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按钮以及具有挡光结构的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1583发布日期:2018-12-14 22:56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关按钮以及具有挡光结构的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按钮以及具有挡光结构的开关。



背景技术:

光电式机械键盘是目前新兴的技术,目前技术上主要的做法是保留传统机械键盘开关模组的基本结构,包括外壳、按钮、弹簧等基本不变,而只是将原先机械式键盘开关模组的金属触点和弹片换成光电对管,光电对管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具有光通路。通过按钮的位置切换,实现光通路在截断状态和连通状态之间的切换,从而触发光电对管所连接的电路的通和断。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按钮可以设计成采用不同颜色和透光度的塑件,来增加按钮的设计感,但是不同颜色和透光度的塑件具有挡光值不一致的缺陷,导致按钮不能对光电对管的导通状态和切断状态进行有效地切换,对按钮的颜色选择空间造成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按钮以及具有挡光结构的开关,能够弥补不同颜色和透光度的塑件挡光值不一致的缺陷,使开关按钮可以设计成任何颜色和透光度的塑件,同时能够保证对光电对管在导通状态和切断状态之间进行有效地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关按钮,包括按钮本体,所述按钮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切换光电对管通断的触发部,所述触发部设置有能够完全截断光电对管的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光通路的挡光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挡光结构设置在所述触发部的内部或者外部。

作为优选:所述挡光结构由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挡光结构的开关,包括上盖、底座、弹簧和上述的开关按钮,所述上盖扣合于所述底座上形成腔室,所述按钮本体和弹簧均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按钮本体与所述底座的内底面之间;

所述按钮本体背向所述底座的内底面的一侧设置有穿过所述上盖并与所述上盖滑动配合的按柄,所述触发部位于所述按钮本体面向所述底座的内底面的一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通孔,当按压所述按柄使按钮本体沿上盖至底座的方向做直线运动时,能够使所述触发部经所述通孔伸出所述腔室外部。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底面中心设置有支柱,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支柱上。

作为优选:所述按钮本体面向底座的内底面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通孔滑动配合的插脚,所述触发部位于所述插脚远离所述按钮本体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挡光结构为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嵌设于所述触发部的内部;

或者,所述挡光结构为金属套,所述金属套围合于所述触发部的外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腔室内还设置有发声弹片;

所述发声弹片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扩张部以及连接两个弹性扩展部的连接部,两个弹性扩展部之间具有间隙,两个弹性扩张部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做相互远离的扩张运动且在外力消失后能够自动回位;

两个弹性扩张部上均设置有接触凸部,两个弹性扩张部的接触凸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弹性扩展部其余部分之间的距离;

所述发声弹片在沿垂直于两个弹性扩展部的接触凸部的连线的方向上分布设置有第一撞击面和第二撞击面,两个弹性扩展部的接触凸部位于第一撞击面和第二撞击面之间;

所述发声弹片位于所述按钮本体的一侧,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撞击面对应的第一触碰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撞击面对应的第二触碰面,所述第一触碰面与所述第二触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撞击面与所述第二撞击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按钮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凸出的拨动块,所述拨动块位于所述发声弹片的两个弹性扩展部之间,所述拨动块上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拨动凸部,两个拨动凸部分别与所述发声弹片的两个弹性扩展部的接触凸部对应,且两个拨动凸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发声弹片的两个弹性扩展部的接触凸部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两个弹性扩张部分别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缓冲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发声弹片为一弯折状的长条形金属;

所述连接部为一直形段;

所述弹性缓冲部由首尾顺次相接的第一缓冲段、第二缓冲段和第三缓冲段组成,所述第一缓冲段与所述直形段相接且与所述直形段之间互成钝角,所述第二缓冲段与所述第一缓冲段之间互成锐角,所述第三缓冲段与所述第二缓冲段之间互成钝角,两个弹性缓冲部的第一缓冲段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弹性缓冲部的第三缓冲段之间的距离;

所述弹性扩张部由首尾顺次相接的短直段、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组成,所述短直段与所述第三缓冲段相接且与所述直形段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短直段之间互成钝角,所述第二倾斜段与所述短直段之间互成锐角;

所述第一撞击面和第二撞击面分别为所述短直段和所述直形段相互远离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开关按钮的触发部上设置有挡光结构,能够完全截断光电对管的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光通路,因此可以弥补现有的开关按钮因为不同颜色和透光度的塑件具有挡光值不一致,而导致开关按钮的塑件色彩和透光度可选择范围受限的缺陷,使开关按钮可以设计成任何颜色和透光度的塑件,而不影响触发部对光电对管在导通状态和切断状态之间的有效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挡光结构的开关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挡光结构的开关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挡光结构的开关另一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开关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声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声弹片与拨动块位于初始状态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

100、开关按钮;110、拨动块;111、拨动凸部;112、第一导向面;113、第二导向面;120、插脚;121、触发部;130、按柄;210、上盖;211、第一触碰面;220、底座;221、第二触碰面;300、发声弹片;301、接触凸部;302、第一倾斜导向面;303、第二倾斜导向面;304、第一撞击面;305、第二撞击面; 310、直形段;320、第一缓冲段;330、第二缓冲段;340、第三缓冲段;350、短直段;360、第一倾斜段;370、第二倾斜段;400、复位弹簧;500、金属片; 510、齿形部;600、电路板;710、发射端;720、接收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按钮100,包括按钮本体,按钮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切换光电对管通断的触发部121,触发部121设置有能够完全截断光电对管的发射端710与接收端720之间的光通路的挡光结构。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挡光结构可以设置在触发部121的内部,也可以设置在触发部121的外部,只要能够实现对光电对管的其中一个光耦元件发射至另一个光耦元件之间的光通路的完全遮挡即可。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挡光结构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具有不透光的性能,将其与塑件进行结合也是现有技术中非常成熟的工艺。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按钮100具有容易加工,生产成本较低的特点。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挡光结构的开关,包括上盖210、底座220、弹簧400和上述的开关按钮100,上盖210扣合于底座220上形成腔室,按钮本体和弹簧400均位于腔室内,弹簧400位于按钮本体与底座220的内底面之间。

按钮本体背向底座220的内底面的一侧设置有穿过上盖210并与上盖210 滑动配合的按柄130。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按钮本体面向底座220的内底面的一侧设置有与通孔滑动配合的插脚120,触发部121位于插脚120远离按钮本体的一端。触发部121为插脚120的一部分,插脚120为圆柱形结构。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底座220的底面中心设置有支柱,支柱上设置有贯通腔室和腔室外部的通孔。通孔的形状为与插脚120间隙配合的圆形,以便插脚120能够顺畅在通孔内滑动,以便触发部121能够顺畅地伸出腔室外部。

当按压按柄130使按钮本体沿上盖210至底座220的方向做直线运动时,能够使触发部121经通孔伸出腔室外部。

弹簧400套设在支柱上,以便形成更好的定位。

按压按柄130时,开关按钮100克服弹簧400的弹力从初始位置作直线运动逐渐靠近底座220的内底面,直至弹簧400压缩至最短可压缩的长度时,触发部121全部伸出至底座220外部。松开按柄130后,开关按钮100在弹簧400 的弹力作用下作直线运动逐渐远离底座220的内底面,直至开关按钮100回复初始位置,触发部121全部回位容纳于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挡光结构的开关在使用时通过底座220安装在电路板600上。电路板600上安装光电对管,光电对管的发射端710和接收端720之间的光通路的位置与触发部121的位置相对应。当触发部121全部伸出腔室外部后,触发部121位于发射端710和接收端720之间,将发射端710 和接收端720之间的光通路完全截断。当开关按钮100位于初始位置时,触发部121全部位于通孔内,恢复了发射端710和接收端720之间的光通路的连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挡光结构可以但不限于以下两种结构:

第一种,挡光结构为金属片500,金属片500嵌设于触发部121的内部。金属片500与光电对管的发射端710的光发射方向垂直,从而保证能够完全截断发射端710和接收端720之间的光通路。开关按钮100除挡光结构外的其余部分均采用塑料材质一体成型。金属片500为长方形,在金属片500的两长边边沿还设置有齿形部510,以便与开关按钮100的其余部分更牢固地结合。在将时,金属片500作为预埋件与开关按钮100的其余部分一次注塑加工成型。

第二种,挡光结构为金属套,金属套围合于触发部121的外表面。金属套的外径与插脚120的外径相同,使安装金属套的插脚120能够更容易地与通孔进行配合。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腔室的一侧具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位于按钮杯体的一侧,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发声弹片300。

发声弹片300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扩张部以及连接两个弹性扩展部的连接部,两个弹性扩展部之间具有间隙,两个弹性扩张部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做相互远离的扩张运动且在外力消失后能够自动回位。

两个弹性扩张部上均设置有接触凸部301,两个弹性扩张部的接触凸部301 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弹性扩展部其余部分之间的距离。

按钮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凸出的拨动块110,拨动块110位于发声弹片300 的两个弹性扩展部之间,拨动块110上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拨动凸部111,两个拨动凸部111分别与发声弹片300的两个弹性扩展部的接触凸部301对应,且两个拨动凸部111之间的距离大于发声弹片300的两个弹性扩展部的接触凸部301之间的距离。

在拨动块110上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导向面112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导向面113,每个拨动凸部111分别由位于同侧的第一导向面112和第二导向面113相接形成。第一导向面112和第二导向面113可以在发声弹片300恢复弹性形变的过程中,对发声弹片300的接触凸部301进行导向。

在开关按钮100沿垂直于两个弹性扩展部的接触凸部301的连线的方向运动时,拨动块110能够到达两个弹性扩展部的接触凸部301之间,并拨动两个弹性扩展部的接触凸部301,使两个弹性扩展部做相互远离的扩张运动,此时发声弹片300发生弹性形变,在开关按钮100继续运动时,发声弹片300在恢复弹性形变的过程中,两个弹性扩展部自动回位,产生作用于拨动块110上的力,拨动块110则对发声弹片300产生一个反作用力,推动发声弹片300与芯轴做反方向的运动。

在发声弹片300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中,由与两个弹性扩张部连接的部分吸收弹性形变,可减少单边产生幅度较大的弹性形变而导致的产生过大的疲劳应力,可有小延长发声弹片300的寿命,从而减少开关的故障率。

发声弹片300在沿垂直于两个弹性扩展部的接触凸部301的连线的方向上分布设置有第一撞击面304和第二撞击面305,两个弹性扩展部的接触凸部301 位于第一撞击面304和第二撞击面305之间。

上盖210上设置有与第一撞击面304对应的第一触碰面211,底座220上设置有与第二撞击面305对应的第二触碰面221,第一触碰面211与第二触碰面22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撞击面304与第二撞击面305之间的距离。

第一撞击面304和第二撞击面305分别用于在发声弹片300向两个方向运动时撞击第一触碰面211和第二触碰面221,发出撞击声。

两个弹性扩张部上均设置有互成钝角的第一倾斜导向面302和第二倾斜导向面303,每个弹性扩张部的接触凸部301由其上的第一倾斜导向面302和第二倾斜导向面303在一端相接形成。每个弹性扩张部的第一倾斜导向面302和第二倾斜导向面303以两个弹性扩张部的接触凸部301的连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

在拨动块110拨动两个弹性扩展部的接触凸部301,使两个弹性扩展部做相互远离的扩张运动前,两个弹性扩张部上第一倾斜导向面302或者第二倾斜导向面303可以对拨动块110的运动形成一个导向的作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两个弹性扩张部分别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缓冲部与连接部连接。两个弹性缓冲部在两个弹性扩张部做相互远离的扩张运动时,发生弹性形变。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发声弹片300为一弯折状的长条形金属。该长条形金属优选采用一直形的金属条弯折加工而成。该长条形金属的下列各段的相接处均为圆弧弯折过渡结构。

连接部为一直形段310。

弹性缓冲部由首尾顺次相接的第一缓冲段320、第二缓冲段330和第三缓冲段340组成,第一缓冲段320与直形段310相接且与直形段310之间互成钝角,第二缓冲段330与第一缓冲段320之间互成锐角,第三缓冲段340与第二缓冲段330之间互成钝角,两个弹性缓冲部的第一缓冲段320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弹性缓冲部的第三缓冲段340之间的距离。弹性缓冲部采用该结构可以使其产生弹性形变能够得到完全的恢复,而不易产生金属疲劳。

弹性扩张部由首尾顺次相接的短直段350、第一倾斜段360和第二倾斜段 370组成,短直段350与第三缓冲段340相接且与直形段310平行设置,第一倾斜段360与短直段350之间互成钝角,第二倾斜段370与短直段350之间互成锐角。

第一倾斜导向面302为两个弹性扩张部的第一倾斜段360相向的面,第二倾斜导向面303为两个弹性扩张部的第二倾斜段370相向的面。

第一撞击面304和第二撞击面305分别为短直段350和直形段310相互远离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挡光结构的开关在处于静止状态时,如图2 所示,开关按钮100位于初始位置,发声弹片300在自重作用下,第二撞击面 305贴在第二触碰面221上。同时,动接触片的折弯凸部顶在挤压凸部上,此时触发部121全部回位容纳于通孔内,发射端710和接收端720之间的光通路的连通,开关处于非工作状态。

当按压开关按钮100的按柄130时,拨动块110的拨动凸部111瞬间将发声弹片300的两个弹性扩张部顶开,发声弹片300的两个弹性扩张部的接触凸部301在弹力作用下紧贴在拨动块110的两个第一导向面112上,并沿两个第一导向面112轨迹往上升,同时触发部121逐渐从通孔伸向底座220外部,继续按压按柄130,发声弹片300继续上升,达到一定距离后,在发声弹片300 恢复弹性形变产生的向内的夹力的作用下,拨动块110对发声弹片300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使发声弹片300的第一撞击面304瞬间撞在上盖210的第一触碰面211上,同时发出撞击声,此时触发部121伸出至底座220外部,将发射端 710和接收端720之间的光通路完全截断,开关处于工作状态,如图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