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保护接线端子的机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0742发布日期:2018-12-18 21:39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用于保护接线端子的机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箱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保护接线端子的机箱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仪表仪器中,会涉及到很多的信号输入、输出接线端子,这些端子往往是裸露在机箱面板外侧。

现有的很多测试仪器设计时未考虑到对接线端子的保护,个别考虑到的也仅仅是设计一个外壳将整个含有接线端子的部分包起来形成保护;以上这些现有技术存在着以下缺点:

1、未对装置接线端子进行保护的设计,在运输、使用的过程中接线端子难免会受到外力撞击,造成端子损坏,甚至是对主板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从而导致整个装置无法正常使用。

2、对于将接线端子用一个外壳包起来形成对接线端子的保护这种设计,在每次使用装置的时候都得把外壳翻开漏出接线端子,再将仪器与其它装置连接起来进行使用,而使用完后又得小心翼翼将外壳合上继续将端子包起来,这样操作起来变得十分繁琐、麻烦。

3、现在很多测试仪器都采用了传统的非插拔式机箱,不支持板卡的插拔,将一块单一的印制板固定于机箱内,导致仪器测试的功能比较单一,不支持更换带不同功能的板卡,不灵活。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方研发出了一种用于保护接线端子的机箱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保护接线端子的机箱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用于保护接线端子的机箱结构,接线端子置于插件板卡的一端,插件板卡的另一端为接插件公座,机箱结构包括:

机箱主体框架;

接插件母座,接插件母座安装在机箱主体框架内;

包括导轨组,导轨组安装在机箱主体框架内,插件板卡在导轨组内滑动;

插件板卡沿导轨滑动至接插件公座插入接插件母座时,接线端子未凸出机箱主体框架。

没有设计单独的接线端子保护外壳,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方便,不需每次将保护外壳打开后才能使用,结构紧凑坚固,使用简单;插件板卡沿导轨滑动至接插件公座插入接插件母座时,接线端子未凸出机箱主体框架,使得所有接线端子都位于机箱主体框架的保护内,当有外力对机箱造成撞击或机箱跌落时,机箱带有接线端子的这一面就被机箱主体框架边缘保护起来,使接线端子不会受到外力的撞击而受到损坏,实现所有接线端子均受到保护。

具体地,机箱主体框架包括第一型材散热器、第二型材散热器、上导轨横梁、下导轨横梁、上固定横梁、下固定横梁、上盖板、下盖板、前面板、母板,导轨组包括上导轨、下导轨,上导轨上的多个导轨凹槽和下导轨上的多个导轨凹槽位置上下对应,第一型材散热器、第二型材散热器、上盖板、下盖板和前面板连接组合成一面设置有开口的长方体形结构,第一型材散热器、第二型材散热器、上盖板、下盖板和前面板分别位于长方体形结构的右侧、左侧、上侧、下侧和前侧;上导轨横梁的两端、上固定横梁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第一型材散热器的上端和第二型材散热器的上端,下导轨横梁的两端、下固定横梁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第一型材散热器的下端和第二型材散热器的下端,上导轨固定在上导轨横梁和上固定横梁下部,下导轨固定在下导轨横梁和下固定横梁上部;母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固定横梁和下固定横梁上,接插件母座焊接在母板上。

采用插拔式板卡机箱结构设计,可以扩展测试仪器的测试功能,上导轨和下导轨的设计,结构紧凑坚固,使用简单,便于装配、集成、扩展。

优选地,机箱结构还包括八个防撞包边,八个防撞包边固定于机箱主体框架的八个尖角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保护接线端子的机箱结构:

1、在满足接线端子保护的前提下,还未设计单独的接线端子保护外壳,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方便,不需每次将保护外壳打开后才能使用;

2、结构紧凑坚固,使用简单,插件板卡沿导轨滑动至接插件公座插入接插件母座时,接线端子未凸出机箱主体框架,使得所有接线端子都位于机箱主体框架的保护内,当有外力对机箱造成撞击或机箱跌落时,机箱带有接线端子的这一面就被机箱主体框架边缘保护起来,使接线端子不会受到外力的撞击而受到损坏,实现所有接线端子均受到保护;

3、八个防撞包边对机箱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防撞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插件板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第一型材散热器;12、第二型材散热器;13、上导轨横梁;14、下导轨横梁;15、上固定横梁;16、下固定横梁;17、第一螺丝;18、上盖板;19、下盖板;110、第二螺丝;111、上导轨;112、下导轨;113、第三螺丝;114、前面板;115、防撞包边;21、母板;22、接插件母座;31、插件板卡;32、接插件公座;51、高度差;52、数字视频接口;53、天线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实施例1

用于保护接线端子的机箱结构,接线端子置于插件板卡31的一端,插件板卡31的另一端为接插件公座32,机箱结构包括:

机箱主体框架;

接插件母座22,接插件母座22安装在机箱主体框架内;

包括导轨组,导轨组安装在机箱主体框架内,插件板卡31在导轨组内滑动;

插件板卡31沿导轨滑动至接插件公座32插入接插件母座22时,接线端子未凸出机箱主体框架,插件板卡31的一端如未安装接线端子,则向外与机箱主体框架的后端面形成高度差H,高度差H根据接线端子的长度来确定,并确保高度差H大于接线端子的长度。

机箱主体框架包括第一型材散热器11、第二型材散热器12、上导轨横梁13、下导轨横梁14、上固定横梁15、下固定横梁16、上盖板18、下盖板19、前面板114、母板21,母板21实际为印制电路板;导轨组包括上导轨111、下导轨112,上导轨111上的多个导轨凹槽和下导轨112上的多个导轨凹槽位置上下对应,第一型材散热器11、第二型材散热器12、上盖板18、下盖板19和前面板114连接组合成一面设置有开口的长方体形结构,第一型材散热器11、第二型材散热器12、上盖板18、下盖板19和前面板114分别位于长方体形结构的右侧、左侧、上侧、下侧和前侧;上导轨横梁13的两端、上固定横梁15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第一型材散热器11的上端和第二型材散热器12的上端,下导轨横梁14的两端、下固定横梁16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第一型材散热器11的下端和第二型材散热器12的下端,上导轨111固定在上导轨横梁13和上固定横梁15下部,下导轨112固定在下导轨横梁14和下固定横梁16上部;母板2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固定横梁15和下固定横梁16上,接插件母座22焊接在母板21上。

将上导轨横梁13、下导轨横梁14、上固定横梁15、下固定横梁16通过8颗M4×10第一螺丝17固定于第一型材散热器11、第二型材散热器12上,再将上盖板18、下盖板19通过12颗M3×8沉头第二螺丝110固定在第一型材散热器11、第二型材散热器12上,将上导轨111、下导轨112通过12颗M3×8第三螺丝113固定于机箱主体框架上。

机箱结构包括八个防撞包边115,八个防撞包边115固定于机箱主体框架的八个尖角处。

插件板卡31可以选配多种不同功能的板卡,以完成对机箱功能的集成和扩展,使机箱的测试功能具有可选配的特性,使用起来非常灵活且装配十分简单。所有插件板卡31插入机箱内部后形成机箱整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装配好的机箱后部有非常多的接线端子比如数字视频接口52,天线插座53裸露在外面,没有设计单独的接线端子保护外壳,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方便,不需每次将保护外壳打开后才能使用装置,结构紧凑坚固,使用简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