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1180发布日期:2019-03-02 02:43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插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装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将预装在壳体上的端子推压到壳体的安装槽中的插装系统。



背景技术:

连接器通常包括壳体和端子,在壳体上形成有用于插装端子的安装槽。因此,在组装连接器时,需要将端子插装到壳体的安装槽中。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将端子逐个地插装到壳体的安装槽中,但是,人工插装端子的效率和质量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插装系统,适于将预装在壳体上的端子推压到壳体的安装槽中。所述插装系统包括:支架;插装模块,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用于推动所述插装模块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和支撑台,设置在所述插装模块的正下方,预装有端子的壳体被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插装模块适于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下推压所述端子,使得所述端子被推压到壳体的安装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插装模块包括:基座,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和端子推压部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适于推压所述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不同于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二端子,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端子对应的第一安装槽和与所述第二端子对应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端子推压部件包括适于推压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端子推压部件和适于推压所述第二端子的不同于所述第一端子推压部件的第二端子推压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子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和多个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端子推压部件包括与多个所述第一端子分别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一端子推压部件和与多个所述第二端子分别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端子推压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头部和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从所述头部延伸预定长度;每个所述第二端子推压部件包括与所述述第二端子的头部对应的第二端子头部推压部件和与所述第二端子的主体部对应的第二端子主体部推压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插装模块还包括:容纳壳,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壳体分离部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容纳壳中;和弹簧,位于所述容纳壳中,并设置在所述壳体分离部件和所述基座之间,所述弹簧适于向所述壳体分离部件施加向下的弹性推力,所述壳体分离部件适于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向下推压所述壳体,以保证所述壳体与所述插装模块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端子主体部推压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容纳壳中,所述壳体分离部件和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子主体部推压部件的一侧或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为汽缸、液压缸或电动直线致动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适于定位所述壳体的载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实例性的实施例中,插装系统能够自动地将端子插装到壳体的安装槽中,因此,提高了插装端子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插装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壳体和预装在壳体上的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显示图1所示的插装系统的插装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显示图3所示的插装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容纳壳被移除,以显示内容的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插装系统,适于将预装在壳体上的端子推压到壳体的安装槽中。所述插装系统包括:支架;插装模块,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用于推动所述插装模块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和支撑台,设置在所述插装模块的正下方,预装有端子的壳体被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插装模块适于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下推压所述端子,使得所述端子被推压到壳体的安装槽中。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插装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壳体1和预装在壳体1上的端子10、20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插装系统适于将预装在壳体1上的端子10、20推压到壳体1的安装槽中。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插装系统主要包括:支架100、插装模块200、驱动装置300和支撑台400。插装模块200安装在支架100上,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驱动装置300固定在支架100上,用于推动插装模块200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支撑台400设置在插装模块200的正下方。预装有端子10、20的壳体1被放置在支撑台400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插装模块200适于在驱动装置300的驱动下向下推压端子10、20,使得端子10、20被推压到壳体1的安装槽中。

图3显示图1所示的插装系统的插装模块200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插装模块200主要包括:基座201和端子推压部件210、220a、220b。基座201滑动地安装在支架100上,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端子推压部件210、220a、220b,固定在基座201上,适于推压端子10、20。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端子10、20包括第一端子10和不同于第一端子10的第二端子20,在壳体1上形成有与第一端子10对应的第一安装槽和与第二端子20对应的第二安装槽。端子推压部件210、220a、220b包括适于推压第一端子10的第一端子推压部件210和适于推压第二端子20的不同于第一端子推压部件210的第二端子推压部件220a、220b。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端子10、20包括多个第一端子10和多个第二端子20,在壳体1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安装槽和多个第二安装槽。端子推压部件210、220a、220b包括与多个第一端子10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一端子推压部件210和与多个第二端子20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二端子推压部件220a、220b。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二端子20包括头部20a和主体部20b,主体部20b从头部20a延伸预定长度。每个第二端子推压部件220a、220b包括与述第二端子20的头部20a对应的第二端子头部推压部件220a和与第二端子20的主体部20b对应的第二端子主体部推压部件220b。

图4显示图3所示的插装模块200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容纳壳202被移除,以显示内容的弹簧240。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插装模块200还包括:容纳壳202、壳体分离部件230和弹簧240。容纳壳202安装在基座201上。壳体分离部件230可移动地安装在容纳壳202中。弹簧240位于容纳壳202中,并设置在壳体分离部件230和基座201之间。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弹簧240适于向壳体分离部件230施加向下的弹性推力,壳体分离部件230适于在弹簧240的作用下向下推压壳体1,以保证壳体1与插装模块200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在将端子10、20推压到壳体1中的过程中,端子推压部件210、220a、220b可能会部分地插入到壳体1的安装槽中,因此,在向上升起端子推压部件210、220a、220b时,壳体1有可能会被端子推压部件210、220a、220b向上带起。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壳体分离部件230可以有效地防止壳体1被端子推压部件210、220a、220b向上带起。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端子主体部推压部件220b被设置在容纳壳202中,壳体分离部件230和弹簧240设置在第二端子主体部推压部件220b的一侧或两侧。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00可以为汽缸、液压缸或电动直线致动器。驱动装置300的驱动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驱动装置300来控制插装模块200的移动距离。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可以在支撑台400上设置有适于定位壳体1的载具(未图示),以防止在插装端子10、20的过程中壳体1出现移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