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簧管液位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9705发布日期:2019-08-07 01:36阅读:920来源:国知局
干簧管液位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设备技术领域,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安装在时速200km以上电力机车变压器上的干簧管液位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根据某种输入信号来接通或断开小电流控制电路、实现远距离控制的自动控制电器。其输入信号可以是电流、电压等电量,也可以是温度、时间、速度、压力等非电量,而输出的则是触头的动作或者是电路参数的变化,而液位继电器则是一种根据液面高低输出电信号的继电器。

目前,在时速200km以上电力机车的油浸式变压上,均使用干簧管浮球液位继电器作为监控变压器冷却油液位变化的电控设备,这种继电器主要由一支干簧管、滑管、浮球、上下挡圈和保护罩构成,滑管安装在保护罩内,干簧管安装在滑管内,浮球套装在滑管外面,上下位置用挡圈限定,冷却油可以从进油孔进入保护罩,罩内液面与变压器内冷却油液面一致,变压器内冷却油液面下降时浮球随之下降,反之亦然。当浮球下降到设定报警位置时,浮球内磁铁吸引干簧管内磁簧开关常开触点闭合,发出电信号,作为液位控制或提示信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液位继电器由于浮球行程过短,导致干簧管开关动作过于灵敏,极易产生错报液面信号等问题;另外这种液位继电器还易受振动、倾斜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误动作。轻则,给操作者造成误导;重则,影响电力机车的正常运行或造成行车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干簧管液位继电器存在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无误报、不受外部环境形象,可在浮球全行程范围内持续并重复报警的干簧管液位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干簧管液位继电器包括:上下档圈、电路板、滑管、浮球、保护罩、保护罩法兰和干簧管,浮球套装在滑管上,上下分别装有上档圈和下档圈,浮球可以在上、下挡圈之间上下滑动,上面焊有干簧管的电路板安装在滑管内,滑管上端焊接在保护罩法兰的中心孔下表面上,下端用螺母固定在保护罩上,保护罩利用保护罩法兰和变压器外壳安装在变压器油箱内,变压器冷却可以油通过进油孔进入保护罩内,干簧管信号用导线引出,其特征在于:四支干簧管沿滑管的纵向由高至低阶梯排列焊接在电路板上,第一支干簧管、第二支干簧管、第三支干簧管并联,产生的信号利用导线引出至接线端子的A、B端,下面一支干簧管焊接在电路板的最下端,产生的信号单独引线至接线端子的C、D端,滑管内注有硅胶,上面三支干簧管之间的高度差H为4毫米至6毫米,第三支干簧管至最下一支干簧管的高度差L为2毫米至4毫米,从初始报警液面位置到低低液面报警位置的距离至少为10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了并联的数个干簧管沿滑管纵向由高至低的阶梯排列方式和低低液位干簧管设置,实现了浮球全行程连续报警和低低液位报警功能,从而彻底解决了因浮球行程过短所造成的干簧管开关动作过于灵敏、经常产生误报的问题。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滑管内灌注硅胶后,干簧管、电路板和滑管内壁之间不再产生相对运动、绝缘性能更加良好,所以,本实用新型在外部工作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保证了输出信号的稳定与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E-E处的旋转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和高度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零部件均为现有技术,安装方法也与现有技术相同,因而,易于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如个别零部的件结构尺寸需要改变,可以采用现有制造材料、工艺制作。

本实用新型是四支干簧管式液位继电器,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浮球7的行程,再按行程的长度确定干簧管的个数,其连接方式不变,即:电路板5安装在滑管6内,N支干簧管沿滑管6纵向由高至低阶梯排列焊接在电路板5,由上至下N-1支干簧管并联,信号利用导线引出至接线端子11的A、B端,最下一支干簧管焊接在电路板5的最下端,产生的信号单独引线至接线端子11的C、D端,上面N-1支干簧管之间的高度差H为4毫米至6毫米,最下一支干簧管至上面相邻一支干簧管的高度差L为2毫米至4毫米;如有必要可以加大保护罩9和滑管6的长度。上述高度差对实现本实用新型比较重要,是反复实验得出的。

首先,应严格按照设定的初始报警液面位置确定第一支干簧管13的高度位置,然后依次将其余三支干簧管焊接在电路板5上,对应焊点用导线引出足够长度,电路板5装入滑管6后,以振动的方式向滑管6内灌注硅胶1,直至滑管6内充满硅胶1;振动方式注胶可以保证滑管6内硅胶均匀、无气泡,以便更好地固定干簧管和保证其的绝缘性。

浮球7套装在装好电路板5并已充满硅胶1的滑管6上,浮球7的上下分别是上档圈8和下档圈2,浮球7可以在上、下挡圈8和2之间上下滑动,滑管6上端焊接在保护罩法兰12的中心孔下表面上,下端用螺母3固定在保护罩9上,保护罩9利用保护罩法兰12和变压器外壳10安装在变压器油箱内。冷却油可以通过进油孔4进入保护罩内,罩内液面与变压器油箱内冷却油液面一致,变压器油箱内冷却油液面下降时浮球随之下降,反之亦然。滑管6内第一支干簧管13、第二支干簧管14、第三支干簧管15、下面一支干簧管16均为常开触点,在油箱满油的情况下,浮球7上升至上挡圈8处,干簧管常开触点仍为打开。当油箱中的液位下降时,浮球7随之下降,当液面下降至设定的初始报警位置时,浮球7内的磁铁触发第一支干簧管13内的常开触点闭合,产生电信号并输出到接线端子11的A、B端,作为液位控制或提示、报警信号。若液位继续下降,浮球7随之下降过程中会依次触发第二支干簧管14和第三支干簧管15内的常开触点闭合,由于上面由高至低依次阶梯排列的第一支干簧管13、第二支干簧管14、第三支干簧管15、是并联连接的,所以就产生了全行程稳定、真实、持续的信号输出。当液面降至低低油位时,由于第三支干簧管15的下部和下面一支干簧管16的上部是部分重合的,所以,浮球7触发第三支干簧管15常开触点闭合、并在未断开的同时,就会触发下面一支干簧管16常开触点闭合,下面一支干簧管16产生的第二种电信号由导线输出至接线端子11的C、D端,供操作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或者跳主断。从初始报警液面位置到低低液位的距离至少为10mm。

本实用新型可以安装各种油浸是变压器上,尤其适合安装装在时速200km以上电力机车的油浸式变压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