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装卸式并沟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3338发布日期:2019-05-21 20:37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装卸式并沟线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领域,涉及一种并沟线夹,特别是一种快速装卸式并沟线夹。



背景技术:

并沟线夹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用于接续导线,以传递电气负荷的接触金具,常用于中小截面的铝绞线或钢芯铝绞线以及架空避雷线的铝绞线在不承受张力的位置上的连接,还用于非直线杆塔的路线连接。

目前使用的并沟线夹大多采用螺栓将上下设置的两个金属夹板进行夹紧的方式来固定导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线路故障需要维修的情况,而维修时经常会遇到螺母出现锈蚀、脱扣等问题,另外,运行人员工作时需佩戴绝缘手套,当绝缘手套上有油污时很难将螺母拧开,这些情况下只能采取暴力拆卸的方式,即用电锯将螺栓锯段,大大浪费了故障处理时间,并且,还存在误伤导线的危险。因此,发明一种方便安装、拆卸的并沟线夹非常必要。

通过对公开专利文献的检索,并未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同的公开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拆装、连接牢固、提高故障处理效率、保护线路安全、易于实现的快速装卸式并沟线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速装卸式并沟线夹,包括上夹板及下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的底部设有一延伸段,在该延伸段上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板及安装板,在安装板的板体上前部开有卡装口,在卡装口的后部间隔均布有安装孔,在各安装孔的内侧相对设置有支撑板,在各支撑板上设有与安装孔相对的穿装孔,在中部的安装孔及穿装孔处安装有销钉,在销钉上套装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一端限位在压柄的槽内,扭力弹簧的另一端穿过穿装孔后活动连接至上压板处,并由上压板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压柄的一端连接在销钉上,另一端形成自由端,在压柄的外侧槽壁上设有一卡装在卡装口处的卡装钩,在两侧的安装孔及穿装孔处均通过一Z字型的连接杆与上夹板连接。

而且,所述的下夹板及延伸段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而且,所述的下夹板与延伸段为通过螺钉连接的结构。

而且,所述的上夹板为线槽顶部设置连接通孔的结构,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以及Z字型连接杆均穿装在该连接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快速装卸式并沟线夹,安装时,工作人员向下按压压柄的自由端,将卡装钩从卡装口处脱出,从而使上夹板及下夹板分离,这时,再将导线接头部分放入线槽内,再驱动压柄,使压柄的卡装钩钩装在卡装口内,从而完成使上压板与下压板夹紧的工作。整个并沟线夹的打开与夹紧只需驱动压柄即可,简单、方便、快捷,避免了因螺栓锈蚀及脱扣造成的维修不便问题,大大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保护线路安全。

2.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具有方便拆装、连接牢固、提高故障处理效率、保护线路安全、易于实现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快速装卸式并沟线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夹板与下夹板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夹板与下夹板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柄与上夹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板、2-压柄、3-连接杆、4-支撑板、5-延伸段、6-上夹板、7-线槽、8-下夹板、9-卡装钩、10-扭力弹簧、11-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快速装卸式并沟线夹,包括上夹板6及下夹板8,其创新之处在于:所述下夹板的底部设有一延伸段5,在该延伸段上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板4及安装板1,在安装板的板体上前部开有卡装口,在卡装口的后部间隔均布有安装孔,在各安装孔的内侧相对设置有支撑板,在各支撑板上设有与安装孔相对的穿装孔,在中部的安装孔及穿装孔处安装有销钉11,在销钉上套装有扭力弹簧10,扭力弹簧的一端限位在压柄2的槽内,扭力弹簧的另一端穿过穿装孔后活动连接至上压板处,并由上压板的另一端穿出,所述压柄的一端连接在销钉上,另一端形成自由端,在压柄的外侧槽壁上设有一卡装在卡装口处的卡装钩9,在两侧的安装孔及穿装孔处均通过一Z字型的连接杆3与上夹板连接。

所述的下夹板及延伸段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所述的下夹板与延伸段为通过螺钉连接的结构。

所述的上夹板为线槽7顶部设置连接通孔的结构,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以及Z字型的连接杆均穿装在该连接通孔内。

安装时,工作人员向下按压压柄的自由端,将卡装钩从卡装口处脱出,从而使上夹板及下夹板分离,这时,再将导线接头部分放入线槽内,再驱动压柄,使压柄的卡装钩钩装在卡装口内,从而完成使上压板与下压板夹紧的工作。整个并沟线夹的打开与夹紧只需驱动压柄即可,简单、方便、快捷,避免了因螺栓锈蚀及脱扣造成的维修不便问题,大大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保护线路安全。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