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线机的拉剪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1590发布日期:2019-01-29 17:4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剥线机的拉剪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剥线机的拉剪组件。



背景技术:

在电子、电器、电讯等设备领域,经常需要使用两端或者两端和中间均剥去表皮的导线短节,尤其是两端剥去表皮的导线短节,更是广泛的运用在这些设备电路之间的连接上。

公告号为CN2034664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脑剥线机,包括机箱,机箱外壁上由右向左依次设置有前滚轮组、切剥线装置和后滚轮组,前滚轮组和后滚轮组之间设置有能对贯穿设置在前滚轮组和后滚轮组之间的导线进行切口的剖线装置,剖线装置包括气缸体、两对连接在一起的钳臂和剖刀,钳臂与气缸体相连接并能在气缸体驱动下开合。

上述专利中的细长导线依次经过切剥线装置与剖线装置后,从引线装置中输出,用于将导线上的绝缘层剥离;而从引线装置中输出的导线为局部剥去绝缘层的细长导线,后期需要人工手动将局部剥去绝缘层的细长导线修剪成导线短节,提高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剥线机的拉剪组件,该剥线机的拉剪组件能将局部剥去绝缘层的细长导线修剪成导线短节,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剥线机的拉剪组件,包括底板、固定设置于底板的固定座以及设置于底板且位于固定座一侧的拉线构件,所述固定座上固设有传输轨道,所述固定座上位于传输轨道端面与拉线构件之间的位置设有剪线构件,所述剪线构件包括滑移设置于固定座的第一切刀、滑移设置于固定座且配合第一切刀的第二切刀以及驱动第二切刀滑移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之间连接有能使两者朝向相对或背对方向同步移动的连动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局部剥去绝缘层的细长导线一端依次穿过传输轨道以及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的之间位置,通过拉线构件朝向剪线构件方向移动,用于将导线拉出;第一驱动件则驱动第二切刀实现滑移并在连动构件的作用下带动第一切刀进行同步滑移,使得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两者之间能朝向相对或背对的方向移动,用于完成对导线的剪切。剪切完导线后,再通过拉线构件朝向剪线构件方向移动,用于将导线拉出,再配合剪线构件实现下一次修剪,从而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线构件包括固设于底板且与导线传输方向平行设置的滑座、滑移设置于滑座且朝向传输轨道端面设置的夹爪以及驱动夹爪滑移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夹爪的夹端位于传输轨道端面的正投影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件驱动夹爪实现在滑座上滑移,从而用于带动夹爪朝向剪线构件所在的方向移动,再通过夹爪用于实现对导线的夹持;夹爪夹持导线后,再通过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用于将导线拉出,使得剪线构件能持续对导线进行件剪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座靠近固定座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抵触夹爪的调节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螺杆的设置对夹爪位于滑座上的滑移行程进行调控,使得拉线构件能根据不同产品的使用工况拉出不同长度的导线,进行不同长度的剪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动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固定座的连臂以及分别设置在连臂靠近两端位置的第一腰形孔与第二腰形孔,所述第一腰形孔通过主轴与第一切刀转动连接、第二腰形孔通过主轴与第二切刀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切刀与连臂转动连接、连臂与固定座转动连接、连臂与第一切刀转动连接方式,用于改变力的传导方向,从而实现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之间朝向相对或背对方向进行同步移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输轨道上压持固定有限制导线径向移动的压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块的设置对位于传输轨道上的导线进行进一步限位,使得导线在剪线构件的作用下力下不会脱离出传输轨道。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背对拉线构件的一侧且位于传输轨道的正上方固设有用于定位导线的定位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抵住位于传输轨道中的导线再配合夹爪对于导线的夹持,对导线形成了两端固定,使得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在对导线进行剪切施力时,导线不会发生位置上的移位,从而保证对于导线的持续剪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剪线构件与拉线构件之间的位置设有收纳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纳盒的设置对剪切成导线短节的导线进行收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对导线的剪切,从而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中去掉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

图中:1、底板;2、固定座;3、拉线构件;31、滑座;32、夹爪;33、第二驱动件;4、传输轨道;5、剪线构件;51、第一切刀;52、第二切刀;53、第一驱动件;6、连动构件;61、连臂;62、第一腰形孔;63、第二腰形孔;7、调节螺杆;8、压块;9、定位气缸;10、收纳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至图4,一种剥线机的拉剪组件,包括底板1以及固定设置于底板1上表面的固定座2,底板1上表面位于固定座2的一侧设有拉线构件3且两者之间间隔设置,固定座2上固定设置有形状为长条形的传输轨道4。拉线构件3包括滑座31、夹爪32以及第二驱动件33,滑座31固定设置在底板1的上表面且滑座31的滑移方向与传输轨道4的传输方向平行设置。

夹爪32滑移设置于滑座31且夹爪32朝向传输轨道4的端面并位于传输轨道4端面的正投影位置,第二驱动件33为气缸,气缸固定设置在滑座31远离固定座2的一端且活塞杆与夹爪32固定连接。滑座31靠近固定座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7,调节螺杆7的轴向与滑座31的滑移方向平行设置,固定座2朝向滑座31的一侧壁固设有收纳盒10;固定座2顶部固设有定位气缸9,定位气缸9位于传输轨道4的正上方且定位气缸9的活塞杆可延伸进传输轨道4内部用于压持导线。

固定座2内部设有剪线构件5,剪线构件5包括第一切刀51、第二切刀52以及第一驱动件53,第一切刀51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于固定座2、第二切刀52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于固定座2,第一切刀51与第二切刀52两者之间配合实现对导线的切割;第一驱动件53为气缸,气缸的缸体固定设置在底板1的底部、活塞杆穿过底板1与第二切刀52固定连接。第一切刀51与第二切刀52之间连接有连动构件6,传输轨道4顶部固设有压块8。

连动构件6包括连臂61以及分别开设于连臂61靠近两端位置的第一腰形孔62与第二腰形孔63,连臂61位于第一腰形孔62与第二腰形孔63之间的位置通过主轴与固定座2转动连接,第一腰形孔62与第一切刀51之间通过主轴转动连接、第二腰形孔63与第二切刀52之间通过主轴转动连接。

工作过程:将局部剥去绝缘层的细长导线通过人工手动依次穿过传输轨道4与第一切刀51和第二切刀52之间的位置,通过手动转动调节螺杆7用于调节移动中夹爪32与第一切刀51之间的距离,使得夹爪32在将导线拉出时,第一切刀51与第二切刀52之间的切割位置能刚好位于导线内芯外露的中间位置。第一,首先,第二驱动件33驱动夹爪32朝向固定座2方向移动,夹爪32夹持导线后第二驱动件33回缩从而用于将导线拉出。第二,定位气缸9的活塞杆伸出抵触在位于传输轨道4中的导线上、第三,第一驱动件53驱动第二切刀52移动并在连动构件6的作用下带动第一切刀51进行同步移动,实现对导线的剪切。第四,导线切割完成后,夹爪32放开使得剪切后形成导线短节能掉落在收纳盒10中,然后重复上述工作过程实现对导线的依次切割。上述的工作过程是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实现具体操作,PLC控制器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而PLC控制器能对气缸、夹爪及其行程进行逐步控制的手段也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