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天线外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3483发布日期:2019-02-22 21:24阅读:1103来源:国知局
美化天线外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美化天线外罩。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各地天线建站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住宅区天线暴露在外,不美观而与环境格格不入,影响整个小区美观;而且天线产品的安装存在各种困难,从而导致很多基站施工建设时候出现阻工。加之居民对电磁波越来越恐惧,使得很多站点的建设容易受到居民的抵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化天线外罩,其结构简单,隐蔽性强,安装方便,达到与周围环境高度融合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美化天线外罩,包括:下外罩,其包括具有上下两端开口的外罩主体、从外罩主体的上端开口处向上突伸的筒状部;上外罩,其包括具有下端开口的球状壳体、从球状壳体的下端开口向下突伸的连接筒;所述球状壳体内具有收容腔;所述连接筒与所述收容腔相通;所述连接筒与所述筒状部套接固定;安装底座,其安装于所述外罩主体的下端开口处;天线抱杆,其上设有用于安装天线的夹具;所述天线抱杆固定于所述安装底座上,并伸入所述收容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外罩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包括呈半圆环状的主体部和向上突伸出主体部的呈半圆形状的连接板;所述主体部的开口两端处设有对接板,两连接壳体的主体部通过对接板相接而形成所述外罩主体;两连接壳体的连接板对接围合形成所述筒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罩主体内具有一供所述安装底座容纳的安装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一所述连接壳体的主体部包括平行且上下间隔设置的底板和顶板,以及垂直连接底板与顶板的侧板;所述底板和顶板呈半圆弧形的平板结构;所述侧板为具有半圆弧形的弯板结构,用于连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外边缘;两所述连接壳体的所述底板、顶板与侧板相围合而限定出所述安装腔;两个所述对接板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开口处的两端端部处,并向靠近所述底板的方向上垂直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所述连接壳体上的相对设置的所述对接板上开设有适配的连接孔,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底座包括一中空的安装环以及位于安装环内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与所述安装环的内周缘相接;所述安装环安装在所述外罩主体内;所述安装板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天线抱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天线抱杆能够插入任一所述通孔并通过适配的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筒的末端周壁与所述筒状部的周壁分别开设有对应的适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球状壳体与所述连接筒一体成型,所述连接筒的一端端部与所述球状壳体的下端开口处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种美化天线外罩,其中上外罩与下外罩的相互配合形成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并安置安装底座与天线抱杆,达到较强的隐蔽性。上外罩采用其上的连接筒与下外罩的筒状部套接的连接方式,方便上下外罩的连接与分离,从而方便天线的安装与维修。上外罩的球状壳体呈球状的结构设计,是利用了常见的路障球形外观结构,使得居民以为这就是安装在道路旁的路障球或者装饰品。该美化天线外罩与周围环境高度融合,给人舒适自然的感觉,减轻人们对天线建设的抵触心理,从而可以轻松实现大规模的天线建站,从而更好的实现网络覆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天线外罩各部件呈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天线外罩呈安装好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天线外罩;1-上外罩;11-球状壳体;12-连接筒; 13-收容腔;14-适配孔;2-下外罩;21-外罩主体;22-筒状部;23-连接壳体; 231-主体部;2311-底板;2312-顶板;2313-侧板;232-连接板;233-对接板; 234-安装腔;3-安装底座;31-安装环;32-安装板;33-通孔;4-天线抱杆。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美化天线外罩100的具体结构,其包括上外罩1、下外罩2、安装底座3与天线抱杆4。其中,上外罩 1与下外罩2可相互拼接形成一个完整腔体,该完整腔体能够容纳并安置安装底座3与天线抱杆4,从而达到较强的隐蔽性。

上外罩1包括具有下端开口的球状壳体11、从球状壳体11的下端开口向下突伸的连接筒12。球状壳体11内具有收容腔13。连接筒12与球状壳体 11一体成型,连接筒12与收容腔13相通。连接筒12的一端端部正对于该下端开口,并与下端开口的周缘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连接。连接筒12的末端周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的适配孔14。在本实施例中,上外罩1的球状壳体11 呈球状的结构设计,是利用了常见的路障球形外观结构,使得居民以为这就是安装在道路旁的路障球或者装饰品,减轻人们对天线建设的抵触心理。

下外罩2包括具有上下两端开口的外罩主体21、从外罩主体21的上端开口处向上突伸的筒状部22。外罩主体21内具有一供安装底座3容纳的安装腔234。筒状部22的周壁上开设有用于与连接筒12的周壁上对应的适配孔14,使得筒状部22可与筒状部22套接固定,从而方便上下外罩2的连接与分离,从而便于位于完整腔体内的天线的安装与维修。

请参照图2所示,下外罩2由两个相互对称的连接壳体23拼接而成。

具体地,连接壳体23包括呈半圆环状的主体部231和向上突伸出主体部 231的呈半圆形状的连接板232。

主体部231的开口两端处设有对接板233,两连接壳体23的主体部231 通过对接板233相接而形成外罩主体21。

主体部231包括平行且上下间隔设置的底板2311和顶板2312,以及垂直连接底板2311与顶板2312的侧板2313。底板2311和顶板2312呈半圆弧形的平板结构;侧板2313为具有半圆弧形的弯板结构,用于连接顶板2312 和底板2311的外边缘;两连接壳体23的底板2311、顶板2312与侧板2313 相围合而限定出安装腔234。该安装腔234用于容纳安装底座3。两个对接板 233分别连接于顶板2312开口处的两端端部处,并向靠近底板2311的方向上垂直延伸。两连接壳体23上的相对设置的对接板233上开设有适配的连接孔,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

连接板232与侧板2313同为具有半圆弧形的弯板结构,连接板232的下端缘用于连接顶板2312的内边缘。两连接壳体23的连接板232对接围合形成筒状部22。

请参照图3并结合图1所示,安装底座3可容纳于下外罩2的安装腔234 内,固设于安装底座3上的天线抱杆4可经过套接的筒状部22与连接筒12 伸入收容腔13内。

请再次参照图1,安装底座3具有圆形轮廓,其包括一中空的安装环31 以及位于安装环31内的安装板32;安装板32的两端与安装环31的内周缘相接。值得说明的是,安装环31的直径是大于安装腔234的下端开口的直径,也就是说,安装好的安装环31不会从安装腔234内脱离出来。在安装过程中,开始时下外罩2的两个连接壳体23为分离状态,然后将安装环31的两个半环部分分别塞入两个连接壳体23的安装腔234内,最后再将两个连接壳体 23进行拼接,实现安装底座3安设于下外罩2内。在本实施例中,对接板233 可以为翻边法兰。

安装板32用于支撑固定天线抱杆4。安装板32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33;天线抱杆4能够插入任一通孔33并通过适配的螺栓连接,从而调整天线抱杆4在收容腔13内的位置。天线抱杆4上设有用于安装天线的夹具,夹具可依据实际天线型号匹配,用以调节天线的倾角。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