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1046发布日期:2019-06-26 01:1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电池箱。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汽车节能减排的要求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不断调整,对新能源汽车整车续航里程及电池包系统能量密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急需对整车、电池包等系统实现轻量化的设计要求,传统的电池箱壳体结构复杂,具有很大的重量,且成本比较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电动汽车轻量化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电池箱,结构简单,质量轻、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轻量化电池箱,包括下基座、上盖板和若干模组安装板,还包括两X向边梁和两Y向边梁,所述X向垂直于所述Y向,所述下基座包括槽翻边和自所述槽翻边内侧向下凹陷的凹槽部,所述槽翻边中具有与X向相互平行的两X向槽翻边,还具有与Y向相互平行的Y向槽翻边,所述Y向槽翻边位于所述凹槽部中的与Y向相平行的Y向槽壁的上端,所述两X 向槽翻边分别位于所述凹槽部中的与X向相平行的两X向槽壁的上端;所述若干模组安装板紧贴于所述凹槽部的底壁且每一所述模组安装板的相对两端分别抵顶所述两X向槽壁,所述两X向边梁分别位于所述两X向槽壁的外侧且分别向上支撑所述两X向槽翻边,所述两Y向边梁在Y向上一字排列并位于所述Y 向槽壁的外侧且向上支撑所述Y向槽翻边;相邻两所述模组安装板之间的空间为模组安放空间,模组安装于所述模组安放空间中;所述上盖板包括盖翻边和自所述盖翻边内侧向上拱起的拱形部,所述盖翻边与所述槽翻边之间设有密封圈,通过若干螺栓将所述盖翻边、所述密封圈、所述X向边梁、所述Y向边梁和所述槽翻边固定在一起,所述下基座、上盖板和若干模组安装板采用CFRP材料制成,所述X向边梁和Y向边梁采用铝材制成。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模组安装板包括一模组后安装板、若干模组中安装板和一模组前安装板,所述若干模组中安装板均匀的位于所述模组后安装板和所述模组前安装板之间,所述模组后安装板的左、右端分别抵顶所述凹槽部中的与X向相互平行的两槽壁,所述模组后安装板的后侧紧贴于所述凹槽部中的与所述Y向槽翻边连接的槽壁,每一所述模组安装板的下表面通过结构胶粘接于所述凹槽部的底壁的上表面,所述模组前安装板与所述模组后安装板在所述凹槽部内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模组中安装板沿X向的宽度大于所述模组后安装板和所述模组前安装板沿X向的宽度。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模组中安装板包括与Y向相互平行的第一板主体和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板主体左、右端的两第一抵顶片,所述第一板主体通过所述第一抵顶片与所述凹槽部中的对应的槽壁相抵顶,所述第一板主体的中间区域具有相对所述第一板主体向上凸起的第一加强肋,所述第一加强肋的左、右端分别抵顶两所述第一抵顶片;所述模组后安装板包括与Y向相互平行的第二板主体和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板主体左、右端的两第二抵顶片,所述第二板主体通过所述第二抵顶片与所述凹槽部中的对应的槽壁相抵顶,所述第二板主体上具有相对所述第二板主体向上凸起的第二加强肋,还具有位于其后侧的连接片,所述第二加强肋的左、右端分别抵顶两所述第二抵顶片,所述模组后安装板通过所述连接片通过结构胶紧贴于所述凹槽部中的与所述Y向槽翻边连接的槽壁,所述第二加强肋的后侧抵顶所述连接片;所述模组前安装板与所述模组后安装板具有镜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X向边梁和所述Y向边梁均为空心的直角三棱柱结构,具有三个侧面,其中两个侧面为相互垂直的支撑面和侧边面,所述支撑面通过结构胶粘接于对应的所述X向槽翻边或者所述Y向槽翻边的下表面,并且向上支撑对应的所述X向槽翻边或者所述Y向槽翻边,所述侧边面通过结构胶固定于所述凹槽部中对应的槽壁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拱形部的顶壁和所述凹槽部的底壁均为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拱形部的侧壁均垂直于其顶壁,所述凹槽部的槽壁均垂直于其底壁。

进一步地,所述Y向槽翻边的中间区域为拱桥状的拱桥部,两所述Y向边梁支撑着所述拱桥部的相对两侧的Y向槽翻边,所述盖翻边对应所述拱桥部的位置设有拱桥状的拱桥配合部,所述拱桥配合部的宽度等于所述盖翻边的宽度,所述拱桥配合部的高度小于所述拱形部的高度,所述密封圈对应所述拱桥部的位置处设有拱桥部的拱桥贴合部,所述拱桥贴合部夹在所述拱桥部和所述拱桥配合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部的一槽壁为台阶状的凸形壁,所述凸形壁设于所述Y 向槽壁的对面且其阶梯方向向外,所述凸形壁为对称结构,其左、右端连接两所述X向槽壁,所述凸形壁上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高度等于所述拱桥部的拱起的高度;所述上盖板的形状与所述下基座的形状向适应,所述盖翻边对应所述凸起部的位置设有凸起配合部;所述密封圈的形状与所述槽翻边的形状一致,且所述密封圈对应所述凸起部的位置处设有凸起贴合部,所述凸起贴合部夹在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凸起配合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X向边梁和Y向边梁采用6061T6型号的铝材通过挤压制成,所述下基座、上盖板和若干模组安装板均采用防阻燃树脂与碳纤维织物通过RTM工艺成型,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轻量化电池箱,通过若干所述模组安装板在所述下基座上形成的用于安装模组的若干所述模组安放空间,通过所述上盖板、所述密封圈和所述下基座将所述模组封装,结构简单,且因为没有冗余的结构而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轻量化电池箱的质量较轻,符合其轻量化的发展要求。同时所述X向边梁和所述Y向边梁向上支撑所述槽翻边,从而当车架发生震荡或者被撞击时,由所述X向边梁和所述Y向边梁承担和吸收来自X向和Y向的碰撞能量,从而所述X向边梁和所述Y向边梁能够防止所述下基座在撞击下发生较大的形变,从而能够保障所述的轻量化电池箱的安全,防止撞击起火等意外发生。而且,所述下基座、上盖板和若干模组安装板均采用防阻燃树脂与碳纤维织物通过RTM工艺成型,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制成,所述X向边梁和Y向边梁采用6061T6型号的铝材通过挤压制成,从而使本实用性所述的轻量化电池箱实现轻量化的生产和发展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轻量化电池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电池箱,包括下基座1、上盖板2和若干模组安装板4,还包括两X向边梁41和两Y向边梁42,所述X 向垂直于所述Y向。所述若干模组安装板4安装于所述下基座1内用于在所述下基座1的内部空间分成若干个用于安放模组的模组安放空间,所述上盖板2 盖设与所述下基座1,用于和所述下基座1一起将所述模组封装。所述X向边梁 41和所述Y向边梁42起强化作用,位于所述下基座1,能够增加所述下基座1 的抗撞击度。

具体的,所述下基座1包括槽翻边11和自所述槽翻边11内侧向下凹陷的凹槽部12,所述凹槽部12具有与X向相互平行的两X向槽壁121和与Y向相互平行的一Y向槽壁122,还具有与所述Y向槽壁122相对设置的凸形壁123,所述两X向槽壁121相对设置,所述Y向槽壁122和所述凸形壁123的左、右端均分别连接所述两X向槽壁121。所述槽翻边11中具有与X向相互平行的两X 向槽翻边111,还具有与Y向相互平行的Y向槽翻边112,所述Y向槽翻边112 位于所述Y向槽壁122的上端,所述两X向槽翻边111分别位于所述两X向槽壁121的上端。

所述两X向边梁41分别位于所述两X向槽壁121的外侧且分别向上支撑所述两X向槽翻111边,所述两Y向边梁42在Y向上一字排列并位于所述Y向槽壁122的外侧且向上支撑所述Y向槽翻边112。所述X向边梁41和所述Y向边梁42均为空心的直角三棱柱结构,具有三个侧面,其中两个侧面为相互垂直的支撑面和侧边面,所述支撑面通过结构胶粘接于对应的所述X向槽翻边111或者所述Y向槽翻边112的下表面,并且向上支撑对应的所述X向槽翻边111或者所述Y向槽翻边112,所述侧边面通过结构胶固定于所述凹槽部11中对应的槽壁121、122的外侧。从而,所述X向边/41和所述Y向边梁42在所述槽翻边 11和对应的槽壁之间形成了三角支撑,能够极大的强化所述下基座1的结构,为了在加强所述下基座1强度的同时轻化所述下基座1的结构,所述X向边梁 41和Y向边梁42采用6061T6型号的铝材通过挤压制成。

所述Y向槽翻边112的中间区域为拱桥状的拱桥部113,两所述Y向边梁 42支撑着所述拱桥部113的相对两侧的Y向槽翻边112。

若干所述模组安装板5包括一模组后安装板51、若干模组中安装板52和一模组前安装板53,所述若干模组中安装板52均匀的位于所述模组后安装板51 和所述模组前安装板53之间,所述模组后安装板52的左、右端分别抵顶所述凹槽部12中的与X向相互平行的两槽壁121,所述模组后安装板52的后侧紧贴于所述凹槽部12中的与所述Y向槽翻边112连接的槽壁122,每一所述模组安装板5的下表面通过结构胶粘接于所述凹槽部12的底壁的上表面,所述模组前安装板53与所述模组后安装板52在所述凹槽部11内对称设置。

更为具体的,相邻两所述模组安装板5之间的空间为模组安放空间,所述模组中安装板51沿X向的宽度大于所述模组后安装板52和所述模组前安装板53沿X向的宽度。每一所述模组中安装板51包括与Y向相互平行的第一板主体 511和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板主体511左、右端的两第一抵顶片512,所述第一板主体511通过所述第一抵顶片512与所述凹槽部12中的对应的槽壁121相抵顶,所述第一板主体511的中间区域具有相对所述第一板主体511向上凸起的第一加强肋513,所述第一加强肋513的左、右端分别抵顶两所述第一抵顶片512;所述模组后安装板52包括与Y向相互平行的第二板主体521和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板主体521左、右端的两第二抵顶片522,所述第二板主体521通过所述第二抵顶片522与所述凹槽部12中的对应的槽壁12相抵顶,所述第二板主体521 上具有相对所述第二板主体521向上凸起的第二加强肋523,还具有位于其后侧的连接片524,所述第二加强肋523的左、右端分别抵顶两所述第二抵顶片522,所述模组后安装板52通过所述连接片524通过结构胶紧贴于所述凹槽部12中的与所述Y向槽翻边112连接的槽壁122,所述第二加强肋523的后侧抵顶所述连接片524;所述模组前安装板53与所述模组后安装板52具有镜像结构。

所述上盖板2包括盖翻边21和自所述盖翻边21内侧向上拱起的拱形部22,所述盖翻边21与所述槽翻边21之间设有密封圈3。所述拱形部22的顶壁和所述凹槽部12的底壁均为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拱形部22的侧壁均垂直于其顶壁,所述凹槽部12的槽壁均垂直于其底壁。所述盖翻边21对应所述拱桥部113的位置设有拱桥状的拱桥配合部211,所述拱桥配合部211的宽度等于所述盖翻边21的宽度,所述拱桥配合部211的高度小于所述拱形部22的高度,所述密封圈3对应所述拱桥部113的位置处设有拱桥部113的拱桥贴合部31,所述拱桥贴合部31夹在所述拱桥部113和所述拱桥配合部211之间。所述凹槽部12的一槽壁为台阶状的凸形壁123,所述凸形壁123设于所述Y向槽壁122 的对面且其阶梯方向向外,所述凸形壁123为对称结构,其左、右端连接两所述X向槽壁121,所述凸形壁123上具有凸起部124,所述凸起部124的高度等于所述拱桥部113的拱起的高度;所述上盖板2的形状与所述下基座1的形状向适应,所述盖翻边21对应所述凸起部124的位置设有凸起配合部;所述密封圈3的形状与所述槽翻边11的形状一致,且所述密封圈3对应所述凸起部124 的位置处设有凸起贴合部,所述凸起贴合部夹在所述凸起部124和所述凸起配合部之间。

为了轻化所述轻量化电池箱,所述下基座1、上盖板2和若干模组安装板4 均采用防阻燃树脂与碳纤维织物通过RTM工艺成型,所述密封圈3采用橡胶制成。为了使所述上盖板2和所述下基座1能够更好的相互固定且具有更好的密封性,所述盖翻边21、所述密封圈3、所述X向边梁41、所述Y向边梁42和所述槽翻边11上均具有螺纹孔,然后通过若干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将所述盖翻边 21、所述密封圈3、所述X向边梁41、所述Y向边梁42和所述槽翻边11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轻量化电池箱,通过若干所述模组安装板5在所述下基座1上形成的用于安装模组的若干所述模组安放空间,通过所述上盖板2、所述密封圈3和所述下基座1将所述模组封装,结构简单,且因为没有冗余的结构而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轻量化电池箱的质量较轻,符合其轻量化的发展要求。同时所述X向边梁41 和所述Y向边梁42向上支撑所述槽翻边11,从而当车架发生震荡或者被撞击时,由所述X向边梁41和所述Y向边梁42承担和吸收来自X向和Y向的碰撞能量,从而所述X向边梁41和所述Y向边梁42能够防止所述下基座1在撞击下发生较大的形变,从而能够保障所述的轻量化电池箱的安全,防止撞击起火等意外发生。而且,所述下基座1、上盖板2和若干模组安装板5均采用防阻燃树脂与碳纤维织物通过RTM工艺成型,所述密封圈3采用橡胶制成,所述X向边梁41 和Y向边梁42采用6061T6型号的铝材通过挤压制成,从而使本实用性所述的轻量化电池箱实现轻量化的生产和发展要求。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