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窜动式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0044发布日期:2019-01-18 19:1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防窜动式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线束。



背景技术:

线束一般由导线、绝缘护套、接线端子以及包扎材料组成。线束中导线的基本结构由线芯(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保护层四部分组成。线芯是电力电缆的导电部分,用来输送电能,是电力电缆的主要部分。绝缘层是将线芯与大地以及不同相的线芯间在电气上彼此隔离,保证电能输送,是电力电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5KV及以上的电力电缆一般都有导体屏蔽层和绝缘屏蔽层。保护层的作用是保护电力电缆免受外界杂质和水分的侵入,以及防止外力直接损坏电力电缆。

现有的线束中的导线一般都是采用若干个线芯分别被绝缘层包覆,再一起放入保护层内,相邻的两个线芯之间没有固定措施,在敷设电缆的时候容易受到外力冲击而窜动、相互挤压,导致每个线芯之间受力不均匀,时间一长线芯易受损。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5984333U公开了电力电缆,包括:中央绝缘电缆、外围绝缘电缆和外护套,其中的中央绝缘电缆和外围绝缘电缆之间没有任何的固定措施,依然存在电缆受力会径向窜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线束内的线芯之间没有固定措施,收到外力作用时容易窜动相互挤压,线芯易受损,为此提供一种防窜动式线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防窜动式线束,它包括导线、绝缘护套、接线端子和包扎材料,导线包括线芯、绝缘层和保护层,所述线芯包括中心线芯和围绕在中心线芯周围的周边线芯,所述绝缘层包括包覆在周边线芯外的周边绝缘层和包覆在中心线芯外的中心绝缘层,所述周边绝缘层和中心绝缘层间隙配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周边绝缘层为圆形,中心绝缘层包括圆形基体和位于圆形基体外的若干个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周边绝缘层间隙配合。

上述方案的改进是所述弧形凹槽向周边绝缘层延伸并与之贴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周边绝缘层为圆形,其正对中心绝缘层的一边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中心绝缘层间隙配合。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周边绝缘层位于弧形凹槽内的部分具有隆起部。

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是所述中心绝缘层位于弧形凹槽内的部分具有隆起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周边绝缘层和中心绝缘层的间隙配合状态,来实现对每个线芯的径向定位,防止彼此之间发生窜动,保证线芯的正常使用期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1、保护层,2、中心线芯,3、周边线芯,4、周边绝缘层,5、中心绝缘层,6、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导线、绝缘护套、接线端子和包扎材料,所述导线包括线芯、绝缘层和保护层1,所述线芯包括中心线芯2和围绕在中心线芯周围的周边线芯3,所述绝缘层包括包覆在周边线芯外的周边绝缘层4和包覆在中心线芯外的中心绝缘层5,所述周边绝缘层和中心绝缘层间隙配合。

实施例1:防窜动式线束,其中的导线包括线芯、绝缘层和保护层1,所述线芯包括一个中心线芯2和围绕在中心线芯周围的五个周边线芯3,所述绝缘层包括包覆在周边线芯外的周边绝缘层4和包覆在中心线芯外的中心绝缘层5,所述周边绝缘层为圆形,中心绝缘层包括圆形基体和位于圆形基体外的五个弧形凹槽6,所述弧形凹槽与周边绝缘层间隙配合。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周边绝缘层为圆形,其正对中心绝缘层的一边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中心绝缘层间隙配合。

实施例3:对实施例1的优化在于弧形凹槽向周边绝缘层延伸并与之贴合,使得周边绝缘层和中心绝缘层线接触,防止周边线芯脱出弧形凹槽的限制范围。

实施例4:对实施例2的优化在于弧形凹槽向中心绝缘层延伸并与之贴合,使得中心绝缘层和周边绝缘层线接触,防止周边线芯与中心线芯发生径向窜动。

实施例5:对实施例1或3的进一步优化在于周边绝缘层位于弧形凹槽内的部分具有隆起部。

实施例6:对实施例2或4的进一步优化在于中心绝缘层位于弧形凹槽内的部分具有隆起部。

实施例5和6可以确保不论受到那个方向的外力冲击,周边线芯和中心线芯都不会发生径向窜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