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线、网络线和数据总线复合型集成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7400发布日期:2019-01-13 16:3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线、网络线和数据总线复合型集成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设计电线电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复合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统一设备上实用的电缆种类越来越多,例如在车载系统等设备中既需要电源线提供电能支持,又需要数据总线将CPU中的数据传输给其它部件或者从其它部件接收数据信息,同时还需要网络线实现网络连接。现有技术中的一般电线电缆都属于单用途电缆,就是说电源线就是传输电流用,网络线就用于传输信号,控制线就用于控制系统,均为单一使用。因此,常常会出现一台设备上多根连接线混乱的放在一起,不仅占用空间而且维护也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电源线、网络线和数据总线复合型集成电缆,旨在将多种用途的电缆集成在一条电缆中,在满足各电缆能够使用并且相互之间不干扰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电缆占用的空间,同时也可以节约资料消耗,方便施工及维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源线、网络线和数据总线复合型集成电缆,其特征在于:其内芯由三芯电源线、数据总线、网络线以及填充物共同绞合形成,其中,三芯电源线由三根相互绝缘的靠在一起的粗绝缘导线形成,数据总线、网络线以及一绝缘性的圆形填充物分别填充在三根粗绝缘导线两两之间的外空隙处;平纹无纺布绕包在三芯电源线、数据总线、网络线以及填充物的外部,平纹无纺布的外部具有挤包形成的外护套。

具体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总线由内至外依次为由两根绝缘缆芯以及两根填充圆整用的圆形骨架绞合而形成的内部、第一屏蔽层以及聚氯乙烯材质挤包形成的第一护套,其中,第一屏蔽层为内层的铝箔包覆层以及外层的镀锡铜丝编织网双层结构,每根绝缘缆芯由第一导体以及包覆在第一导体外的第一绝缘层构成。

具体的,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层为发泡聚乙烯内层以及高密度聚乙烯外皮的双层结构。

具体的,其特征在于:第一导体为7根裸铜丝束绞而成,每根裸铜丝的直径为0.27mm-0.37mm,第一绝缘层的外直径为2.8mm-3.0mm;第一护套的外直径为7.85mm-8.15mm。

具体的,其特征在于:每根裸铜丝的直径为0.32mm,第一绝缘层的外直径为2.9mm。

具体的,其特征在于:每根粗绝缘导线由第三导体与包覆在第三导体外部的第三绝缘层组成,第三导体由1517根镀锡铜线精细束绞而成,每根镀锡铜线的直径为0.25-0.35mm,第三绝缘层的外直径为17.6mm-18.6mm,第三绝缘层的厚度为1.55mm-1.65mm。

具体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线由内至外依次为由中心填充的十字骨架将四组绝缘双绞线均匀分开并且一起复绞形成内部、第二屏蔽层以及聚氯乙烯材质挤包形成的第二护套,其中,第二屏蔽层为内层的铝箔以及外层的镀锡铜丝编织网双层结构,每组绝缘双绞线由两根绝缘芯线绞合形成,每根绝缘芯线由内部的第二导体以及包覆第二导体的第二绝缘层构成。

具体的,其特征在于:第二导体为由1根直径为0.52mm-0.62mm电工圆铜线组成,第二绝缘层的直径为1.00mm-1.1mm;第二护套的外直径为7.1mm-7.5mm。

具体的,其特征在于:外护套的外直径为44.1mm-45.1mm,外护套的厚度为2.75-2.85mm。

具体的,其特征在于:外护套的外直径为44.6mm,外护套的厚度为2.8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设计该电缆结构首先考虑到满足其使用要求,并且保证相互之间不干扰。用特殊的结构设计将多种用途的电缆集成在一条电缆中,尽可能减少电缆占用的空间。同时也可以节约资料消耗,方便施工及维。该电缆结构适用于智能现场控制及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的硬件设备系统,不仅提供电源,同时兼顾了信号控制和宽带系统传输。三种电缆集成成缆,优化的成缆绞距,使电缆不仅圆整,且具有很好的柔性同时强度更好。挤包柔性的聚氯乙烯护套料,保护电缆内部结构不受外力损伤,同时电缆整体良好的柔软性可以实现在设备内部弯曲敷设使用。把原先需要多根电缆才能完成的工作,由一条集成电缆去完成,不仅可以方便安装敷设,同时也利于维护。集成电缆使得占用的空间更小,现场更简洁。同时整体电缆抗拉强度更高,电缆更为靠。从制造成本去考量,把原先需要多根电缆护套或者内护套的材料,缩减成只需一根电缆护套的材料,大大节约了材料的使用,从材料的角度来说更节能更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三导体;2-第三绝缘层;3-第一导体;4-第一绝缘层;5-第一屏蔽层;6-圆形骨架;7-第一护套;8-第二导体;9-第二绝缘层;10-十字骨架;11-第二屏蔽层;12-第二护套;13-圆形填充物;14-平纹无纺布;15-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线、网络线和数据总线复合型集成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芯电源线、一根数据总线、一根网络线、绝缘性的圆形填充物13、平纹无纺布14以及外护套15。

对于三芯电源线,由三根粗绝缘导线相互绝缘的靠在一起形成,其横截面积为正三角形。每根粗绝缘导线由第三导体1与紧密包覆在第三导体1外部的第三绝缘层2组成,每根粗绝缘导线的横截面积为106.72mm2-107.72mm2,优选的,面积为107.22mm2。其中,第三导体1由1517根镀锡铜线精细束绞而成,每根镀锡铜线的直径为0.25mm-0.35mm,具体的为0.3mm。第三绝缘层2的外直径为17.6mm-18.6mm,优选的,第三绝缘层2的直径为18.10mm,第三绝缘层2采用聚氯乙烯绝缘材质,其厚度为1.55mm-1.65mm,优选的厚度为1.6mm。每根粗绝缘导线的绝缘层的颜色各有不同从而对绝缘导线进行区分,例如可以由蓝、棕、黄/绿双色区分来区分。每根粗绝缘导线为4/0AWG线规,电压规格为0.6/1kv。

对于一根数据总线,其内芯由两根绝缘缆芯以及两根填充圆整用的圆形骨架6绞合而成。圆形骨架6的直径不超过绝缘缆芯的直径,数据总线包含两根绝缘缆芯,每根绝缘缆芯由第一导体3以及紧密包裹第一导体3的第一绝缘层4组成。其中,第一导体3为7根裸铜丝束绞而成,每根裸铜丝的直径为0.27mm-0.37mm,优选的,直径为0.32mm。第一绝缘层4采用发泡聚乙烯内层以及高密度聚乙烯外皮双层材质进行绝缘,第一绝缘层4的外直径为2.8mm-3.0mm,优选的,外直径为2.9mm。两根绝缘缆芯相互绝缘的并列在一起,填充两根圆形骨架6与其结合使得截面形状近似圆形从而方便数据总线成圆形形状,两根绝缘缆芯以及两根填充圆整用的圆形骨架6绞合,具有第一屏蔽层5编织在绝缘缆芯以及圆形骨架6的外部,第一屏蔽层5包括内层的铝箔包覆层,其覆盖率为100%,以及外层的镀锡铜丝编织网,编织密度在85%以上,有效屏蔽电磁干扰。在第一屏蔽层5的外部,还具有聚氯乙烯材质做成的第一护套7,可以设置成紫色,第一护套7的外直径为7.85mm-8.15mm,优选的,外直径为8.0mm。两根绝缘缆芯、两根圆形骨架、第一屏蔽层5以及第一护套7构成数据总线。数据总线作为控制系统传输电缆,传输速率可达1MHz/s。

对于一根网络线,由中心填充的十字骨架10将4组绝缘双绞线均匀分开并且一起复绞形成内部,其外部依次由第二屏蔽层11以及第二护套12包覆构成。其中,每组绝缘双绞线由两根绝缘芯线绞合形成,每根绝缘芯线由内部的第二导体8以及紧密包覆第二导体8的第二绝缘层9构成。第二导体8即是由1根直径为0.52mm-0.62mm电工圆铜线组成,优选的,直径为0.57mm。第二绝缘层9的直径为1.00mm-1.1mm,优选的,直径为1.05mm,8根绝缘芯线的第二绝缘层9的颜色为标准网线色谱。第二屏蔽层11包含内层的铝箔以及外层的镀锡铜编织网,铝箔的覆盖率为100%,镀锡铜编织网的编织密度在85%以上。第二护套12采用聚氯乙烯材质,颜色可以为灰色,第二护套12的外直径为7.1mm-7.5mm,优选的外直径为7.3mm。网络线则采用CAT6,带宽频率则可以使用至250MHz,以保证传输速率和处理速度。

为了能够使三芯电源线、一根数据总线和一根网络线总体包覆后接近圆整,添加填充物13。数据总线、网络线以及一绝缘性的圆形填充物填充在三根粗的电缆空隙处再一起进行绞合形成内芯,通过外部用平纹无纺布14绕包将三芯电源线、数据总线、网络线以及一圆形填充物固定,再挤包一层外护套15,从而形成电源线、网络线和数据总线复合型集成电缆。外护套15采用哑光柔性黑色聚氯乙烯材质,对整个电缆进行保护,外护套15的外直径为44.1mm-45.1mm,优选的,外直径为44.6mm,外护套的厚度为2.75mm-2.85mm,具体的,厚度为2.8mm。

数据总线及网络线均采用铝箔和镀锡铜编织网双层屏蔽结构,保障电缆工作时互不干扰。三种电缆集成复合线缆,优化的成缆绞距,使电缆不仅圆整,并且具有很好的柔性同时强度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三芯电源线可以符合4/0AWG标准,数据总线可以符合CAN BUS 1P*20AWG标准,网络线可以符合CAT6标准。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