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密封组件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5082发布日期:2019-04-23 23:5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端子密封组件及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密封组件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而与新能源相关的充电枪等配套设备也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

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枪包括壳体及电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端子和导线。在壳体上设有容纳孔,连接端子安装在容纳孔内。容纳孔上设有对连接端子形成轴向止挡的止挡部。止挡部对连接端子形成止挡时,连接端子安装到位。在连接端子进入容纳孔并且安装到位后,在壳体上安装有锁紧件,锁紧件位于连接端子的另一侧并且将连接端子限位卡止在容纳孔内。

在连接端子进入容纳孔的过程中,并不能明确的知道连接端子是否安装到位。若连接端子没有安装到位,在锁紧件安装完毕后,连接端子在容纳孔内会轴向晃动,需拆卸并且重新组装,导致整个组装制程效率低,速度慢。

另外,充电枪中的连接端子数量为多个,壳体上设有分别与多个连接端子对应的多个容纳孔。锁紧件设有多个卡止部。锁紧件需先套在壳体上,再按特定方向旋转以卡扣连接在壳体上,防止连接端子从容纳孔脱出,从而将连接端子限位在容纳孔内。锁紧件的安装角度特定,每个卡止部只能限位卡止特定的连接端子,组装制程复杂,速度低,效率低。

此外,连接端子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壳体之间分别实现密封、组装。连接端子与导线之间通过套设热缩套管实现密封,热缩套管上套设有支撑管。导线与壳体之间设有密封管,实现导线及壳体之间的密封。其组装顺序为先将连接端子与导线接触电连接,再分别套设组装热缩套管和支撑管,再将密封管套设在导线上并实现导线与壳体之间的密封。零件的模具成本高,后续的组装制程的速度慢和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端子密封组件及连接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端子密封组件。该端子密封组件包括:内密封管,所述内密封管被设置为适于供连接端子穿入;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套设在所述内密封管上;及外密封管,所述外密封管套设在所述支撑管上。

可选地,所述内密封管被配置为:在所述支撑管一次注塑成型后,二次注塑成型在所述支撑管内周面上。

可选地,所述外密封管被配置为:在所述支撑管一次注塑成型后,二次注塑成型在所述支撑管外周面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管由工程塑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内密封管和所述外密封管由硅胶材料制成。

可选地,在所述支撑管外周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外密封管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地,在所述支撑管内周面上朝径向内侧突出有内突部;所述内突部沿所述支撑管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内突部位于所述内密封管的轴向一侧。

可选地,在所述内密封管内周面和/或所述外密封管外周面上设置有径向突出且周向延伸的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端子密封组件为一体件。

可选地,所述内密封管和所述外密封管分别为二次注塑成型件。

可选地,所述内密封管和所述外密封管分别与所述支撑管由不同材质构成。

可选地,所述内密封管和所述外密封管的材质分别比所述支撑管的材质更易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壳体、连接端子及上述端子密封组件;所述端子密封组件套设在至少部分所述连接端子上,所述内密封管密封套设在所述连接端子上;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纳孔,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端子密封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纳孔内,所述外密封管密封所述容纳孔。

可选地,在所述内密封管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径向突出且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连接端子弹性接触。

可选地,还包括:导线,所述导线接触电连接于所述连接端子。

可选地,所述内密封管还密封套设在部分所述导线上。

可选地,至少所述导线的邻近所述连接端子的部分沿所述连接端子的轴向延伸设置。

可选地,所述导线与所述连接端子的相邻部分的直径相等或者大致相等设置。

可选地,在所述内密封管内周面上设置有径向突出且沿周向延伸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导线弹性接触。

可选地,在所述支撑管内周面上朝径向内侧突出有内突部;所述内突部沿所述支撑管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内突部位于所述内密封管的轴向一侧;所述内突部与所述导线在径向上间隙设置或者间隔设置。

可选地,在所述外密封管外周面上突出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与所述容纳孔内表面弹性接触。

可选地,在所述容纳孔内周面上设有第一止位部,在所述连接端子外周面上设有第二止位部;在所述连接端子进入所述容纳孔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止位部对所述第二止位部形成轴向止挡。

可选地,在所述连接端子上设有第三止位部;在所述端子密封组件套于所述连接端子上的过程中,所述第三止位部对所述端子密封组件形成轴向止挡。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为充电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密封组件及连接器中,端子密封组件由依次套设在一起的内密封管、支撑管和外密封管组成,制作方便,便于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端子密封组件制作完成后直接套设在连接端子上,端子密封组件实现对连接端子的密封。连接端子安装在壳体容纳孔内时,端子密封组件实现对容纳孔的密封。便于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端子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端子密封组件的右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沿图1中端子密封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连接器的的俯视图。

图8为沿图7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5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导线及端子密封组件的安装图。

图10为图5连接器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5连接器中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的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端子密封组件;10:支撑管;11:内密封管;110:第一密封圈;111:第二密封圈;12:外密封管;120:第三密封圈;13:安装槽;14:内突部;200:连接器;20:连接端子;21:第二凸台;22:凹槽;30:导线;40:壳体;41:容纳孔;410:外端面;42:侧壁;43:第一卡槽;44:第二卡槽; 45:避让槽;46:止挡部;400:弹性件;47:弹性部;48:接触部;49:第一凸台;50:锁紧件;51:卡止部;52:基部;53:加强筋;54:弹性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端子密封组件。该端子密封组件100包括支撑管10、内密封管11和外密封管12。所述内密封管11围有中空的内密封管腔,所述内密封管腔供连接端子20穿入。所述内密封管11的材质只要使其能实现密封作用即可。作为优选,所述内密封管11由硅胶材料制成,硅胶材料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和电绝缘性能。

所述支撑管10围成中空的支撑管腔。所述支撑管10套设在所述内密封管 11上。所述内密封管11与所述支撑管10内周面相接触。所述支撑管10的具体材质使其能实现支撑作用即可。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管10由工程塑料制成。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刚性大,电绝缘性能好,耐热性好,适宜作为支撑结构。

所述外密封管12围成中空的外密封管腔。所述外密封管12套设在所述支撑管10上。所述外密封管12与所述支撑管10外周面相接触。所述外密封管12 的材质使其能实现密封作用即可。作为优选,所述外密封管12由硅胶材料制成,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和电绝缘性能。

为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管10 一次注塑成型后,所述内密封管11二次注塑成型在所述支撑管10内周面上。具体地,在一次的注塑模具内成型所述支撑管10。将成型后的支撑管10取出,放入二次成型的模具内,再次注入密封材料,在所述支撑管10的内表面上成型所述内密封管11。

同理地,所述外密封管12二次成型在所述支撑管10的外周面上。具体地,在所述支撑管10一次注塑成型后,所述内密封管11和所述外密封管12二次注塑成型在所述支撑管10上。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为一体件,制造方便。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制作完成后直接套设在连接端子20上,便于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为一体件。所述内密封管11和所述外密封管12可分别为二次注塑成型件。具体地,所述内密封管11和所述外密封管12分别与所述支撑管10由不同材质构成。进一步地,所述内密封管11和所述外密封管12的材质分别比所述支撑管10的材质更易变形。所述支撑管10不易变形,起支撑作用。所述内密封管11和所述外密封管12易变形,能分别与被密封件弹性接触,起密封作用。

为获得较佳的密封效果,在所述内密封管11内周面和/或所述外密封管12 外周面上径向突出且周向延伸有密封圈。所述内密封管11内周面上的密封圈沿周向延伸一周设置,并且一体成型于所述内密封管11。所述外密封管12外周面上的密封圈沿周向延伸一周设置,并且一体成型于所述外密封管12。

请参阅图4,为便于将所述外密封管12定位安装在所述支撑管10上,在所述支撑管10外周面上设有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沿所述支撑管10的周向延伸一周设置。所述外密封管12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3内。需要说明的是,为实现相应密封效果,所述外密封管12部分露出在所述安装槽13外。

为防止穿入所述内密封管11内的部件晃动从而影响所述内密封管11的密封性能,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在所述支撑管10内周面上设有朝径向内侧延伸的内突部14。所述内突部14位于所述内密封管11的轴向一侧。例如,所述内突部14设置在所述支撑管10的轴向一端。所述内突部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内突部14均沿所述支撑管10的周向延伸设置,多个所述内突部14沿所述支撑管10的周向间隔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内突部14一体成型于所述支撑管1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内突部14的数量也可为一个,一个所述内突部14沿所述支撑管10的周向延伸一周设置。

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由依次套设在一起的内密封管11、支撑管10和外密封管12组成,制作方便,便于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至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200。该连接器200 包括壳体40、连接端子20及根据实施例一记载的端子密封组件100。在所述壳体40上设有容纳孔41,所述容纳孔41用于容纳所述连接端子20。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在所述容纳孔41内。

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套设在至少部分所述连接端子20上。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与所述连接端子20组装完成时,所述内密封管11密封套设在所述连接端子20上。具体地,所述连接端子20与所述内密封管11过盈配合,所述内密封管11与所述连接端子20弹性接触,使所述内密封管11密封所述连接端子 20。

为将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定位套设在所述连接端子20上,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端子20上设有第三止位部。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套设在所述连接端子20上的过程中,所述第三止位部对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形成轴向止挡。当所述第三止位部与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在轴向上抵接时,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安装到位,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与所述连接端子20组装完成。例如,所述第三止位部与所述连接端子20轴向一端的端面相抵接时,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安装到位。

为使所述内密封管11可靠密封所述连接端子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圈110。所述第一密封圈110从所述内密封管11内周面朝径向内侧突出设置。当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与所述连接端子20组装完成时,所述第一密封圈110与所述连接端子20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圈110与所述连接端子20弹性接触以密封所述连接端子20。

所述连接器200还包括导线30,所述导线30接触电连接于所述连接端子 20。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与所述连接端子20组装完成时,所述内密封管11 还密封套设在部分所述导线30上。具体地,所述内密封管11与所述导线30过盈配合,所述内密封管11与所述导线30弹性接触,使所述内密封管11还密封所述导线30。

为使所述内密封管11可靠密封所述导线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二密封圈111。所述第二密封圈111从所述内密封管11内周面朝径向内侧突出设置。当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与所述连接端子20组装完成时,所述第二密封圈111与所述导线30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密封圈111与所述导线30弹性接触以密封所述导线30。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述内密封管11密封套设在所述连接端子20 与所述导线30的相邻部分。所述导线30的邻近所述连接端子20的部分沿所述连接端子20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导线30的部分与所述连接端子20同线设置,便于使所述内密封管11密封套设在所述连接端子20和所述导线30上。所述导线30为圆柱形,所述连接端子20与所述导线30的相邻部分的直径可相等或者大致相等地设置。

所述内突部14设置在所述支撑管10上,所述内突部14位于所述内密封管 11的轴向一侧。当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套设在所述连接端子20上时,所述内突部14环绕所述导线30设置,所述内突部14与所述导线30在径向上间隙设置或者间隔设置。所述内突部14能限制所述导线30的摆动,防止所述导线30 摆动影响所述内密封管11的密封性能。

请参阅图6和图8,所述连接端子20和端子密封组件100安装在所述容纳孔41内。所述连接端子20和端子密封组件100与所述壳体40组装完成时,所述外密封管12密封所述容纳孔41。所述外密封管12与所述容纳孔41过盈配合,所述外密封管12弹性接触于所述容纳孔41的内周面,从而密封所述容纳孔41。具体组装过程中,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与所述连接端子20组装完成后,将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在所述容纳孔41内。当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时,所述连接端子20和端子密封组件100与所述壳体40组装完成。

为将所述连接端子20定位安装在所述容纳孔41内,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在所述容纳孔41内周面上设有第一止位部49。在所述连接端子20外周面上设有第二止位部。在所述连接端子20进入所述容纳孔41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止位部49对所述第二止位部形成轴向止挡。当所述第一止位部49与所述第二止位部在轴向上抵接时,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

为使所述内密封管11可靠密封所述容纳孔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三密封圈120。所述第三密封圈120从所述外密封管12外周面朝径向外侧突出设置。所述连接端子20和端子密封组件100与所述壳体40组装完成时,所述第三密封圈120与所述容纳孔41内表面过盈配合,所述第三密封圈120与所述容纳孔41内表面弹性接触以密封所述容纳孔41。

请参阅图5至图8,在所述容纳孔41内周面上设有弹性件400。所述弹性件400为悬臂状,所述弹性件40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容纳孔41内周面上、另一端悬空设置。

在所述连接端子20进入所述容纳孔41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400被所述连接端子20挤压沿径向向外偏离,并且产生弹性变形。若所述连接端子20对所述弹性件400的挤压力取消,所述弹性件400能弹力释放,回弹至初始位置,恢复形状。

当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时,挤压所述弹性件400的力消失,所述弹性件400回弹至初始位置,并且产生提示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的信息。具体地,所述弹性件400回弹至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可产生振动感、接触声或者其他提示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容纳孔41内。在所述连接端子20 进入所述容纳孔41过程时,所述弹性件400沿径向向外偏离,以允许所述连接端子20进入所述容纳孔。当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时,所述弹性件400回弹至初始位置并且提示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端子20外周面设有内凹部。当所述连接端子20 安装到位时,挤压所述弹性件400的力消失,所述弹性件400弹力释放进入所述内凹部。所述弹性件400弹力释放进入所述内凹部的过程中,可产生振动感、接触声或者其他提示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0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容纳孔41内周面上。所述内凹部设置在所述连接端子20外周面上,所述内凹部朝径向内侧凹陷设置。当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时,所述弹性件400弹力释放进入所述内凹部,并且接触所述连接端子20以发出“Click”声音(喀哒声),从而提示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该“Click”声音明显,更易于组装者判断所述连接端子20是否安装到位。具体地,可设置为当所述第二止位部与所述第一止位部49在轴向上抵接时,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所述弹性件400弹力释放进入所述内凹部,并且接触所述连接端子20以发出“Click”声音。

为使所述弹性件400实现上述功能,在本实施例中,请查阅图8,所述弹性件400包括弹性部47和接触部48。所述弹性部4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孔41 内周面。所述弹性部47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接触部48。所述接触部48自所述弹性部47朝径向内侧突出设置。

在所述连接端子20进入所述容纳孔41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400被所述连接端子20挤压,使所述弹性部47弹性变形。具体地,在所述连接端子20挤压所述接触部48的过程中,所述接触部48至少在径向上远离所述连接端子20 移动,从而使所述弹性部47发生弹性变形。

当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时,所述弹性部47弹力释放,使所述接触部 48与所述连接端子20抵接接触。具体地,当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时,所述接触部48与所述内凹部在径向上位置对应,挤压所述接触部48的力消失,所述弹性部47弹力释放并且带动所述接触部48朝向所述连接端子20的方向移动,接触所述连接端子20并且发出“Click”声。

为使所述弹性件400在进入容纳孔41时能挤压所述连接端子20,在本实施例中,请查阅图8和图9,在所述连接端子20外周面上设有外突部23,所述外突部23环绕所述连接端子20设置。所述外突部23与所述内凹部邻接设置。

在所述连接端子20在进入所述容纳孔41的过程中,所述外突部23相对于所述内凹部朝前地进入所述容纳孔41内。所述弹性件400被所述外突部23挤压并且产生弹性变形。

当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时,所述弹性件400越过所述外突部23,所述弹性件400与所述外突部23错位分离。挤压所述弹性件400的力消失,所述弹性件400弹力释放,至少部分所述弹性件400进入所述内凹部。

所述弹性件400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所述弹性件400沿所述容纳孔41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请查阅图12,所述弹性件4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件400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纳孔41的径向两侧。当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时,两个所述弹性件400弹力释放并且进入所述内凹部。

所述内凹部为设置在所述连接端子20外周面上的凹槽22。所述凹槽22沿所述连接端子20的周向延伸一周地设置,为环形槽。当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时,所述弹性件400弹力释放并且进入所述凹槽22内。

请查阅图8和图12,所述第一止位部49为从所述容纳孔41内周面朝径向内侧突出的第一凸台49。所述第一凸台49沿所述容纳孔41的周向延伸设置。例如,所述第一凸台49为沿所述容纳孔41的周向延伸一周设置的环形。所述弹性件400连接在所述第一凸台49上。例如,所述弹性件400一体成型在所述第一凸台49上。

为便于所述连接端子20挤压所述弹性件400,所述弹性部47朝向所述连接端子20的安装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连接端子20进入所述容纳孔41的过程中,便于所述连接端子20挤压所述弹性件400,使所述弹性部47弹性变形。

所述第二止位部和所述第三止位部均为从所述连接端子20外周面朝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二凸台21。所述第二凸台21沿所述连接端子20的周向延伸设置。例如,所述第二凸台21沿所述连接端子20的周向延伸一周地设置。

请查阅图5至图10,在所述壳体40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容纳孔41。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在所述容纳孔41内。所述壳体40设有环绕所述至少一个容纳孔41的侧壁42。作为优选,所述侧壁42一体成型于所述壳体40。

所述连接器200还包括锁紧件50。在所述连接端子20进入所述容纳孔41 并且安装到位后,将所述锁紧件50沿径向插入所述侧壁42中且卡扣连接于所述壳体40,用于阻止所述连接端子20沿轴向从所述容纳孔41内脱出。所述连接端子20不能沿轴向从所述容纳孔41脱出。所述连接端子20易能被轴向限位在所述容纳孔4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在所述容纳孔41内。所述锁紧件50与所述连接端子20阻挡配合,能将所述连接端子20轴向限位在所述容纳孔41内。具体地,所述锁紧件50与所述连接端子20在轴向上间隙设置,将所述连接端子20轴向限位在所述容纳孔41内。所述锁紧件50可由塑胶材料制成。例如,所述锁紧件50可由TPA塑胶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连接端子20进入所述容纳孔41并安装到位时,所述第一止位部49从轴向一侧对所述第二止位部进行轴向止挡。所述锁紧件50 位于所述连接端子20的轴向另一侧,并且对所述连接端子20形成轴向卡止。所述连接端子20不能从所述容纳孔41内脱出。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件50与所述容纳孔41的外端面410在轴向上间隙设置。当将所述连接端子20进入所述容纳孔41并安装到位时,所述连接端子20 与所述容纳孔41的外端面410齐平,所述锁紧件50与所述连接端子20间隙配合,使所述锁紧件50与所述连接端子20阻挡配合,用于阻止所述连接端子20 沿轴向从所述容纳孔41内脱出。

为便于将所述锁紧件50插入所述侧壁42中,在本实施例中,请查阅图6 和图10,所述侧壁42为环绕所述多个容纳孔41一周设置的环形壁。在所述侧壁42上设有第一卡槽43和第二卡槽44。所述第一卡槽43和所述第二卡槽44 分别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容纳孔41的径向两侧。所述第一卡槽43沿径向贯通所述侧壁42设置,以供所述锁紧件50穿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侧壁 42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侧壁42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容纳孔41的径向两侧。

所述锁紧件50穿入所述第一卡槽43后,继续穿于所述第二卡槽44内,使所述锁紧件50扣合在所述第一卡槽43和所述第二卡槽44内。如此,所述锁紧件50轴向限位在所述第一卡槽43和所述第二卡槽44内,能阻止所述连接端子 20沿轴向从所述容纳孔41内脱出。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卡槽44沿径向贯通所述侧壁42设置。所述锁紧件50穿入所述第二卡槽44后能继续穿出所述第二卡槽44,避免碰撞损伤所述侧壁42。

为使所述锁紧件50可靠扣合在所述第一卡槽43和所述第二卡槽44内,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40上设有止挡部46。所述止挡部46位于所述第一卡槽43的径向内侧。在所述锁紧件50插入所述侧壁42中的过程中,所述止挡部 46对所述锁紧件50形成径向止挡,使所述锁紧件50止停,使所述锁紧件50扣合在所述第一卡槽43和所述第二卡槽44内。作为优选,所述止挡部46一体成型于所述壳体40。

请查阅图6和图11,所述锁紧件50包括基部52和连接在所述基部52上的卡止部51。在所述锁紧件50插入所述侧壁42的过程中,所述卡止部51穿入第一卡槽43后继续穿入所述第二卡槽44,所述止挡部46对所述基部52形成止挡,使所述锁紧件50止停。所述锁紧件50轴向限位在所述第一卡槽43和所述第二卡槽44内,所述卡止部51对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端子20进行轴向止挡。作为优选,所述锁紧件50止停时,所述基部52插入于所述第一卡槽43内,所述基部 52轴向限位在所述第一卡槽43内。

所述容纳孔4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容纳孔41至少排布成至少一组。所述卡止部5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至少一个卡止部51连接在所述基部52上。每个所述卡止部51同时对至少一组所述容纳孔41内的连接端子20形成轴向止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孔41排布为三组,每组所述容纳孔41沿直线依次排列,相邻两组所述容纳孔41间隔设置。所述卡止部5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卡止部51对相邻两组所述容纳孔41内的连接端子20进行轴向限位。

为防止所述锁紧件50止停后反向移动,在所述锁紧件50和/或所述壳体40 上设有弹性卡扣54。当所述锁紧件50止停时,所述弹性卡扣54使所述锁紧件 50与所述壳体40扣合,以阻止所述锁紧件50反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锁紧件50上设有一对弹性卡扣54。一对弹性卡扣54分别设置在一对所述卡止部51的相对面上。在所述锁紧件50插入所述侧壁42中的过程中,一对所述弹性卡扣54位于所述止挡部46的两侧,所述弹性卡扣54均与所述止挡部46 弹性接触。当所述止挡部46使所述锁紧件50止停时,一对所述弹性卡扣54从两侧夹紧所述止挡部46,阻止所述锁紧件50反向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锁紧件50止停时,所述弹性卡扣可越过所述止挡部46,所述止挡部46径向限位在所述止挡部46与所述弹性卡扣之间,从而阻止所述止挡部46反向移动。

为使所述锁紧件50能将所述连接端子20可靠地限位在所述容纳孔41内,所述锁紧件50与所述第一卡槽43及第二卡槽44在轴向上间隙配合。所述锁紧件50轴向卡止在所述第一卡槽43和所述第二卡槽44内,不会在轴向上晃动。

为便于所述锁紧件50穿入所述第一卡槽43和第二卡槽44,所述锁紧件50 与所述第一卡槽43及第二卡槽44在周向上间隙或者间隔设置。

为增强所述锁紧件50的强度,在所述锁紧件50上设有加强筋53。所述锁紧件50为板状。所述锁紧件50穿入所述第一卡槽43后继续穿入所述第二卡槽 44内,使所述锁紧件50扣合在所述第一卡槽43和所述第二卡槽44内,以对所述连接端子20进行轴向限位。所述加强筋53一体设置在所述锁紧件50的背离所述连接端子20方向一侧。在所述侧壁42上设有避让于所述加强筋53的避让槽45。所述避让槽45与所述第一卡槽43连通设置。所述避让槽45沿径向贯通所述侧壁42设置,供所述加强筋53插入所述侧壁4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套设在所述连接端子20上,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和所述连接端子20进入所述容纳孔41内。所述锁紧件50还对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进行轴向止挡,用于阻止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沿轴向从所述容纳孔41内脱出。所述连接器200的具体应用场景根据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200为充电枪。所述连接端子20为充电枪中的连接端子20。所述充电枪中的连接端子20能与充电座中连接端子进行插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200中,所述连接器200包括壳体40、连接端子 20和端子密封组件100。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制作完成后能直接套设在所述连接端子20上,实现对所述连接端子20的密封。所述壳体40上设有用于安装收纳连接端子20的容纳孔41。所述连接端子20和端子密封组件100安装在所述容纳孔41,所述端子密封组件100实现对所述容纳孔41的密封。便于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所述容纳孔41内周面上设有悬臂状的弹性件400。所述连接端子20进入所述容纳孔41时,所述弹性件400沿径向向外偏离并且产生弹性变形。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时,所述弹性件400回弹至初始位置,且产生提示所述连接端子20安装到位的信息。易于组装者判断所述连接端子20是否安装到位,提高了组装制程的效率。

所述壳体40上设有至少一个容纳孔41,所述壳体40具有环绕所述至少一个容纳孔41设置的侧壁42。所述锁紧件50沿径向插入所述侧壁42中且卡扣连接于所述壳体40,能阻止所述连接端子20从所述容纳孔4脱出。所述锁紧件50与所述壳体40的组装方便,加快了所述连接器200的组装制程的速度,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