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浸漆污染的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0391发布日期:2019-05-24 21:37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浸漆污染的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免浸漆污染的电抗器。



背景技术:

传统电抗器的导体端子件固定连接在线圈上,采用耐高温绝缘硬纸将接线端子穿套后绑缚在线圈出线一侧,在浸漆工序过程中通过高温胶带包裹导体端子,并通过硅胶密封边缘部位,以防止浸漆时绝缘漆沾附在接线端子上,浸漆后需趁热(高温下) 剥除胶带,铲除硅胶,操作繁琐,不能完全避免导体端子被绝缘漆浸染,特别是抽真空浸漆处理时,浸漆污染情况尤其严重,受此限制,电抗器产品不能进行浸漆处理,导致绝缘性能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浸漆处理时能够避免漆浸染导体端子的免浸漆污染的电抗器。

本实用新型免浸漆污染的电抗器,包括铁芯,铁芯中部设置有线圈,铁芯底部设置有安装连接底板,其特征在于:底板前侧中部设置有向前方凸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凸块,安装凸块上安装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安装有导体端子,线圈的输入端、输出端能够通过固定支架与导体端子固定连接;固定支架包括有支撑板,支撑板底部具有折边,固定支架通过折边与铁芯底板固定连接;固定支架的支撑板上段设置有导体端子左右两个安装凸台,线圈的输入端、输出端连接的导体端子分别通过左右两个安装凸台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上;

所述底板上的安装凸块前侧边缘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向两侧延伸的压脚,固定支架通过折边与安装凸块配合定位后压脚能够向上翻折压紧固定支架的折边;

所述导体端子为开口朝向一侧方向的横置U形结构,U形结构上侧边中部具有圆形接线孔,下侧边外边缘设置有自下侧边竖直向上延伸的卡脚,使得线圈的输入端、输出端能够通过卡脚固定卡接在下侧上;

所述两个安装凸台设置在支撑板上段前侧,每个安装凸台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矩形安装孔,导体端子的U形结构通过竖直侧边与矩形安装孔配合安装;

所述导体端子的U形结构竖直侧边宽度略大于矩形安装孔内宽度,使得导体端子能够与矩形安装孔通过过盈配合卡紧在矩形安装孔内部;

所述导体端子的U形结构竖直侧边紧贴固定支架支撑板的前侧面,U形结构开口方向朝向固定支架前侧,使得线圈的输入端、输出端能够自支撑板后侧绕过支撑板后折弯伸入导体端子下侧边上方,并通过卡脚压紧固定;

所述固定支架前侧上端中部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隔板,隔板下段伸入左右两个安装凸台之间;

所述固定支架的支撑板、安装凸台、折边、隔板为由绝缘材料通过模型成型工艺构成的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免浸漆污染的电抗器,线圈绕制完成后包覆胶带,与E片铁芯装配后焊接连接底板,经性能检测与耐压检测后即进行浸漆烘干处理,此时导体端子还未安装连接,不会产生浸漆污染导体端子的问题,浸漆前无需进行胶带包裹导体端子和硅胶密封边缘,浸漆后无需进行剥除胶带和铲除硅胶,即使抽真空浸漆也不会渗透污染,工艺简化;导体端子预先卡装在固定支架上,浸漆烘干处理完成后的电抗器半成品再通过底板安装凸块上的压脚定位铆压固定支架,线圈输入端、输出端再排线绕过固定支架后通过卡脚与导体端子固定卡接、焊锡,线圈输入端、输出端的导体端子通过隔板分隔绝缘,导体端子与线圈主体通过支撑板隔离,安全系数高,绝缘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免浸漆污染的电抗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免浸漆污染的电抗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免浸漆污染的电抗器的底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免浸漆污染的电抗器的底板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图8是图6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免浸漆污染的电抗器的固定支架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免浸漆污染的电抗器的固定支架平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

图12是图10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免浸漆污染的电抗器的导体端子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免浸漆污染的电抗器的导体端子平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左视图;

图16是图1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免浸漆污染的电抗器,包括铁芯1,铁芯1中部设置有线圈2,铁芯1底部设置有安装连接底板3,底板3前侧中部设置有向前方凸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凸块31,安装凸块31上安装有固定支架4,固定支架4上安装有导体端子5,线圈2的输入端、输出端能够通过固定支架4与导体端子5固定连接;线圈绕制完成后包覆胶带,与E片铁芯装配后焊接连接底板,经性能检测与耐压检测后即进行浸漆烘干处理,此时导体端子还未安装连接,不会产生浸漆污染导体端子的问题,浸漆前无需进行胶带包裹导体端子和硅胶密封边缘,浸漆后无需进行剥除胶带和铲除硅胶,即使抽真空浸漆也不会渗透污染,工艺简化;导体端子预先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浸漆烘干处理完成后的电抗器半成品再通过底板安装连接固定支架,线圈输入端、输出端再排线绕过固定支架后与导体端子固定连接、焊锡,安装连接操作方便。

固定支架4包括有支撑板41,支撑板41底部具有折边44,固定支架4通过折边44与铁芯底板3固定连接;固定支架4的支撑板41上段设置有左右两个安装凸台42,线圈的输入端、输出端连接的导体端子5分别通过左右两个安装凸台42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4上,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少,底板因为需设置安装凸块31而稍微增加总体尺寸。底板四角具有安装连接孔,能够与安装座固定连接。

底板3上的安装凸块31前侧边缘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向两侧延伸的压脚32,固定支架4通过折边44与安装凸块31配合定位后压脚32能够向上翻折压紧固定支架4的折边44,定位方便,连接可靠。

导体端子5为开口朝向一侧方向的横置U形结构,U形结构上侧边56中部具有圆形螺纹接线孔52,通过螺纹接线孔52能够与连接结构螺钉连接;下侧边54外边缘设置有自下侧边竖直向上延伸的卡脚53,使得线圈的输入端、输出端能够通过卡脚53固定卡接在下侧边54上;上侧边56外边缘具有向上翘起的弧形翻边51,翻边51中部具有凹槽,能够与连接结构配合限位安装;两个安装凸台42设置在支撑板41上段前侧,每个安装凸台42中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矩形安装孔,导体端子5的U形结构通过竖直侧边55与矩形安装孔配合安装;导体端子预先卡装在固定支架上,浸漆烘干处理完成后的电抗器半成品再通过底板安装凸块上的压脚定位铆压固定支架,线圈输入端、输出端再排线绕过固定支架后通过卡脚与导体端子固定卡接、焊锡,操作方便,导电性能稳定。

导体端子的U形结构竖直侧边宽度略大于矩形安装孔内宽度,使得导体端子能够与矩形安装孔通过过盈配合卡紧在矩形安装孔内部,无须任何铆接、焊接连接,工艺简单。

导体端子5的U形结构竖直侧边53紧贴固定支架4的支撑板41前侧面,U形结构开口方向朝向固定支架4前侧,使得线圈的输入端、输出端能够自支撑板41后侧绕过支撑板41后折弯伸入导体端子5的下侧边54上方,并通过卡脚53压紧固定;固定支架4的支撑板41前侧上端中部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隔板43,隔板43下段伸入左右两个安装凸台42之间,隔板43上段将支撑板41的安装凸台42上方的空间分隔为两个接线导通空间,不会误接触,线圈输入端、输出端的导体端子通过隔板分隔绝缘,导体端子与线圈主体通过支撑板隔离,安全系数高,导电、绝缘性能好。

固定支架的支撑板、安装凸台、折边、隔板为由绝缘材料通过模型成型工艺构成的一体结构,支撑、连接强度高,绝缘性能可靠。

本实用新型免浸漆污染的电抗器,线圈绕制完成后包覆胶带,与E片铁芯装配后焊接连接底板,经性能检测与耐压检测后即进行浸漆烘干处理,此时导体端子还未安装连接,不会产生浸漆污染导体端子的问题,浸漆前无需进行胶带包裹导体端子和硅胶密封边缘,浸漆后无需进行剥除胶带和铲除硅胶,即使抽真空浸漆也不会渗透污染,工艺简化;导体端子预先卡装在固定支架上,浸漆烘干处理完成后的电抗器半成品再通过底板安装凸块上的压脚定位铆压固定支架,线圈输入端、输出端再排线绕过固定支架后通过卡脚与导体端子固定卡接、焊锡,线圈输入端、输出端的导体端子通过隔板分隔绝缘,导体端子与线圈主体通过支撑板隔离,安全系数高,绝缘性能好。

具体设计思路与技术方案:

常规电抗器产品用耐高温绝缘硬纸将接线端子穿套后绑缚在线圈出线一侧,产品需要整体进行浸漆,所以在浸漆前需要对接线端子进行包高温胶带并用硅胶密封边缘,防止绝缘漆沾附在接线端子上,浸漆后需趁热(高温下)再对胶带剥除,对硅胶铲除,并仔细检测接线端子、连接螺钉上是否沾附了绝缘漆。另外如果抽真空浸漆,再怎么防护,漆还是会渗透进去,后期很难去除,所以一般此类产品都不真空浸漆,牺牲部分绝缘性能,具有以下缺陷:

虽然尺寸小巧,结构紧凑,给客户预留的安装位置选择更多;但是目前使用的纸质端子板固定仅仅依靠胶带包扎,且纸质相对较软,端子易歪斜,在包扎时需注意是否斜、不正的问题,并且纸质端子板需另进行裁剪、冲孔、折压等工序;纸质端子板叠压易弹起,焊接锡珠时在拱起端子板容易流动,产生焊点不良;

设计思路:

改变接线端子与产品主体装配结构,接线端子部分可不参与浸漆工序,省去中间繁杂的工艺内容,降低生产成本,产品可以先真空浸漆,后再接段子。效率更高,绝缘性能更好。

产品底板需重新设计尺寸,并设计M5端子螺钉固定座一只,使端子底座能在底板凸出部分可以装配固定。

产品浸漆前不装配端子,改为浸漆后装配端子,因此不产生预防端子沾附绝缘漆而对端子密封保护所做的繁杂动作工序。

现有一款量产品LE96-3005F规格进行性能对比说明:

不产生目前流程中包、剥胶带与涂、铲硅胶的工作量,导体端子、连接螺钉不浸漆过程,导体端子、连接螺钉上完全不会有绝缘漆污染;

在原先底板尺寸基础上线圈正面凸出小块便于安装导体端子固定底座,总体尺寸会有小量增加;但是产品文体设计结构无变化,对产品性能无影响,端子部分与线圈主体隔开,端子接线部分与产品主体在安全隔离上效果更佳;

原有生产工艺需23道工序,本实用新型只需19道工序,减少了工序数目,且装配端子部分操作更方便,无难点,外形更美观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