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包双通道全自动蓄电池包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2829发布日期:2019-05-21 20:3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包双通道全自动蓄电池包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装配领域,尤指一种双包双通道全自动蓄电池包片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蓄电池板群装配一般是通过人工完成,通过人工将正、负极板用玻璃纤维纸包起来配出板群,这种方式需要大量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蓄电池板群装配质量差,而且工人在装配中长期接触铅板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双包双通道全自动蓄电池包片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包双通道全自动蓄电池包片机,包括机台、放纸机构、原料输送机构、吸料机构、板群配组机构、推料机构、切纸机构与成品输出机构,所述机台上设有架体,所述放纸机构活动设在架体上,所述切纸机构分别设在架体的两侧且穿设在机台上,所述原料输送机构与成品输出机构分别设在机台内部的两端,所述成品输出机构的一端穿过机台设在机台外,所述推料机构设在原料输送机构上方,所述吸料机构与板群配组机构设在原料输送机构与成品输出机构之间。

优选地,所述放纸机构包括放纸盘、放纸电机、放纸气缸、传动轴与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活动设在架体上,所述活动板的另一端设有放纸电机,所述放纸电机连接有传动轴,所述放纸盘设在传动轴上,所述放纸气缸的一端活动设在架体上,所述放纸气缸的另一端与活动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切纸机构包括切纸支架、导向部件、自动送纸治具、定长送纸部件、调节部件、切纸气缸与切刀,所述切纸支架穿设在机台上,所述导向部件设在切纸支架的顶部,所述自动送纸治具设在导向部件的下方,所述定长送纸部件包括定长送纸电机、主动辊与从动辊,所述定长送纸电机设在自动送纸治具的中间,所述主动辊与定长送纸电机连接,所述从动辊水平设在主动辊的一侧且与主动辊传动连接,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调节装置、调节丝杆与调节滑轨,所述调节丝杆竖直设在定长送纸部件的下方,所述调节滑轨设在切纸支架上,所述调节装置与调节丝杆传动连接,所述切纸气缸通过滑座与调节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座与调节丝杆传动连接,所述切刀与切纸气缸连接。

优选地,所述原料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支架、驱动装置、传动部件、传感器、原料输送部件、极板放料座与上料气缸,所述输送支架设在机台内,所述原料输送部件设在输送支架内,所述驱动装置设在输送支架的侧面,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部件与输送部件传动连接,原料输送部件上,所述上料气缸与传感器设在输送支架的上料端。

优选地,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推料支架、推料气缸、推料装置与导向轨道,所述推料支架设在原料输送机构上方,所述推料气缸设在推料支架的一端,所述导向轨道设在推料支架内,所述推料装置穿设在导向轨道内且与推料气缸传动连接,所述推料装置上设有极板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吸料机构包括吸料支架、吸吹两用气泵、负压处理机、负压接通管道、吸料升降机构、吸盘、吸料横移机构与负压接通切断转换机构,所述吸吹两用气泵与负压处理机设在机台的外面,所述吸料支架设在机台内,所述吸料横移机构设在吸料支架上,所述吸料升降机构与吸料横移机构连接,所述吸盘与吸料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吸盘通过负压接通管道和导管与负压处理机和吸吹两用气泵连接。

优选地,所述板群配组机构包括配组支架、升降驱动电机、板群承接板、定位光电感应器、升降导向轴、齿轮与齿条,所述配组支架设在机台内,所述配组支架内设有升降导向轴,所述齿条在配组支架内上下移动,所述升降驱动电机设在配组支架上,所述升降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连接,所述齿条的上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板群承接板,所述底座与升降导向轴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光电感应器设在配组支架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成品输出机构包括输出支架、成品输送部件与成品输送电机,所述输出支架设在机台内,所述输出支架的一端伸出机台的侧面,所述成品输送部件设在输出支架内,所述成品输送电机设在输出支架上且与成品输送部件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正负极板自动上料、玻璃纤维纸自动定长输送以及板群自动包片,实现蓄电池板群的全自动装配,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成品质量,全部装配步骤通过机器完成,无需工人接触铅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放纸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切纸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切纸机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原料输送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推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吸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8是板群配组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9是成品输出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台;11.架体;2.放纸机构;21.放纸盘;22.放纸电机;23.放纸气缸;24.传动轴;25.活动板;3.切纸机构;31.切纸支架;32.导向部件;33.自动送纸治具;34.定长送纸部件;341.定长送纸电机;342.主动辊;343.从动辊;35.调节部件;351.调节装置;352.调节丝杆;353.调节滑轨;36.切纸气缸;37.切刀;4.原料输送机构;41.输送支架;42.驱动装置;43.传动部件;44.传感器;45.原料输送部件;46.极板放料座;47.上料气缸;5.推料机构;51.推料支架;52.推料气缸;53.推料装置;531.基板定位槽;54.导向轨道;6.吸料机构;61.吸料支架;62.吸吹两用气泵;63.负压处理机;64.负压接通管道;65.吸料升降机构;66.吸料横移机构;67.吸盘;7.板群配组机构;71.配组支架;72.升降驱动电机;73.板群承接板;74.定位光电感应器;75.升降导向轴;76.齿轮;77.齿条;8.成品输出机构;81.输出支架;82.成品输送部件;83.成品输送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双包双通道全自动蓄电池包片机,包括机台1、放纸机构2、切纸机构3、原料输送机构4、推料机构5、吸料机构6、板群配组机构7与成品输出机构8,所述机台1上设有架体11,机台1内部为中空结构,四个放纸机构2分别活动设在架体11的两端,两个切纸机构3分别设在架体11的两侧且穿设在机台1上,所述原料输送机构4设在机台1内部的左端,所述成品输出机构8设在机台1内部的右端,所述成品输出机构8的一端穿过机台1设在机台1外,所述推料机构5设在原料输送机构4的上方,所述吸料机构6与板群配组机构7设在原料输送机构4与成品输出机构8之间。

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放纸机构2包括放纸盘21、放纸电机22、放纸气缸23、传动轴24与活动板25,在架体11上设置固定座,活动板25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座活动连接,活动板25的另一端设有放纸电机22,所述放纸电机22上连接有传动轴24,所述放纸盘21设在传动轴24上,所述放纸气缸23的一端活动设在架体11上,所述放纸气缸23的另一端与活动板25连接,将玻璃纤维纸卷带安装在放纸盘21上,放纸电机22驱动传动轴24转动,放纸盘21随着传动轴24一起转动从而将玻璃纤维纸放出,通过放纸气缸23可以调整放纸盘21的位置。

请参阅图3-4所示,所述切纸机构3包括切纸支架31、导向部件32、自动送纸治具33、定长送纸部件34、调节部件35、切纸气缸36与切刀37,所述切纸支架31穿设在机台1上,所述导向部件32设在切纸支架31的顶部,所述自动送纸治具33设在导向部件32的下方,所述定长送纸部件34包括定长送纸电机341、主动辊342与从动辊343,所述主动辊342与从动辊343可转动设在自动送纸治具33的中间,所述主动辊342与从动辊343水平相切,所述定长送纸电机341与与主动辊342传动连接,所述调节部件35包括调节装置351、调节丝杆352与调节滑轨353,所述调节丝杆352竖直设在定长送纸部件34的下方,所述调节滑轨353设在切纸支架31上,所述调节装置351与调节丝杆352传动连接,所述切纸气缸36通过滑座与调节滑轨353滑动连接,所述滑座与调节丝杆352传动连接,所述切刀37与切纸气缸36连接,玻璃纤维纸卷带通过导向部件32与自动送纸治具33定向向下移动并穿设在主动辊342与从动辊343之间,定长送纸电机341驱动主动辊342转动,主动辊342带动从动辊343转动从而带动玻璃纤维纸卷带向下移动,当根据需求放出一定长度的玻璃纤维纸后,调节装置351驱动调节丝杆352转动带动切纸气缸36通过滑座在调节滑轨353上定向滑动使切纸气缸36移动的设定位置,切纸气缸36驱动切刀37向自动送纸治具33移动,切刀37将该段玻璃纤维纸与玻璃纤维纸卷带切开,自动送纸治具33将该段分离的玻璃纤维纸放到正极板或负极板上。

请参阅图5所示,所述原料输送机构4包括正极板输送机构与负极板输送机构,两个正极板输送机构与两个负极板输送机构分别间隔设在机台1内,所述正极板输送机构与负极板输送机构均包括输送支架41、驱动装置42、传动部件43、传感器44、原料输送部件45、极板放料座46与上料气缸47,所述输送支架41设在机台1内部的左端,所述原料输送部件45包括传动轮与输送带,所述输送辊分别设在输送支架41的两端,所述输送带套设在输送辊上,所述传动部件43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与传动带,所述驱动装置42设在输送支架41上,所述主动轮与驱动装置42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与输送辊连接,所述传动带套设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上,所述极板放料座46设在输送带上,所述上料气缸47与传感器44设在输送支架41的上料端,所述上料气缸47连接有上料板,将正极板与负极板分别对应放在极板放料座46上,驱动装置42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从动轮转动,输送辊随着从动轮一起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转动,输送带带动正极板或负极板移动到上料端,传感器44感应到正极板或负极板后,上料气缸47驱动上料板上升,上料板将正极板或负极板顶起到推料机构5内。

请参阅图6所示,所述推料机构5包括推料支架51、推料气缸52、推料装置53与导向轨道54,所述推料支架51设在原料输送机构4上方,所述推料气缸52设在推料支架51的一端,所述导向轨道54设在推料支架51内,所述推料装置53穿设在导向轨道54内且与推料气缸52传动连接,所述推料装置53上设有极板定位槽,上料气缸47将正极板或负极板送到极板定位槽内,推料气缸52驱动推料装置53在导向轨道54上将正极板或负极板定向推入切纸机构3内

请参阅图1与图7所示,所述吸料机构6包括吸料支架61、吸吹两用气泵62、负压处理机63、负压接通管道64、吸料升降机构65、吸盘67、吸料横移机构66与负压接通切断转换机构,所述吸吹两用气泵62与负压处理机63设在机台1的外面,所述吸料支架61设在机台1内,所述吸料横移机构66设在吸料支架61上,所述吸料横移机构66包括横移气缸与横移滑座,所述横移滑座滑设在吸料支架61下方,所述横移气缸设在吸料支架61上且与横移滑座传动连接,所述吸料升降机构65包括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设在横移滑座上,所述吸盘67设在升降气缸的下方,所述吸盘67通过负压接通管道64和导管与负压处理机63和吸吹两用气泵62连接,所述负压接通切断转换机构设在负压处理机63上,吸料横移机构66带动吸料升降机构65移动到已放有玻璃纤维纸的正极板或负极板上,吸料升降机构65带动吸盘67下降到正极板或负极板的表面,吸吹两用气泵62与负压处理机63通过导管与负压接通管道64使吸盘67具有吸力,吸盘67吸紧正极板或负极板后,吸料升降机构65带动吸盘67上升,吸料横移机构66带动吸盘67移动到板群配组机构7内,负压接通切断转换机构切断吸吹两用气泵62与负压处理机63的工作,使吸盘67上的吸力消失,正极板或负极板落入板群配组机构7内。

请参阅图8所示,所述板群配组机构7包括配组支架71、升降驱动电机72、板群承接板73、定位光电感应器74、升降导向轴75、齿轮76与齿条77,所述配组支架71设在机台1内,所述配组支架71内设有升降导向轴75,所述齿条77在配组支架71内上下移动,所述升降驱动电机72设在配组支架71上,所述升降驱动电机72通过齿轮76与齿条77啮合传动连接,所述齿条77的上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板群承接板73,所述底座与升降导向轴75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光电感应器74设在配组支架71的侧面,升降驱动电机72驱动齿轮76转动,齿轮76带动齿条77升降,齿条77带动板群承接板73上升到吸料机构6处,吸料机构6将正极板或负极板放置在板群承接板73上,通过定位光电感应器74使齿条77按照设定高度下移,当吸料机构6将另一块正极板或负极板放置在板群承接板73上,齿条77带动板群承接板73继续下移一定高度,直到一个蓄电池板群配组完成后,齿条77带动板群承接板73下降到成品输出机构8内,将蓄电池板群送入成品输出机构8内。

请参阅图9所示,所述成品输出机构8包括输出支架81、成品输送部件82与成品输送电机83,所述输出支架81设在机台1内,所述成品输送部件82包括链条与传动辊,所述传动辊分别设在输出支架81的两端,所述链条套设在传动辊上,所述成品输送电机83与传动辊传动连接,成品输送电机83驱动传动辊转动,传动辊带动链条转动,从而带动蓄电池板群移动到成品收集工位内。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设在机台上,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放纸机构2、切纸机构3、原料输送机构4、推料机构5、吸料机构6、板群配组机构7和成品输出机构8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将玻璃纤维纸卷带安装在放纸盘21上,将玻璃纤维纸卷带的一端穿过导向部件32、自动送纸治具33与定长送纸部件34,通过人工或设备将正极板与负极板分别对应放在正极板输送机构与负极板输送机构上,其中一个正极板输送机构将正极板送到上料端,上料气缸47将正极板送入推料机构5,推料机构5将正极板推入切纸机构3,切纸机构3通过自动送纸治具33将玻璃纤维纸放在正极板上,吸料机构6吸紧正极板并将正极板送到板群配组机构7上,正极板放到板群承接板73上后,板群承接板73按照设定的高度下移,负极输送机构将负极板送到上料端,按照上述正极板的处理工序重复一遍,如此循环工作,待板群配组机构7上已经装配好一个蓄电池板群后,板群配组机构7将蓄电池板群送到成品输出机构8,成品输出机构8将蓄电池板群送到成品收集工位。

本实用新型实现蓄电池板群的自动化装配,无需大量的人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成品质量,工人无需接触铅板,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