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之间互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1733发布日期:2018-12-11 21:22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部件之间互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部件之间互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池包制作过程中,需要将电池模块或多个电池模组安装在箱体内,而电池模块本身由多个电池模组相互连接组成,而在目前的制作过程中,电池模组与电池模组之间的相互连接,或者电池模块与箱体之间的连接,或者电池模组与箱体之间的连接固定,操作步骤较复杂,而且由于各部件之间在连接固定时存在空间间隙的占用,导致整个电池包的体积较大,不能适用于一些空间较小的使用环境。另外,目前部件与部件之间、部件与箱体之间等的连接固定,由于尺寸的不一致,容易导致各部件之间或各部件与箱体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不稳定,在产品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松脱等的情况发生,造成产品不能正常使用,出现报废或返工的现象,间接造成产品的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设计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的部件之间互锁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部件之间互锁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组件和固定块,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呈圆柱形,在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固定端,在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的尺寸均大于连接杆的直径;在部件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穿孔,在部件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穿孔,在部件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穿孔相连通,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穿孔相连通,所述第一穿孔的上端尺寸略大于第一固定端的尺寸,所述第一穿孔的下端尺寸略大于连接杆的直径,所述第二穿孔的尺寸略大于第二固定端的尺寸,部件与部件之间通过连接组件互锁在一起,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一固定端配套穿过其中一个部件的第一穿孔的上端且连接杆配套卡在该部件第一穿孔的下端,第一固定端可在相对应的第一凹槽内转动,所述连接组件的第二固定端配套穿过另一个部件的第二穿孔,第二固定端可在相对应的第二凹槽内转动且第二固定端转动后限制在第二凹槽内;所述固定块整体呈直角形且直角形的一边呈长条形、另一边呈楔形,所述固定块配套嵌入第二凹槽内并固定卡住连接组件的第二固定端且固定块可带动连接组件限位转动,部件固定安装在相对应的安装面上,安装面封住部件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开口。连接组件的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设计,部件上开设的第一穿孔、第二穿孔的形状随着连接组件的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的形状相对应配套,保证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能配套穿过相对应的第一穿孔、第二穿孔且保证第二固定端在转动后限制在第二凹槽内即可。第一固定端的截面呈圆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第二固定端的截面呈三角形、椭圆形、截面中间呈方形且方形两端呈弧形等。连接组件的连接杆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以满足部件之间可相互紧密连接固定在一起且连接组件不露在外面,提高产品的整体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略大于连接组件的第一固定端的厚度,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略大于连接组件的第二固定端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长条形边的厚度略大于部件中第二凹槽的宽度,所述固定块的楔形边的厚度小于部件中第二凹槽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部件之间互锁连接结构,设计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且可保证部件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同时连接组件、固定块均不露在外面,可提高产品的整体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部件之间互锁连接结构的整体透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部件之间互锁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实施例1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b)为实施例1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c)为实施例1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部件之间互锁连接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连接组件1和固定块2;如图3所示,连接组件1包括连接杆11,连接杆11呈圆柱形,在连接杆11的一端固定有截面呈圆形的第一固定端12,在连接杆11的另一端固定有截面中间呈方形且方形两端呈弧形的第二固定端13,第一固定端12、第二固定端13的尺寸均大于连接杆11的直径;如图5(a)、图5(b)、图5(c)所示,在部件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穿孔31,在部件3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穿孔32,在部件3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凹槽33、第二凹槽34,第一凹槽33的宽度L1略大于连接组件1的第一固定端12的厚度d1,第二凹槽34的宽度L2略大于连接组件1的第二固定端13的厚度d2,第一凹槽33与第一穿孔31相连通,第二凹槽34与第二穿孔32相连通,第一穿孔31的上端尺寸略大于第一固定端12的尺寸,第一穿孔31的下端尺寸略大于连接杆11的直径,第二穿孔32的尺寸略大于第二固定端13的尺寸,部件3与部件3之间通过连接组件1互锁在一起,连接组件1的第一固定端12配套穿过其中一个部件3的第一穿孔31的上端且连接杆11配套卡在该部件3第一穿孔31的下端,第一固定端12可在相对应的第一凹槽33内转动,连接组件1的第二固定端13配套穿过另一个部件3的第二穿孔32,第二固定端13可在相对应的第二凹槽34内转动且第二固定端13转动后限制在第二凹槽34内;如图4所示,固定块2整体呈直角形且直角形的一边呈长条形、另一边呈楔形,固定块2的长条形边的厚度d3略大于部件3中第二凹槽34的宽度L2,固定块2的楔形边的厚度d4小于部件3中第二凹槽34的宽度L2,固定块2配套嵌入第二凹槽34内并固定卡住连接组件1的第二固定端13且固定块2可带动连接组件1转动,部件3固定安装在相对应的安装面4上,安装面4封住部件3的第一凹槽33、第二凹槽34的开口。

使用时,将连接组件的第一固定端配套穿过其中一个部件的第一穿孔的上端,之后将连接组件下移使得连接杆卡在该部件第一穿孔的下端上,接着将连接组件的第二固定端配套穿过另一个部件的第二穿孔,然后将固定块楔形边嵌入该部件的第二穿孔且固定块卡住连接组件的第二固定端并带动第二固定端转动从而转动连接组件,通过固定块的长条形边限制第二固定块的继续转动,如此则将两个部件相互互锁在一起了,若部件超过两个,则按前述相同的步骤依次将相邻两个部件通过连接组件相互互锁在一起,最后将所有部件固定安装在相对应的安装面上,通过安装面封住部件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开口,即完成部件之间以及部件与安装面之间的互锁固定,图1示意的为两个部件之间以及部件与安装面之间的互锁结构。

实施例2

一种部件之间互锁连接结构,其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部件之间互锁连接结构的结构相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组件的第一固定端的截面呈多边形,第二固定端的截面呈椭圆形。

实施例3

一种部件之间互锁连接结构,其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部件之间互锁连接结构的结构相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组件的第一固定端的截面呈三角形,第二固定端的截面呈三角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