扣装置还包括安装框架,所述的放大机构包括弹性组件、摆动杆、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所述的摆动杆转动设置在安装框架上,所述的弹性组件用于为摆动杆提供转动力,所述的第一阀杆用于锁扣所述的摆动杆,而所述的第二阀杆用于锁扣所述的第一阀杆,所述的放大机构动作时,由磁通解锁第二阀杆,第二阀杆解锁第一阀杆,第一阀杆解锁摆动杆,弹性组件带动摆动杆动作,摆动杆通过触发杆触发操作机构进行分闸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连接轴、第二弹簧连接轴和弹性件,所述的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连接轴,另一端连接第二弹簧连接轴,所述的第一弹簧连接轴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框架上,所述的第二弹簧连接轴设置在摆动杆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摆动杆包括摆动杆锁扣腔和摆动杆驱动端;摆动杆锁扣腔用于与所述的第一阀杆锁扣配合,所述的摆动杆驱动端用于带动所述的触发杆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阀杆转动设置在安装框架上,所述的第一阀杆包括第一阀杆锁扣轴和第一阀杆抵靠端,所述的第一阀杆锁扣轴与所述的摆动杆的摆动杆锁扣腔锁扣配合,所述的第一阀杆抵靠端与第二阀杆抵靠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阀杆转动设置在安装框架上,所述的第二阀杆上设有用于与第一阀杆的第一阀杆抵靠端配合的第一抵靠面和第二抵靠面,所述的第二阀杆上还设有用于与磁通打击配合的第二阀杆磁通打击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脱扣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的触发杆进行锁扣的故障锁扣组件,所述的故障锁扣组件包括故障锁扣件和故障锁扣回复件,所述的故障锁扣回复件用于复位所述的故障锁扣件,所述的故障锁扣件转动设置在安装框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故障锁扣件包括故障锁扣件作用端和故障锁扣件复位端,所述的故障锁扣件作用端用于对所述的触发杆进行锁扣,所述的故障锁扣件复位端用于断路器其他部件对所述的脱扣装置进行故障解除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脱扣组件采用放大机构,而放大机构为两级阀杆,使得用于触发所述的放大机构的驱动力的要求得以大幅减小,降低了对磁通输出力的要求。本装置使得脱扣器对于万能式断路器的适应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断路器部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断路器部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放大机构与主轴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脱扣装置与机构侧板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构侧板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放大机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放大机构脱扣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放大机构回复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放大机构内部部件配合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放大机构回复状态侧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放大机构脱扣状态侧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组件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摆动杆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阀杆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阀杆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控制器、21.脱扣装置、211.安装框架、2111.框架安装定位结构、2112.框架安装固定结构、2113.放大机构安装孔、2114.放大机构安装轴、2115.磁通安装部、2116.第一弹簧连接轴放置腔、212. 脱扣组件、2121.放大机构、21211.弹性组件、212111.第一弹簧连接轴、212112.第二弹簧连接轴、212113.弹性件、21212.摆动杆、212121.摆动杆转动孔、212122.摆动杆锁扣腔、212123.摆动杆驱动端、212124.摆动杆摆动限位端、212125.摆动端弹簧连接轴容腔、212126.摆动杆让位孔放置腔、212127.摆动杆推压部、21213.第一阀杆、212131.第一阀杆转动孔、212132.第一阀杆锁扣轴安装孔、212133.第一阀杆锁扣轴、212134.第一阀杆抵靠端、212135.第一阀杆回复件、21214.第二阀杆、212141.第二阀杆转动孔、212142.第二阀杆限位端、212143.第二阀杆磁通打击端、212144.第一抵靠面、212145.第二抵靠面、212146.第二阀杆回复件、2122.磁通、213.触发杆、2131.转动安装部、2132.受驱动端、2133.触发端、2134.触发杆回复件、214.故障锁扣组件、2141.故障锁扣件、21411.故障锁扣件作用端、21412.故障锁扣件复位端、2142.故障锁扣回复件、22.控制器电子模块;3.操作机构、31.侧板、311.侧板定位结构、312.侧板固定结构、32.分闸半轴;4.主轴、41.驱动片。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本实用新型中,万能式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和安装在所述断路器本体上的操作机构3和安装在所述断路器本体上的主轴4。所述的断路器本体包括断路器本体壳体,在所述的断路器本体壳体内设有触头系统(图中未示出),而在断路器本体壳体的上方开口处设有灭弧室。操作机构3带动主轴4转动,主轴4带动触头系统动作。所述的断路器本体壳体包括基座1和底板。在所述的断路器上安装有控制器2,具体的,在基座1上安装有控制器2,控制器2包括脱扣装置21和控制器电子模块22。所述的脱扣装置21安装在操作机构3上,具体的,所述的脱扣装置21安装在操作机构3的机构侧板31上。而控制器电子模块22安装在基座1上。所述的控制器电子模块22检测断路器运行情况,并在需要触发断路器动作时,触发所述的断路器进行动作。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方案中的控制器电子模块22与脱扣装置21不具有安装关系,即所述的控制器电子模块22安装在基座1上,而非安装在脱扣装置21上。所述的脱扣装置21安装在操作机构3上。而控制器电子模块22与脱扣装置21仅为信号连接关系,以满足所述的控制器电子模块22能够触发所述的脱扣装置21。

如图3、4,所述的脱扣装置21包括安装框架211、脱扣组件212、触发杆213和故障锁扣组件214。所述的安装框架211为脱扣装置21的壳体,其用于脱扣装置21内部部件的安装及定位,具体的,所述的脱扣组件212、触发杆213和故障锁扣组件214均安装在所述的安装框架211上,以保证脱扣组件212、触发杆213和故障锁扣组件214相互间的位置配合满足工作需要。所述的脱扣组件212用于接收控制器电子模块22的信号并致动操作机构3;所述的触发杆213用于接收来自脱扣组件212的驱动并带动所述的操作机构3进行脱扣动作,具体的,所述的触发杆213带动安装在操作机构3的侧板31上的分闸半轴32动作,从而致动操作机构3进行脱扣动作;故障锁扣组件214用于当断路器发生故障时,脱扣组件212带动触发杆213并致动操作机构3进行脱扣动作后,将所述的触发杆213锁扣为脱扣状态,仅当操作者操作所述的故障锁扣组件214解除锁扣后,所述的脱扣组件212才能随着操作机构3的合闸动作而复位。所述的故障锁扣组件214并不是必须的,其通常按照需要来加设,以增加断路器的故障锁扣功能。

见图4,所述的脱扣组件212包括放大机构2121和磁通2122,所述的磁通2122触发所述的放大机构2121动作,由放大机构2121来带动所述的触发杆213动作,从而触发所述的操作机构3进行脱扣动作。所述的放大机构2121和磁通2122均安装在所述的安装框架211上,能够保证所述的放大机构2121和磁通2122的相对位置,提高配合精度。

如图3、图6,所述的安装框架211为一钣金折弯件,形成“]”状,即形成三面包围的结构。所述的安装框架211上设有框架安装结构,所述的框架安装结构用于将安装框架211安装到操作机构3的机构侧板31上。具体的,所述的框架安装结构包括框架安装定位结构2111和框架安装固定结构2112。所述的框架安装定位结构2111具有定位的作用,而所述的框架安装固定结构2112具有固定的作用。采用所述的框架安装定位结构2111和框架安装固定结构2112能使得所述的安装框架211能够安装到指定的位置。所述的安装框架211上设有放大机构安装孔2113和放大机构安装轴2114,所述的放大机构安装轴2114安装到所述的放大机构安装孔2113中,由于所述的放大机构安装孔2113为成对的,分别位于安装框架211的相对的面上。从而当所述的放大机构安装轴2114的两端分别安装到一对所述的放大机构安装孔2113上后,所述的放大机构安装轴2114位于安装框架211所形成的包围空间的内部。所述的放大机构安装轴2114用于安装放大机构2121的多个零件。优选的,所述的放大机构安装孔2113为三对,所述的放大机构安装轴2114为三个。所述的安装框架211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的磁通2122的磁通安装部2115,所述的磁通安装部2115通常为固定孔,当所述的磁通2122安装到所述的磁通安装部2115上后,通过一螺钉即能实现所述的磁通2122的安装。

继续见图3,所述的主轴4为一轴类零件,所述的主轴4上固定设有驱动片41,驱动片41跟随主轴4的转动而转动,当主轴4进行合闸转动时,所述的驱动片41跟随着转动并带动所述的放大机构2121进行复位动作。触发杆213为一杆状零件,可以由金属材料加工而成,也可以是塑料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触发杆213呈阶梯状,触发杆213为杠杆类零件,所述的触发杆213包括转动安装部2131、受驱动端2132和触发端2133,所述的转动安装部2131为转动孔,所述的触发杆213通过转动安装部2131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框架211的外侧,受驱动端2132受所述的放大机构2121驱动而发生摆动,当受驱动端2132发生摆动后,带动整个触发杆213转动。所述的触发端2133用于触发所述的分闸半轴32。当所述的触发杆213受所述的受驱动端2132带动而发生转动后,带动所述的触发端2133摆动并推压所述的分闸半轴32,进而触发操作机构3进行分闸动作或称脱扣动作。所述的触发杆213还包括一触发杆回复件2134,所述的触发杆回复件2134为触发杆213提供回复力。具体,所述的触发杆回复件2134为扭簧,其套在所述的触发杆213的安装轴上,一端抵靠触发杆213,另一端抵靠安装框架211。

如图3、5,在靠近所述的脱扣装置21的一侧板31上设有侧板定位结构311和侧板固定结构312。所述的侧板定位结构311与所述的框架安装定位结构2111配合定位,以实现所述的脱扣装置21的定位,具体的,就是对于脱扣装置21的安装框架211的定位。所述的侧板固定结构312与所述的框架安装固定结构2112相配合固定,以实现所述的脱扣装置21的固定,具体的,就是对于脱扣装置21的安装框架211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侧板定位结构311为一定位槽,而所述的框架安装定位结构2111为定位钩,所述的定位钩钩入所述的定位槽后,即实现了定位。定位钩和定位槽可互换,例如,所述的侧板定位结构311为一定位钩,而所述的框架安装定位结构2111为定位槽,所述的定位钩钩入所述的定位槽后实现了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侧板固定结构312为侧板翻边结构,而所述的框架安装固定结构2112为框架翻边结构,所述的侧板翻边结构与框架翻边结构重叠后通过螺钉将两者固定为一体,即实现了固定。

如图6,所述的放大机构2121为机械式的放大机构。其包括弹性组件21211、摆动杆21212、第一阀杆21213和第二阀杆21214。所述的弹性组件21211用于为摆动杆21212提供转动力,也就是说在所述的摆动杆21212未被锁扣的状态下,所述的弹性组件21211带动所述的摆动杆21212发生摆动,并在所述的摆动杆21212摆动后带动所述的触发杆213动作。第一阀杆21213用于锁扣所述的摆动杆21212,而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用于锁扣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由于存在两级阀杆,使得用于触发所述的放大机构2121的驱动力的要求得以大幅减小,而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由所述的磁通2122触发。所述的磁通2122触发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解锁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再由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解锁所述的摆动杆21212,所述的摆动杆21212受弹性组件21211带动后带动所述的触发杆213动作。从上述的动作过程中可以看到,所述的摆动杆21212的摆动力并不来自于磁通2122,而是来自于所述的弹性组件21211,从而大幅减小了对于所述的磁通2122的要求,便于采用低规格的磁通2122。

如图12,所述的弹性组件21211包括第一弹簧连接轴212111、第二弹簧连接轴212112和弹性件212113,所述的弹性件212113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连接轴212111,另一端连接第二弹簧连接轴212112。从而所述的弹性件212113提供第一弹簧连接轴212111和第二弹簧连接轴212112之间的缩紧力。优选的,所述的弹性件212113为拉簧,更为优选的,所述的弹性件212113为两根拉簧。两根拉簧并排设置,提供更为平衡的锁紧力。所述的第一弹簧连接轴212111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框架211上的第一弹簧连接轴放置腔2116内,并依靠所述的弹性件212113来保证所述的第一弹簧连接轴212111不从所述的第一弹簧连接轴放置腔2116内脱离。而所述的第二弹簧连接轴212113设置在摆动杆21212上,由于所述的弹性件212113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保证了,一旦所述的弹性组件21211安装到位后,在正常工作中,不会从其位置中脱离。

如图13,为所述的摆动杆21212示意图,摆动杆21212转动设置在安装框架211上,具体的,所述的摆动杆21212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框架211所围成的包围空间内。所述的摆动杆21212包括摆动杆转动孔212121、摆动杆锁扣腔212122、摆动杆驱动端212123、摆动杆摆动限位端212124、摆动杆弹簧连接轴容腔212125、摆动杆让位孔212126和摆动杆推压部212127。所述的摆动杆转动孔212121用于摆动杆21212的转动设置,即通过所述的摆动杆转动孔212121装入到所述的放大机构安装轴2114中,从而所述的摆动杆21212以放大机构安装轴2114为转动中心的转动。摆动杆锁扣腔212122用于与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配合,也就是说当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嵌入到所述的摆动杆锁扣腔212122内,能够锁扣所述的摆动杆21212,防止所述的摆动杆21212摆动。所述的摆动杆驱动端212123用于带动所述的触发杆213动作,具体的当摆动杆21212受所述的弹性组件21211驱动而摆动后,所述的摆动杆驱动端212123跟随摆动杆21212发生转动,进而推动所述的触发杆213转动,触发杆213转动后带动所述的分闸半轴32转动,触发操作机构3进行分闸动作。摆动杆摆动限位端212124用于限定所述的摆动杆21212的转动角度,具体为摆动杆21212在回复过程中的摆动角度,即当所述的摆动杆21212回复到位后,所述的摆动杆限位端212124与所述的安装框架211抵靠而回复到位。所述的摆动杆弹簧连接轴容腔212125用于所述的弹性组件21211的安装,具体的,所述的弹性组件21211的第二弹簧连接轴212112嵌入到所述的摆动杆弹簧连接轴容腔212125内,并由于弹性组件21211的弹力来保证所述的第二弹簧连接轴212112在工作状态时,始终位于所述的摆动杆弹簧连接轴容腔212125内而不脱落。摆动杆让位孔212126用于让开所述的放大机构安装轴2114,便于所述的放大机构安装轴2114的通过以实现安装。所述的摆动杆推压部212127用于主轴4在合闸动作中推压,具体的,为主轴4的驱动片41推压所述的摆动杆推压部212127,从而带动所述的放大机构2121进行回复动作。

如图14,为第一阀杆21213示意图,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通常为一钣金件,即由金属板折弯而成。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转动设置在安装框架211上。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构成 “[”形。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包括第一阀杆转动孔212131,所述的第一阀杆转动孔212131用于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的转动安装,即将所述的第一阀杆转动孔212131套入到所述的放大机构安装轴2114,从而实现了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的转动设置。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还包括第一阀杆锁扣轴安装孔212132和第一阀杆锁扣轴212133,所述的第一阀杆锁扣轴安装孔212132用于第一阀杆锁扣轴212133的安装,即所述的第一阀杆锁扣轴212133穿入到所述的第一阀杆锁扣轴安装孔212132中并固定。从而所述的第一阀杆锁扣轴212133跟随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的摆动而运动。在第一阀杆21213的摆动端上设有第一阀杆抵靠端212134,所述的第一阀杆抵靠端212134用于第一阀杆21213与第二阀杆21214的抵靠配合。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还包括第一阀件回复件212135(图6所示),所述的第一阀件回复件212135为第一阀杆21213提供回复力。具体的,所述的第一阀件回复件212135为扭簧,所述的第一阀件回复件212135套在与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配合的放大机构安装轴2114上,其一端抵靠在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的安装框架211上,从而为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提供回复力。

如图15,为第二阀杆21214示意图,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通常为一钣金件,即由金属板折弯而成。构成 “[”形。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转动设置在安装框架211上。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包括第二阀杆转动孔212141,所述的第二阀杆转动孔212141用于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的转动安装,即将所述的第二阀杆转动孔212141套入到所述的放大机构安装轴2114,从而实现了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的转动设置。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上设有用于与第一阀杆21213配合的第一抵靠面212144和第二抵靠面212145,具体的,所述的第一抵靠面212144和第二抵靠面212145与第一阀杆21213上的第一阀杆抵靠端212134抵靠配合,并且第一抵靠面212144与所述的第一阀杆抵靠端212134抵靠配合时,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向上摆动,而当所述的第二抵靠面212145与所述的第一阀杆抵靠端212134抵靠配合时,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向下摆动。也就是说第一抵靠面212144和第二抵靠面212145分别与所述的第一阀杆抵靠端212134抵靠配合时,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摆动位置。在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上还设有第二阀杆限位端212142,所述的第二阀杆限位端212142用于限定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的转动位置,当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向所述的安装框架211内部摆动到位后,所述的第二阀杆限位端212142与安装框架211的边缘抵靠而停止。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上还设有用于与磁通2122打击配合的第二阀杆磁通打击端212143,也就是说所述的磁通2122通过打击所述的第二阀杆磁通打击端212143来驱动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转动。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上还设有第二阀杆回复件212146(图6所示),所述的第二阀杆回复件212146用于为第二阀杆21214提供回复力。

继续见图3,所述的故障锁扣组件214包括故障锁扣件2141和故障锁扣回复件2142。故障锁扣回复件2142用于复位所述的故障锁扣件2141。所述的故障锁扣件2141为一转动设置在安装框架211上的轴类零件,所述的故障锁扣件2141包括故障锁扣件作用端21411和故障锁扣件复位端21412。所述的故障锁扣件作用端21411用于对所述的触发杆213进行锁扣,当所述的故障锁扣件2141通过故障锁扣件作用端21411抵住所述的触发杆213时,所述的触发杆213将所述的分闸半轴32压迫在分闸位置无法回复,即实现了将操作机构3锁定在分闸状态。所述的故障锁扣件复位端21412用于断路器其他部件对所述的脱扣装置21进行故障解除操作。

见图7~图11,技术方案具体的动作过程如下:所述的控制器电子模块22检测断路器运行情况,并在需要控制断路器动作时,所述的控制器电子模块22向所述的磁通2122发出指令,所述的磁通2122动作,推动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转动,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上的第一阀杆抵靠端212134从第一抵靠面212144上移动到第二抵靠面212145上,从而第一阀杆21213发生转动,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上的第一阀杆锁扣轴212133从所述的摆动杆21212上的摆动杆锁扣腔212122内移出,此时,所述的摆动杆21212在所述的弹性组件21211的作用下发生转动,所述的摆动杆21212上的摆动杆驱动端212123带动所述的触发杆213的受驱动端2132摆动,从而所述的触发杆213发生转动,所述的触发杆213上的触发端2133推压所述的分闸半轴32动作,从而致动操作机构发生分闸动作或称脱扣动作。当操作者触发操作机构3进行合闸动作后,主轴4发生转动,所述的主轴4上的驱动片41跟随主轴4的转动而转动,驱动片41推压所述的摆动杆21212的摆动杆推压部212127,从而所述的摆动杆21212克服弹性组件21211发生回复转动,在摆动杆21212的回复转动中,带动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克服所述的第一阀件回复件212135发生回复转动,所述的第一阀杆21213的第一阀杆锁扣轴212133跟随摆动,并进入所述的摆动杆锁扣腔212122内,锁住所述的摆动杆21212。在第一阀杆21213的回复转动中,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上的第二阀杆回复件212146带动所述的第二阀杆21214发生回复转动,并使得第一阀杆抵靠端212134与第一抵靠面212144抵靠,从而整个放大机构2121复位完成。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放大机构2121的设置,使得当断路器脱扣器的脱扣力取决于放大机构2121中弹性组件的规格,而降低了对磁通2122输出力的要求,提高了该断路器脱扣器的适应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