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3653发布日期:2019-08-13 20:5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放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不间断电源),是将蓄电池(多为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与主机相连接,通过主机逆变器等模块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市电的系统设备。

对于现场工业使用的UPS设备,在市电很稳定的情况下,UPS的蓄电池长期处于只充电不放电的状态。在蓄电池长时间浮充的情况下,内部会有大量的硫酸铅吸附到蓄电池的阴极表面,使其蓄电池阴极板的“硫酸盐化”。由于硫酸铅是一种绝缘体,在阴极板上产生的硫酸盐越多,蓄电池的内阻越大,就容易导致蓄电池的老化,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为了防止蓄电池阴极板的“硫酸盐化”,现有解决方案为:每隔4~5个月对UPS蓄电池组进行一次人为的放电操作,使其蓄电池活性化。但是这种方式是通过人为进行放电的,操作不够便捷,导致蓄电池的放电活化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放电操作不够便捷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放电装置,包括:触摸屏、控制器和放电电路;所述放电电路包括电池接线端子、电阻接线端子、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开关、数字电压表和数字电流表;

所述电池接线端子、所述电阻接线端子、所述IGBT开关和所述数字电流表相互串联连接,所述数字电压表与所述电池接线端子并联连接;

所述电池接线端子用于接入被放电的电池,所述电阻接线端子用于接入消耗电阻;所述数字电压表和所述数字电流表测量并显示所述放电电路的实时放电电压和实时放电电流;

所述触摸屏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IGBT开关连接,所述触摸屏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IGBT开关的导通或断开。

可选地,所述触摸屏与所述数字电压表连接,显示所述数字电压表的所述实时放电电压。

可选地,所述触摸屏与所述数字电流表连接,显示所述数字电流表的所述实时放电电流。

可选地,还包括蜂鸣报警器,所述蜂鸣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报警指示灯,所述报警指示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电源指示灯,所述电源指示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继电器和接触器,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控制器、所述接触器连接,所述接触器与所述放电电路串联;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继电器控制所述接触器吸合。

可选地,所述触摸屏与所述控制器通过通讯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电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电装置可通过触摸屏实现放电过程的全自动控制,实现电池的可调式恒流放电,操作简单,快捷方便,可有效提高放电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放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放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放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放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放电装置,包括:触摸屏100、控制器200和放电电路300。放电电路300 包括电池接线端子301、电阻接线端子302、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开关 303、数字电压表304和数字电流表305。

电池接线端子301、电阻接线端子302、IGBT开关303和数字电流表305 相互串联连接,数字电压表304与电池接线端子40并联连接。

电池接线端子301用于接入被放电的电池,电阻接线端子302用于接入消耗电阻。数字电压表304和数字电流表305测量并显示放电电路300的实时放电电压和实时放电电流。

触摸屏100与控制器200连接,控制器10与IGBT开关303连接,触摸屏 100通过控制器200控制IGBT开关303的导通或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放电流程为:通过电池接线端子301接入待放电的电池,通过电阻接线端子302接入消耗电阻,使用触摸屏100控制启动放电装置并使 IGBT开关303导通,以使放电电路300达到预设的电流值从而对电池进行恒流放电。同时,数字电压表304和数字电流表305测量并显示放电电路300中的实时放电电压和实时放电电流。显示方式可以为数字电压表304和数字电流表305直接显示,也可将数字电压表304、数字电流表305与控制器200连接,通过将实时放电电压和实时放电电流的模拟量信号发送至控制器200,由控制器200控制在触摸屏100上显示。

其中,消耗电阻用于放热实现电池的放电,控制器200可为S7200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触摸屏100可为威纶通触摸屏。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放电装置可通过触摸屏实现放电过程的全自动控制,实现电池的可调式恒流放电,操作简单,快捷方便,可有效提高放电效率。

可选地,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触摸屏100与所述数字电压表304连接,显示所述数字电压表304的所述实时放电电压。

可选地,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触摸屏100与所述数字电流表305连接,显示所述数字电流表305的所述实时放电电流。

可选地,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控制器200与数字电压表304连接,控制器200根据实时放电电压控制IGBT 开关303的导通或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200与数字电压表304连接,当实时放电电压降低到设定值时,放电装置将自动停止运行。

可选地,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放电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元件306和散热器307,散热器307与IGBT开关303连接,用于供IGBT开关303散热,温度检测元件306与散热器307连接,控制器200与温度检测元件306连接。

温度检测元件306检测散热器307的散热温度,控制器200根据散热温度控制IGBT开关303的导通或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温度检测元件306和IGBT开关303均安装在散热器上,当放电电路300长时间保持大电流运行时,IGBT开关303的发热量很高,为了保护IGBT开关303不被损坏,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安装在散热器307上的温度检测元件306的常闭点断开,开关量信号传输到控制器200,由控制器 200控制放电装置自动停止运行。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放电装置能够有效保证放电电路的安全运行,避免因放电电流过大导致放电装置的损坏。

可选地,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放电装置还包括蜂鸣报警器400,蜂鸣报警器400与控制器2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散热温度达到预设阈值,即设定值时,控制器200将控制蜂鸣报警器400进行报警,提示工作人员放电电路300的运行温度过高。

可选地,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放电装置还包括报警指示灯500,报警指示灯500与控制器2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报警指示灯500与控制器200连接,报警指示灯500用于指示蜂鸣报警器400的报警状态,蜂鸣报警器400报警的同时报警指示灯亮。

可选地,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放电装置还包括电源指示灯600,电源指示灯600与控制器20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指示灯600用于指示放电装置的通电状态。放电装置自身设置有电源开关和220V供电插座,接入220V电压后,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600亮,放电装置通电。其中,放电装置通电是至触摸屏100、控制器200等器件通电,而非放电电路300通电。

可选地,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放电装置还包括继电器700和接触器800,继电器700与控制器200、接触器800连接,接触器800与放电电路串联。控制器200通过继电器700控制接触器800吸合。

在本实施例中,放电电路300通电的过程为:在触摸屏100上操作启动放电电路300,启动命令传输到控制器200,控制器200控制继电器700线圈,继电器700辅助点控制接触器800线圈,使接触器800吸合,放电电路300通电。其中,使用控制器200输出点脉宽调制方法控制IGBT开关303导通可将放电电路的电流调到指定大小。

可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触摸屏与控制器通过通讯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触摸屏与控制器通过通讯线连接,二者采用RS485通讯方式进行通讯。其中,触摸屏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控制放电电路的启动,恒流放电、停止操作、实时放电电压和实时放电电流的显示、放电曲线和历史纪录的查询等。控制器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控制放电装置内部接触器的动作、输出IGBT的触发信号、接收数字电压表、数字电流表的模拟量信号和温度检测元件的开关量信号等。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