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电机堵转电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9980发布日期:2019-05-15 22:59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汽车电机堵转电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刷,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汽车电机堵转电刷。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电机要求具备噪音低,寿命长,输出功率大等特点,其中电机内的电刷是决定上述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满足降低噪音的目的,生产商将电刷工作面设计加工成与电机集电环线接触的单齿结构,或者在电刷刷体中浸入油类物,以期获得最小的摩擦系数降低噪音。但是当电机产生堵转,其电流达到正常额定工作电流多倍的持续电流时,电机回路中所有元件均产生大量的热量,这种电刷在单齿接触下,与电机间的接触电阻产生的热量尤为突出,使电机短时间内就失效,不能正常工作,如果是超长时间的电机堵转,电机正常使用率更低。

公开号 CN201570951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电机碳刷,其头部具有工作接触面,工作接触面与相应的换向器外表面相吻合,是与换向器外圆相一致的圆弧面。该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该实用新型的工作接触面与相应的换向器外表面相吻合,并且工作接触面的四周设有倒角,改善了碳刷和换向器工作接触面间的吻合度,缩短了相互间的磨合时间,并且使电机启动时碳刷和换向器之间的接触,增加了一个“过渡历程”,变“大面积直接接触”为“渐进接触”。有效解决了电机运转开始时噪声和火花大的问题,减少碳刷火花等级、降低电机噪音,减少碳刷与换向器磨合时间及对换向器表面的磨损,延长了碳刷和换向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上述技术方案为本申请人之前设计的一种电刷,这种电刷工作时产生的噪音非常小,在正常工作时各方面性能表现也十分突出,但是当出现长时间的堵转后,发热较大,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可靠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方案在电机堵转时发热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电机堵转电刷,增大了电刷与转向器的接触面积,减少电阻的同时降低了发热量。

一种新型汽车电机堵转电刷,包括刷体以及绞线,所述绞线插入刷体内固定,所述刷体的工作端为多齿条结构,所述齿条沿电机旋转方向设置,所述齿条的弧度与电机转向器的弧度一致。齿条顺着电机旋转方向设置利于电刷与转向器的接触,采用多个齿条增加了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减小电阻,从而减少发热,齿条的弧度与转向器一致可以使接触更均匀,减少磨合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每个齿条与电机转向器的接触面宽度小于等于齿条间距宽度的十分之一。由于接触面过大会增加噪音,而接触面过小会增加电阻,所以在多齿条的基础上,将每个齿条的接触面积作一定的限制,以平衡电阻与噪音性能之间的取舍。

作为优选,所述齿条间隙的深度为1mm-3mm。间隙的深度过深会导致齿条不稳定且易损坏,将间隙的深度作一定的限制提高了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齿条的前后端设有倒角。倒角可以增加摩擦时电刷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齿条的数量为5个。齿条过少时无法有效减小电阻,无法抑制发热,齿条过多时每个齿条的厚度过小,容易损坏,所以5个齿条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作为优选,所述绞线在刷体内的长度大于等于刷体宽度的三分之二。可以使绞线与刷体的连接更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保留了单齿电刷低噪音的特点,增大了电刷与转向器的接触面积,减少电阻的同时降低了发热量,适用于需要长时间工作在堵转状态下的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刷体、2-绞线、3-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所示为一种新型汽车电机堵转电刷,包括刷体1以及绞线2,所述绞线2插入刷体1内固定,所述刷体1的工作端为多齿条结构,所述齿条3沿电机旋转方向设置,所述齿条3的弧度与电机转向器的弧度一致。齿条3顺着电机旋转方向设置利于电刷与转向器的接触,采用多齿条增加了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减小电阻,从而减少发热,齿条3的弧度与转向器一致可以使接触更均匀,减少磨合时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每个齿条3与电机转向器的接触面宽度等于齿条3间距宽度的十分之一。由于接触面过大会增加噪音,而接触面过小会增加电阻,所以在多齿条的基础上,将每个齿条3的接触面积作一定的限制,以平衡电阻与噪音性能之间的取舍。

本实施例中,所述齿条3间隙的深度为2mm。间隙的深度过深会导致齿条3不稳定且易损坏,将间隙的深度作一定的限制提高了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齿条3的前后端设有倒角。倒角可以增加摩擦时电刷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齿条3的数量为5个。齿条3过少时无法有效减小电阻,无法抑制发热,齿条3过多时每个齿条3的厚度过小,容易损坏,所以5个齿条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本实施例中,所述绞线2在刷体1内的长度等于刷体1宽度的三分之二。可以使绞线2与刷体1的连接更稳固。

本实施例主要用于堵转电机,所以在低噪音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需要尽可能的降低产热,因此既不采用噪音非常低但产热高的单齿结构,也不采用产热低但噪音较大的大面积接触的结构。本实施例中五个齿条与转向器的接触为近似线接触,接触面积为在原有单齿结构的五倍,即电阻为原来的五分之一,而总体接触面积仍控制在一定范围中,降低产热的同时保留了低噪音的特点。

在测试中,原有的装配单齿结构电刷的电机在堵转48小时后出现灼伤痕迹且刷盒部分熔化,在堵转76小时后刷盒与刷体发生黏连,导致电机停机。装配有本实施例的电机在堵转48小时后刷盒没有明显熔化现象,在堵转172小时后,电机出现轻微灼伤,刷盒仍然一切正常。此结果完全符合了预期要求,实现了低噪音的同时有效降低产热。

应当说明的是,该具体实施例仅用于对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不用于限定该技术方案的范围,任何基于此技术方案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