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电充电线圈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5482发布日期:2019-04-09 22:2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电充电线圈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电充电线圈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对电子产品的充电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传统的充电适配器存在接口不通用、电线过多、产生电子垃圾等缺点,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够自由地为各种电子设备充电。

现存的一种方便电子设备充电的无线充电技术,在可携式电子设备内部设置与电池电性连接的无线接收线圈以及在无线充电器内部设置无线充电线圈,可携式电子设备就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线圈取得电能对电池进行充电,不需要额外借助于特定规格的充电器来取得电源插座提供的电力,但现有大多是无线充电器的无线充电线圈采用开路磁路结构,其包括一块平面的磁性板体、线圈,线圈直接粘贴在磁性板体上,这种无线充电线圈的转化效率不高,转化效率在60%~75%范围内,其他的都转化为热能损耗了,如何提高无线充电产品的转化效率问题,就成为了当前无线充电类磁性元器件厂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电充电线圈组件,其采用闭合磁路结构,转化效率更高。

为解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电充电线圈组件,包括第一磁性板体、第二磁性板体和线圈本体,线圈本体设有导芯线,所述导芯线绕制形成相连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磁性板体设有用于放置第一线圈的第一凹槽,第二磁性板体设有用于放置第二线圈的第二凹槽,第一磁性板体设有供所述导芯线穿过的第一开孔和用于放置所述导芯线引出端的第一缺口,第二磁性板体设有供所述导芯线穿过的第二开孔和用于放置所述导芯线引出端的第二缺口,第一凹槽通过第一缺口与外界连通,第二凹槽通过第二缺口与外界连通,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第一凹槽内凸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开孔开设于第一凸台,第二凹槽内凸设有第二凸台,第二开孔开设于第二凸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第一凸台凹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凹槽和第一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第二凸台凹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两端分别连通第二凹槽和第二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第一磁性板体和第二磁性板体层叠粘接形成一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导芯线包覆有纱线,所述导芯线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导芯线的长度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磁性板体的表面开设凹槽,将线圈放置对应的凹槽内,形成闭合磁路结构,从而利用闭合磁路的磁阻小、磁感应强度大、磁场强度大等原理,减少无线充电中的漏磁通,最大限度地实现转化,达到提高转化效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磁性板体和线圈设有两层,在保有一定程度电感量的情况之下大幅降低电阻值,进而提升充电线圈的效率,转换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磁性板体、11.第一凹槽、12.第一开孔、13.第一缺口、14.第一凸台、141.第一限位槽、2.第二磁性板体、21.第二凹槽、22.第二开孔、23.第二缺口、24.第二凸台、241.第二限位槽、3.线圈本体、31.导芯线、311.引出端、32.第一线圈、33.第二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1至图3,一种无线电充电线圈组件,包括第一磁性板体1、第二磁性板体2和线圈本体3,线圈本体3设有导芯线31,所述导芯线31绕制形成相连的第一线圈32和第二线圈33,第一磁性板体1设有用于放置第一线圈32的第一凹槽11,第二磁性板体2设有用于放置第二线圈33的第二凹槽21,第一磁性板体1设有供所述导芯线31穿过的第一开孔12和用于放置所述导芯线31引出端311的第一缺口13,第二磁性板体2设有供所述导芯线31穿过的第二开孔22和用于放置所述导芯线31引出端311的第二缺口23,第一凹槽11通过第一缺口13与外界连通,第二凹槽21通过第二缺口23与外界连通,第一开孔12和第二开孔22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磁性板体的表面开设凹槽,将线圈放置对应的凹槽内,形成闭合磁路结构,从而利用闭合磁路的磁阻小、磁感应强度大、磁场强度大等原理,减少无线充电中的漏磁通,最大限度地实现转化,达到提高转化效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磁性板体和线圈设有两层,在保有一定程度电感量的情况之下大幅降低电阻值,进而提升充电线圈的效率,转换效率更高。

图2和图3示出,本实施例的第一凹槽11内凸设有第一凸台14,第一开孔12开设于第一凸台14,第二凹槽21内凸设有第二凸台24,第二开孔22开设于第二凸台24,第一凸台14凹设有第一限位槽141,第一限位槽141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凹槽11和第一开孔12,第二凸台24凹设有第二限位槽241,第二限位槽241两端分别连通第二凹槽21和第二开孔22,第一磁性板体1和第二磁性板体2层叠粘接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导芯线31能够通过第一开孔12和第二开孔22穿设于第一磁性板体1和第二磁性板体2,第一限位槽141和第二限位槽241均能够供导芯线31通过,第一线圈32和第二线圈33均从内向外绕制置放在对应的凹槽内,所述导芯线31两端的引出端311分别通过第一缺口13和第二缺口23伸出,两层的磁性板体和线圈的设置,在保有一定程度电感量的情况之下大幅降低电阻值,提升充电线圈的效率,转换效率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芯线31包覆有纱线,所述导芯线31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导芯线31的长度延伸,该凹槽的设置能够切断了涡流在线圈金属导体上产生的闭环路径,降低涡流在充电线圈上所引起的电阻,总体上减小第一线圈32和第二线圈33在无线充电下的交流电阻,提升充电线圈的效率,转换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