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工用剪线接线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3722发布日期:2018-12-14 23:0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工用剪线接线一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线接线一体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工用剪线接线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是指传输电能的导线,分裸线、电磁线和绝缘线,裸线没有绝缘层,包括铜、铝平线、架空绞线以及各种型材(如型线、母线、铜 排、铝排等),其导体主要是铜线,应有薄的绝缘层和良好的电气机械性能,以及耐热、防潮、耐溶剂等性能,本实新型是针对电缆设置的一种电工用剪线接线一体装置。

但是目前市场上针对电缆的剪线和切线都是运用不同的工具设备,在电工进行操作时,需要携带不同工具,而且操作麻烦,不仅浪费时间,也耗费劳动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工用剪线接线一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工用剪线接线一体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接线辊,所述接线辊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接线摇手,所述基板的上表面靠近接线辊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限位销,且基板的前侧嵌入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且连接杆的一端靠近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板,且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与第一卡板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剪线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剪线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在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且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下切刀,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立杆,且固定板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立杆,所述第一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管,且第一立杆的侧面贯穿有剪线摇手,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靠近下切刀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三卡板,所述横管的上端嵌入安装有竖向螺纹杆,且横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切刀,所述第二立杆的侧面贯穿有螺纹插杆,所述固定板的侧面对应螺纹插杆的位置处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立杆与横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且第二立杆与横管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线辊的内部设置有转辊,所述转辊的外表面对应开设有四个线槽,所述转辊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且转辊与接线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剪线摇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向螺纹杆,所述竖向螺纹杆与上切刀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座,所述横向螺纹杆与竖向螺纹杆相适配,所述竖向螺纹杆共设置有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卡板包括下卡板、卡条、上卡板、螺纹推杆和伸缩卡板,所述下卡板安装在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且下卡板的一端设置有转轴,且下卡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上卡板,所述上卡板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设置有卡条,且上卡板的上表面贯穿有螺纹推杆,所述上卡板的内侧设置有伸缩卡板,所述螺纹推杆贯穿上卡板与伸缩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第三卡板的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的上表面至少开设有四个插孔,所述基板的侧面对应连接杆的位置处开设有连接杆的储存槽,且基板的上表面对应插孔的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连接杆与基板通过限位销、插孔和限位孔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手摇的剪线方式代替传统电工用剪线钳剪线的方式,利用剪线机构对电缆进行剪切,既方便对不同大小的电缆进行剪切,同时也为电工省去了劳动力,而且也加快了操作效率,再利用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对需要接线的电缆进行卡箍,然后利用接线辊对需要连接的电线进行缠绕,免去人工缠绕的麻烦,同时也避免人工缠绕不紧而影响电缆的使用效果,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便捷,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剪线、接线一体化,解决了传统电工剪线和接线需要使用多种工具的麻烦,操作方便,而且省时省力,给电工的工作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工用剪线接线一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电工用剪线接线一体装置中剪线机构的放大图。

图3为一种电工用剪线接线一体装置中接线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电工用剪线接线一体装置中横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电工用剪线接线一体装置中第一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接线摇手;3、限位销;4、接线辊;5、连接杆;6、第一连接板;7、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第二连接板;10、剪线机构;101、横管;102、剪线摇手;103、上切刀;104、第一立杆;105、下切刀;106、固定板;107、螺纹插杆;108、第二立杆;109、第三卡板;110、竖向螺纹杆;11、转辊;12、线槽;13、横向螺纹杆;14、连接座;15、下卡板;16、卡条;17、上卡板;18、螺纹推杆;19、伸缩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工用剪线接线一体装置,包括基板1,基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接线辊4,接线辊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接线摇手2,接线辊4的内部设置有转辊11,转辊11的外表面对应开设有四个线槽12,转辊11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且转辊11与接线辊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将需要绕接的两根线插入接线辊4内侧的线槽12内,再利用接线摇手2摇动转辊11,方便对电缆线进行缠绕连接,省去人力缠绕,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捷。

基板1的上表面靠近接线辊4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限位销3,且基板1的前侧嵌入安装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上表面至少开设有四个插孔,基板1的侧面对应连接杆5的位置处开设有连接杆5的储存槽,且基板1的上表面对应插孔的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孔,连接杆5与基板1通过限位销3、插孔和限位孔固定连接,方便对连接杆5进行收纳,同时利用限位销3对其进行固定,便于工作人员携带。

连接杆5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且连接杆5的一端靠近第一连接板6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9,第二连接板9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剪线机构10,剪线机构10包括固定板106,固定板106安装在第二连接板9的上表面,且固定板106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下切刀105,固定板10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立杆104,且固定板106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立杆108,第一立杆1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管101,且第一立杆104的侧面贯穿有剪线摇手102,固定板106的上表面靠近下切刀105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第三卡板109,横管101的上端嵌入安装有竖向螺纹杆110,且横管1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切刀103,第二立杆108的侧面贯穿有螺纹插杆107,固定板106的侧面对应螺纹插杆107的位置处开设有内螺纹,第二立杆108与横管101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且第二立杆108与横管10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剪线摇手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向螺纹杆13,竖向螺纹杆110与上切刀103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座14,横向螺纹杆13与竖向螺纹杆110相适配,竖向螺纹杆110共设置有两个,方便对电缆进行卡箍,然后利用下切刀105和上切刀103对电缆进行剪切,方便操作,而且节省劳动力。

第一连接板6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板7,且第一连接板6的上表面与第一卡板7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卡板8,第一卡板7包括下卡板15、卡条16、上卡板17、螺纹推杆18和伸缩卡板19,下卡板15安装在第一连接板6的上表面,且下卡板15的一端设置有转轴,且下卡板15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上卡板17,上卡板17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设置有卡条16,且上卡板17的上表面贯穿有螺纹推杆18,上卡板17的内侧设置有伸缩卡板19,螺纹推杆18贯穿上卡板17与伸缩卡板19固定连接,第一卡板7、第二卡板8和第三卡板109的结构相同,可以利用伸缩卡板19调节第一卡板7、第二卡板8和第三卡板109的大小,便于对不同粗细的电缆进行卡箍,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螺纹推杆18推动伸缩卡板19,便于对第一卡板7、第二卡板8和第三卡板109的内径大小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粗细的电缆进行卡箍,在需要对电缆进行剪切时,拧出螺纹插杆107,将第二立杆108翻起,同时将上卡板17翻起,然后将电缆放入第三卡板109内,利用螺栓将卡条16固定,便于对电缆进行固定,同时将第二立杆18放下,利用螺纹插杆107对其进行固定,再通过摇动剪线摇手102,通过横向螺纹杆13带动竖向螺纹杆110下移,从而推动上切刀103下移,配合下切刀105便于对电缆进行剪切,实现手摇式切线,免去电工利用剪线钳切线的麻烦,当需要对电缆进行接线时,利用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对需要连接的两根电缆进行固定,通过连接杆5方便调节接线辊4与电缆之间的距离,便于操作,然后将需要缠绕的两根电线插入接线辊4内部的线槽12内,通过摇动接线摇手2,带动转辊11转动,方便使两根电线进行缠绕,免去人工缠绕的麻烦,同时也避免人工缠绕不紧而影响电缆的使用效果,最后,工作结束后,利用连接杆5将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9收缩,便于工作人员的携带,本设计不仅结构简单,功能实用,而且实现了剪线、接线一体化,解决了传统电工剪线和接线需要使用多种工具的麻烦,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给电工的工作带来了便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