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吸式面板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0032发布日期:2019-07-24 09:3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吸式面板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吸式面板封装结构,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开关面板就是安装在墙壁上使用的电器开关与插座,是用来接通和断开电路使用的家用电器,有时可以为了美观而使其还有装饰的功能,现有的开关面板安装复杂,组装效率低,不便于现场大批量施工;而且现有开关面板模组化程度不高,不利于功能性替换要求,浪费材料不利于节能环保;不仅如此,现有开关面板对于智能化设备不注重隐私问题,没有从源头考虑切断隐私泄露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现有86底盒结构设计,拥有便捷安装结构,有效提高使用效率的磁吸式面板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磁吸式面板封装结构,用于实现面板本体与86底盒的连接设置,面板本体包括顶盖盒体、基座卡板、第一磁吸贴片和磁吸;其中,顶盖盒体的上表面设置显示屏、按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顶盖盒体中内置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顶盖盒体上表面所设电子件通过信号线相连接;

基座卡板为矩形框结构,基座卡板整体表面的形状、尺寸与顶盖盒体表面的形状、尺寸相等,基于顶盖盒体下表面与基座卡板上表面彼此活动对接,且顶盖盒体各边与基座卡板上对应各边分别彼此平行的状态下,顶盖盒体下表面对应基座卡板矩形框内部的区域设置凸台,凸台的形状、外径与基座卡板矩形框的形状、内径相适应,且凸台的厚度与基座卡板的厚度相等,凸台下表面的边缘上设置各个旋转卡扣,各旋转卡扣转动面与凸台下表面相平行,且沿垂直凸台下表面的方向上、各旋转卡扣的旋转实现其端部投影落在凸台投影区域内或落在凸台投影区域外的切换,基于顶盖盒体下表面与基座卡板上表面彼此活动对接,顶盖盒体下表面凸台位于基座卡板为矩形框内,各旋转卡扣分别向其所在凸台边缘外侧的旋转,实现旋转卡扣与基座卡板矩形框下表面边缘的卡位,进而实现顶盖盒体与基座卡板的卡位;

凸台的下表面设置取电接入接口和信号接入接口,取电接入接口和信号接入接口分别通过电线和信号线、依次穿过凸台、顶盖盒体下表面后,对接控制模块;

第一磁吸贴片为矩形框结构,第一磁吸贴片矩形框结构的尺寸与基座卡板矩形框结构的尺寸相适应,第一磁吸贴片矩形框结构固定内嵌设置于基座卡板矩形框结构下表面,第一磁吸贴片下表面与基座卡板矩形框下表面相平齐,且顶盖盒体下表面与基座卡板上表面彼此活动对接,沿垂直凸台下表面的方向上、各旋转卡扣的转动区域投影与第一磁吸贴片矩形框结构投影彼此互不重合;

磁吸为矩形框结构,磁吸矩形框结构的尺寸与第一磁吸贴片矩形框结构的尺寸相等,以及磁吸矩形框结构的尺寸与86底盒矩形敞开口顶部矩形框架结构尺寸相适应,磁吸矩形框结构固定设置于86底盒敞开口顶部矩形框架面上;

基于顶盖盒体下表面与基座卡板上表面之间、通过各旋转卡扣所实现的卡位对接,基座卡板通过第一磁吸贴片与磁吸之间的磁力、可分离式对接于86底盒矩形敞开口上,凸台下表面的取电接入接口和信号接入接口分别对接86底盒内的供电线和信号线,控制模块经取电接入接口所接86底盒内的供电线进行取电,并由控制模块分别为顶盖盒体上表面所设各电子件进行供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网络通讯模块和拨动开关,网络通讯模块内置于所述顶盖盒体中,且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对接,拨动开关设置于顶盖盒体的侧边上,且拨动开关通过信号线穿入顶盖盒体内部、对接于控制模块,拨动开关用于通过控制模块、针对网络通讯模块的有线通讯网络或无线通讯网络,实现私有网络和公共网络的隔离或互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磁吸贴片,第二磁吸贴片为矩形框结构,第二磁吸贴片矩形框结构的尺寸与86底盒矩形敞开口的尺寸相等,第二磁吸贴片矩形框结构固定设置于86底盒矩形敞开口位置上,磁吸矩形框结构固定设置于第二磁吸贴片矩形框结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86底盒矩形敞开口边缘顶面一周设置凹槽,凹槽内部尺寸与第二磁吸贴片的尺寸相适应,第二磁吸贴片内嵌设置于该凹槽中,且第二磁吸贴片上表面与86底盒矩形敞开口边缘顶面相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磁吸贴片矩形框结构的四角分别用螺丝穿过其表面,并固定于86底盒矩形敞开口边缘顶面凹槽中,且各螺丝的顶面与第二磁吸贴片上表面相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磁吸贴片、第二磁吸贴片均为磁吸金属贴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台下表面边缘所设置的各个旋转卡扣,分布于凸台的四角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台下表面设置的取电接入接口和信号接入接口,为KNX接线端、强/弱电端口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盖盒体的侧边上设置贯穿其内外空间的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物理锁频键,物理锁频键设置于所述顶盖盒体的侧边上,且物理锁频键通过信号线穿入顶盖盒体内部、对接于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磁吸式面板封装结构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磁吸式面板封装结构,基于顶盖盒体、基座卡板之间通过旋转卡扣的快速活动对接设计,以及设置第一磁吸贴片和磁吸的86底盒设计,以磁吸方式实现面板与86底盒之间的活动对接,磁吸安装的优点不同于传统的螺丝安装方法,磁吸安装拆卸更快捷方便,省时省力,整个面板封装步骤简单,易操作,物理结构上有效保证了隐私问题,最大程度保证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磁吸式面板封装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中第二磁吸贴片与86底盒的其中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磁吸式面板封装结构中旋转卡扣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磁吸式面板封装结构中旋转卡扣的旋转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中顶盖盒体与基座卡板的对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中顶盖盒体与基座卡板的对接卡位示意图。

其中,1. 86底盒,2. 顶盖盒体,3. 基座卡板,4. 第一磁吸贴片,5. 磁吸,6. 凸台,7. 旋转卡扣,8. 拨动开关,9. 第二磁吸贴片,10. 散热孔,11. 物理锁频键,12. 凹槽,13. 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磁吸式面板封装结构,用于实现面板本体与86底盒1的连接设置,实际应用当中,如图1所示,面板本体包括顶盖盒体2、基座卡板3、第一磁吸贴片4、磁吸5、网络通讯模块、拨动开关8、第二磁吸贴片9和物理锁频键11;其中,顶盖盒体2的上表面设置显示屏、按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顶盖盒体2中内置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顶盖盒体2上表面所设电子件通过信号线相连接;网络通讯模块内置于所述顶盖盒体2中,且网络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对接,拨动开关8设置于顶盖盒体2的侧边上,且拨动开关8通过信号线穿入顶盖盒体2内部、对接于控制模块,拨动开关8用于通过控制模块、针对网络通讯模块的有线通讯网络或无线通讯网络,实现私有网络(比如家庭局域网)和公共网络(比如Internet互联网)的隔离或互通;顶盖盒体2的侧边上设置贯穿其内外空间的散热孔10;物理锁频键11设置于所述顶盖盒体2的侧边上,且物理锁频键11通过信号线穿入顶盖盒体2内部、对接于控制模块。

基座卡板3为矩形框结构,基座卡板3整体表面的形状、尺寸与顶盖盒体2表面的形状、尺寸相等,基于顶盖盒体2下表面与基座卡板3上表面彼此活动对接,且顶盖盒体2各边与基座卡板3上对应各边分别彼此平行的状态下,顶盖盒体2下表面对应基座卡板3矩形框内部的区域设置凸台6,凸台6的形状、外径与基座卡板3矩形框的形状、内径相适应,且凸台6的厚度与基座卡板3的厚度相等,凸台6下表面的边缘上设置各个旋转卡扣7,各个旋转卡扣7分布于凸台6的四角位置,如图3和图4所示,各旋转卡扣7转动面与凸台6下表面相平行,且沿垂直凸台6下表面的方向上、各旋转卡扣7的旋转实现其端部投影落在凸台6投影区域内或落在凸台6投影区域外的切换,基于顶盖盒体2下表面与基座卡板3上表面彼此活动对接,顶盖盒体2下表面凸台6位于基座卡板3为矩形框内,各旋转卡扣7分别向其所在凸台6边缘外侧的旋转,实现旋转卡扣7与基座卡板3矩形框下表面边缘的卡位,进而实现顶盖盒体2与基座卡板3的卡位。

凸台6的下表面设置取电接入接口和信号接入接口,取电接入接口和信号接入接口分别通过电线和信号线、依次穿过凸台6、顶盖盒体2下表面后,对接控制模块。

第一磁吸贴片4为矩形框结构,第一磁吸贴片4矩形框结构的尺寸与基座卡板3矩形框结构的尺寸相适应,第一磁吸贴片4矩形框结构固定内嵌设置于基座卡板3矩形框结构下表面,第一磁吸贴片4下表面与基座卡板3矩形框下表面相平齐,且顶盖盒体2下表面与基座卡板3上表面彼此活动对接,沿垂直凸台6下表面的方向上、各旋转卡扣7的转动区域投影与第一磁吸贴片4矩形框结构投影彼此互不重合。

第二磁吸贴片9为矩形框结构,第二磁吸贴片9矩形框结构的尺寸与86底盒1矩形敞开口的尺寸相等,第二磁吸贴片9矩形框结构固定设置于86底盒1矩形敞开口位置上,磁吸5为矩形框结构,磁吸5矩形框结构的尺寸与第一磁吸贴片4矩形框结构的尺寸相等,以及磁吸5矩形框结构的尺寸与第二磁吸贴片9矩形敞开口顶部矩形框架结构尺寸相适应,磁吸5矩形框结构固定设置于第二磁吸贴片9矩形框结构上。

对于上述由上至下磁吸5、第二磁吸贴片9、86底盒1的结构来说,实际应用中,还可具体按如下进行设计应用。

如图2所示,86底盒1矩形敞开口边缘顶面一周设置凹槽12,凹槽12内部尺寸与第二磁吸贴片9的尺寸相适应,第二磁吸贴片9内嵌设置于该凹槽12中,并进一步具体设计,第二磁吸贴片9矩形框结构的四角分别用螺丝13穿过其表面,并固定于86底盒1矩形敞开口边缘顶面凹槽12中,且各螺丝13的顶面与第二磁吸贴片9上表面相平齐,以及第二磁吸贴片9上表面与86底盒1矩形敞开口边缘顶面相平齐,实现第二磁吸贴片9相对该凹槽12的内嵌设置。

基于顶盖盒体2下表面与基座卡板3上表面之间、通过各旋转卡扣7所实现的卡位对接,基座卡板3通过第一磁吸贴片4与磁吸5之间的磁力、可分离式对接于86底盒1矩形敞开口上,凸台6下表面的取电接入接口和信号接入接口分别对接86底盒1内的供电线和信号线,控制模块经取电接入接口所接86底盒1内的供电线进行取电,并由控制模块分别为顶盖盒体2上表面所设各电子件进行供电。

上述所设计磁吸式面板封装结构,在实际应用当中,第一磁吸贴片4、第二磁吸贴片9,均具体设计采用磁吸金属贴片;凸台6下表面设置的取电接入接口和信号接入接口,为KNX接线端、强/弱电端口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具体安装中,如图5所示,将顶盖盒体2下表面与基座卡板3上表面彼此活动对接,顶盖盒体2下表面凸台6位于基座卡板3为矩形框内,并如图6所示,各旋转卡扣7分别向其所在凸台6边缘外侧的旋转,实现旋转卡扣7与基座卡板3矩形框下表面边缘的卡位,进而实现顶盖盒体2与基座卡板3的卡位;然后将凸台6下表面的取电接入接口和信号接入接口分别对接86底盒1内的供电线和信号线;由于第一磁吸贴片4矩形框结构固定内嵌设置于基座卡板3矩形框结构下表面,以及磁吸5经第二磁吸贴片9固定位于矩形框结构上,通过第一磁吸贴片4与磁吸5之间的磁力,即可实现两者之间的相吸,通过磁吸的方式完成面板与86底盒1的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磁吸式面板封装结构,基于顶盖盒体2、基座卡板3之间通过旋转卡扣7的快速活动对接设计,以及设置第一磁吸贴片4和磁吸5的86底盒1设计,以磁吸方式实现面板与86底盒之间的活动对接,磁吸安装的优点不同于传统的螺丝安装方法,磁吸安装拆卸更快捷方便,省时省力,整个面板封装步骤简单,易操作,物理结构上有效保证了隐私问题,最大程度保证了安全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