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扣式锂锰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7261发布日期:2019-03-02 02:31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耐高温扣式锂锰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耐高温扣式锂锰电池。



背景技术:

锂锰电池作为电池中的一种,因其体积小、电容量大而应用在很多领域。尤其是扣式锂锰电池具有体积小、内阻低、放电电压稳定、使用寿命长的优点。目前市场上的锂锰扣式电池由负极盖、锂片、隔膜、正极片、电解液、绝缘密封圈及正极盖组成,正极盖与负极盖通过压配方式形成一体。刚生产出来的新电池,其正极片周边与绝缘密封圈之间具有间隙腔以保存电解液,但随着电池的放电使用,作为电池负极的锂会逐渐消耗,厚度变薄,而正极片却逐渐膨胀占据电解液腔。到了放电中后期,膨胀后的正极片几乎占据了全部的电解液腔,这种情况将致使正负极之间距离拉开,发生严重的隔开现象,使电池内部几乎形成开路状态,电池电压因此会急剧下降,造成电池报废;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上述情况愈实用新型显;同时为了改善Li/MnO2电池的放电特性和温度特性,合理选择有机电解质溶液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以高氯酸锂(LiClO4)作电解质,以碳酸丙稀酯(PC)和乙二醇二甲醚(DME)的二元混合体系作溶剂。此外,也有用乙氧基甲氧苯乙烷(EME)取代DME以及用三氟甲基磺酸锂(LiCF3SO3)取代LiClO4的。用上述方法制造的Li/MnO2电池,其特点在于它具有较高的比能量(达250瓦时/公斤和500瓦时/升),较高的电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但是,它只适合在-20℃~+70℃温度范围内,以0.25mA/cm2电流密度长时间放电的场合使用,在高温环境下由于密封圈的熔点较低,高温时密封圈极易融化,造成电解液泄漏、电极变形,使得电池报废。

如何获得一种可以在高温环境下放电性能仍然优异的锂锰电池,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适应高温环境、具有超宽的工作温度范围的扣式锂锰电池。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高温扣式锂锰电池,包括

壳体,所述的壳体是由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连接所组成,所述的正极壳体与负极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第一引脚,所述的正极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电连接块,所述的第一引脚通过第一连接座活动连接在第一导电连接块上,

第二引脚,所述的负极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电连接块,所述的第二引脚通过第二连接座连接在第二导电连接块上,所述的第二引脚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二导电连接块上。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为橡胶改性聚丙烯耐高温密封圈,该橡胶改性聚丙烯耐高温密封圈包括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碳酸钙、添加剂、抗氧化剂。

又进一步:所述橡胶改性聚丙烯耐高温密封圈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聚丙烯55%-65%,三元乙丙橡胶8%-15%,碳酸钙15%-25%,添加剂1%-3%,抗氧化剂0.2%-0.3%;该配方制作的密封圈的热变形温度提高到125℃以上。

再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连接座上开设有与第一导电连接块相匹配的导向槽,所述的第一导电连接块活动连接在导向槽内,所述的第一连接座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内连接有顶紧螺栓,所述的顶紧螺栓穿过螺纹孔与第一导电连接块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安装环境对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位置进行调节,起到了增加实用性能的作用;并且本设计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耐高温扣式锂锰电池,包括壳体、第一引脚7和第二引脚9,所述的壳体是由正极壳体1和负极壳体2连接所组成,所述的正极壳体1与负极壳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2,所述的正极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电连接块3,所述的第一引脚7通过第一连接座8活动连接在第一导电连接块3上,所述的负极壳体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电连接块10,所述的第二引脚9通过第二连接座11连接在第二导电连接块10上,所述的第二引脚9通过转轴4转动连接在第二导电连接块10上。本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上述密封圈12为橡胶改性聚丙烯耐高温密封圈,该橡胶改性聚丙烯耐高温密封圈包括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碳酸钙、添加剂、抗氧化剂。

上述橡胶改性聚丙烯耐高温密封圈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聚丙烯55%-65%,三元乙丙橡胶8%-15%,碳酸钙15%-25%,添加剂1%-3%,抗氧化剂0.2%-0.3%;该配方制作的密封圈的热变形温度提高到125℃以上。

如图1所示的第一连接座8上开设有与第一导电连接块3相匹配的导向槽,所述的第一导电连接块3活动连接在导向槽内,所述的第一连接座8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内连接有顶紧螺栓6,所述的顶紧螺栓6穿过螺纹孔与第一导电连接块3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安装环境对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位置进行调节,起到了增加实用性能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