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线在线表面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0826发布日期:2018-12-11 21:1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线在线表面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线在线表面烘干装置,属于电力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线又称绕组线,是用以制造电工产品中的线圈或绕组的绝缘电线。电磁线通常分为漆包线、绕包线、漆包绕包线和无机绝缘线。电磁线必须满足多种使用和制造工艺上的要求,其中在其应用过程中,需要具备形状、规格、能短时和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以及承受某些场合中的强烈振动和高速下的离心力,高电压下的耐受电晕和击穿,特殊气氛下的耐化学腐蚀等能力;在制造工艺上,需要具备包括绕制和嵌线时经受拉伸、弯曲和磨损的要求,以及浸渍和烘干过程中的溶胀、侵蚀作用等能力。例如在烘干过程中,由于电磁线表面具有绝缘层,而常规的烘干则是直接使用风机对准电磁线进行吹干,容易造成点一线表面绝缘层软化、破损,降低产品质量;并且,由于电磁线通常连续通过,因此热风无法形成有效循环,造成热能的浪费,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线在线表面烘干装置,能够在电磁线连续通过的同时,将热风形成循环系统,并且避免了热风直接对准电磁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磁线在线表面烘干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导线通道,所述导线通道具有导线入口和导线出口,所述导线通道上靠近导线入口的一侧设置有弧形进风口,所述导线通道上靠近导线出口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和弧形进风口之间按照流体行进方向依次包括过滤腔、制热腔和清洁液雾化腔,所述过滤腔内具有滤网,所述制热腔内设置有风扇和发热丝,所述清洁液雾化腔内设置有雾化器,所述导线通道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侧面开口,所述侧面开口之间张紧有弹性清洁带,所述侧面开口上盖合有压紧弹性清洁带的盖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出风口与过滤腔之间设置有波纹软管,所述机架与导线入口之间支撑有固定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过滤腔底部具有废液槽,所述废液槽侧面下方开设有排液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制热腔远离过滤腔的一侧还设置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与清洁液雾化腔之间依次设置有输液泵、输液管和雾化器。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两个优点:

(1)将导线通道、过滤腔、制热腔和清洁液雾化腔组成热风循环系统,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同时避免了热风直吹导线,提高产品合格率;

(2)雾化的清洁液与弹性清洁带相配合,能够对经过导线通道的导线进行反复拍打摩擦,实现表面清洁,有益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线在线表面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线在线表面烘干装置,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设置有导线通道20,导线通道20具有导线入口20a和导线出口20b,导线通道20上靠近导线入口20a的一侧设置有弧形进风口61,导线通道20上靠近导线出口20b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22,出风口22和弧形进风口61之间按照流体行进方向依次包括过滤腔40、制热腔50和清洁液雾化腔60,过滤腔40内具有滤网43,制热腔50内设置有风扇51和发热丝52,清洁液雾化腔60内设置有雾化器73,导线通道20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侧面开口21,侧面开口21之间张紧有弹性清洁带80,侧面开口21上盖合有压紧弹性清洁带80的盖板23。

上述方案中,作为电磁线的导线首先通过导线入口20a进入到导线通道20内,由于导线通道20采用中空管状结构,因此导线可以在在导线通道20的内部行进,最后从导线出口20b离开。本方案的热风循环系统主要基于导线通道20,由于导线通道20具有出风口22和弧形进风口61,通过与出风口22连通的的过滤腔40、制热腔50和清洁液雾化腔60,最后将制热腔50加热产生的热风通过弧形进风口61返回到导线通道20内,对位于导线通道20内的导线进行烘干,由于该系统能够将热风循环利用,资源利用率高。其中,过滤腔40的作用是过滤杂质,即通过设置在过滤腔40内的一组或多组滤网43对循环的气流进行过滤,确保导线通道20内的洁净程度;制热腔50的作用是对气流进行加热,主要通过发热丝52实现,而为了实现气流的循环,风扇51的设计也是必须的;清洁液雾化腔60的作用通过雾化器73产生的雾化的清洁液,随后在循环气流的带动下,将雾化的清洁液带入到导线通道20内,然后利用气流带动弹性清洁带80振动,从而对经过导线通道20的导线进行反复拍打摩擦,从而实现表面清洁,由于导线通道20内具有热风,因此清洁后的导线能够快速烘干。

在上述方案中,盖板23的作用是将弹性清洁带80压紧在导线通道20侧面上,同时弹性清洁带80可以采用环形设计,这样即使盖板23打开,弹性清洁带80也不会脱落。弧形进风口61之所以采用弧形设计,是为了确保进入到导线通道20内的热风能够避开导线入口20a。

进一步的,出风口22与过滤腔40之间设置有波纹软管30,机架10与导线入口20a之间支撑有固定架11,该优选方案中波纹软管3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金属波纹软管,该类软管具有一定的定型能力,能够对导线通道20进行有效支撑。

更进一步的,过滤腔40底部具有废液槽41,废液槽41侧面下方开设有排液口42,该优选方案中废液槽41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通过导线通道20的雾化的清洁液循环到过滤腔40后,会凝结为液态,此时液态的清洁液可以通过废液槽41回收起来,并通过排液口42排出。

上述方案中,制热腔50远离过滤腔40的一侧还设置有储存腔70,储存腔70与清洁液雾化腔60之间依次设置有输液泵71、输液管72和雾化器73,此时制热腔50、清洁液雾化腔60和储存腔70之间为“Y”形管路结构,储存腔70与清洁液雾化腔60处于连通状态,该设计的目的是避免在输液泵71抽出储存腔70内储存的清洁液后,储存腔70内形成负压,而与外界连接的储存腔70更有利于输液泵71的抽液动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